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参数
查看linux系统版本
uname -a
设置Redhat Enterprise Linux的JAVA_HOME
红帽linux的 JAVA_HOME 参数没有设置,但是要找到java home位置都十分困难,通过这个命令可以找到:
/usr/sbin/alternatives --config java
同时也可以切换所用的java版本。如果只需要获取,就直接回车结束运行,然后把默认的java目录设置到环境变量中即可,命令为:
export JAVA_HOME=......
压缩和打包
tar
命令行参数说明
tar [-zxcvfpP] filename tar -N 'yyyy/mm/dd' /path -zcvf target.tar.gz source 参数说明: -z :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 -x :解开一个压缩档案的参数指令! -t :查看 tarfile 里面的档案! -c :建立一个压缩档案的参数指令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档案! -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参数! 例如使用『 tar -zcvfP tfile sfile』就是错误的写法,要写成 『 tar -zcvPf tfile sfile』才对喔! -p :使用原档案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P :可以使用绝对路径 -N :比后面接的日期(yyyy/mm/dd)还要新的才会被打包进新建的档案中! --exclude FILE: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 FILE 打包!
范例:
[root@test /root]# tar -cvf directory.tar directory //只将目录整合打包成一个档案 [root@test /root]# tar -zcvf directory.tar.gz directory //除了将目录打包外,同时以 gzip 压缩 [root@test /root]# tar -zcvf filename.tar.gz /home/test/* //将 /home/test/ 这个目录下的档案全部打包并压缩成为一个 filename.tar.gz 的档案 [root@test /root]#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root@test /root]# tar -xvf directory.tar //解 tar 的封包,请注意,由于没有 gzip (.tar 而非 .tar.gz) 的作用,所以只要使用 -xvf 即可!不需要加上 z ,否则会显示有问题! [root@test /root]# tar -zxvf directory.tar.gz //这个就是有加上 gzip 的压缩的结果!所以需要加上 -z 呦! [root@test /root]# tar -ztvf directory.tar.gz //这个 t 可以用来查看 tar 里面的档案信息呢!而不需要将他解开! [root@test /root]# tar -zcvPf home.tar.gz /home //则建立起来的压缩档内档案为绝对路径 //请注意,使用这个 P 的参数时,不要将 P 加在 f 后面,因为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才行喔! [root@test /root]# tar -N '2002/06/25' -zcvf home.tar.gz /home //上面是说 在 /home 这个目录中,比 2002/06/25 日还要新的档案才会被打包进入 home.tar.gz 这个档案中! [root@test /root]# tar -zcvf host.tar.gz / --exclude /mnt --exclude /proc //上面是说,将根目录的所有数据都打包进 host.tar.gz 这个档案中,但是 /mnt 及 /proc 则不打包! [root@test /root]# tar -cvf - /home \| tar -xvf - //上面的意思是『将 /home 打包之后,直接解压缩在 /root 底下!』嘿嘿!不需要再建立一次中间档案!不过,使用上面的语法最好使用『绝对路径』,比较不会有问题!这个方式适合不想要建立中间档案时!
Gzip压缩文件和zcat
GZIP参数说明:
-d :解压缩的参数! -r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 :压缩等级, 1 最不好, 9 最好, 6 是默认值!
