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SBuild和Jenkins搭建持续集成环境(1)
你或其他人刚刚写完了一段代码,提交到项目的版本仓库里面。但等一下,如果新提交的代码把构建搞坏了怎么办?万一出现编译错误,或者有的测试失败了,或者代码不符合质量标准所要求的底限,你该怎么办?
最不靠谱的解决方案就是寄希望于所有人都是精英,他们根本不会犯这些错误。但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就希望发现的越早越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只要有代码提交,我们就有某种方式对它进行验证。这就是持续集成的作用。
持续集成相关的工具有很多。最流行的要数一款基于Java的名叫Jenkins的工具。它提供了Web界面,用户可以在界面上配置Job,每个 Job都包含一系列的构建步骤。Jenkins可以完成开头那个场景中所提到的所有验证工作,它还能更进一步做自动化部署或者一键式部署。
Jenkins是由Sun的前员工开发的,它的根基是Java,但也可以用在非Java的项目里,比如PHP、Ruby on Rails、.NET。在.NET项目里,你除了Jenkins之外还要熟悉另一样工具:MSBuild。
Visual Studio用MSBuild构建.NET项目。MSBuild所需的仅仅是一个脚本,在脚本中指定要执行的target。项目中的.csproj和.vbproj 文件都是MSBuild脚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从头开始,一步步完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MSBuild脚本。在它完成以后,我们只需要一个命令就可以删除之前的构建产物,构 建.NET应用,运行单元测试。后面我们还会配一个Jenkins Job,让它从代码库中更新代码,执行MSBuild脚本。最后还会配另一个Jenkins Job,让它监听第一个Job的结果,当第一步成功以后,它会把相关的构建产物复制出来,放到web服务器里启动运行。
我们用一个ASP.NET MVC 3应用做例子,在VS里面创建ASP.NET MVC 3应用并选择“application”模版就行。我们还要用一个单元测试项目来跑测试。代码可以在这里下载。
你好,MSBuild
MSBuild是在.NET 2.0中引入的针对Visual Studio的构建系统。它可以执行构建脚本,完成各种Task──最主要的是把.NET项目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或者DLL。从技术角度来说,制作EXE或 者DLL的重要工作是由编译器(csc,vbc等等)完成的。MSBuild会从内部调用编译器,并完成其他必要的工作(例如拷贝引用 ──CopyLocal,执行构建前后的准备及清理工作等)
这些工作都是MSBuild执行脚本中的Task完成的。MSBuild脚本就是XML文件,根元素是Project,使用MSBuild自己的命 名空间。MSBuild文件都要有Target。Target由Task组成,MSBuild运行这些Task,完成一个完整的目标。Target中可以 不包含Task,但是所有的Target都要有名字。
下面来一起创建一个“Hello World”的MSBuild脚本,先保证配置正确。我建议用VS来写,因为它可以提供IntelliSense支持,不过用文本编辑器也无所谓,因为只 是写个XML文件,IntelliSense的用处也不是很大。先创建一个XML文件,命名为“basics.msbuild”,这个扩展名只是个约定而 已,好让我们容易认出这是个MSBuild脚本,你倒不用非写这样的扩展名。给文件添加一个Project元素作为根元素,把 http://schemas.microsoft.com/developer/msbuild/2003设置成命名空间,如下所示
<Project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developer/msbuild/2003"> </Project>
下一步,给Project元素添加一个Target元素,起名叫“EchoGreeting”
<Project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developer/msbuild/2003"> <Target Name="EchoGreeting" /> </Project>
这就行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运行的MSBuild脚本。它虽然还啥事都没干,但我们可以用它来验证当前环境是不是可以运行MSBuild脚本。 在运行脚本的时候,我们要用到.NET框架安装路径下的MSBuild可执行文件。打开命令行,执行“MSBuild /nologo /version”命令,看看.NET框架安装路径是不是放到了PATH环境变量里面。如果一切正确,你应该能看到屏幕上打印出MSBuild的当前版 本。倘若没有的话,或者把.NET框架安装路径放到PATH里面去,或者直接用Visual Studio Command Prompt,它已经把该配的都配好了。
进入存放刚才那个脚本的目录后,以文件名当作参数调用MSBuild,就可以执行脚本了。在我的机器上可以看到下面的执行结果:
C:\>msbuild basics.msbuild Microsoft (R) Build Engine Version 4.0.30319.1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Version 4.0.30319.269]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Build started 8/2/2012 5:59:45 AM. Build succeeded. 0 Warning(s) 0 Error(s) Time Elapsed 00:00:00.03
