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传统教育的缺陷,经济转型时期的动荡不确定性,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公务员体制巨大的吸引力,使得浮躁的人们难以安心、专心去真正做创新,用创新战略而非不是抄袭山寨来发展产业,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在低端产品过剩的情况下,创新是升级和转型的唯一出路,教育界、产业界、政府界真正合力才能促进创新发展。
创新的动力,我认为首先要归功于个人。苹果公司今日的成功,能创造这么巨大的革新,首要应归功于史蒂夫·乔布斯。不是所有美国公司都有创新精神,是乔布斯给苹果带来了创新。当初,他离开苹果的时候,苹果笔记本业务做得并不好,等他回来,想出这些创意,苹果才重新起死回生。除了人的问题,还有时机的配合。如果乔布斯在20年前推出iPod或者iPhone,肯定卖不出去。苹果的成功,正好是人和时机匹配得好,两者结合了起来,并不是说,美国公司整体就比日本企业有创新精神。
中国政府一直在讲创新的重要性,这值得赞扬,但是,嘴巴上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远没有想出一个好点子、好创意来得有价值。中国现在阻碍创新最大的问题是,在中国挣钱太容易,没有压力去思考更多创新的想法。比如,做房地产就能轻松挣到钱,企业家不需要考虑从事产业链中价值更高的业务我觉得,真正学习创新的唯一方式,就是举出各种各样创意、各种创新的例子,我刚在演讲中就说了很多例子。比如,每天你都可以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改变自己的生活,像电脑、照明、钱包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可以思考创新的例子。创新的目的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享受。中国政府今天谈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很遗憾,没有给年轻人提供很多实际案例,让他们喝到创新的“果汁”。我个人比较喜欢帮助年轻人,方法就是给出很多具体例子和点子。我给你个启发,下一代大的创新会发生在电视机和整个起居室的布置,你回去可以想想怎么做创新,下次我来检查你。
中国的年轻人太自满
老龄化其实并不可怕,年纪大的人多了,意味着年轻人机会也多了。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很多年轻人太自满了,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从小受宠爱的“小皇帝”们没有挨过饿经历过困难。如果让一个家庭生3个孩子,情况会好很多,第一个孩子子承父业,后面两个小孩只能自己去求生存。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出于国情考虑的国家政策。而在日本,是民众自发的选择,现在老百姓也只愿意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对日本而言,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很多独生子女不想创新,不想努力。
有一次,我把一批日本农民带到澳大利亚,告诉他们那里的土地价格更加便宜,土地政策更加优惠,种什么都可以,不需要在本土受到限制,在澳大利亚肯定比在日本那么小的弹丸之地挣得多,但是农民们说,如果搬到澳大利亚,跟旁边邻居隔开20多公里,一大片田就自己种,周围没有人,虽然挣更多的钱,这种生活还是没意思,全都回日本了。
在日本,大量出身独生子女的年轻人失去了勇气,失去志向,他就想自己生活在一个小社区,简简单单、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可以了,这是日本社会面临的很大问题,中国可能很快会遭遇到类似的现象。
社会活力不足导致创新压力小
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容易获得财富的方式,创新的压力就比较小。以美国为例,创新的主要力量是移民,他们原来生活在社会底层,工作比较艰苦,要努力往社会上层升迁,本土的美国人其实创新能力并不强。
出现既得利益阶层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下,更可能依靠发展起步相对比较晚的地方,比如西南的成都、重庆,还有东北的一些城市,这些地方产生创新的动力会更大一些,而不是大北京或者大上海这样的区域。北京现在有块区域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实际上美国的硅谷本来不是在发展得很好的区域出现的,美国最富裕的地区在东部,而不是硅谷所在的西部,好莱坞也是一样,好莱坞创新最初的动力就是要摆脱贫困。
如果你为日本缺少变化或者领导者无能而呐喊的话,希望借此改变政府,那是喊破嗓子也是没用的,我个人付出了很多努力,确实没有太大的成功。
日本政府的不少政策让人非常困惑,他没有改变的压力,原因在于现在日本人普遍满足于过去的成功,习惯于维持现状,比如,街上找不到挨饿的人,生活都很好,甚至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民众整体氛围还是蛮轻松的,并没有感觉发生大的事情。当然,不少日本公司很有进取心,他们到日本本土之外去发展,因为其他国家有压力、有竞争。
相关推荐
大前研一认为,善于处理工作与休闲关系的人,能够更好地激发创新思维,增强专业技能,同时也能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活。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对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1. 平衡ON与OFF:大前研一提倡从年轻时就...
《思考的技术》是大前研一的一部著作,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了高效思考和逻辑推理在决策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基于书中的7项大前法则展开的详细解读: 1. **切换思考**:大前研一强调,有效的思考需要摆脱既...
专题资料
【经营】图解《麦肯锡现代经营战略》是一本基于麦肯锡内部报告解读的经营策略书籍,由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解读。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方法,适合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阅读。书中涵盖了六个核心的...
在当今这个变化莫测的商业环境中,...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还是企业战略规划,创新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期待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为企业乃至社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该论坛以“变革世界中的中国再创新”为主题,聚焦于中国在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关键领域内的革新举措,以及这些创新如何成为“中国奇迹”的核心要素。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之际...
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通过介绍创新与创业的经典理论,如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大前研一的创新者思考和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以及对成功创业案例的剖析,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课程目标...
【竞争战略的三角模型】是企业制定有效战略的重要框架,由日本战略研究专家大前研一提出。这个模型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公司、顾客和竞争者,也被称为3C模型。 1. **公司战略**(Corporation): 公司战略的目标是...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等经典理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该课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
【竞争战略的三角模型】是由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提出的一种用于分析企业经营战略的框架,它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公司(Corporation)、顾客(Customer)和竞争对手(Competition),简称3C模型。这个模型强调在...
钱·金和勒妮·莫博涅的《蓝海战略》以及《隐形冠军》等,这些书籍涵盖了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实践应用和创新思维。 此外,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美的战略》、《华为真相》等企业实战案例,以及《隐形冠军道路与梦想...
策略大师——大前研一.doc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旨在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高等教育机构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任务。...
4. **3C战略分析**:大前研一提出的理论,强调公司(Corporation)、顾客(Customer)和竞争者(Competition)三者的整合,以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 5. **GE矩阵/麦肯锡矩阵**:一种业务组合分析方法,用于评估各业务单元...
为了深入学习,推荐了多本参考书籍,如龚荒的《企业战略管理》、亨利·明茨伯格的《战略历程》、大前研一的《企业家的战略头脑》、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小阿瑟·A·汤姆森和A·J·斯特里克兰...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对创新的理解强调,创新是指那些前所未有的想法和实践,它们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他将创新...
3C战略三角模型是日本战略研究领域的先驱大前研一提出的一种企业战略制定框架,该模型强调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同时考虑三个关键因素:公司自身(Corporation)、顾客(Customer)和竞争(Competition),这三者构成了...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号召,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由此,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门...
4. 3C战略分析:由大前研一提出,包括公司(Corporation)、顾客(Customer)和竞争者(Competition)三方面,强调整合这三个关键因素来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5. GE矩阵/麦肯锡矩阵:一种业务组合分析工具,根据产业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