`

HttpSession

    博客分类:
  • http
阅读更多
关于HttpSession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怎会搞的如此的复杂呢?下面说说我的理解吧:

一个session就是一系列某用户和服务器间的通讯。服务器有能力分辨出不同的用户。一个session的建立是从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第一个请求开始,而以用户显式结束或session超时为结束。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1.当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个请求时,服务器为其建立一个session,并为此session创建一个标识号;
2.这个用户随后的所有请求都应包括这个标识号。服务器会校对这个标识号以判断请求属于哪个session。
这种机制不使用IP作为标识,是因为很多机器是通过代理服务器方式上网,没法区分每一台机器。
对于session标识号(sessionID),有两种方式实现:cookies和URL重写。

HttpSession的使用
我们来看看在API中对session是如何定义和操作的。
当需要为用户端建立一个session时,servlet容器就创建了一个HttpSession对象。其中存储了和本session相关的信息。所以,在一个servlet中有多少个不同用户连接,就会有多少个HttpSession对象。
使用的机理是:
1.从请求中提取HttpSession对象;
2.增加或删除HttpSession中的属性;
3.根据需要关闭HttpSession或使其失效。

在请求中有两个重载的方法用来获取HttpSession对象。
HttpSession getSession(boolean create)/getSession();作用是提取HttpSession对象,如果没有自动创建。

获取到HttpSession对象后,我们就需要使用HttpSession的某些方法去设置和更改某些参数了。如: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value);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
void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

在javax.servlet.http包里一共定义了四个session监听器接口和与之关联的两个session事件。分别是: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and HttpSessionBindingEvent;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and HttpSessionBindingEvent;
HttpSessionListener and HttpSessionEvent;
HttpSessionActivationListener and HttpSessionEvent.

他们的继承关系是:
所有四个接口的父类是java.util.EventListener;
HttpSessionEvent扩展java.util.EventObject;
而HttpSessionBindingEvent又扩展了HttpSessionEvent。

以下分别详述: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当session中的属性被添加,更改,删除时得到通知。这个接口上节讲过,主要看其它三个。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
当一个实现了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的类被加入到HttpSession中(或从中移出)时,会产生HttpBindingEvent事件,而这些事件会被它本身接收到。
本接口定义了两个方法:
void value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
void valueUnbound(HttpSessionBindingEvent e);
当多个实现了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的类被加入到HttpSession中时,各类的方法只对本类感兴趣,不会去理会其它类的加入。
即使是同一类的不同实例间,也是互不关心的(各扫门前雪)。

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个接口都对HttpSessionBindingEvent事件做出反应,但机理不同。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是在web.xml中登记的,servlet容器仅创建一个实例,来为任何在session中增加属性的servlet服务。触发事件的对象是所有可以转换为Object的实例。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不用在web.xml中登记,在每个servlet中用new创建实例,且仅对本实例向session中的加入(或移出)感兴趣。触发事件的对象仅仅是自己。

HttpSessionListener
对于session的创建和取消感兴趣。需要在web.xml中登记。
共有两个方法:
void sessionCreated(HttpSessionEvent se);
void sessionDestroyed(HttpSessionEvent se);
使用它我们可以容易的创建一个类来对session计数。
也许我们会简单的考虑使用sessionDestroyed方法来在session结束后做一些清理工作。但是,请注意,当这个方法被调用的时候,session已经结束了,你不能从中提取到任何信息了。因此,我们要另辟蹊径。
一 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接口。在session创建时增加一个属性,而在session结束前最后 一件事将这个属性删除,这样就会触发valueUnbound方法,所有对session的清理工作可以在这个方法中实现。

HttpSessionActivationListener
当session在分布式环境中跨JVM时,实现该接口的对象得到通知。共两个方法:
void sessionDidActivate(HttpSessionEvent se);
void sessionWillPassivate(HttpSessionEvent se);