执行完脚本以后,MSBuild会首先显示一个启动界面和版权信息(用 /nologo 开关可以隐藏掉它们)。接下来会显示一个启动时间,然后便是真正的构建过程。因为咱们的脚本啥都没干,所以构建就直接成功了。总计用时也会显示在界面上。 下面咱们来给EchoGreeting Target添加一个Task,让脚本真的干点事。
<Target Name="EchoGreeting"> lt;Exec Command="echo Hello from MSBuild" /> </Target>
现在EchoGreeting Target有了一个Exec Task,它会执行Command属性中定义的任何命令。再运行一次脚本,你应该能看到更多信息了。在大多数时候,MSBuild的输出信息都很长,你可 以用 /verbosity 开关来只显示必要信息。不过无论怎样,MSBuild都会把我们的文字显示到屏幕上。下面再添加一个Target。
<Target Name="EchoDate"> <Exec Command="echo %25date%25" /> </Target>
这个Target会输出当前日期。它的命令要做的事情就是“echo %25date%25”,但是“%”字符在MSBuild中有特殊含义,所以这个命令需要被转义。当遇到转义字符的时候,“%”后面的十进制字符会被转成 对应的ASCII码。MSBuild只会执行Project元素中的第一个Target。要执行其他Target的时候,需要把/target开关(可简 写为 /t)加上Target名称传给MSBuild。你也可以指定MSBuild执行多个Target,只要用分号分割Target名字就可以。
C:\>msbuild basics.msbuild /nologo /verbosity:minimal /t:EchoGreeting;EchoDate Hello from MSBuild Thu 08/02/2012
更实用的构建脚本
演示就先到这里。下面来用MSBuild来构建一个真实项目。首先把示例代码下载下来,或是自己创建一个ASP.NET应用。给它添加一个MSBuild脚本,以solution或project名字给脚本命名,扩展名用“.msbuild”。照先前一样指定MSBuild命名空间。
开始写脚本之前,先把脚本要干的事情列出来:
- 创建BuildArtifacts目录
- 构建solution,把构建产物(DLL,EXE,静态内容等等)放到BuildArtifacts目录下。
- 运行单元测试。
因为示例应用叫做HelloCI,于是这个脚本也就命名为HelloCI.msbuild。先添加命名空间,然后就可以添加第一个Target了,我管它叫做Init。
<Target Name="Init"> <MakeDir Directories="BuildArtifacts" /> </Target>
这个Target会调用MakeDir Task创建一个新的目录,名叫BuildArtifacts,跟脚本在同一目录下。运行脚本,你会发现该目录被成功创建。如果再次运行,MSBuild就会跳过这个Task,因为同名目录已经存在了。
接下来写一个Clean Target,它负责删除BuildArtifacts目录和里面的文件。
<Target Name="Clean"> <RemoveDir Directories="BuildArtifacts" /> </Target>
理解了Init之后,这段脚本就应该很好懂了。试着执行一下,BuildArtifacts目录应该就被删掉了。下面再来把代码中的重复干掉。在 Init和Clean两个Target里面,我们都把BuildArtifacts的目录名硬编码到代码里面了,如果未来要修改这个名字的话,就得同时改 两个地方。这里可以利用Item或Property避免这种问题。
Item和Property只有些许差别。Property由简单的键值对构成,在脚本执行的时候还可以用 /property 赋值。Item更强大一些,它可以用来存储更复杂的数据。我们这里不用任何复杂数据,但需要用Items获取额外的元信息,例如文件全路径。
接下来修改一下脚本,用一个Item存放路径名,然后修改Init和Clean,让它们引用这个Item。
<ItemGroup> <BuildArtifactsDir Include="BuildArtifacts\" /> </ItemGroup> <Target Name="Init"> <MakeDir Directories="@(BuildArtifactsDir)" /> </Target> <Target Name="Clean"> <RemoveDir Directories="@(BuildArtifactsDir)" /> </Target>
Item是在ItemGroup里面定义的。在一个Project中可以有多个ItemGroup元素,用来把有关系的Item分组。这个功能在 Item较多的时候特别有用。我们在ItemGroup里定义了BuildArtifactsDir元素,并用Include属性指定 BuildArtifacts目录。记得BuildArtifacts目录后面要有个斜杠。最后,我们用了@(ItemName)语法在Target里面 引用这个目录。现在如果要修改目录名的话,只需要改BuildArtifactsDir的Include属性就好了。
接下来还有个问题要处理。在BuildArtifacts目录已经存在的情况下,Init是什么事都不干的。也是就说,在调用Init的时候磁盘上 的已有文件还会被保留下来。这一点着实不妥,如果能每次调用Init的时候,都把目录和目录里面的所有文件都一起删掉再重新创建,就能保证后续环节都在干 净的环境下执行了。我们固然可以在每次调用Init的时候先手工调一下Clean,但给Init Target加一个DependsOnTargets属性会更简单,这个属性会告诉MSBuild,每次执行Init的时候都先执行Clean。