范例:
[root@test /root]# gzip [-d#] filename // <==压缩与解压缩 [root@test /root]# zcat filename.gz // <==读取压缩档内容 [root@test /root]# gzip man.config //会产生 man.config.gz 这个档案 [root@test /root]# zcat man.config.gz //会读取出 man.config 的内容 [root@test /root]# gzip -d man.config.gz [root@test /root]# gunzip man.config.gz //解压缩,产生 man.config 这个档案 [root@test /root]# gzip -9 man.config //以最大压缩比压缩 testing 这个档案! [root@test /root]# gzip -r filename.gz file1 file2 file3 /usr/work/school //file1、file2、 file3、以及 /usr/work/school 目录的内容(假设这个目录存在)压缩起来,然后放入 filename.bz2 文件中 [root@test /root]# date;../SVNServer/bin/svnadmin dump ./projects/nesc \| gzip -9 > /home/nesc-dump-20101112.gz;date //导出SVN版本库为gzip文件,并进行时间测试 [root@test /root]# zcat /home/mq-dump-20101112.gz \| ./svnadmin load /usr/local/SVNRoot/repositories/products/mq/default //将/home下的版本库导入到目标版本库
网络
网络启动
linux启动网卡命令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或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配置IP地址
Linux Redhat 网络启动的时候会尝试运行目录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中所有的 ifcfg* 文件,所以可以修改里边相应文件的内容
# 第一块网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第二块网卡: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0 #物理设备名 IPADDR=192.168.1.10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掩码值 NETWORK=192.168.1.0 #网络地址(可不要) BROADCAST=192.168.1.255 #广播地址(可不要) GATEWAY=192.168.1.1 #网关地址 ONBOOT=yes # [yes\|no](引导时是否激活设备) USERCTL=no #[yes\|no](非root用户是否可以控制该设备) BOOTPROTO=static #[none\|static\|bootp\|dhcp](引导时不使用协议\|静态分配\|BOOTP协议\|DHCP协议)
配置多个IP地址
创建一个新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N,其中N从0开始,顺序递增,最多255个。然后修改内容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0 DEVICE=eth0:1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0.1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0.0 BROADCAST=192.168.0.255 ONBOOT=yes
记得重启动网卡
另外的方法是用命令行增加一个IP,不过重启之后就丢失了
ifconfig eth0:0 192.168.0.1 255.255.255.0 up
删除一个虚拟网卡
ifconfig eth*[:x] down #(*代表的是网卡编号,x代表虚拟接口号0-255)
用命令行增加一个网关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50 (GATEWAY)
网关设置
修改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NETWORKING_IPV6=no HOSTNAME=myServerBox GATEWAY=192.168.0.1
修改机器名
修改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中的 HOSTNAME 设置,同时要记得修改 /etc/hosts 中在127.0.0.1之后加入机器名字
127.0.0.1 myServerBox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 localhost6.localdomain6 localhost6
DNS 设置
修改文件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92.168.1.1 nameserver 192.168.1.2
防火墙设置(IPTables)
修改文件 etc/sysconfig/iptables
# Firewall configuration written by system-config-securitylevel # Manual customization of this file is not recommended. *filter :INPUT ACCEPT [0:0] :FORWARD ACCEPT [0:0] :OUTPUT ACCEPT [0:0] :RH-Firewall-1-INPUT - [0:0] -A INPUT -j RH-Firewall-1-INPUT -A FORWARD -j RH-Firewall-1-INPUT -A RH-Firewall-1-INPUT -i lo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icmp --icmp-type any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50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5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udp --dport 5353 -d 211.1.1.21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udp -m udp --dport 63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p tcp -m tcp --dport 63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OMMIT
ubuntu 的网络设置
$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2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auto eth0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用户和组管理
增加用户
首先用如下的命令之一来增加用户
adduser 用户名 # 增加一个用户,默认会增加一个同名的用户组
然后记得要修改用户密码
passwd 用户名 # 修改用户密码
用户和组关系
将用户加入到组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时间设置
linux时间快8小时解决办法
有很多朋友会问,我的CMOS时间是正确的当前时间,我的Linux也设置了北京时区,为什么系统的时间比当前快了8小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认当前CMOS显示的时间是否是当前的时间,如果是则你的CMOS是非UTC时间(即CST当地时间),要修改 /etc/sysconfig/clock文件,将里面的 UTC=true 改为 UTC=false (告诉Linux硬件设置的是当地时间)
这个是多数快8小时的原因,因为安装Linux时默认选项是使用UTC时间(可能国外电脑的CMOS都是设置的UTC时间),系统误认为你的CMOS是UTC时间,而你又选择了+8的时区,所以Linux在CMOS时间上加了8小时作为系统的时间
更改时区
rm /etc/localtime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clock --hctosys //读取硬件时间到系统
输入Date查看当前是否为 CST时间(CST表示当地时间,如我们设置的Shanghai ),如果时间不正确用以下方式修改时间
date 04291659 // 设置为4月29日16:59分
将系统时间写入硬件
clock --systohc
linux时间同步设置
windows做时间服务器,其他服务器时间服务器同步
这里我们是将域服务器(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时间服务器,与internet时间同步,并且建立域名time.apsuic.net,而其他服务器再与之同步。
windows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加入域即自动实现时间同步;下面主要是描述linux系统如何进行时间同步。
- 执行命令:ntpdate time.apusic.net(或时间服务器IP地址) 即发现时间变化了,和域服务器的时间一样了。
- 设置定期同步
- 创建一个crontab文件,即新建一个文件date.cron,然后向其中写入需要运行的命令和定期执行的时间,保存退出。
* * * * * /usr/sbin/ntpdate time.apusic.net
- 使用crontab命令来安装这个文件,使之成为该用户的crontab文件。
执行命令: crontab date.cron - 查看刚才的作业
执行命令:crontab -l
- 创建一个crontab文件,即新建一个文件date.cron,然后向其中写入需要运行的命令和定期执行的时间,保存退出。
crontab格式说明:
例如:
参考:
http://bbs.chinaunix.net/archiver/tid-46197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6ecea90100derq.html
查看
1. 查看文件的前几行,可以使用head命令,如:
head -10 /etc/passwd
2. 查看文件的后几行,可以使用tail命令,如:
tail -10 /etc/passwd tail -f /var/log/messages
参数-f使tail不停地去读最新的内容,这样有实时监视的效果,当你在ppp拨号的过程中用它岂不是很方便!
