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L概述
ETL,Extraction- Transformation-Loading的缩写,即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装载(Load)的过程,它是构建数 据仓库的重要环节。ETL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转换之后加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目的是将企业中的分散、零乱、标准不统一的数据整合到一起,为 企业的决策提供分析依据。ETL是BI项目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ETL,我们可以基于源系统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仓库。ETL为我们搭建了OLTP系统和 OLAP系统之间的桥梁,是数据从源系统流入数据仓库的通道。通常情况下,在BI项目中ETL会花掉整个项目的1/3的时间,ETL设计的好坏直接关接到 BI项目的成败。
ETL架构
创建ETL系统的时候,头脑里应并存的两条主线:规划&设计主线和数据流主线
规划&设计主线:需求和实现===〉架构===〉系统实施===〉测试和发布
数据流主线:抽取===〉清洗====〉规格化====〉提交
架构的时候,我们必须作出关于创建ETL系统创建方法的主要的决定,其中包括:
手工编码还是使用ETL工具ETL
实现方式一般有以下3种:一种是借助ETL工具(如Oracle的 OWB、SQLServer2000的DTS、SQLServer2005的SSIS服务、Informatic等)实现,一种是SQL方式实现,另外一 种是ETL工具和SQL相结合。前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借助工具可以快速的建立起ETL工程,屏蔽了复杂的编码任务,提高了速度,降低了难度,但是缺 少灵活性。SQL的方法优点是灵活,提高ETL运行效率,但是编码复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第三种是综合了前面二种的优点,会极大地提高ETL的开发速度 和效率。
批处理式数据流还是流式数据流
ETL 系统的标准架构是从数据源中周期性的以批处理的方式进行抽去数据,流经整个系统,最后以批处理的方式对最终用户表进行批量更新。大部分数据仓库主要基于此 种架构方式。如果数据仓库的加载的实时性变得很急迫,批处理的方式就会被打破,替代的方法就是流式数据流,记录级数据从原系统不停的流向最终用户数据库和 屏幕。
批处理到流处理方式的转变会改变所有的一切,尽管必须也有抽取,清晰,转换和提交步骤,但是这些步骤必须经过修改,以便适应实时性记录处理需求,尤其是对于快速流方式而言,很多关于数据到达甚至参照完整性方面的常规假设都必须进行修改。
水平任务依赖还是垂直任务依赖水平方式组织任务流是指每个最终的数据库加载相互独立运行,因此,如果有订货和配送两项任务,这两项数据库加载任务会相互独立运行,这通常意味着抽取,清洗,转换和提交的步骤在两个工作流之间是非同步的。
垂直方式任务流会对多个离散的作业进行同步,这样最终的数据库加载会同步进行。尤其是多个系统使用共同的维表的时候,比如客户或者供应商等,之前的步骤一定要同步,这样,如果之前的步骤没有完全执行完,后面的步骤,比如转换或者提交就不会往下进行。
恢复和重启
从 一开始建立ETL系统的时候,就应当考虑如何保证系统从非正常结束状态下的恢复和重 启能力。比如有一个ETL作业是从全部的产品种类中抽取某个品牌产品的销售业绩,这样的任务不允许执行两次。在设计每一个ETL作业时都需要这样来考虑问 题,因为每个作业迟早都会出现非正常终止或者错误地执行多次的情况。无论如何,必须想办法防止发生这种情况。
元数据
来 自于关系型数据库表和数据模型设计工具的元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但这些元数据可能只占系统全部元数据的25%。还有25%的元数据会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产生。 对于ETL小组而言,最大的元数据难题是在哪里以及以何种方式存储流程信息。ETL工具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自动维护流程元数据。如果是使用手写 编写ETL系统,用户则必须构建流程元数据的中央资料库。
初次之外,自动调度、异常处理、质量控制和安全也是ETL架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ETL过程
抽取
这 一部分需要在调研阶段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搞清楚数据是从几个业务系统中来,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运行什么DBMS,是否存在手工数据,手工数据量 有多大,是否存在非结构化的数据等等,当收集完这些信息之后才可以进行数据抽取的设计。源系统的原始数据在进行大的转换之前通常直接写入到磁盘。来自于结 构化源系统的数据(比如IMS 数据库,或者XML数据集)在这一步中经常写入到文本文件或者关系型数据库表中。这使得最初的抽取尽可能简单和快速,
对于源数据的不同来源,有以下不同的实现方法
1、对于与存放DW的数据库系统相同的数据源处理方法
这一类数据源在设计上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DBMS(SQLServer、Oracle)都会提供数据库链接功能,在DW数据库服务器和原业务系统之间建立直接的链接关系就可以写Select语句直接访问。
2、对于与DW数据库系统不同的数据源的处理方法
对 于这一类数据源,一般情况下也可以通过ODBC的方式建立数据库链接——如 SQLServer和Oracle之间。如果不能建立数据库链接,可以有两种方式完成,一种是通过工具将源数据导出成.txt或者是.xls文件,然后再 将这些源系统文件导入到ODS(Operating Data Source)中。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程序接口来完成。