<Target Name="Init" DependsOnTargets="Clean"> <MakeDir Directories="@(BuildArtifactsDir)" /> </Target>
现在MSBuild会帮我们在调Init之前先调Clean了。跟DependsOnTargets这个属性所暗示的一样,一个Target可以依赖于多个Target,之间用分号分割就行。
接下来我们要编译应用程序,把编译后的结果放到BuildArtifacts目录下。先写一个Compile Target,让它依赖于Init。这个Target会调用另一个MSBuild实例来编译应用。我们把BuildArtifacts目录传进去,作为编 译结果的输出目录。
<ItemGroup> <BuildArtifactsDir Include="BuildArtifacts\" /> <SolutionFile Include="HelloCI.sln" /> </ItemGroup> <PropertyGroup> <Configuration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 '' ">Release</Configuration> <BuildPlatform Condition=" '$(BuildPlatform)' == '' ">Any CPU</BuildPlatform> </PropertyGroup>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OnTargets="Init"> <MSBuild Projects="@(SolutionFile)" Targets="Rebuild" Properties="OutDir=%(BuildArtifactsDir.FullPath);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Platform=$(BuildPlatform)" /> </Target>
上面的脚本做了几件事情。首先,ItemGroup添加了另一个Item,叫做SolutionFile,它指向solution文件。在构建脚本中用Item或Property代替硬编码,这算的是一个优秀实践吧。
其次,我们创建了一个PropertyGroup,里面包含两个Property:Configuration和BuildPlatform。它们 的值分别是“Release”和“Any CPU”。当然,Property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property(简写为/p)赋值。我们还用了Condition属性,它在这里的含义是,只有 当这两个属性没有值的情况下,才用我们定义的数据给它们赋值。这段代码实际上就是给它们一个默认值。
接下来就是Compile Target了,它依赖于Init,里面内嵌了一个MSBuild Task。它在运行的时候会调用另外一个MSBuild实例。在脚本中定义了这个被内嵌的MSBuild Task要操作的项目。在这里,我们既可以传入另外一个MSBuild脚本,也可以传入.csproj文件(它本身也是个MSBuild脚本)。但我们选 择了传入HelloCI应用的solution文件。Solution文件不是MSBuild脚本,但是MSBuild可以解析它。脚本中还指定了内嵌的 MSBuild Task要执行的Target名称:“Rebuild”,这个Target已经被导入到solution的.csproj文件中了。最后,我们给内嵌的 Task传入了三个Property。
OutDir
编译结果的输出目录
Configuration
构建(调试、发布等)时要使用的配置
Platform
编译所用的平台(x86、x64等)
给上面这三个Property赋值用的就是先前定义的Item和Property。OutDir Property用的是BuildArtifacts目录的全路径。这里用了%(Item.MetaData) 语法。这个语法应该看起来很眼熟吧?就跟访问C#对象属性的语法一样。MSBuild创建出来的任何Item,都提供了某些元数据以供访问,例如 FullPath和ModifiedTime。但这些元数据有时候也没啥大用,因为Item不一定是文件。
Configuration和Platform用到了先前定义好的Property,语法格式是$(PropertyName)。在这里可以看到系统保留的一些属性名,用户不能更改。定义Property的时候请不要用它们。
这里还有些东西值得提一下。用了Property以后,我们可以在不更改构建脚本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Configuration或者 BuildPlatform,只要在运行的时候用 /property 传值进去就行。所以“msbuild HelloCI.msbuild /t:Compile /p:Configuration:Debug”这个命令会用Debug配置构建项目,而“msbuild HelloCI.msbuild /t:Compile /p:Configuration:Test;BuildPlatform:x86”会在x86平台下使用Test配置。
现在运行Compile,就可以编译solution下的两个项目,把编译结果放到BuildArtifacts目录下。在完成构建脚本之前,只剩下最后一个Target了:
