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要学习某项技术其中相关学习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选择错误的材料则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财。这里,我就针对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材料做一个收集和整理。希望能够给学习相关技术的人提供一点帮助。这篇文章主要针对C语言学习的相关材料。
基础篇
C programming language(2nd)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C语言之父Dennis Ritchie和Brian Kernighan的作品,绝对的权威。只是出书的年代比较早,是1988年的。当年C语言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国际标准。所以书中的代码写法和独特的风格被人们称为K&R C。C语言真是一个精巧的语言,在这本书里通过区区几十面的内容就把其中的核心内容给涵盖了。这本书作为入门学习来说很快,但是后面的习题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由于年代的原因,新标准的内容在这里没有得到介绍。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人,都值得细细品读。
C Programming: A Modern Approach, 2nd Edition
这本书涵盖的内容相对要新一些,里面包含了对新的C99标准内容的讨论。相对来说这本书要厚一点,里面的内容讲的比较详细。后面也有很丰富的习题。大部分难度都不大,作为初学者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书中每一个小节中都有一系列的问答部分,这里对于一些细节的问题讨论很细致,列出了很多容易忽略或者容易出错的问题。
C Primer Plus (5th Edition)
也是讲的非常细致而且浅显易懂的书,作为专门的学习书籍效果不错。书比较厚,有900多面。里面涵盖的内容非常全面也非常细致,都按部就班的来讲,不怕你看不懂。
这些材料对语言的基本要素介绍,语法、语义、典型用法和结构等都做了一个详尽的介绍。有了这么多好的学习材料,入门学习基本上不用考虑其他的了。
提高篇
C Traps and Pitfalls
贝尔实验室的牛人作品,列举了C语言编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入门之后再来看其中的内容其实都比较轻松。看这书的时候可以不必正襟危坐,完全可以在一个休闲的时间,翻开看看。里面一个个生动的小问题,在不经意间就让人心领神会。有点像是一份饭后的甜点,美味可口。
Expert C Programming: Deep C Secrets
想起当年在学校一个人住的时候,一个人坐在笨重的台式机旁边,一边翻读着这本书一边细细的品味里面的细节。这本书可以说是专家级的。对一些问题和细节的分析非常深入。好书如酒,醇香四溢。
Pointers on C
C语言里面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指针,这本书对这个最重要而且最麻烦的地方做了深入全面的介绍。当年和一个朋友讨论的时候,他还专门买了这本书和我讲他学习的体会。
C Interfaces and Implementations: Techniques for Creating Reusable Software
一般来说,当自己刚学完前面的入门篇材料时会有点手痒痒的,总想写出个什么大点的东西来。可是原来的书上讲的问题和示例都是规模比较小。而且在实际的工程中该怎么写代码,该怎么组织头文件,怎么编译和链接代码,这些东西都值得深究。如果想写出真正实用的代码,就好好看看这本书吧。强烈推荐。
还有两本书也比较有意思,这里就不再详细的讨论。一个是C Programming FAQ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书上列出了关于C常见的一些问题。配套的网站上还有相关问题的更新。另外一个是The C Puzzle Book。每年国际上会举行一个C语言混乱代码大赛。看谁把代码写得混乱的同时还能实现很牛的功能。如果谁想看看这些比较欢乐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这个。
参考篇
C: A Reference Manual (5th Edition)
C语言本身的功能比较精简,如果要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对一些标准库的使用肯定就必不可少。这是关于C语言标准库和各种语法的参考书。写代码的时候要查找哪些库,要用哪些特性,这里都有详细的介绍。
The Standard C Library
我们在学习某种语言的时候,除了要学会基本语言用法,也要学会怎么灵活运用它。这本书是讲C语言的标准库是怎么设计和实现的。要学好语言就要学习优秀的代码。这里关于C标准库的代码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参考。
我们实际上用C语言做开发会受到一个平台的影响。典型的针对Windows平台和Unix平台,他们都有各自平台特定的API。针对这两个平台也都有一些优秀的书籍值得深入学习。
Windows平台
Programming Windows Fifth Edition
当年在一家公司实习,一个哥们抱着这本厚厚的书每天都在认真的啃。Windows底层的hook,消息循环机制这些东西在这里都有详细的介绍。这些是在Windows平台用C语言开发需要理解的基础。
Windows via C/C++
大牛Jeffery Richter的作品。可惜当年培训课程听课的人太多,一直没抢注上他讲的C#系列课程。在Windows平台玩C/C++,这本书是深入讲解的经典。
Unix平台
Unix平台的经典书籍更是丰富。最数得上的应该是Richard Stevens的系列作品了。
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 (3rd Edition)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 1: The Sockets Networking API (3rd Edition)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 2: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s, Second Edition
关于他的这一系列书,可以说是Unix上面编程的必备。原来作者打算出个Unix网络编程的3卷集的。可惜没出完就英年早逝了。天妒英才啊!后面这几本书是一些专家在他原来的基础上修订和增补的新版本。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A Linux and UNIX System Programming Handbook
近几年难得一见的好书。比较厚有1500多面。把它研究透了你刷怪的威力该有多恐怖,只能说谁用谁知道啊。
在这方面,还有几本很优秀的书。比如说Advanced UNIX Programming (2nd Edition),UNIX Systems Programming: Communication, Concurrency and Threads还有Understanding UNIX/LINUX Programming: A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其中 Advanced UNIX Programming这本书讲的内容和前面的APUE差不多,可以有选择的购买。里面的内容依然讲的很精彩。UNIX System Programming这本书在线程和并发方面讲解的很深入,可以作为补充的材料作为参考。而Understanding UNIX/LINUX Programming这本书可以作为学习Unix环境下面C语言编程的入门教材。它本身是哈佛大学的教材,国内也出了中译版。
后记
有人说C语言就像是一把快刀,它很小巧很快。用的好,它会像小李飞刀一样的犀利,如果不小心也会割伤你的手。这是自己当年学习C语言的时候看过的或者参考过的一些材料。还有很多好的书由于所知有限就没有一一列出来了。目前这些书基本上在国内都有翻译版或者影印版的。不一定要每一本书都看,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适当的选择吧。好东西都在这儿了,总不至于要我来喂你吧?我可没那么好心:)
相关推荐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CST软件进行三维超材料的能带计算。首先概述了三维超材料的独特性质及其广泛应用前景,接着简要介绍了CST软件的功能特点。随后详细阐述了能带计算的具体步骤,包括模型建立、材料参数设置、网格划分与求解设置以及最终的计算与结果分析。最后给出了一段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处理CST输出的数据并绘制能带图。文章强调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于深入了解超材料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三维超材料和电磁场模拟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借助CST软件开展三维超材料能带计算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对超材料的理解,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Python代码仅为示例,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同时,掌握CST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电磁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文内容。