3、对于文件类型数据源(.txt,.xls),可以利用数据库工具将这些数据导入到指定的数据库,然后从指定的数据库中抽取。或者还可以借助工具实现,如SQLServer2005的SSIS服务的平面数据源和平面目标等组件导入ODS中去。
4、增量更新的问题
对于数据量大的系统,必须考虑增量抽取。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在ODS上建立时间戳以作为抽取记录,那么下次抽取时只要对比时间戳的抽取记录即可判断出增量数据。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的任务是过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将过滤的结果交给业务主管部门,确认是否过滤掉还是由业务单位修正之后再进行抽取。不符合要求的数据主要是有不完整的数据、错误的数据、重复的数据三大类。
大 多数情况下,源系统可接受的数据质量程度依据数据仓库要求的质量而不同。数据质量的处理可能包括几个独立的步骤,包括有效值检测(如是否是已有的邮政编 码?是否在有效值范围内?)、一致性检测(如邮政编码与城市代码是否一致?)、删除重复记录(如是否有同一个客户出现两次而相关的属性略有不同?)、检测 是否有复杂的业务规则和过程需要增强(如白金客户是否有相关的信用状态?)等等。数据的清洗转换可能需要人为的干预和判断。数据清洗步骤的结果往往半永久 保存,因为需要的转换往往难度非常大,并且是不可逆的。另外,清洗过的数据是否需要返回到源系统以提高数据质量,从而减少抽取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呢?这是个 很有趣的问题。即使清洗过的数据不能物理返回到源系统,也应当具备数据异常报告机制以提高源系统的质量。这些数据的问题在最终的商务智能应用中也是非常重 要的。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的任务主要进行不一致的数据转换、数据粒度的转换,以及一些商务规则的计算。
1、不一致数据转换:这个过程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将不同业务系统的相同类型的数据统一,比如同一个供应商在结算系统的编码是XX0001,而在CRM中编码是YY0001,这样在抽取过来之后统一转换成一个编码。
2、数据粒度的转换:业务系统一般存储非常明细的数据,而数据仓库中数据是用来分析的,不需要非常明细的数据。一般情况下,会将业务系统数据按照数据仓库粒度进行聚合。
3、商务规则的计算: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业务规则、不同的数据指标,这些指标有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就能完成,这个时候需要在ETL中将这些数据指标计算好了之后存储在数据仓库中,以供分析使用。
数据装载
数 据装载也叫提交。后台任务的终点就是准备好数据以方便查询。这一步骤中至关重要的是将数据物理地组织成简单、对称的框架模型,我们称之为维度模型,或者星 型模型。这种框架大大地降低了查询时间,简化了开发过程。许多查询工具都需要维度框架,也是构建OLAP立方体的必要的基础。
ETL日志和警告发生
ETL 日志分为三类。一类是执行过程日志,这一部分日志是在ETL执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的记录,记录每次运行每一步骤的起始时间,影响了多少行数据,流水账形 式。一类是错误日志,当某个模块出错的时候写错误日志,记录每次出错的时间、出错的模块以及出错的信息等。第三类日志是总体日志,只记录ETL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是否成功信息。如果使用ETL工具,ETL工具会自动产生一些日志,这一类日志也可以作为ETL日志的一部分。记录日志的目的是随时可以知道 ETL运行情况,如果出错了,可以知道哪里出错。
如果ETL出错了,不仅要形成ETL出错日志,而且要向系统管理员发送警告。发送警告的方式多种,一般常用的就是给系统管理员发送邮件,并附上出错的信息,方便管理员排查错误。
ETL数据加载模式:
1、 完全刷新:数据仓库数据表中只包括最新的数据,每次加载均删除原有数据,然后完全加载最新的源数据。这种模式下,数据抽取程序抽取源数据中的所有记 录,在加载前,将目标数据表清空,然后加载所有记录。为提高删除数据的速度,一般是采用Truncate清空数据表。如本系统中的入库当前信息表采用此种 模式。
2、镜像增量:源数据中的记录定期更新,但记录中包括记录时间字段,源数据中保存了数据历史的记录,ETL可以通过记录时间将增量数据从源数据抽取出来以附加的方式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历史记录也会被保留在数据仓库中
3、事件增量:每一个记录是一个新的事件,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新记录不是对原有记录数值的变更,记录包括时间字段,可以通过时间字段将新增数据抽取出来加载到数据库中。
4、 镜像比较:数据仓库数据具有生效日期字段以保存数据的历史信息,而源数据不保留历史并且每天都可能被更新。因此,只能将新的镜像数据与上次加载的数据 的镜像进行比较,找出变更部分,更新历史数据被更新记录的生效终止日期,并添加变更后的数据。大多数源数据中需保存历史信息的维表。
参考至:《The Data Warehouse ETL Toolkit》Ralph Kimball著
http://www.cnblogs.com/elock/archive/2009/09/04/1560565.html
http://www.cnblogs.com/honkcal/archive/2012/09/11/2678631.html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邮箱:czmcj@163.com
相关推荐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成熟和大规模应用三个阶段,伴随着存储技术、CPU性能和网络带宽的提升,以及数据产生方式的转变,从运营式到用户原创内容,再到感知式阶段。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科学、思维和社会的深刻...