1、HTTP协议本身是“连接-请求-应答-关闭连接”模式的,是一种无状态协议(HTTP只是一个传输协议);
2、Cookie规范是为了给HTTP增加状态跟踪用的(如果要精确把握,建议仔细阅读一下相关的RFC),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3、所谓Session,指的是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一段交互过程的状态信息(数据);这个状态如何界定,生命期有多长,这是应用本身的事情;
4、 由于B/S计算模型中计算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客户端只有简单的显示逻辑,所以,Session数据对客户端应该是透明的不可理解的并且应该受控于服务 端;Session数据要么保存到服务端(HttpSession),要么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递(Cookie或url rewritting或Hidden input);
5、由于HTTP本身的无状态性,服务端无法知道客户端相继发来的请求是来自一个客户的,所以,当使用服务端HttpSession存储会话数据的时候客户端的每个请求都应该包含一个session的标识(sid, jsessionid 等等)来告诉服务端;
6、会话数据保存在服务端(如HttpSession)的好处是减少了HTTP请求的长度,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客户端session信息存储则相反;
7、 客户端Session存储只有一个办法:cookie(url rewritting和hidden input因为无法做到持久化,不算,只能作为交换session id的方式,即a method of session tracking),而服务端做法大致也是一个道理:容器有个session管理器(如tomcat的 org.apache.catalina.session包里面的类),提供session的生命周期和持久化管理并提供访问session数据的 api;
8、使用服务端还是客户端session存储要看应用的实际情况的。一般来说不要求用户注册登录的公共服务系统(如google)采用 cookie做客户端session存储(如google的用户偏好设置),而有用户管理的系统则使用服务端存储。原因很显然:无需用户登录的系统唯一能 够标识用户的就是用户的电脑,换一台机器就不知道谁是谁了,服务端session存储根本不管用;而有用户管理的系统则可以通过用户id来管理用户个人数 据,从而提供任意复杂的个性化服务;
9、客户端和服务端的session存储在性能、安全性、跨站能力、编程方便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而且优 劣并非绝对(譬如TheServerSide号称不使用HttpSession,所以性能好,这很显然:一个具有上亿的访问用户的系统,要在服务端数据库 中检索出用户的偏好信息显然是低效的,Session管理器不管用什么数据结构和算法都要耗费大量内存和CPU时间;而用cookie,则根本不用检索和 维护session数据,服务器可以做成无状态的,当然高效);
10、所谓的“会话cookie”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明确指明有效期的cookie,仅在浏览器当前进程生命期内有效,可以被后继的Set-Cookie操作清除掉。
当程序需要为某个客户端的请求创建一个session的时候,服务器首先检查这个客户端的请求里是否已包含了一个session标识 - 称为 session id,如果已包含一个session id则说明以前已经为此客户端创建过session,服务器就按照session id把这个 session检索出来使用(如果检索不到,可能会新建一个),如果客户端请求不包含session id,则为此客户端创建一个session并且生成一个与此session相关联的session id,session id的值应该是一个既不会重复,又不容易被找到规律以仿造的字符串,这个 session id将被在本次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保存。
保存这个session id的方式可以采用cookie,这样在交互过程中浏览器可以自动的按照规则把这个标识发挥给服务器。一般这个cookie的名字都是类似于SEEESIONID.
1、session在何时被创建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以为session在有客户端访问时就被创建,然而事实是直到某server端程序调 用 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true)这样的语句时才被创建,注意如果JSP没有显示的使用 <% @page session="false"%> 关闭session,则JSP文件在编译成Servlet时将会自动加上这样一条语句 HttpSession session = 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true);这也是JSP中隐含的 session对象的来历。由于session会消耗内存资源,因此,如果不打算使用session,应该在所有的JSP中关闭它。
2、存放在session中的对象必须是可序列化的吗
不是必需的。要求对象可序列化只是为了session能够在集群中被复制或者能够持久保存或者在必要时server能够暂时把session交换出内存。
3、如何才能正确的应付客户端禁止cookie的可能性
对所有的URL使用URL重写,包括超链接,form的action,和重定向的URL,具体做法参见:
http://e-docs.bea.com/wls/docs70/webapp/sessions.html#100770
Instead, use the HttpServletResponse.encodeURL() method, for example:
out.println("<a href=/""     + response.encodeURL("myshop/catalog.jsp")      + "/">catalog</a>");
Calling the encodeURL() method determines if the URL needs to be rewritten, and if so, it rewrites it by including the session ID in the URL. The session ID is appended to the URL and begins with a semicolon.

In addition to URLs that are returned as a response to WebLogic Server, also encode URLs that send redirects. For example:
if (session.isNew()) response.sendRedirect (response.encodeRedirectUrl(welcomeURL));
4、开两个浏览器窗口访问应用程序会使用同一个session还是不同的session
参见第三小节对cookie的讨论,对session来说是只认id不认人,因此不同的浏览器,不同的窗口打开方式以及不同的cookie存储方式都会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影响。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SNS单模无芯光纤仿真与传感器结构特性分析——基于Rsoft beamprop模块

