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一共整理总结了五大排序算法:
1、插入排序
2、冒泡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把这三种方法归为一种,因为他们的思想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3、归并排序
4、堆排序
5、快速排序
以上五种排序都可以称为“比较排序”,顾名思义,因为他们都是基于比较元素来决定其相对位置的。
其中前两种的时间为O(n^2),归并排序和堆排序最坏O( n lg n ),快排平均O( n lg n )
定理:任意一种比较排序算法最坏情况下,都需要做 Ω( n lg n )次的比较。
我们通过决策树来证明:
●决策树(decision tree)
比较排序可以被抽象的视为决策树。撒一颗决策树是一颗满二叉树,表示某排序算法作用于给定输入元素所作的所有比较,而其它因素忽略。
假设有一组三个元素的序列,我们用1,2,3来分别表示这三个元素,我们基于比较来对它排序,可以有下列决策树:
不难发现,判定树的叶子表示了三个元素的所有可能排列。
另外,用比较排序对这三个元素进行排序的话,你总可以找到一条路径来表示它的整个比较过程。(需要注意的是,1并不表示它代表第一个元素,它可以代表三个元素中任意一个。2,3也相同。但是1,2,3不指向相同元素)。显然最坏情况下的复杂度即是判定树的高。
对于一颗高度为H的、具有L个可达叶节点的决策树,它对应于对N个元素所作的比较排序。因为N个元素有N!种排列(排列组合知识),
每一种都作为一个叶子出现在书中,故有N!<=L(重要,注:)有又由于在一颗高为H的二叉树中,叶子的数目不多于2^H,则有
N! <= L <= 2^H
对该式子取对数,得到:
H>=lg(N!) (因为lg函数时单调递增的)
=Ω(N lg N)
注: 一开始我以为应该是等于的关系,后来百度了一下,原文有这一句:Because
each of the N! permutation appears as areachable leaf. 作者的意思着重于用N!来表示N个元素的所有可能排列,但是N个元素的所有可能排列实际上是小于等于N!的,因为在N个元素中有可能有相等的元素。
六、计数排序
基本思想:对每一个输入元素x,确定出小于x的元素个数。有了这一信息,就可以把x直接放到它在最终输出数组的位置。
稳定性:稳定的。
使用:计数排序假设n个输入元素中的每一个都是介于0到k之间的整数
时间:当k=n时(k是所有元素中最大的一个),计数排序变得运行时间为O(n).
在代码中,假定输入是个数组A【1...n】, length【A】=n. 另外还需要一个存放排序结果的数组B【1...n】,以及提供临时存储区的C【0...k】。
C++实现:
// 计数排序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 n为数组元素个数,k是最大的那个元素
void CountingSort(int *input, int size, int k){
int i;
int *result = new int[size]; // 开辟一个保存结果的临时数组
int *count = new int[k+1]; // 开辟一个临时数组
for(i=0; i<=k; ++i)
count[i]=0;
// 使count[i]等于等于i的元素的个数
for(i=0; i<size; ++i)
++count[input[i]]; // count数组中坐标为元素input[i]的增加1,即该元素出现的次数加1
for(i=1; i<=k; ++i)
count[i] += count[i-1];
for(i=size-1; i>=0; --i){ // 正序来也行,但是到这来可以使排序是稳定的
--count[input[i]]; // 因为数组下标从0开始,所以这个放在前面
result[count[input[i]]] = input[i]; // 这个比较绕, count[input[i]-1] 就代表小于等于元素input[i]的元素个数,就是input[i]在result的位置
}
copy(result,result+size,input); // 调用copy函数把结果存回原数组
delete [] result; // 记得释放空间
delete [] count;
}
int main()
{
int input[11]={2,7,4,9,8,5,7,8,2,0,7};
CountingSort(input,11,9);
for(int i=0; i<11; ++i)
printf("%d ",input[i]);
putchar('\n');
return 0;
}
这个实现对书上给的伪代码稍微改了一点, 如果计数排序如果每次要自己另外开一个数组保存结果才能用,感觉肯定很不爽。 所以在计数排序里面,把结果在拷贝到原来的数组。这样用的时候不用自己开数组,方便多了
我这里有一个更简单的" 计数排序 ",也可以实现排序。但是这个却又不太像计数排序。到底这个算不算是计数排序呢?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终于在某一天让我给发现了。 这个再后面再讲。 先把这个取名为“计数排序特殊版”
