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部署问题域分析》主要是讲述了平时听到的一些一线研发工程师的直接需求。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是分析问题,OK,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的本质~~以下只是我的私人观点,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一起讨论~~
部署实质是对线上环境的一种变更
部署需要做到幂等,不管上线多少次,只要是同一个发布包,就应该达到同样的效果
部署的大致流程是在一个中心点触发部署动作,之后在各个目标机器上执行一段部署脚本来搞定整个过程
对于目标机器上执行的这段部署脚本的逻辑,只能说一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各个产品服务的部署真TMD千差万别
咱们先从宏观角度来考虑整个流程,其实还是有些共通点的,O(∩_∩)O~
1、准备要上线的服务包,最好有个统一的编译平台,从你代码的版本库中检出,然后构建,最终产出一个source.tar.gz,名称随便起的啦,不过尽量是个整包,不要搞成散文件,因为这个东东是要拿来部署滴,是要有网络传输滴
这里用到了平台的两个功能:
1)、编译,对于依赖比较多的大一点的项目,有个统一的编译的地方是平台化的第一步;
2)、版本化存储产出,对于编译产物一定要保存在一个靠谱的存储上,而且要有版本化,方便历史版本回溯回滚,如果上线的目标机器数量比较多,同时到这个存储上来拉取源包,也要注意一下吞吐量问题。
2、到某个中心点去触发本次部署动作,可以是从命令行,可以是从web页面上,这个动作的触发需要一些部署元信息传入,比如你的服务要部署到哪些机器上,要部署到哪个路径下,要用哪个工作账号来执行部署动作,要上线的服务包在哪里,等等吧,对于像目标机器列表这种信息,纯粹通过命令行参数是搞不定的,一般都是用一个配置文件,或者直接在web上配置。
这里又有一个平台可以接管的公共需求:就是维护服务的元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实际变化不频繁,而每次都让用户输入实在是不合适,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便于发起上线,最好把这些元信息存储起来,到时候用户触发上线的时候就传入一个全局唯一的服务名即可,具体怎么上线这个服务,去服务元信息库取吧
3、权限判断,这是整个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谁可以对哪些机器发起变更(这句话的权限描述是面向机器的,如果是云平台就是另一种描述方法了哈),换句话说,就是谁可以发起上线,可以上线到哪些机器上;这里同样可以由平台来解决:
1)认证,他说他是某人,真的么?认证一下,显然,需要一个统一的认证中心
2)他的确是某人,但是他有权限么?噢~去问问权限中心~
4、OK,到此为止,这个穿越了重重阻隔的部署请求可以被实质性响应了,说,我要部署到1万台机器上,每次部署500台(全并发),这500台部署完了之后再部署500台,同样是全并发,直到最后1万台全部完成~~说的有点复杂了哈,一般产品是说,来,部署这20台机器,一台接着一台串行执行,或者说,部署这20台机器,不过需要先部署2台小流量机器,看看效果,如果觉得确实没问题了,再上线剩下的18台。发现问题了么?是的,又到了平台出手的时候了,解决这种任务调度策略问题。有并发控制,有暂停、继续、跳过之类的控制,这点是所有部署场景都需要的一个东东,那么,交给平台来做吧
5、上面说的是调度,调度完了之后就需要去具体执行,ssh上去?写个agent?无论如何,都要提供这种到远程机器执行命令的能力,对于管理的机器数目比较少的情形,用ssh未尝不可,不过对于大量的机器部署,还是搞个agent比较方便(agent编写的难度问题是另一个问题,呵呵),再重复一遍,在整个大的部署流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到远程机器执行某个命令
6、走到这就接近尾声了,不过也是灰常重要的一点,即到远程机器上执行的这个命令,或者说这个部署脚本,这是个很高度定制化的东东,由于产品服务不同,部署方式会千差万别,所以……用户自己搞吧,平台只是帮你执行一下你写好的部署脚本,但是却很难帮你部署,否则,平台将会陷入无尽的需求泥淖(画外音:如果所有的发布包都是规范的,其实平台也是可以帮忙搞定的,呵呵)。这里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单机执行的这个部署脚本从哪里来?