    内容概要:本文主要探讨了SNS单模无芯光纤的仿真分析及其在通信和传感领域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模间干涉仿真的重要性,利用Rsoft beamprop模块模拟不同模式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情况,进而分析光纤的传输性能和模式特性。接着讨论了光纤传输特性的仿真,包括损耗、色散和模式耦合等参数的评估。随后,文章分析了光纤的结构特性,如折射率分布、包层和纤芯直径对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镀膜技术对光纤性能的提升作用。最后,进行了变形仿真分析,研究外部因素导致的光纤变形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为优化光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适合人群:从事光纤通信、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SNS单模无芯光纤特性和优化设计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光纤性能并拓展其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方法和技术细节,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SNS单模无芯光纤在未来通信和传感领域的重要地位。

    发那科USM通讯程序socket-rece

    发那科USM通讯程序socket-set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WIFI.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WIFI.zip

    JS+HTML源码与image

    源码与image

    物流行业车辆路径优化:基于遗传算法和其他优化算法的MATLAB实现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物流行业中路径规划与车辆路径优化(VRP)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冷链物流、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VRPTW)、考虑充电桩的车辆路径优化(EVRP)以及多配送中心情况下的路径优化。文中不仅介绍了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多种优化算法的理论背景,还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及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算法的具体实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如何通过MATLAB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计算,以得出最优的路径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物流行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路径优化感兴趣的开发者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车辆路径的企业和个人,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按时交付货物。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算法和代码,读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优化方法,提升物流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建议读者参考相关文献和教程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8.do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8.doc.zip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城市路径规划Matlab实现——解决TSP问题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城市路径规划优化问题(TSP),并通过Matlab实现了该算法。文章详细解释了GWO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寻找猎物、围捕猎物和攻击猎物三个阶段,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通过不断迭代优化路径,最终得到最优的城市路径规划方案。与传统TSP求解方法相比,GWO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适用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尽管如此,算法在面对大量城市节点时仍面临运算时间和参数设置的挑战。 适合人群:对路径规划、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学生以及从事交通规划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和开发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②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出行效率;③探索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代码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但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算法参数和优化策略。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Intel3.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Intel3.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2019京东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2019京东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北京光桥科技有限公司面试题.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北京光桥科技有限公司面试题.zip

    物理学领域十字形声子晶体的能带与传输特性研究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十字形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传输特性。首先介绍了声子晶体作为新型周期性结构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十字形声子晶体的独特结构特点。接着从散射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周期等方面分析了其对能带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获得了能带图。随后讨论了十字形声子晶体的传输特性,即它对声波的调控能力,包括传播速度、模式和能量分布的变化。最后通过大量实验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指出散射体的材料、形状和排列方式对其性能有重大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物理学、材料科学、声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声子晶体尤其是十字形声子晶体能带与传输特性的科研工作者,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声子晶体在未来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嵌入式系统开发_USB主机控制器_Arduino兼容开源硬件_基于Mega32U4和MAX3421E芯片的USB设备扩展开发板_支持多种USB外设接入与控制的通用型嵌入式开发平台_.zip

    嵌入式系统开发_USB主机控制器_Arduino兼容开源硬件_基于Mega32U4和MAX3421E芯片的USB设备扩展开发板_支持多种USB外设接入与控制的通用型嵌入式开发平台_

    e2b8a-main.zip

    e2b8a-main.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火柴人跑酷(2).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火柴人跑酷(2).zip

    【HarmonyOS分布式技术】远程启动子系统详解:跨设备无缝启动与智能协同的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该系统作为HarmonyOS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破设备间的界限,实现跨设备无缝启动、智能设备选择和数据同步与连续性等功能。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它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体验。文章还探讨了该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最后,文章展望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强调其在技术优化和应用场景拓展上的无限可能性。 适合人群:对HarmonyOS及其分布式技术感兴趣的用户、开发者和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探索该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③了解该系统为开发者提供的开发优势和实践要点。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介绍了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阅读本文,用户可以全面了解该系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设备间的协同能力和用户体验,为智能生活带来新的变革。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1.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1.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激光反弹.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激光反弹.zip

    COMSOL相控阵检测技术在有机玻璃斜楔中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应用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COMSOL相控阵检测技术在有机玻璃斜楔上放置16阵元进行工件内部缺陷检测的方法。首先阐述了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通过控制各阵元的激发时间和相位来实现声波的聚焦和扫描。接着,重点解析了横孔缺陷的反射接收波,解释了波的折射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因。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COMSOL模拟声波传播过程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固体力学、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相控阵检测技术和COMSOL仿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研究和工业应用场景,旨在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声速匹配现象有助于理解波在不同介质间的传播特性,这对优化检测参数设置有重要意义。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极速奔跑者.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极速奔跑者.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微软_interview.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微软_interview.zip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