// n为数组元素个数,k是最大的那个元素
void CountingSort(int *input, int size, int k){
int i;
int *count = new int[k+1];
for(i=0; i<=k; ++i)
count[i]=0;
for(i=0; i<size; ++i)
++count[input[i]];
int index=0;
for(i=0; i<=k; ++i){ // 这个和上面的区别
while(count[i]--){
input[index++] = i;
}
}
delete[] count;
}
七、基数排序
原理:将整数按位数切割成不同的数字,然后按每个位数分别比较。
算法复杂度:对于n个d位数而言,如果基数排序的Stable
Sort的算法复杂度为θ(n+k),那么其本身的算法复杂度为θ(dn+kd)。这个就不用证明了。
实现方式:将所有待比较数值(正整数)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然后,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
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基数排序的方式可以采用LSD(Least significant digital)或MSD(Most significant digital),LSD的排序方式由键值的最右边开始,而MSD则相反,由键值的最左边开始。
基数排序是一种用在老式穿卡机上的算法。一张卡片有80列,每列可在12个位置中的任一处穿孔。排序器可被机械地"程序化"以检查每一迭卡片中的某一列,再根据穿孔的位置将它们分放12个盒子里。这样,操作员就可逐个地把它们收集起来。其中第一个位置穿孔的放在最上面,第二个位置穿孔的其次,等等。
在之前两种比较排序——合并排序与快速排序中我们使用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基数排序则使用另一种与之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策略。无论是合并排序还是快速排序,我们讲究的是在数组级别的“分而治之”;而基数排序我们讲究的是在元素级别的“分而治之”,例如我们将一个三位数分成,个位,十位,百位三部分。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假如,我们要对七个三位数来进行排序,依次对其个位,十位,百位进行排序,如下图:
很显然,每一位的数的大小都在[0,9]中,对于每一位的排序用计数排序再适合不过。
这里有一个基数排序的动画演示,挺不错的:http://www.jcc.jx.cn/xinwen3/news/kj/flash/2008/1126/1307.htm
《算法导论》上说,基数排序的代码是很简单的,给出的代码也很简单:
以下是用C++实现的基数排序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 这个是基数排序用到的计数排序,是稳定的。
// pDigit是基数数组,nMax是基数的上限,pData是待排序的数组, nLen是待排序数组的元素个数
// 必须pDigit和pData的下标相对应的,即pDigit[1]对应pData[1]
int RadixCountingSort(int *pDigit, int nMax,int *pData,int nLen){
// 以下是计数排序
int *pCount = new int[nMax];
int *pSorted = new int[nLen];
int i,j;
for(i=0; i<nMax; ++i)
pCount[i] = 0;
for(i=0; i<nLen; ++i)
++pCount[pDigit[i]];
for(i=1; i<nMax; ++i)
pCount[i] += pCount[i-1];
for(i=nLen-1; i>=0; --i){
--pCount[pDigit[i]];
pSorted[pCount[pDigit[i]]] = pData[i]; // z这里注意,是把待排序的数组赋值
}
for(i=0; i<nLen; ++i)
pData[i] = pSorted[i];
delete [] pCount;
delete [] pSorted;
return 1;
}
int RadixSort(int *pData, int nLen){
int *pDigit = new int[nLen]; // 申请存放基数(某个位数)的空间
int nRadixBase = 1;
bool flag = false;
while(!flag){
flag = true;
nRadixBase *= 10;
for(int i=0; i<nLen; ++i){
pDigit[i] = pData[i]%nRadixBase; // 求出某位上的数当做基数
pDigit[i] /= nRadixBase/10;
if(pDigit[i] > 0)
flag = false;
}
if(flag)
break;
RadixCountingSort(pDigit,10,pData,nLen);
}