在第2步中有讲,需要传给部署系统很多的参数,很多的配置,实际部署脚本本身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一并传入,把所有的参数也做成配置文件,加上脚本,打成一个包,我姑且称其为部署命令描述符,即只要这个包内的脚本在目标机器run起来,就可以完成部署,它是整个部署过程的入口。
这里有两个问题:
6.1、这个部署脚本在哪里维护?
我之前博文:《用持续集成的观点来看Maven》有提到,乔帮主说:Everything is code. 这个脚本同样需要有版本控制,可以直接与源码同源,但是有的上线过程就仅仅只是执行一条命令(比如回滚动作,只是换个软链),这样来看,部署脚本没必要和产品发布包打包在一起,虽然他们是在同一个版本库中维护的,呵呵,还是分成cmd.tar.gz(部署命令描述符)和srv.tar.gz(服务发布包)比较好
6.2、所有有部署需求的产品服务都需要自己写这个部署脚本么?
没必要,部署发布team的同学可以给一个默认实现,比如:从某某位置wget srv.tar.gz => stop服务 => 上文件 => start服务,过程中最好是把操作类库化工具化,之后用户想修改默认实现的时候可以灵活组装
O了,到此为止,我们涉及到哪些平台和可以做的点?简单总结一下~
a、编译平台
b、制品存储平台,或者说叫产品库
c、产品库的东西要上线到N台服务器上,啊,是的,如果有个p2p工具就好了,OK,这点有空也可以考虑考虑
d、产品库可能只是在某一个机房有存储,上线是跨机房的,咋办?啊,要是在目标机房有个中转机就更好了,考虑下哦
e、服务元信息库,姑且称为SrvDB
f、认证中心,实际每个公司一般都是有的,很可能早于部署系统就有了
g、权限中心,人可以对哪些机器有什么操作权限
h、调度中心,负责并发控制、失败重试、log管理之类的
i、agent,调度中心的手脚
j、默认部署脚本及常用类库:DeployUtils
嗯,差不多了,我目前是想到这么多
以上的部署思路实际只是针对现有部署需求而搞出来的一个极具灵活性的工具平台,但是,这样真的好么?O(∩_∩)O~不尽然哦,当机器数目超过100K的时候,可能一个好的规范和自动化平台就派上用场了,不过不着急哈,万事总要有个发展的过程,工业社会很久之后才到了信息社会的。
部署实质是对线上环境的一种变更
部署需要做到幂等,不管上线多少次,只要是同一个发布包,就应该达到同样的效果
部署的大致流程是在一个中心点触发部署动作,之后在各个目标机器上执行一段部署脚本来搞定整个过程
对于目标机器上执行的这段部署脚本的逻辑,只能说一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各个产品服务的部署真TMD千差万别
咱们先从宏观角度来考虑整个流程,其实还是有些共通点的,O(∩_∩)O~
1、准备要上线的服务包,最好有个统一的编译平台,从你代码的版本库中检出,然后构建,最终产出一个source.tar.gz,名称随便起的啦,不过尽量是个整包,不要搞成散文件,因为这个东东是要拿来部署滴,是要有网络传输滴
这里用到了平台的两个功能:
1)、编译,对于依赖比较多的大一点的项目,有个统一的编译的地方是平台化的第一步;
2)、版本化存储产出,对于编译产物一定要保存在一个靠谱的存储上,而且要有版本化,方便历史版本回溯回滚,如果上线的目标机器数量比较多,同时到这个存储上来拉取源包,也要注意一下吞吐量问题。
2、到某个中心点去触发本次部署动作,可以是从命令行,可以是从web页面上,这个动作的触发需要一些部署元信息传入,比如你的服务要部署到哪些机器上,要部署到哪个路径下,要用哪个工作账号来执行部署动作,要上线的服务包在哪里,等等吧,对于像目标机器列表这种信息,纯粹通过命令行参数是搞不定的,一般都是用一个配置文件,或者直接在web上配置。
这里又有一个平台可以接管的公共需求:就是维护服务的元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实际变化不频繁,而每次都让用户输入实在是不合适,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便于发起上线,最好把这些元信息存储起来,到时候用户触发上线的时候就传入一个全局唯一的服务名即可,具体怎么上线这个服务,去服务元信息库取吧
3、权限判断,这是整个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谁可以对哪些机器发起变更(这句话的权限描述是面向机器的,如果是云平台就是另一种描述方法了哈),换句话说,就是谁可以发起上线,可以上线到哪些机器上;这里同样可以由平台来解决:
1)认证,他说他是某人,真的么?认证一下,显然,需要一个统一的认证中心
2)他的确是某人,但是他有权限么?噢~去问问权限中心~
4、OK,到此为止,这个穿越了重重阻隔的部署请求可以被实质性响应了,说,我要部署到1万台机器上,每次部署500台(全并发),这500台部署完了之后再部署500台,同样是全并发,直到最后1万台全部完成~~说的有点复杂了哈,一般产品是说,来,部署这20台机器,一台接着一台串行执行,或者说,部署这20台机器,不过需要先部署2台小流量机器,看看效果,如果觉得确实没问题了,再上线剩下的18台。发现问题了么?是的,又到了平台出手的时候了,解决这种任务调度策略问题。有并发控制,有暂停、继续、跳过之类的控制,这点是所有部署场景都需要的一个东东,那么,交给平台来做吧
5、上面说的是调度,调度完了之后就需要去具体执行,ssh上去?写个agent?无论如何,都要提供这种到远程机器执行命令的能力,对于管理的机器数目比较少的情形,用ssh未尝不可,不过对于大量的机器部署,还是搞个agent比较方便(agent编写的难度问题是另一个问题,呵呵),再重复一遍,在整个大的部署流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到远程机器执行某个命令
6、走到这就接近尾声了,不过也是灰常重要的一点,即到远程机器上执行的这个命令,或者说这个部署脚本,这是个很高度定制化的东东,由于产品服务不同,部署方式会千差万别,所以……用户自己搞吧,平台只是帮你执行一下你写好的部署脚本,但是却很难帮你部署,否则,平台将会陷入无尽的需求泥淖(画外音:如果所有的发布包都是规范的,其实平台也是可以帮忙搞定的,呵呵)。这里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单机执行的这个部署脚本从哪里来?
在第2步中有讲,需要传给部署系统很多的参数,很多的配置,实际部署脚本本身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一并传入,把所有的参数也做成配置文件,加上脚本,打成一个包,我姑且称其为部署命令描述符,即只要这个包内的脚本在目标机器run起来,就可以完成部署,它是整个部署过程的入口。
这里有两个问题:
6.1、这个部署脚本在哪里维护?
我之前博文:《用持续集成的观点来看Maven》有提到,乔帮主说:Everything is code. 这个脚本同样需要有版本控制,可以直接与源码同源,但是有的上线过程就仅仅只是执行一条命令(比如回滚动作,只是换个软链),这样来看,部署脚本没必要和产品发布包打包在一起,虽然他们是在同一个版本库中维护的,呵呵,还是分成cmd.tar.gz(部署命令描述符)和srv.tar.gz(服务发布包)比较好
6.2、所有有部署需求的产品服务都需要自己写这个部署脚本么?
没必要,部署发布team的同学可以给一个默认实现,比如:从某某位置wget srv.tar.gz => stop服务 => 上文件 => start服务,过程中最好是把操作类库化工具化,之后用户想修改默认实现的时候可以灵活组装
O了,到此为止,我们涉及到哪些平台和可以做的点?简单总结一下~
a、编译平台
b、制品存储平台,或者说叫产品库
c、产品库的东西要上线到N台服务器上,啊,是的,如果有个p2p工具就好了,OK,这点有空也可以考虑考虑
d、产品库可能只是在某一个机房有存储,上线是跨机房的,咋办?啊,要是在目标机房有个中转机就更好了,考虑下哦
e、服务元信息库,姑且称为SrvDB
f、认证中心,实际每个公司一般都是有的,很可能早于部署系统就有了
g、权限中心,人可以对哪些机器有什么操作权限
h、调度中心,负责并发控制、失败重试、log管理之类的
i、agent,调度中心的手脚
j、默认部署脚本及常用类库:DeployUtils
嗯,差不多了,我目前是想到这么多
以上的部署思路实际只是针对现有部署需求而搞出来的一个极具灵活性的工具平台,但是,这样真的好么?O(∩_∩)O~不尽然哦,当机器数目超过100K的时候,可能一个好的规范和自动化平台就派上用场了,不过不着急哈,万事总要有个发展的过程,工业社会很久之后才到了信息社会的。
相关推荐
12. **编程思维与问题解决**:培养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授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小部分来解决。 《编程的本质》这本书的深入解析,将使读者不仅能掌握编程技能,更能理解编程的艺术,从而编写...
