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给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让我们一起向诸葛亮老师学习十堂课,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电脑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简沟通吗?
编后语:诸葛亮的睿智与才能从古至今让人佩服,想拥有如他一样的头脑,就应该懂得万事需细心分析,在分析中得出总结,得出经验。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如此简短,却蕴藏了深刻的道理,一起来学学吧。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深刻地反映了诸葛亮的教育观、道德观与人生哲学。此文献不仅对诸葛瞻本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成为后世家庭教育与个人修养的重要参考文献,对现代...
《诫子书》既是诸葛亮对其子诸葛瞻的私人教导,也是对后世学子的普遍教诲。通过这份家书,诸葛亮传授了君子应持有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这份教导不仅仅适用于古人,即便在现代社会,其内涵依然具有深远的...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它不仅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教育文献,而且是后世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该家书从修身、养性、求知、成才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做人的深刻教诲,直至今日...
他的遗训和教育子女的方式,如《诫子书》,教导后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些教诲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力。 其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智谋无双是其鲜明的特点。在...
诸葛亮还留下了《前出师表》、《诫子书》等文学佳作,其中《出师表》是他向后主表达忠诚与决心的千古名篇,而《诫子书》则是一封教育子女修身立德的家书。 历史上的诸葛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如司马徽评价他为“卧龙...
**《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其子的一封家书,体现了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和深切期望。书信中,诸葛亮强调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生活哲学,主张通过内心的宁静和简朴的生活方式来培养个人的品德和能力。他还...
该文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家书,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意义。《诫子书》被收录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初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人生指导具有重要作用。 诸葛亮在...
《诫子书》不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古代家教文献中的一朵奇葩。在这篇文书中,诸葛亮以父爱为笔,以儒家思想为墨,谆谆教导儿子诸葛瞻要修身养性,坚持...
【描述】:这份资料主要讲解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旨在教育其子诸葛瞻修身养性、生活节俭。 【标签】:诸葛亮,修身养性,教育,历史人物 【正文】: 《诫子书》是诸葛亮在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教育信,...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封书信不仅是诸葛亮个人品德与智慧的体现,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将《诫子书》纳入教学内容,是...
诸葛亮通过《诫子书》传达了他对于儿子品德修养的重视,他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认为淡泊名利、内心宁静是确立远大志向的基石。诸葛亮担忧儿子早熟会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希望儿子能通过俭朴的生活培养品德。...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所撰写的家训,寄语其子诸葛瞻,不仅是其个人的家教思想,更是其一生治国理政、修身齐家的智慧结晶。在这篇家书中,诸葛亮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儒家所倡导的...
《诫子书》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的一篇重要课文,由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旨在教导儿子修身养性、立志学习的重要原则。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富含深邃的人生哲理,对后世...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信,信中不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期望,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在文中,诸葛亮提到,“诫”在这里是告诫、警戒之意,而“书”则指信件,体现了一种直接而诚恳的...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旨在教导儿子如何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学识。书中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平静、淡泊名利以及勤奋学习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诸葛亮在书中提到,“夫...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家书,这封信不仅是对儿子的忠告,更是富含哲理的教诲,对后世影响深远。自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将此作为学习内容之一以来,它成为了初中学子们...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其中不乏“非恬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富含人生哲理的句子。这些精辟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学习其文字和读音,更重要的是理解其深意,并能将这种深刻的内涵...
诸葛亮通过《诫子书》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认为“静”和“俭”是修养身心、成就德行的基石。静心使人能够抗拒外界的纷扰,专心于学习和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文章通过诸葛亮写给其子的书信形式,展现了其对于道德修养、个人品行以及对名利态度的深刻见解。《诫子书》的智慧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扰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追求精神...
《诫子书》是诸葛亮和陶渊明分别写给儿子的家书,它们承载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诲。这些文字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珍贵文献,更是传递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了品德修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