<ItemGroup> <BuildArtifacts Include="BuildArtifacts\" /> <SolutionFile Include="HelloCI.sln" /> <NUnitConsole 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NUnit 2.6\bin\nunit-console.exe" /> <UnitTestsDLL Include="BuildArtifacts\HelloCI.Web.UnitTests.dll" /> <TestResultsPath Include="BuildArtifacts\TestResults.xml" /> </ItemGroup> <Target Name="RunUnitTests" DependsOnTargets="Compile"> <Exec Command='"@(NUnitConsole)" @(UnitTestsDLL) /xml=@(TestResultsPath)' /> </Target>
ItemGroup里现在又多了三个Item:NUnitConsole指向NUnit控制台运行器(console runner);UnitTestDLL指向单元测试项目生成的DLL文件;TestResultsPath是要传给NUnit的,这样测试结果就会放到 BuildArtifacts目录下。
RunUnitTests Target用到了Exec Task。如果有一个测试运行失败,NUnit控制台运行器会返回一个非0的结果。这个返回值会告诉MSBuild有个地方出错了,于是整个构建的状态就是失败。
现在这个脚本比较完善了,用一个命令就可以删除旧的构建产物、编译、运行单元测试:
C:\HelloCI\> msbuild HelloCI.msbuild /t:RunUnitTests
我们还可以给脚本设一个默认Target,就省得某次都要指定了。在Project元素上加一个DefaultTargets属性,让RunUnitTests成为默认Target。
<Project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developer/msbuild/2003" DefaultTargets="RunUnitTests">
你还可以创建自己的Task。这里有个例子,AsyncExec,它允许人们以异步的方式执行命令。比如有个Target用来启动Web服务器,要是用Exec命令的话,整个构建都会停住,直到服务器关闭。用AsyncExec这个命令可以让构建继续执行,不用等待命令执行结束。
本文的完整脚本可以在这里下载。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讲述如何配置Jenkins。我们不再需要手动运行命令来构建整个项目,Jenkins会检测代码库,一旦有更新就会自动触发构建。
查看英文原文:Continuous Integration with MSBuild and Jenkins – Part 1
相关推荐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自2006年起,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培养团队精神的一项创意性科技竞赛。该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届,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的积极参与,此文件为智能车竞赛介绍
字卡v4.3.4 原版 三种UI+关键字卡控制+支持获取用户信息+支持强制关注 集卡模块从一开始的版本到助力版本再到现在的新规则版本。 集卡模块难度主要在于 如何控制各种不同的字卡组合 被粉丝集齐的数量。 如果不控制那么一定会出现超过数量的粉丝集到指定的字卡组合,造成奖品不够的混乱,如果大奖价值高的话,超过数量的粉丝集到大奖后,就造成商家的活动费用超支了。我们冥思苦想如何才能限制集到指定字卡组合的粉丝数,后我们想到了和支付宝一样的选一张关键字卡来进行规则设置的方式来进行限制,根据奖品所需的关键字卡数,设定规则就可以控制每种奖品所需字卡组合被粉丝集到的数量,规则可以在活动进行中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活动规则灵活度高。新版的集卡规则,在此次政府发布号的活动中经受了考验,集到指定字卡组合的粉丝没有超出规则限制。有了这个规则限制后,您无需盯着活动,建好活动后就无人值守让活动进行就行了,您只需要时不时来看下蹭蹭上涨的活动数据即可。 被封? 无需担心,模块内置有防封功能,支持隐藏主域名,显示炮灰域名,保护活动安全进行。 活动准备? 只需要您有一个认证服务号即可,支持订阅号借用认证服务号来做活动。如果您
出口设备线体程序详解:PLC通讯下的V90控制与开源FB284工艺对象实战指南,出口设备线体程序详解:PLC通讯与V90控制集成,工艺对象与FB284协同工作,开源学习V90控制技能,出口设备1200线体程序,多个plc走通讯,内部有多个v90,采用工艺对象与fb284 共同控制,功能快全部开源,能快速学会v90的控制 ,出口设备; 1200线体程序; PLC通讯; 多个V90; 工艺对象; FB284; 功能开源; V90控制。,V90工艺控制:开源功能快,快速掌握1200线体程序与PLC通讯
基于Arduino与DAC8031的心电信号模拟器资料:心电信号与正弦波的双重输出应用方案,Arduino与DAC8031心电信号模拟器:生成心电信号与正弦波输出功能详解,基于arduino +DAC8031的心电信号模拟器资料,可输出心电信号,和正弦波 ,基于Arduino;DAC8031;心电信号模拟器;输出心电信号;正弦波输出;模拟器资料,基于Arduino与DAC8031的心电信号模拟器:输出心电与正弦波
MATLAB口罩检测的基本流程 图像采集:通过摄像头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包含面部的图像。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去噪、直方图均衡化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便于后续的人脸检测和口罩检测。 人脸检测:利用Haar特征、LBP特征等经典方法或深度学习模型(如MTCNN、FaceBoxes等)在预处理后的图像中定位人脸区域。 口罩检测:在检测到的人脸区域内,进一步分析是否佩戴口罩。这可以通过检测口罩的边缘、纹理等特征,或使用已经训练好的口罩检测模型来实现。 结果输出:将检测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如在图像上标注人脸和口罩区域,或输出文字提示是否佩戴口罩。
