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的上拉电阻的作用除了驱动能力会增强外
当设置GPIO为输入状态时,
产品做高温实验,温度升高造成了GPIO检测的输入状态不对,
是否是上拉电阻的原因???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
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
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因素:
1. 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
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 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
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 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
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
门槛之下。
4. 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
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
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
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如果
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
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 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选10K可
用。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设计时管子的漏电流不可忽略,IO口实际电流在不同电平下也是不同的,上述仅仅是原理,一句话概括为
:输出高电平时要喂饱后面的输入口,输出低电平不要把输出口喂撑了(否则多余的电流喂给了级联的输
入口,高于低电平门限值就不可靠
网友评论:
1,一般来说,上拉就是接到高电平,下来就是接到低电平.
2,主要是为了提高芯片引脚的驱动能力或者是为了防止临界电平会引起错误的操作!例如,有的芯片引脚驱
动能力较差,不能将电平拉高,就必须接上拉电阻;对于中断引脚也必须接上拉(对于低电平有效)或下拉(对
于高电平有效)防止误中断
3,上拉就是通过一个电阻接到高电平;下拉就是通过一个电阻接到参考地(低电平)。
在数字电路中不用的输入脚都要接固定电平,通过1k电阻接高电平或接地。
1. 电阻作用:
l 接电组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
l 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
l 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
l 上拉和下拉、限流
l 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
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
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
l 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
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l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
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反之
,
l 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
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
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
2、定义:
l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
l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
l 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l 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
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3、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
l 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
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l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
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
l 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
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
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
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
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
平的输入。
l 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
用来吸收电流的,也就是你同学说的灌电流
相关推荐
上下拉电阻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GPIO引脚在未连接外部信号时有一个确定的状态,并且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 - **上拉电阻**:当输入端口未连接外部信号时,通过上拉电阻将信号稳定在高电平。同时,上拉电阻可以为集电极...
### 单片机上拉电阻的作用详解 #### 引言 单片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电子设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多种输入输出接口,还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大而...
这意味着,即使在硬件层面上,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控制GPIO端口的上拉电阻是否使能,从而影响端口电平。如果上拉电阻使能,那么当GPIO端口处于未定义状态时,就会输出高电平;如果上拉电阻未使能,端口则会输出低电平。...
总结一下,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在电子设计中起着稳定电路状态、提高信号质量和保护电路的作用。在具体应用时,工程师应根据电路需求,合理选择电阻的阻值和功率,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两...
在阅读与理解GPIO电路图及上拉电阻的作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基础概念,例如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是微控制器与外部世界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可编程的,可以被配置为...
### 单片机上拉电阻的作用详解 #### 一、上拉电阻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上拉电阻(Pull-up resistor)是一个关键元件,主要用于确保信号线处于高电平状态,特别是在单片机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3. MTK5931的GPIO特性:MTK5931的GPIO特性可能会包括高速、低功耗、可编程上下拉电阻、中断支持等。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优化GPIO的使用,确保Wi-Fi模块稳定运行。 4. Wi-Fi GPIO的作用: - 电源管理:GPIO可以用来...
- **定义**: 开漏极管脚是指不具备内置上拉电阻的电路结构。在数字电子学中,这种类型的管脚通常用于输出逻辑电平。当输出为0时,表示低电平;当输出为1时,并不意味着高电平,而是处于高阻态,需要通过外部上拉电阻...
所谓上拉电阻,就是将单片机的GPIO口通过一个电阻接至电源,在初始情况下给该GPIO引脚一个确定的高电平,防止没有上拉电阻而导致误动作。 上拉电阻的作用 给GPIO一个确定的电平信号。单片机的GPIO口在初始状态...
3. **配置上下拉电阻**:对于输入模式的GPIO,可能需要配置内部上拉或下拉电阻,以防止浮空状态引入噪声。 4. **中断配置**:如果需要中断功能,需要设置中断类型(上升沿、下降沿、电平敏感等)和中断服务函数。 ...
#### 上拉电阻的作用 1. **TTL电路与CMOS电路接口匹配**:在数字电路中,经常需要将低电压逻辑(如TTL)与高电压逻辑(如CMOS)进行接口匹配。当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所需的最低高电平(通常为3.5V)时...
当寄存器的某一位为0时,表示该引脚的上拉电阻被使能,即使GPIO被配置为输入、输出或其他功能,该引脚在没有外接负载时都会呈现高电平。反之,如果寄存器的相应位为1,上拉电阻被禁用,引脚在未连接设备时会呈现低...
在I2C总线中,上拉电阻的作用是将线路拉至高电平,同时限制电流以避免过度消耗电源。如果上拉电阻值过小,当I2C设备处于低电平时,流经上拉电阻的电流会过大,可能导致MOS管(或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而非饱和状态...
推挽输出模式会主动驱动引脚电平,而开漏输出需要外部上拉电阻配合。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引脚模式。 3. **设置上下拉电阻**:对于输入引脚,可以选择上拉、下拉或浮空。上拉使引脚在未连接时保持高电平,下拉...
推挽输出能直接驱动负载,开漏输出需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正常工作,复用推挽输出则在GPIO功能和外部电路间切换。 3. GPIO速度配置: 根据应用需求,GPIO的速度可设定为低速、中速、高速或超高速,以适应不同速度的外部...
- **定义**:此模式下,GPIO端口仅能驱动输出低电平,而高电平则需要通过外部上拉电阻实现。 - **应用**:广泛应用于需要兼容不同逻辑电平标准的场合,如TTL到CMOS之间的转换,或者与其他具有开漏输出的设备连接。...
- **上拉输入(Input Pull-up)**:在没有外部信号时,内部上拉电阻将引脚拉至高电平。 - **下拉输入(Input Pull-down)**:在没有外部信号时,内部下拉电阻将引脚拉至低电平。 2. **输出模式**: - **推挽输出...
综上所述,三极管基极下拉电阻的作用多样且重要,不仅能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够优化电路性能。合理选择下拉电阻的阻值,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
`omap2-gpio.c`可能是在OMAP3530平台上的GPIO驱动实现,它包含了与硬件交互的底层代码,如寄存器操作,用于设置GPIO引脚的方向、上下拉电阻和中断特性。 `OMAP3530_GPIO_PUDN`可能指的是GPIO的Pull-Up Down Network...
5. **上下拉电阻**:GPIO引脚通常具有可配置的上下拉电阻,用于在输入模式下稳定信号。上拉电阻将未使用的引脚拉高,下拉电阻则将其拉低。 6. **电平转换**:根据目标系统的电源电压,GPIO控制器可能需要电平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