delete[] pDigit;
return 1;
}
main()
{
int nData[10]={43,65,34,5,8,34,23,0,45,34};;
RadixSort(nData, 10);
printf("经排序后的数列是:\n");
for (int i = 0; i < 10; ++i)
printf("%d ", nData[i]);
printf("\n");
return 0;
}
八、桶排序(箱排序)
思想: 把区间[0,1)划分成n个相同大小的子区间,或称桶,然后将n个输入数分布到各个桶中去。因为输入数均匀分布在[0,1)上,所以一般不会有很多数落在 一个桶中的情况。为得到结果,先对各个桶中的数进行排序,然后按次序把各桶中的元素列
出来即可。
复杂度:平均情况下桶排序以线性时间运行。像计数排序一样,桶排序也对输入作了某种假设,
因而运行得很快。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与对各个桶之间数据进行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因为其它部分部分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很显然,桶划分的越小,各个桶之间的数据越少,排序所用的时间也会越少。但相应的空间消耗就会增大。
可以证明,即使选用插入排序作为桶内排序的方法,桶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线性。具体证明,请参考算法导论。其空间复杂度也为线性。
假设有一组长度为N的待排关键字序列K[1....n],首先将这个序列划分成M个的子区间(桶) 。然后基于某种映射函数,将待排序列的关键字k映射到第i个桶中(即桶数组B的下标 i),那么该关键字k就作为B[i]中的元素(每个桶B[i]都是一组大小为N/M的序列)。接着对每个桶B[i]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比较排序(可以使用快排)。然后依次枚举输出B[0]....B[M]中的全部内容即是一个有序序列。
比如考试分数通常为0-100分,我们可以建立11个桶,然后确定映射函数f(k)=k/10。则分数49将定位到第4个桶中(49/10=4)。
桶排序的f(k)值的计算,其作用就相当于快排中划分,已经把大量数据分割成了基本有序的数据块(桶)。然后只需要对桶中的少量数据做先进的比较排序即可。应该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1) 映射函数f(k)能够将N个数据平均的分配到M个桶中,这样每个桶就有[N/M]个数据量。
(2) 尽量的增大桶的数量。极限情况下每个桶只能得到一个数据,这样就完全避开了桶内数据的“比较”排序操作。当然,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数据量巨大的情况下,f(k)函数会使得桶集合的数量巨大,空间浪费严重。这就是一个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的权衡问题了。
伪代码:
桶排序的动画演示:http://www.jcc.jx.cn/xinwen3/news/kj/flash/2008/1206/1309.htm
利用C++ STL的vector容器,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桶排序。
// 桶排序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BucketSort(int *pData, int size){
vector<int>Bucket[11];
memset(Bucket,0,sizeof(0));
int i,j,k,pos,key;
for(i=0; i<size; ++i){ // 将每个元素插入到相应的桶中
key=pData[i];
pos = key/10; // 求出该元素在哪个桶
j=Bucket[pos].size()-1;
Bucket[pos].push_back(key); // 把该元素放入某个桶中
while(j>=0 && Bucket[pos][j]>key){ // 用插入排序在某个桶里排序
swap(Bucket[pos][j],Bucket[pos][j+1]);
--j;
}
}
k=0;
for(i=0; i<11; ++i){
for(j=0; j<Bucket[i].size(); ++j)
pData[k++] = Bucket[i][j];
}
}
int main()
{
int arr[]={3,5,45,34,2,78,67,34,56,98};
BucketSort(arr,10);
for(int i=0; i<10; ++i)
printf("%d ",arr[i]);
printf("\n");
return 0;
}
最后,现在再回顾一下我的那个“计数排序特殊版”:其实那是一个“特殊的桶排序”,一共有k个桶,然后把每个元素都放到对应的那个桶中。和一般的桶排序不同,这里每个桶放的都是相同的元素,所以最后不需要再用另外一个排序算法给每个桶再排序,直接把所有的桶合并在一起就是最终的排序了!