1、文件内容:kernel-debug-devel-3.10.0-1160.119.1.el7.rpm以及相关依赖 2、文件形式:tar.gz压缩包 3、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mnt/data/output/kernel-debug-devel-3.10.0-1160.119.1.el7.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4、更多资源/技术支持:公众号禅静编程坊
该文档提供了一个关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开发的详细指南,重点介绍了项目安排、技术实现和框架搭建的相关内容。 文档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项目安排:主要步骤包括搭建框架(1天),基础数据模块和权限管理(4天),以及应收应付和销售管理(5天)。 供应链概念:供应链系统的核心流程是通过采购商品放入仓库,并在销售时从仓库提取商品,涉及三个主要订单:采购订单、销售订单和调拨订单。 大数据的应用:介绍了数据挖掘、ETL(数据抽取)和BI(商业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讲述了DAO(数据访问对象)的重用、服务层的重用、以及前端JS的继承机制、jQuery插件开发等技术细节。 系统框架搭建:包括Maven环境的配置、Web工程的创建、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的编写,以及Spring配置文件的实现。 DAO的需求和功能: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都涉及分页查询、条件查询、删除、增加、修改操作等需求。 泛型的应用:通过示例说明了在Java语言中如何使用泛型来实现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文档非常技术导向,适合开发人员参考,用于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C#与VB实现欧姆龙PLC的Fins TCP通信案例源码:调用动态链接库进行数据读写,定时器与计数器数据区的简洁读写操作示例,C#与VB实现欧姆龙PLC的Fins TCP通信案例源码:调用动态链接库进行读写操作,涵盖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区学习案例,C#欧姆龙plc Fins Tcp通信案例上位机源码,有c#和VB的Demo,c#上位机和欧姆龙plc通讯案例源码,调用动态链接库,可以实现上位机的数据连接,可以简单实现D区W区定时器计数器等数据区的读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案例 ,C#; 欧姆龙PLC; Fins Tcp通信; 上位机源码; 动态链接库; 数据连接; D区W区读写; 定时器计数器; 学习案例,C#实现欧姆龙PLC Fins Tcp通信上位机源码,读写数据区高效学习案例
可调谐石墨烯超材料吸收体的FDTD仿真模拟研究报告:吸收光谱的化学势调节策略与仿真源文件解析,可调谐石墨烯超材料吸收体:化学势调节光谱的FDTD仿真模拟研究,可调谐石墨烯超材料吸收体FDTD仿真模拟 【案例内容】该案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谐石墨烯超材料吸收体,其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改变施加于石墨烯的化学势来进行调节。 【案例文件】仿真源文件 ,可调谐石墨烯超材料吸收体; FDTD仿真模拟; 化学势调节; 仿真源文件,石墨烯超材料吸收体:FDTD仿真调节吸收光谱案例解析
RBF神经网络控制仿真-第二版
松下PLC与威纶通触摸屏转盘设备控制:FPWINPRO7与EBPRO智能编程与宏指令应用,松下PLC与威纶通触摸屏转盘设备控制解决方案:FPWINPRO7与EBPRO协同工作,实现多工位转盘加工与IEC编程模式控制,松下PLC+威纶通触摸屏的转盘设备 松下PLC工程使用程序版本为FPWINPRO7 7.6.0.0版本 威纶通HMI工程使用程序版本为EBPRO 6.07.02.410S 1.多工位转盘加工控制。 2.国际标准IEC编程模式。 3.触摸屏宏指令应用控制。 ,松下PLC; 威纶通触摸屏; 转盘设备控制; 多工位加工控制; IEC编程模式; 触摸屏宏指令应用,松下PLC与威纶通HMI联控的转盘设备控制程序解析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多输入单输出预测模型(适用于时间序列预测与回归分析,需Matlab 2021及以上版本),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多输入单输出预测模型(matlab版本2021+),真实值与预测值对比,多种评价指标与线性拟合展示。,RNN预测模型做多输入单输出预测模型,直接替数据就可以用。 程序语言是matlab,需求最低版本为2021及以上。 程序可以出真实值和预测值对比图,线性拟合图,可打印多种评价指标。 PS:以下效果图为测试数据的效果图,主要目的是为了显示程序运行可以出的结果图,具体预测效果以个人的具体数据为准。 2.