3. 查看文件中间一段,你可以使用sed命令,如:
sed -n '5,10p' /etc/passwd
这样你就可以只查看文件的第5行到第10行。
查找
lsof
参数说明:若没有加上任何参数,lsof会列出所有被程序开启的文件。
-i 用以监听有关的任何符合的地址,若没有相关地址被指定,则监听全部
\# lsof -i :端口号 //查找监听端口进程
查找占用空间最大的文件和目录
\#du -hs * \| sort -nr \| head
whereis
whereis命令只能用于程序名的搜索,而且只搜索二进制文件(参数-b)、man说明文件(参数-m)和源代码文件(参数-s)。如果省略参数,则返回所有信息。
locate
locate命令其实是"find -name"的另一种写法,但是要比后者快得多,原因在于它不搜索具体目录,而是搜索一个数据库(/var/lib/locatedb),这个数据库中含有本地所有文件信息。Linux系统自动创建这个数据库,并且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
which
which命令的作用是,在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并且返回第一个搜索结果。也就是说,使用which命令,就可以看到某个系统命令是否存在,以及执行的到底是哪一个位置的命令。
type
type命令其实不能算查找命令,它是用来区分某个命令到底是由shell自带的,还是由shell外部的独立二进制文件提供的。如果一个命令是外部命令,那么使用-p参数,会显示该命令的路径,相当于which命令。
find
首先我们来看看find的总体用法
find path option [-print -exec -ok]
其中path是指定在哪个路径中查找内容。如/var下查找内容,option是find中的一些属性值,常用的有-name,-type,-mtime,-ctime,-atime,-user,-group,-nouser,-nogroup,-perm等,-print -exec -ok 是可选属性值,-print是指把查找到的内容输出到指定的地方,-exec与-ok都是执行另处的command命令,但两都也有一点不同,-exec在执行指定的command时不会给用户显示提示或操作信息,但是-ok就会在有提示询问操作时给用户显示信息,直到用户做了选择时才继续执行。
常用的option值说明
- -name 指定查找的内容是文件。
- -type 指定查找的文件的类型,它有d,l,b,p,f,c等文件类型,d是查找目录,l是查找链接档,b是查找块文件,p是查找管道文件,f是普通文件,c是字符设备文件
- -mtime,-ctime,atime都是指按时间查找,-mtime是文件的修改时间,-ctime是文件的创建时间,atime是后找开文件时间
- -user是查找指定用户帐号的文件
- -group是查找指定组帐号的文件
- -nouser查找无用户帐号文件
- -nogroup是查找无组帐号文件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find的用法
- 我想找出/etc目录下是passw开头的所有文件
find /etc -name "passw*"
这个例子中"*"号是正则匹配中的"所有"的意思
- 我想找出/var/log目录下所有的前5天的.log文件
find /var/log -name "*.log" -mtime \+5
这个例子中"+5"是指5天以前的文件,如是查"-5"则是5天以内的文件
- 我想找出/home目录下是"ygl"这个用户的文件
find /home -user "ygl"
- 我想找出/home目录下是"ygl"这个用户的所有的普通档的文件
find /home -user "ygl" -type f
- 我想找出/var/log目录下的所有的.log文件并查看它的详细信息
find /var/log -name "*.log" -type f -exec ls -l {} \;
这个例子中用到了可选属性-exec用来执行ls命令,其中的-exec或者-ok的用法都要在它所执行的command后面接" {} \;"
- 我想查找出在/etc中以passw开头的所有文件中有没有ygl这些内容的
find /etc -name "passw*" -exec grep -in "ygl" {} \;
grep
Grep : g (globally) search for a re (regular expression_r_r ) and p (print ) the results.
