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有4种不同的日志,分别是二进制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和错误日志,这些日记记录着数据库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库的不同方 面的踪迹,下面先介绍二进制日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利用二进制日志对数据库进行各种维护和优化,其他日志也会在后面陆续会做详细的介绍。
二进制日志(bin-log日志)
在上一篇介绍mysql主从配置的blog中,已经提过bin-log日志的作用和使用,bin-log日志记录了所有的DDL和DML的语句,但不包括查询的语句,语句以事件的方式保存,描述了数据的更改过程,此日志对发生灾难时数据恢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开启
mysql默认是没有开发bin-log日志,首先我们需要开启bin-log日志,在my.cnf中修改
指定了bin-log日志的路径,开启日志后需要myssqladmin flush log才生效,重启后我们发现在刚才设定的路径新增了log文件,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二进制日志
由于日志是以二进制方式存储的,不能直接读取,需要使用mysql自带的mysqlbinlog工具来进行查看
语法如下:
现在我们尝试向test1表插入数据
然后使用mysqlbinlog工具进行日志查看
清理
如果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二进制日志,这些日志长时间不清理的话,将会对磁盘空间带来很大的浪费,所以定期清理日志是DBA维护mysql的一个重要工作
1)RESET MASTER
在上面查看日志存放的文件夹中,二进制日志命名的格式是以mysql-bin.*,*代表日志的序号,序号是递增的,其中还有mysql-bin.index是日志的索引文件,记录了日志的最大序号
我们执行RESET MASTER命名删除全部日志
查看删除后的日志
可以看到,以前的日志全部被清空,新的日志从00001开始
2)PURGE MASTER LOGS TO & 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执行PURGE MASTER LOGS TO 'mysql-bin.******'命令,是将'******'编号之前的所有日志进行删除
执行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yyyy-mm-dd hh:mm:ss'命令,是将在'yyyy-mm-dd hh:mm:ss'时间之前的所有日志进行删除
3)-EXPIRE_LOGS_DAYS
此参数是设置日志的过期天数,过期的日志将会被自动删除,这有利于减少我们管理日志的工作量,需要修改my.cnf
这里我们设定保存日志为3天,3天之后过期的日志将被自动删除
恢复
bin-log是记录着mysql所有事件的操作,当mysql发生灾难性错误时,可以通过bin-log做完整恢复,基于时间点的恢复,和基于位置的恢复
完整恢复,假定我们每天凌晨2点都会使用mysqldump备份数据库,但在第二天早上9点由于数据库出现了故障,数据无法访问,需要恢复数据,先使用昨天凌晨备份的文件进行恢复到凌晨2点的状态,在使用mysqlbinlog恢复自mysqldump备份以来的binlog
mysql localhost mysql-bin.000001 | mysql -uroot -p
这样数据库就可以完全的恢复到崩溃前的完全状态
基于时间点的恢复,由于误操作,比如说删除了一张表,这时使用上面讲的完全恢复是没有用的,因为日志里面还存在误操作 的语句,,我们需要的是恢复到误操作前的状态,然后跳过误操作的语句,再恢复后面操作的语句,假定我们删除了一张表的误操作发生在10:00这个时间点,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语句用备份和binlog将数据恢复到故障前
然后跳过误操作的时间点,继续执行后面的binlog
其中--stop-date='2010-09-04 9:59:59' 和 --start-date='2010-09-04 10:01:00' 其中的时间是你误操作的时间点,当然了,这个时间点你需要你自己计算的,而且这个时间点还可以涉及到的不只是误操作,还可以有正确的操作也被跳过去了。
基于位置恢复,由于上面提到的,使用基于时间点的恢复可能出现,在一个时间点里面可能存在误操作和其他正确的操作,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为精确的恢复方式
使用mysqlbinlog查看二进制,可看到
其中drop tables test1这个误操作的end_log_pos为8879917,几下这个id,得出它前后操作的id分别为8879916,8879918
我们将进行位置恢复操作
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8879918' /var/log/mysql-bin.000001 | mysql -uroot -p
第一行是恢复到停止位置位置的所以事务,第二性是恢复从给定的起始位置知道二进制日志结束所有事物。
相关推荐
这是一份腾讯内部的技术文档,详细讲述了 MySQL 数据库启用二进制日志 binlog 的细节,非常有参考价值。前言:日志是把数据库的每一个变化都记载到一个专用的文件里,这种文件就叫做日志文件。Mysql默认只打开出错...
MySQL二进制日志(binlog)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记录所有改变数据库状态的事务操作的重要组件,它在数据恢复、主从复制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档将对MySQL的binlog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其工作原理和...
二进制日志 binary log 更新日志 update log 查询日志 query log 慢查询日志 slow query log innodb 的 redo 日志 2. 数据文件 >>>对于 myisam 来说: 表结构信息:.frm 数据信息:.myd 数据索引信息;.myi >>
6. `binlog_cache_size`:存储待写入二进制日志的事务信息,增大此值可以处理更大的事务。 7. `tmp_table_size`:如果查询创建了临时表,MySQL将使用这个参数指定的内存大小。当处理大量数据或复杂计算时,可能需要...
最基本的备份可能仅包含数据和表结构,但为了更全面的恢复,可能还需要备份二进制日志(Binlog)、InnoDB事务日志、主/从服务器配置文件,甚至是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配置。物理备份直接复制数据库文件,恢复速度快...
通过异步复制,主库(Master)上的数据变化会被记录到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然后由从库(Slave)读取并执行。然而,由于异步复制的特性,数据在主库写入后并不立即同步到从库,所以在主库故障时可能会导致数据...
ZooKeeper的安装相对简单,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源码或二进制包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需要配置`zoo.cfg`文件来设置数据目录、服务器列表等参数。 #### 常用命令 ZooKeeper提供了一系列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管理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