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端:
Boost.Asio是一个跨平台的网络及底层IO的C++编程库,它使用现代C++手法实现了统一的异步调用模型。
头文件
#include <boost/asio.hpp>
名空间
using namespace boost::asio;
ASIO库能够使用TCP、UDP、ICMP、串口来发送/接收数据,下面先介绍TCP协议的读写操作
对于读写方式,ASIO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首先登场的是同步方式,下面请同步方式自我介绍一下:
大家好!我是同步方式!
我的主要特点就是执着!所有的操作都要完成或出错才会返回,不过偶的执着被大家称之为阻塞,实在是郁闷~~(场下一片嘘声),其实这样 也是有好处的,比如逻辑清晰,编程比较容易。
在服务器端,我会做个socket交给acceptor对象,让它一直等客户端连进来,连上以后再通过这个socket与客户端通信, 而所有的通信都是以阻塞方式进行的,读完或写完才会返回。
在客户端也一样,这时我会拿着socket去连接服务器,当然也是连上或出错了才返回,最后也是以阻塞的方式和服务器通信。
有人认为同步方式没有异步方式高效,其实这是片面的理解。在单线程的情况下可能确实如此,我不能利用耗时的网络操作这段时 间做别的事 情,不是好的统筹方法。不过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线程来避免,比如在服务器端让其中一个线程负责等待客户端连接,连接进来后把socket交给另外的线程去 和客户端通信,这样与一个客户端通信的同时也能接受其它客户端的连接,主线程也完全被解放了出来。
我的介绍就有这里,谢谢大家!
好,感谢同步方式的自我介绍,现在放出同步方式的演示代码(起立鼓掌!):
服务器端
- #include <iostream>
- #include <boost/asio.hpp>
- using namespace boost::asio;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 所有asio类都需要io_service对象
- io_service iosev;
- ip::tcp::acceptor acceptor(iosev,
- ip::tcp::endpoint(ip::tcp::v4(), 1000));
- for(;;)
- {
- // socket对象
- ip::tcp::socket socket(iosev);
- // 等待直到客户端连接进来
- acceptor.accept(socket);
- // 显示连接进来的客户端
- std::cout << socket.remote_endpoint().address() << std::endl;
- // 向客户端发送hello world!
- boost::system::error_code ec;
- socket.write_some(buffer("hello world!"), ec);
- // 如果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if(ec)
- {
- std::cout <<
- boost::system::system_error(ec).what() << std::endl;
- break;
- }
- // 与当前客户交互完成后循环继续等待下一客户连接
- }
- return 0;
- }
客户端
- #include <iostream>
- #include <boost/asio.hpp>
- using namespace boost::asio;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 所有asio类都需要io_service对象
- io_service iosev;
- // socket对象
- ip::tcp::socket socket(iosev);
- // 连接端点,这里使用了本机连接,可以修改IP地址测试远程连接
- ip::tcp::endpoint ep(ip::address_v4::from_string("127.0.0.1"), 1000);
- // 连接服务器
- boost::system::error_code ec;
- socket.connect(ep,ec);
- // 如果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if(ec)
- {
- std::cout << boost::system::system_error(ec).what() << std::endl;
- return -1;
- }
- // 接收数据
- char buf[100];
- size_t len=socket.read_some(buffer(buf), ec);
- std::cout.write(buf, len);
- return 0;
- }
从演示代码可以得知
- ASIO的TCP协议通过boost::asio::ip名 空间下的tcp类进行通信。
- IP地址(address,address_v4,address_v6)、 端口号和协议版本组成一个端点(tcp:: endpoint)。用于在服务器端生成tcp::acceptor对 象,并在指定端口上等待连接;或者在客户端连接到指定地址的服务器上。
- socket是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的桥梁,连接成功后所有的读写都是通过socket对 象实现的,当socket析 构后,连接自动断 开。
- ASIO读写所用的缓冲区用buffer函 数生成,这个函数生成的是一个ASIO内部使用的缓冲区类,它能把数组、指针(同时指定大 小)、std::vector、std::string、boost::array包装成缓冲区类。
- ASIO中的函数、类方法都接受一个boost::system::error_code类 型的数据,用于提供出错码。它可以转换成bool测试是否出错,并通过boost::system::system_error类 获得详细的出错信息。另外,也可以不向ASIO的函数或方法提供 boost::system::error_code,这时如果出错的话就会直 接抛出异常,异常类型就是boost::system:: system_error(它是从std::runtime_error继承的)。
- 另一个例子::::::::::::::::::::::::::::::::::::::::::::::::::::::::::::
- 我稍稍整理了下,就是加了点注释,很基本的东西,大家可以参考socket的几个流程,我上面也有提示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希望能让我也分享下,谢谢!