架构的本质在于它是对系统复杂性的抽象管理,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部分,再分别解决这些部分,最终组合成一个整体来提供解决方案。架构师通过抽象和分类来识别和定义问题域,同时关注如何关联不同部分以确保系统...
### 架构的本质和核心玩法解析 ####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站和应用的用户规模迅速增长,面对千万乃至上亿级别的用户量,如何设计合理的架构成为了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架构的本质及其核心玩法,...
- **组件和服务建模**:组件模型为子系统、模块和组件分配需求和职责,而服务模型则定义了一组位于外部边界、架构层之间的抽象服务接口。 #### 性能建模 性能建模是评估应用程序性能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
王庆友在其文档中深入讨论了架构的本质,以及微服务架构相对于传统架构的演变过程和优势。 架构本质 架构的本质是对系统的有序化重构,目的是减少系统的无序性,也就是减少熵值。熵是热力学中的概念,它表示一个...
因此,综合考虑云架构、虚拟化技术、数据存储类型以及安全职责分配等关键领域,制定全面的数据安全策略,对于云计算提供商和用户来说都是必要的。只有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确保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使用户...
规划能力涉及对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和管理,抽象思维则体现在将复杂问题抽象化并找出其本质。表达能力则关乎于将抽象的架构思想有效地传递给其他人。 好的架构方案的评估标准涉及其是否能够直观简单、深入浅出、准确地...
这个过程旨在理解和梳理公司的核心业务,明确技术系统的现状,以及优化物理部署,以支持公司的持续发展。以下是对该文档内容的详细解读: 1. **企业商务模型** - **主营业务**:定义公司的核心业务,即公司的主要...
):考虑对象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部署和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5. **分析对象间的关系**(E. 这些东东之间有什么关系?):识别对象之间的关联,如整体-部分、笼统-具体和伙伴关系,如月老与小伙、姑娘的撮合...
- **抽象的定义**: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提取共性和本质特征的过程,忽略不必要的细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问题。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抽象通常表现为类的定义,类定义了对象的行为和属性。 - **抽象的作用**:通过...
OOA 的基本任务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进行分析和理解,对其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找出描述问题域及系统责任所需的类及对象,定义这些类和对象的属性和操作,以及它们之间所...
### 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设计 #### 面向对象软件架构设计思想 ...通过对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UML的使用、设计模式的本质以及设计模式与架构模式的区别有深入的理解,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软件开发中的挑战。
然而,软件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具体业务问题或满足特定领域需求而设计的,其复杂性和特性直接受到其所在环境(上下文)的影响。因此,理解和设计软件时,必须从其业务或问题域的上下文出发,认识到软件的需求并非预先...
- **4in1**:将业务流程、信息模型、架构引擎以及程序代码四个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2. Workflow Foundation架构** - **核心组件**:.NET Framework为工作流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类库支持。 - **组件...
1. 抽象(Abstraction):在架构设计中,抽象是将复杂系统简化的过程,通过忽略掉不影响问题解决的细节,关注于最重要的特性,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本质。 2. 参与者(Actor):在TOGAF框架中,参与者是指在架构中...
在基础篇中,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架构的本质。按照Mary Shaw的定义,架构是计算组件及其交互的描述,强调了软件的结构和组件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从决策派的角度看,架构是关于软件组织、元素选择、接口设计、行为协同...
程序员应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善于用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去面对复杂的系统设计和调试问题。 2. **代码质量**:高质量的代码是高效开发的基础。作者提倡编写简洁、可读性强、易于维护的代码,并鼓励程序员养成良好的...
6.11 准则:以无用户界面约束的本质风格编写用例 6.12 准则:编写简洁的用例 6.13 准则:编写黑盒用例 6.14 准则:持有参与者和参与者目标的视点 6.15 准则:如何发现用例 6.16 准则:什么样的测试有助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