1、参数:
-I :忽略大小写
-c :打印匹配的行数
-l :从多个文件中查找包含匹配项
-v :查找不包含匹配项的行
-n:打印包含匹配项的行和行标
2、RE(正则表达式)
\ 忽略正则表达式中特殊字符的原有含义
^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开始行
$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结束行
\< 从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开始
\>; 到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结束
[ ] 单个字符;如A 即A符合要求
- 范围 ;如[A-Z]即A,B,C一直到Z都符合要求
. 所有的单个字符
- 所有字符,长度可以为0
举例:
- grep -c "48″ access.log(统计所有以"48"字符开头的行有多少)
- grep -i "May" access.log(不区分大小写查找"May"所有的行)
- grep -n "48″ access.log(显示行号;显示匹配字符"48"所在的行的行号)
- grep -ni "may" access.log(显示行号;显示匹配字符"may"所在的行的行号,不区分大小写)
- grep -v "48″ access.log(显示输出没有字符"48"所有的行)
- grep "471″ access.log(显示输出字符"471"所在的行)
- grep "48>" access.log(精确显示输出字符"48"所在的行)
- grep "48<tab>" access.log(显示输出以字符"48"开头,并在字符"48"后是一个tab键所在的行
注:tab键,安一下tab键即可;和精确显示输出的结果是相同的) - grep "48\:34" access.log(显示输出以字符"48"开头,第三个字符是"3"或是"4"的所有的行)
- grep '48\:34' access.log(注意使用单引号('')和使用双引号("")在Solaris8中输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即:单引号、和双引号是通用的,只要你养成一种习惯就好) - grep "^[^48|]" access.log(显示输出行首不是字符"48"的行)
- grep "[Mm]ay" access.log(设置大小写查找:显示输出第一个字符以"M"或"m"开头,以字符"ay"结束的行)
- grep "K...D" access.log(显示输出第一个字符是"K",第二、三、四是任意字符,第五个字符是"D"所在的行)
- grep "[A-Z][A-Z][A-Z][9]D" access.log(显示输出第一个字符的范围是"A-D",第二个字符的范围是"A-D",
- grep "5..1998″ access.log
- grep "[35]..1998″ access.log(显示输出第一个字符是"3"或"5",第二、三个字符是任意,以1998结尾的所有行;已知所查字符串的长度是7位)
- grep "4\{2,\}" access.log(模式出现几率查找:显示输出字符"4"至少重复出现两次的所有行)
- grep "9\{3,\}" access.log(模式出现几率查找:显示输出字符"9"至少重复出现三次的所有行)
- grep "9\{2,3\}" access.log(模式出现几率查找:显示输出字符"9"重复出现的次数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2 次或3次)所有行)
- grep -n "^$" access.log(显示输出空行的行号)
增加yum的库
参考文献
- 红帽企业版6(RHEL6)使用fedora13的yum源
- Howto: Add a new yum repository to install software under CentOS / Redhat Linux
- yum用法
诊断
linux 速度慢
iostat
iostat的默认参数是tdc(terminal, disk, and CPU)。如果任何其他的选项被指定,这个默认参数将被完全替代,例如,iostat -d将只反 映磁盘的统计结果。
+ 语法: +
基本语法: iostat interval count
- option
让你指定所需信息的设备,像磁盘、cpu或者终端(-d , -c , -t or -tdc ) 。x 选项给出了完整的统计结果(gives the extended statistic)。 - interval
在两个samples之间的时间(秒)。 - count
就是需要统计几次
例子:
$ iostat -xtc 5 2 extended disk statistics tty cpu disk r/s w/s Kr/s Kw/s wait actv svc_t %w %b tin tout us sy wt id sd0 2.6 3.0 20.7 22.7 0.1 0.2 59.2 6 19 0 84 3 85 11 0 sd1 4.2 1.0 33.5 8.0 0.0 0.2 47.2 2 23 sd2 0.0 0.0 0.0 0.0 0.0 0.0 0.0 0 0 sd3 10.2 1.6 51.4 12.8 0.1 0.3 31.2 3 31
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disk | 磁盘的名字 |
r/s | reads per second |