Kettle,又称为PDI(Pentaho Data Integration),是一款开源的数据集成工具,它主要用于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ETL)。Kettle最初由一家名为Pentaho的公司开发,并于2006年加入Pentaho开源BI(Business ...
#### 一、Kettle 概述 **Kettle**是一款优秀的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它以其简单易用、轻量级的特点著称,在数据集成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Kettle支持多种数据库平台的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操作,并且...
#### 知识点一:Informatica PowerExchange V9.5.0 for i5OS 概述 - **产品简介**:Informatica PowerExchange(简称PWX)是一款用于实现数据集成的强大工具,特别适用于IBM i系列平台(包括AS400和i5/OS)。它通过...
拟阵约束下最大化子模函数的模型及其算法的一种熵聚类方法.pdf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两级电力市场环境中,针对省间交易商的最优购电模型的研究。文中提出了一个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用于处理省内电力市场和省间电力交易的出清问题。该模型采用CVaR(条件风险价值)方法来评估和管理由新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通过KKT条件和对偶理论,将复杂的双层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更易求解的线性单层问题。此外,还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展示了不同风险偏好设置对购电策略的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电力市场机制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专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力市场运作机制及其风险控制手段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主要目标是为省间交易商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购电策略,以降低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介绍了理论模型的构建过程,还包括具体的数学公式推导和Python代码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强调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如数据精度等问题,并指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针对四机两区系统的风储联合调频技术。首先介绍了四机两区系统作为经典的电力系统模型,在风电渗透率增加的情况下,传统一次调频方式面临挑战。接着阐述了风储联合调频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文章展示了具体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控制算法实现以及仿真加速方法。最终结果显示,在风电渗透率为25%的情况下,通过风储联合调频,系统频率特性得到显著提升,仿真时间缩短至5秒以内。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仿真建模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关注风电接入电网稳定性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风储联合调频机制及其仿真实现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目标是掌握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高效的电力系统仿真,尤其是针对含有高比例风电接入的复杂场景。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具体参数配置和控制算法有助于读者快速搭建类似的仿真环境,并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强调了参考文献对于理论基础建立的重要性。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感控制技术,特别是高频方波注入与滑膜观测器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解释了高频方波注入法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向电机注入高频方波电压信号,利用电机的凸极效应获取转子位置信息。接着讨论了滑膜观测器的作用,它能够根据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估计转速和位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Python、C语言和Matlab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两种技术。此外,简要提及了正弦波注入的相关论文资料,强调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永磁同步电机无感控制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减少传感器依赖、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情况,如工业自动化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电机控制。目标是掌握高频方波注入与滑膜观测器结合的具体实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高频方波注入和滑膜观测器的结合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同时,附带提供的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一技术。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MATLAB中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双扩展卡尔曼滤波(DEKF)在电池参数辨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EKF的基本原理和代码实现,包括状态预测和更新步骤。接着讨论了DEKF的工作机制,即同时估计系统状态和参数,解决了参数和状态耦合估计的问题。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电池参数辨识的具体应用场景,特别是针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此外,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如雅可比矩阵的计算、参数初始值的选择、数据预处理方法等,并引用了几篇重要文献作为参考。 适合人群:从事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估计电池参数的实际项目,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目标是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处理、参数选择和模型优化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同时提醒读者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无电子凸轮功能情况下,利用三菱FX3U系列PLC和威纶通触摸屏实现分切机上下收放卷张力控制的方法。主要内容涵盖硬件连接、程序框架设计、张力检测与读取、PID控制逻辑以及触摸屏交互界面的设计。文中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初始化寄存器、读取张力传感器数据、计算张力偏差并实施PID控制,最终实现稳定的张力控制。此外,还讨论了卷径计算、速度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点,并提供了现场调试经验和优化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熟悉PLC编程和触摸屏应用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分切机进行升级改造的企业,旨在提高分切机的张力控制精度,确保材料切割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3%的张力控制精度,满足基本生产需求。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详细的程序代码和硬件配置指南,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调试技巧和经验,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200和S7-300 PLC以及组态王软件的三泵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要内容涵盖IO分配、接线图原理图、梯形图程序编写和组态画面设计四个方面。通过合理的硬件配置和精确的编程逻辑,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保持稳定的供水压力,同时实现节能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标。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PLC编程和组态软件使用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稳定供水的各种场合,如住宅小区、工厂等。