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矢量控制设计,涵盖了从电流环到速度环的关键模块实现。具体包括Clarke和Park变换、PI调节器、AD7606采样、正交编码器反馈以及SVPWM生成等部分。文中提供了详细的Verilog代码片段,展示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特别强调了定点数处理、时序设计和跨时钟域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FPGA开发经验和电机控制基础知识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FPGA在电机控制应用中的具体实现方式,特别是矢量控制和电流环设计的专业人士。目标是掌握FPGA平台下高效、低延迟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大量具体的Verilog代码和硬件设计细节,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验和调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经典飞机大战游戏是理解实时交互系统设计的绝佳载体。本文将深入剖析现代空战游戏的核心模块,涵盖刚体运动学、弹道轨迹优化、碰撞检测算法等关键技术,揭示二维游戏背后复杂的三维数学建模过程。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冰塔.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弹跳(4).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COMSOL软件中三种常见的焊接热源模型——双椭球热源、高斯旋转体热源和柱状体热源。双椭球热源适用于模拟移动热源(如激光焊、电弧焊),通过调整轴向系数a1和a2来控制热流分布;高斯旋转体热源适合小范围焊接,采用三维高斯函数描述热流密度;柱状体热源则用于深熔焊场景,特点是计算速度快。文中还提供了每种模型的具体代码实现,并强调了调试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时间步长、网格加密等。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将热源参数设置为全局变量并利用参数扫描功能提高调试效率。 适合人群:从事焊接工艺仿真、材料加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COMSOL建模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热源模型进行焊接模拟,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具体的代码实现和调试方法,使用户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热源模型不仅限于理论介绍,还包括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有助于提升模拟效果和工作效率。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环控制的方法及其性能优势。传统的PID控制器在面对非线性和时变系统时存在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而引入RBF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实时在线调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鲁棒性。文中详细描述了Simulink模型的设计,特别是Matlab s-function模块中RBF神经网络的具体实现,包括高斯函数激活和带惯性的权值更新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转速突变情况下,改进后的控制器能够迅速稳定系统,超调量控制在2%以内,调节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约40%,并且在负载变化时表现出色,无需重新整定参数。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ID控制器优化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升PMSM转速环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的应用场合,如工业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领域。目标是通过引入智能算法解决传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难题,提高系统性能。 阅读建议:关注RBF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结合的具体实现细节,特别是在Matlab s-function模块中的编码技巧以及参数调整策略。同时,注意学习率的选择和动量项的作用,这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GTA 6.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仓鼠跑酷.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超级麦克世界.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400年.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气球足球.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沙漠迷城.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比谁高.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乾坤大挪移.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菜鸟跳跃.zip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高级特性及其应用。首先,文档回顾了C++对C语言的扩展,包括面向对象编程的支持、增强的语法特性(如命名空间、引用、常量处理等)。接着,深入探讨了类和对象的使用,涵盖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深浅拷贝等重要概念。文档还讲解了单例模式的设计与实现、C++面向对象模型的核心要素(如this指针、静态成员、友元函数)、继承与派生的关系及其实现细节、多态性的原理与应用。此外,文档详细介绍了C++的模板机制、类型转换、异常处理机制、输入输出流操作、STL(标准模板库)的容器和算法等内容。每个部分都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C++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熟悉C语言的开发者;希望深入了解C++语言特性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程序员;从事C++开发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C++语言的核心概念和高级特性;②理解并能够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模式;③学习如何使用STL容器和算法优化代码性能;④提升C++程序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时;⑤掌握异常处理和类型转换的最佳实践,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实例代码,便于读者边学边练。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文档都力求做到详尽解释,确保读者能够透彻理解并灵活运用。文档内容全面覆盖了C++编程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语法到高级特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逐步深入学习。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电气铁路柔性过分相技术中的60°换相波形稳定问题。首先介绍了柔性过分相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重点讨论了60°换相波形稳定对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还阐述了实现换相波形稳定的多种方法,如先进控制算法、实时监测设备以及滤波器的应用。最后,通过引用相关文献和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换相波形稳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气铁路系统设计、维护的技术人员,以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气铁路柔性过分相技术的专业人士,旨在帮助他们掌握60°换相波形稳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升系统性能。 其他说明:文章结合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发动.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色彩跳跃 2.5D.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