三种线性排序的比较:
从整体上来说,计数排序,桶排序都是非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而其时间复杂度依赖于数据的范围,桶排序还依赖于空间的开销和数据的分布。而基数排序是一种对多元组排序的有效方法,具体实现要用到计数排序或桶排序。
相对于快速排序、堆排序等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计数排序、桶排序和基数排序限制较多,不如快速排序、堆排序等算法灵活性好。但反过来讲,这三种线性排序算法之所以能够达到线性时间,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待排序数据的特性,如果生硬得使用快速排序、堆排序等算法,就相当于浪费了这些特性,因而达不到更高的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基数排序可以用于后缀数组的倍增算法,使时间复杂度从O(N*logN*logN)降到O(N*logN)。线性排序算法使用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数据特殊的性质,以达到最佳效果
终于把算法导论的八大排序总结完了。一共四篇,共四天时间。最后这一篇花的时间是最久的,其次是上一篇快速排序。总结学过的知识,是一件很有趣的过程,并且经过总结,才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地方不懂,。
马上就期末各种考试 + 英语四级了, 算法的学习将会暂停一段时间。如果在期末考试之前还能抽出时间, 把《算法导论》前两部分的最后一章“中位数和顺序统计学”再整理总结出来,这一章也和排序有很大的关系,并且也很有意思。
—— 生命的意义,在于赋予它意义。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根据提供的信息,《算法导论》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科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等内容。以下是对给定章节中部分习题的解答及其所涉及的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 第2章 - 引言 #### 2.1 分析算法 - **2.1-1...
- **主要内容**:探讨几种能够在线性时间内完成排序任务的算法,如计数排序、基数排序等。 - **核心知识点**: - 计数排序的基本原理及其限制 - 基数排序的实现方式 - 桶排序的思想 - 线性时间排序算法的应用...
本章介绍了三种线性时间排序算法: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且在特定场景下能够实现O(n)的排序效率。 ### 第9章 图的遍历 #### 深度优先搜索与广度优先搜索 图的遍历是...
- 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这些线性时间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8. 中位数和顺序统计(Chapter 9: Medians and Order Statistics) - 中位数的选取:在不同情况下选取中位数的算法。 - 顺序统计:描述第k小...
线性时间排序一般指的是那些针对特定类型数据设计的排序算法,例如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等。这些算法不是通过比较来实现排序,而是利用输入数据的特定属性来实现快速排序。在本部分,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
- **8.1-1** 至 **8.1-4**:介绍了基数排序、计数排序和桶排序等线性时间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 - **8.2-1** 至 **8.2-4**:详细解释了基数排序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其适用场景。 - **8.3-1** 至 **8.3-5**:讲解了计数...
根据提供的信息,《算法导论答案(经典)》涵盖了多个章节的习题解答,涉及排序算法、递归分析、数据结构等内容。以下是对这些章节中提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 第2章 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排序算法中的...
8. 线性时间排序:线性时间排序算法指的是那些在最好情况下能以线性时间复杂度完成排序的算法,如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 9. 基本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种方式,以便于访问和修改。基本数据...
这一章介绍了几种线性时间排序算法,如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它们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数据集,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达到线性时间复杂度。 #### 8. **中位数和顺序统计量** (Medians and Order Statistics) 中位数...
- **桶排序、计数排序和基数排序**:学习这些算法的原理,了解它们在特定场景下优于比较排序算法的原因。 #### 6. **中位数与序统计量** - **选择算法**:研究如何在未排序数组中找到第k小的元素,特别关注中位数...
根据给定的信息,“算法导论 全习题答案”这一标题和描述强调了这份文档包含了经典计算机科学教材《算法导论》(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的所有习题解答。该书是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由...
本章介绍了几种线性时间排序算法,如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它们在特定的数据分布下能提供更好的性能。 #### 9. Medians and Order Statistics 中位数和其他顺序统计量在数据挖掘和统计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