w/s | writes per second |
Kr/s | kilobytes read per second |
Kw/s | kilobytes written per second |
wait | 处于等待服务状态的事务平均数量 (Q length) |
actv | 正在处理状态的事务平均数量 (已经从队列移除但尚未结束) |
%w | 处于等待服务状态的事务时间的百分比值 (queue non-empty) |
%b | 磁盘处于忙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事务正在处理) |
+ 结果和解决方法: +
从iostat 输出结果中需要注意的值:
Reads/writes per second (r/s , w/s)
Percentage busy (%b)
Service time (svc_t)
如果磁盘显示长时间的高reads/writes,并且磁盘的 percentage busy (%b)也远大于5%,同时average service time (svc_t)也远大于30
milliseconds,这以下的措施需要被执行:
- 调整应用,令其使用磁盘i/o更加有效率,可以通过修改磁盘队列、使用应用服务器 的cache
- 将文件系统分布到2个或多个磁盘上,并使用volume manager/disksuite的条带化特点
- 增加系统参数值,如inode cache , ufs_ninode。Increase the system parameter values for inode cache , ufs_ninode , which is Number of inodes to be held in memory. Inodes are cached globally (for UFS), not on a per-file system basis
- 将文件系统移到更快的磁盘/控制器,或者用更好的设备来代替
vmstat
vmstat反映了进程的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磁盘、中断(trap)和cpu的活动情况。在多cpu系统中,vmstat 在输出结果中平均了cpu数量。For per-process statistics .如果没有选项,vmstat显示一行虚拟内存活动的概要结果,是从系统启动时开始的。
+ 语法: +
vmstat interval count
- option
让你指定所需的信息类型,例如 paging -p , cache -c ,.interrupt -i etc. 如果没有指定选项,将会 显示进程、内存、页、磁盘、中断和cpu信息 - interval - 同iostat
- count - 同iostat
+ 例子 +
下面的命令显示系统每5秒钟的动作
example% vmstat 5 procs memory page disk faults cpu r b w swap free re mf pi p fr de sr s0 s1 s2 s3 in sy cs us sy id 0 0 0 11456 4120 1 41 19 1 3 0 2 0 4 0 0 48 112 130 4 14 82 0 0 1 10132 4280 0 4 44 0 0 0 0 0 23 0 0 211 230 144 3 35 62 0 0 1 10132 4616 0 0 20 0 0 0 0 0 19 0 0 150 172 146 3 33 64 0 0 1 10132 5292 0 0 9 0 0 0 0 0 21 0 0 165 105 130 1 21 78
vmstat显示字段含义:
- procs
r in run queue b blocked for resources I/O, paging etc. w swapped - memory (in Kbytes)
swap amount of swap space currently available free size of the free list - page ( in units per second).
re page reclaims - see -S option for how this field is modified. mf minor faults - see -S option for how this field is modified. pi kilobytes paged in po kilobytes paged out fr kilobytes freed de anticipated short-term memory shortfall (Kbytes) sr pages scanned by clock algorithm - disk ( operations per second )
There are slots for up to four disks, labeled with a single letter and number. The letter indicates the type of disk (s = SCSI, i = IPI, etc) . The number is
the logical unit number. - faults
in (non clock) device interrupts sy system calls cs CPU context switches - cpu - breakdown of percentage usage of CPU time. On multiprocessors this is an a verage across all processors.