由于每个人的数据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无法做到可以任何人的数据直接替就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这段程序主要是一个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预测模型。它的应用领域可以是时间序列预测、回归分析等。下面我将对程序的运行过程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 首先,程序开始时清空环境变量、关闭图窗、清空变量和命令行。然后,通过xlsread函数导入数据,其中'数据的输入'和'数据的输出'是两个Excel文件的文件名。 接下来,程序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首先使用ma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旅游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主要是实现管理员;首页、个人中心、用户管理、旅游方案管理、旅游购买管理、系统管理,用户;首页、个人中心、旅游方案管理、旅游购买管理、我的收藏管理。前台首页;首页、旅游方案、旅游资讯、个人中心、后台管理等功能。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精心准备和规划,最后测试成功,系统可以正常使用。分析功能调整与旅游管理系统实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讨论了Java开发旅游管理系统的使用。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基本可以实现软件的功能: 1、开发实现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个系统程序; 2、管理员;首页、个人中心、用户管理、旅游方案管理、旅游购买管理、系统管理等。 3、用户:首页、个人中心、旅游方案管理、旅游购买管理、我的收藏管理。 4、前台首页:首页、旅游方案、旅游资讯、个人中心、后台管理等相应操作; 5、基础数据管理:实现系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及删除等操作,并且根据需求进行交流查看及回复相应操作。
Boost二级升压光伏并网结构的Simulink建模与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基于功率反馈的扰动观察法调整电压方向研究,Boost二级升压光伏并网结构的Simulink建模与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基于功率反馈的扰动观察法调整电压方向研究,Boost二级升压光伏并网结构,Simulink建模,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扰动观察法采用功率反馈方式,若ΔP>0,说明电压调整的方向正确,可以继续按原方向进行“干扰”;若ΔP<0,说明电压调整的方向错误,需要对“干扰”的方向进行改变。 ,Boost升压;光伏并网结构;Simulink建模;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扰动观察法;功率反馈;电压调整方向。,光伏并网结构中Boost升压MPPT控制策略的Simulink建模与功率反馈扰动观察法
运行GUI版本,可二开
Deepseek相关主题资源及行业影响
WP Smush Pro 是一款专为 WordPress 网站设计的图像优化插件。 一、主要作用 图像压缩 它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例如,对于一些高分辨率的产品图片或者风景照片,它可以通过先进的压缩算法,去除图像中多余的数据。通常 JPEG 格式的图像经过压缩后,文件大小可以减少 40% – 70% 左右。这对于网站性能优化非常关键,因为较小的图像文件可以加快网站的加载速度。 该插件支持多种图像格式的压缩,包括 JPEG、PNG 和 GIF。对于 PNG 图像,它可以在保留透明度等关键特性的同时,有效地减小文件尺寸。对于 GIF 图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文件大小,减少动画 GIF 的加载时间。 懒加载 WP Smush Pro 实现了图像懒加载功能。懒加载是一种延迟加载图像的技术,当用户滚动页面到包含图像的位置时,图像才会加载。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加载大量图像,尤其是在页面内容较多且包含许多图像的情况下。例如,在一个新闻网站的长文章页面,带有大量配图,懒加载可以让用户在浏览文章开头部分时,不需要等待所有图片加载,从而提高页面的初始加载速度,同时也能
Could not create share link. Missing file: C:\Users\xx\.conda\envs\omni\Lib\site-packages\gradio\frpc_windows_amd64_v0.3 1. Download this file: https://cdn-media.huggingface.co/frpc-gradio-0.3/frpc_windows_amd64.exe 2. Rename the downloaded file to: frpc_windows_amd64_v0.3 3. Move the file to this location: C:\Users\xx\.conda\envs\omni\Lib\site-packages\g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