#include <boost/asio.hpp>
#include <boost/bind.hpp>
#include <boost/shared_ptr.hpp>
#include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h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boost::asio::ip::tcp;
#define max_len 1024
class clientSession
:public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clientSession>
{
public:
clientSession(boost::asio::io_service& ioservice)
:m_socket(ioservice)
{
memset(data_,'\0',sizeof(data_));
}
~clientSession()
{}
tcp::socket& socket()
{
return m_socket;
}
void start()
{
boost::asio::async_write(m_socket,
boost::asio::buffer("link successed!"),
boost::bind(&clientSession::handle_write,shared_from_this(),
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async_read跟客户端一样,还是不能进入handle_read函数,如果你能找到问题所在,请告诉我,谢谢*/
// --已经解决,boost::asio::async_read(...)读取的字节长度不能大于数据流的长度,否则就会进入
// ioservice
.run()
线程等待,read后面的就不执行了。
//boost::asio::async_read(m_socket,boost::asio::buffer(data_,max_len),
// boost::bind(&clientSession::handle_read,shared_from_this(),
// 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max_len可以换成较小的数字,就会发现async_read_some可以连续接收未收完的数据
m_socket.async_read_some(boost::asio::buffer(data_,max_len),
boost::bind(&clientSession::handle_read,shared_from_this(),
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
private:
void handle_write(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
{
if(error)
{
m_socket.close();
}
}
void handle_read(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
{
if(!error)
{
std::cout << data_ << std::endl;
//boost::asio::async_read(m_socket,boost::asio::buffer(data_,max_len),
// boost::bind(&clientSession::handle_read,shared_from_this(),
// 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m_socket.async_read_some(boost::asio::buffer(data_,max_len),
boost::bind(&clientSession::handle_read,shared_from_this(),
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
else
{
m_socket.close();
}
}
private:
tcp::socket m_socket;
char data_[max_len];
};
class serverApp
{
typedef boost::shared_ptr<clientSession> session_ptr;
public:
serverApp(boost::asio::io_service& ioservice,tcp::endpoint& endpoint)
:m_ioservice(ioservice),
acceptor_(ioservice,endpoint)
{
session_ptr new_session(new clientSession(ioservice));
acceptor_.async_accept(new_session->socket(),
boost::bind(&serverApp::handle_accept,this,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new_session));
}
~serverApp()
{
}
private:
void handle_accept(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rror,session_ptr& session)
{
if(!error)
{
std::cout << "get a new client!" << std::endl;
//实现对每个客户端的数据处理
session->start();
//在这就应该看出为什么要封session类了吧,每一个session就是一个客户端
session_ptr new_session(new clientSession(m_ioservice));
acceptor_.async_accept(new_session->socket(),
boost::bind(&serverApp::handle_accept,this,boost::asio::placeholders::error,
new_session));
}
}
private:
boost::asio::io_service& m_ioservice;
tcp::acceptor acceptor_;
};
int main(int argc , char* argv[])
{
boost::asio::io_service myIoService;
short port = 8100/*argv[1]*/;
//我们用的是inet4
tcp::endpoint endPoint(tcp::v4(),port);
//终端(可以看作sockaddr_in)完成后,就要accept了
serverApp sa(myIoService,endPoint);
//数据收发逻辑
myIoService.run();
return 0;
}
相关推荐
Boost.Asio是用于网络编程的模块,它提供了低级和高级的网络通信接口,包括TCP、UDP、套接字以及HTTP等协议的支持。在本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Boost.Asio实现HTTP GET和POST请求。 首先,让我们理解GET和POST...
Boost.Asio是一个强大的库,它提供了跨平台的网络编程接口,支持多种协议,包括TCP、UDP和ICMP。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了现代C++的设计模式,使得异步和同步操作变得简单而直观。 首先,同步TCP模式,正如其名,是一种在...