us user time sy system time id idle time
+ 结果和解决方案: +
* CPU issues: *
下面几列需要被察看,以确定cpu是否有问题
Processes in the run queue (procs r)
User time (cpu us)
System time (cpu sy)
Idle time (cpu id)
procs cpu
r b w us sy id
0 0 0 4 14 82
0 0 1 3 35 62
0 0 1 3 33 64
0 0 1 1 21 78
问题情况:
- 如果processes in run queue (procs r)的数量远大于系统中cpu的数量,将会使系统便慢。
- 如果这个数量是cpu的4倍的话,说明系统正面临cpu能力短缺,这将使系统运行速度大幅度降低
- 如果cpu的idle时间经常为0的话,或者系统占用时间(cpu sy)是用户占用时间(cpu us)两辈的话,系统面临缺少cpu资源
+ 解决方案 : +
解决这些情况,涉及到调整应用程序,使其能更有效的使用cpu,同时增加cpu的能力或数量。
* Memory Issues: *
内存的瓶颈取决于scan rate (sr) 。scan rate是每秒时钟对页的扫描 (he scan rate is the pages scanned by the clock algorithm per
second.)如果 scan rate (sr)一直大于200 pages每秒,这时就是内存短缺的现实。
+ 解决方案 : +
- 调整应用和服务器,使其能更好的使用memory和cache
- 增加系统内存
dmidecode类似AIX的lsdev,所 有的设备基本都可以看到。
subversion慢
运行如下命令
/etc/init.d/apmd stop /etc/init.d/cpuspeed stop
相关推荐
Linux常用命令全集.CHM Linux vi命令大全.txt liunx命令大全.txt liunx 下如何用命令行设置网络?.txt 请问怎么设置DNS的命令?.txt Red Hat Linux下配置Tomcat+JSP+Apache服务器的步骤.txt Linux 下 Apache 与 ...
### Linux常用命令详解 #### 一、文件管理 1. **ls**:此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通过使用不同的选项,可以改变其输出格式。 - `-l`:使用长格式列表输出,包括文件权限、拥有者、组、大小等详细...
整体来看,Linux常用命令汇总包括了对Java运行环境的检查与配置、Linux虚拟机网络设置以及对Linux系统网卡配置文件的理解和编辑。这些知识点对于Linux系统管理和开发人员来说是基本而重要的操作技能。
以下是对PDF文件中提到的一些常用Linux命令的详细解释。 **ls命令**: 1. **命令格式**:`ls [选项] [文件或目录]` 2. **命令功能**: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不加任何参数时,它会显示所有非隐藏文件和...
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中一些常用的基本命令及其使用方法,这些命令是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1. cd命令:该命令用于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 cd:返回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 cd 目录名:切换到指定...
LINUX常用工具安装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 Linux 服务器上安装 FTP、Apache 和 JDK 等常用软件的步骤。 一、FTP 安装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在 Linux 服务器上安装 FTP 服务可以...
本篇主要介绍Linux中的常用命令和系统管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强大的操作系统。 1. **文件目录基本操作** - `cd`: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例如`cd /home/user`进入用户主目录。 - `ls`: 列出目录内容,如`...
以下是一些基础且常用的Linux命令,它们构成了"Linux常用命令全集"的核心内容: 1. **ls**:列出目录内容。`ls -l`显示详细信息,`ls -a`显示包括隐藏文件的所有内容。 2. **cd**: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如`cd /home/...
CHM文件中的“Linux常用命令文档”应该详细介绍了这些命令的用法、参数以及实例,对于学习和日常工作中查找帮助非常有用。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些命令,你将能够更加熟练地在Linux环境中工作,提高效率并解决各种...
这本"Linux常用命令集"电子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南,涵盖了新手到高级用户都需要了解的各种命令。以下是一些重要的Linux命令及其应用: 1. **ls**:用于列出目录内容,通过参数 `-l` 可以以详细格式显示,`-a` ...
LINUX 常用命令语言总结 LINUX 操作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命令语言,以下是常用的命令语言概述: 1. 远程桌面连接命令:mstsc mstsc 是一种远程桌面连接命令,可以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并在远程桌面上进行操作。 2. ...
本压缩包"Linux常用命令-API手册.zip"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参考资料:"Linux基础命令教程豪华版.chm"和"Linux常用命令大全.chm",它们为用户提供详尽的Linux命令学习指南。 "Linux基础命令教程豪华版.chm"可能是对Linux...
本资料"Linux常用命令全集.zip"包含了丰富的Linux命令知识,旨在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些命令。CHM文档是一种常见的Windows帮助文件格式,它将HTML页面集合在一个文件中,方便用户查阅。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Linux...
本文将对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安装、基础使用、目录结构、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组权限管理、搜索查找、压缩解压、时间日期操作、远程登录与文件传输、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内容。 首先,Linux安装篇...
这篇文档“Linux常用C函数大全”涵盖了在Linux环境下进行C程序开发时可能会遇到的大部分常用函数,旨在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参考资源。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函数的主要功能和用法。 1. **标准输入输出库函数**...
在深入探讨Linux常用命令之前,我们首先应当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理念与优势,它是一个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掌握Linux命令行是每一位IT专业人士的必备技能,以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