目标是通过优化控制系统,提升供水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实例代码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项目。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教训,有助于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陷阱。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相三线制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COM)在Simulink中的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涵盖ip-iq检测法用于无功功率检测、dq坐标系下的电流解耦控制、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SVPWM调制技术的应用以及具体的仿真参数设置。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背景,还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各个控制环节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实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强调了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对SVG/STATCOM仿真感兴趣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SVG/STATCOM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仿真方法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在实践中能够正确搭建和优化SVG/STATCOM的仿真模型,提高无功补偿的效果。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实例代码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文中提及的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来源于实际项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基于SIMULINK的风力机发电效率建模探究.pdf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将CarSim的动力学模型与Simulink的智能算法相结合,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车辆的智能超车换道。主要内容包括MPC控制器的设计、路径规划算法、联合仿真的配置要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技术细节,如权重矩阵设置、路径跟踪目标函数、安全超车条件判断等。此外,还强调了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参数配置,如仿真步长、插值设置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驾驶研究的技术人员、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联合仿真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自动驾驶车辆行为模拟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旨在提高超车换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验证。 其他说明:随包提供的案例文件已调好所有参数,可以直接导入并运行,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文中提到的具体参数和配置方法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能够显著降低入门门槛。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信号与系统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首先讲解了常见信号(如方波、sinc函数、正弦波等)的生成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强调了时间轴设置和参数调整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卷积积分的两种实现方式——符号运算和数值积分,指出了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特别提醒了数值卷积时的时间轴重构和步长修正问题。随后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频域分析的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的符号计算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例和常见错误提示。最后阐述了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变换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Z变换将差分方程转化为传递函数以及如何绘制零极点图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适合人群:正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生,尤其是需要完成相关实验任务的人群;对MATLAB有一定基础,希望通过实践加深对该领域理解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学生掌握MATLAB环境下信号生成、卷积积分、频域分析和Z变换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常见的编程陷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小技巧,如如何正确保存实验结果图、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实验报告等。同时,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贯穿全文,使得原本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低速和中高速的不同控制策略。低速阶段采用I/F控制,通过固定电流幅值和斜坡加速的方式启动电机,确保平稳启动。中高速阶段则引入滑模观测器进行反电动势估算,从而精确控制电机转速。文中还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平滑切换逻辑,强调了参数选择和调试技巧的重要性。此外,提供了具体的伪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这一控制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如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主要目标是掌握无传感器PMSM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化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实际案例和测试数据有助于加深理解,同时提醒开发者注意硬件参数准确性以及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培训材料.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Matlab解决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四种经典算法:TSP(旅行商问题)、CVRP(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CDVRP(带容量和距离双重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和VRPTW(带时间窗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针对每个问题,文中提供了具体的算法实现思路和关键代码片段,如遗传算法用于TSP的基础求解,贪心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用于CVRP的路径分割,以及带有惩罚函数的时间窗约束处理方法。此外,还讨论了性能优化技巧,如矩阵运算替代循环、锦标赛选择、2-opt局部优化等。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对物流调度、路径规划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物流配送系统的路径优化,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外卖配送、快递运输等。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如何利用Matlab实现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解决实际业务中的复杂约束条件。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如参数设置、数据预处理、异常检测等。建议读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同的算法组合和优化策略,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软考网络工程师2010-2014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全国计算机软考 适合软考中级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