3. **本地套接字(Local Sockets)**:除了网络通信,Boost.Asio还支持本地套接字,用于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通信。 4. **串行端口(Serial Ports)**:Boost.Asio提供串行端口的接口,使得与硬件设备通信变得简单...
Boost ASIO 是 Boost 库的一部分,专注于I/O操作,如网络通信、串行端口和定时器。它支持多种平台,提供跨平台的API,简化了多线程和并发编程。 2. **C++ 异步编程基础** 了解C++中的异步编程模型,包括回调函数...
Boost.Asio 是 Boost 库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套用于处理 I/O 操作的 C++ 接口,包括网络通信、串行端口、定时器等。其核心特性是异步编程模型,这使得开发者能够编写出高性能、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即使在高并发环境下...
Boost.Asio的核心在于提供了一种简洁而强大的方式来处理网络通信,包括TCP、UDP、套接字和本地连接。它支持异步和同步操作,使得开发者可以编写高性能、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程序。 2. **异步编程模型**: Boost.Asio...
总结来说,Boost.Asio的域名解析功能通过`ip::tcp::resolver`类实现了便捷的接口,允许开发者高效地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从而进行网络通信。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进行C++网络编程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boost asio demo"这个项目中,你可能会学习到如何使用 Boost.Asio 实现常见的网络通信任务,如TCP和UDP套接字、多线程编程、异步操作以及时间轮定时器等。 1. **Boost.Asio 基础**: - **基本概念**:了解 ...
Boost.Asio 是一个强大的 C++ 库,专为网络编程和底层 I/O 设计,它提供了跨平台的解决方案。在本教程中,我们将探讨 ASIO 的同步方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同步方式是 ASIO 提供的一种基本的 I/O ...
通过Boost.Asio,开发者可以轻松地进行网络通信,包括获取远程主机的IP地址,以及进行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 在使用Boost.DNS解析模块时,首先需要确保Boost库已安装在你的系统上,并且将Boost.DNS相关的头文件包含...
Boost.Asio是C++中一个强大的异步I/O库,它支持网络通信,包括TCP、UDP以及HTTP协议。 首先,让我们了解HTTP协议的基本概念。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上交换各类数据。它基于客户端-...
Boost.Asio 是一个用于网络和底层I/O编程的跨平台C++库,提供了强大且易于使用的API,用于在TCP和UDP...通过理解Boost.Asio库,开发者可以编写出健壮、可扩展的网络通信程序,无论是在个人项目还是在企业级的应用中。
首先,计算机名称是操作系统为本地机器分配的标识符,通常用于网络通信。而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网络中的设备在网络层的唯一标识,用于区分网络上的不同设备。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通常以点...
在TCP服务器开发中,Boost库尤其在处理网络通信方面表现出色。 首先,让我们从**源码下载**开始。你可以从Boost的官方网站(https://www.boost.org/)下载最新版本的源代码。通常,下载的文件名为`boost_x_y_z.tgz`...
BOOST ASIO是Boost库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种跨平台的方式来处理I/O操作,包括网络通信,如TCP、UDP等。在VS2010环境下开发,这个客户端程序展示了如何使用BOOST ASIO来实现与服务器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描述】"VS...
在本书中,作者将深入讲解如何利用Boost.Asio处理异步网络通信、套接字编程、多线程以及并发处理。 首先,书中会介绍Boost.Asio的基本概念,如基本的I/O对象、服务和执行器,这些都是进行网络编程的基础。读者将...
这个“C++计算机网络通信例子”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可以帮助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开发者深入理解如何在C++中实现网络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TCP/IP协议族,这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包括了传输层(如TCP和UDP协议)、...
《Boost.Asio C++网络编程中文版》是一本详尽介绍使用Boost.Asio库进行C++网络编程的书籍。本书适合那些希望简化网络编程而不想深入底层网络API的开发者。Boost.Asio是Boost库的一部分,提供了简洁易用的API,只需...
协议则是网络通信的规则,如TCP/IP协议族,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等。 C++标准库本身并不直接支持网络编程,但可以通过第三方库来实现。其中,最常用的库有Boost.Asio和Poco Network。这...
在TCP/IP模型中,套接字(socket)是网络通信的基本接口,用于实现进程间通信(IPC)或跨网络的通信。 在VC++中,实现TCP套接字编程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套接字API**: 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