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 释】
1、诗题一作《猎骑》。《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取此诗前四句作一首五绝,题作《戎浑》,《全唐诗》亦以《戎浑》录入卷五一一张祜集中,皆误。
2、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3、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产美酒的地方。
4、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5、角弓、用兽脚装饰的弓
6、眼疾、目光敏锐
【译 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像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鉴 赏】
此诗作年不详,当非晚年之作。从打猎的高潮写起,展开一连串飞动的场面,末两句以平缓反衬,使刚才的纵横驰骋之状仿佛仍然历历在目。风格轻爽劲健,结句又耐人回味。
黄生《增订唐诗摘钞》卷一:"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复壮激,故五六以悠扬之调作转,至七八再应转去,却似雕尾一折,起数丈矣。"
清沈得潜《说诗晬语》卷上云:"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又:"唐玄宗'剑阁横云峻'一篇,王右丞'风劲角弓鸣'一篇,神完气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
清人施润章曰:"白尚书以祜观猎诗,谓张三较王右丞未敢优劣。似尚非笃论。祜诗曰: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细读之,与右丞气象全别"(《蠖斋诗话》)。
《观猎》是王维前期描写将军射猎情景的诗作。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
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采取倒装句式,巧妙地点明了狩猎者的身份——将军、狩猎的地点——渭城郊野、天气状况——劲风鸣吹以及狩猎的方式——角弓利箭以射之。起句“风劲角弓鸣”颇具突兀之势,诗“先声夺人” ,让读者顺着角弓弓弦在劲风中所发出的尖利声响去翘首寻觅挽弓者的英武形象,给读者造成一种引而不发的悬念。这里,一个“劲”字,渲染出风势之大且猛;一个“鸣”字又反衬出"风劲"和弓力之强。起句极善“绘声”的五个字,为将军的出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环境气氛,并为稍后刻划将军姿态的英武、动作的敏捷和心情的欢畅作了"定场诗"般的铺垫,表现出将军那“挽弓当挽强”、敢于傲风驰骋、勇于和困难作顽强斗争的坚韧不拔的强者的精神和气质。王维诗中的形象往往具有画的形态和动感,又吸收了音乐的精髓,因此就能兼收诗画音乐的综合魅力,特别深刻感人。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主要描写射猎时的情景。这里,“草枯”、“雪尽”在绘景的同时,给我们传达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鹰眼疾”、“马蹄轻”正面写战马、猎鹰狩猎时的动作体态,并未直接描绘将军的神情,但"疾"、“快”却是将军内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从侧面渲染出了将军驾鹰纵马追逐猎物时身势的灵巧敏捷和斗志的昂扬旺盛。
最后四句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是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忽过”与“还归”的对称出现,既刻画出了将军骑术高超、猎技神奇和射猎一天犹精力充沛的形象,又表现出将军满载而归时喜悦轻快的心情。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相传是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驻兵之地。射雕:《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 :‘此射雕手也。’”这里,诗人活用"细柳营"和"射雕"两个典故,不仅包含赞美将军身具周亚夫和斛律光的雄才之意,同时也暗示了这次射猎活动的战果辉煌。在踏进军营之际,将军的一个“回看”,更是别有韵味。它一方面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希冀择日再往的心绪和情致,另一方面也使诗的结尾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这首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5. 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词:“千骑卷平冈”。这个词形象地表现出狩猎队伍浩浩荡荡,速度之快仿佛席卷了整个平原,展现了狩猎的壮观场面。 6. 词的赏析:A项错误在于“擎苍”一词,这里的“擎”是指驱赶或驾驭,而非...
通过对《观猎》、《饮酒(其五)》、《浣溪沙》等古诗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试卷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首先,通过对王维《观猎》中“疾”和“轻”字的分析,学生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
如《观猎》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等句子的默写,不仅要求学生们记忆诗句,更要理解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情感。《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和《捕蛇者说》等经典作品的默写,都要求学生们能够在准确...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维的《观猎》则是两位诗人友谊的见证,同时也展示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狩猎的英姿。 王昌龄的《从军行》系列诗歌,则反映了边疆戍卫的艰苦生活,以及士兵们的壮志。李白的《劳劳亭》和《春夜...
- **《观猎》**: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壮丽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描述了猎人回头眺望射雕的地方,只见千里之外的暮云平铺开来,景象壮阔。 - **《天净沙·秋》**...
以《天净沙·秋》、《生查子·元夕》、《观猎》、《狼》和《醉翁亭记》中的诗句为例,这些作品不仅涵盖了丰富的文学背景和文化内涵,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对这些经典篇目的...
1. **诗词默写**:这是对中国古代诗词记忆能力的考核,包括王维的《观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迢迢牵牛星》、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和《醉翁亭记》等,体现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熟悉度要求。 2. **诗词理解...
它不仅是文字的赏析,更是一种思想的教育。教师会通过这则故事,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得失的相对性,从而培养出一种宽容与谦逊的品质。同时,通过对故事中人物观点的探讨,学生能够领会到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天道”,...
这两首诗词均体现了词人在面对自然环境时的独特情感和人生观。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展示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与豁达的心态,而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则借鹰的翱翔表达个人的豪情壮志。通过这样的诗词练习,...
通过对腊八节的诗词赏析,不仅能够加深对这一节日习俗的理解,还能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对于培养少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腊八节,又称腊日,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在这一天,人们会制作...
首先,试题通过默写部分,检验了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例如默写《观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这不仅要求学生记住诗歌的字句,还要求他们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诗词鉴赏部分则...
这份试题融合了对古诗文的深入理解、对现代文的精读赏析,以及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应用,旨在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首先,古诗文阅读部分作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陈太丘与友期行》和《文侯与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