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tony2013
  • 浏览: 45949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Google微软两大巨头对抗 谷歌4比1领先

 
阅读更多
Google微软两大巨头对抗 谷歌4比1领先  美国IT业界资讯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撰文,回顾了Google和微软以往六个回合的正面冲突,Google最终以4:1大胜,仍有一个回合的胜负尚未决出。

  Google和微软向来不和,但他们的斗争通常都很隐秘,仅限于幕后。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过去一年左右,这两家公司已经在专利和搜索等多个领域展开公开对抗。微软最近还发布了整版广告,批评Google的隐私政策,而Google也发表措辞激烈的博文予以回应。

  不过,关键问题在于:谁赢了?以下就是微软和Google多个回合的较量结果:

  第一回合:Google称必应窃取其搜索结果。

  去年2月,微软邀请Google垃圾信息主管马特·卡茨(Matt Cutts)参加由Google批评人士维维克·瓦德瓦哈(Vivek Wadwha)和微软高管沈向洋(Harry Shum)举行的一个研讨会。由于所有人都对Google垃圾搜索结果的泛滥不满,因此这似乎是一场鸿门宴。

  但出人意料的是,Google却出示了必应抄袭Google搜索结果的证据。Google研究人员为“hiybbprqag”等错误的单词创建了一些“着陆页”,随后发现,必应竟然与Google给出了相同的搜索结果。他们在上述研讨会召开前几小时将结果发布在科技博客Search Engine Land上,帮助卡茨反客为主。

  赢家:Google

  没有人相信微软的辩解。微软的解释是,该公司将Google搜索结果作为众多参考依据之一,而由于其他地方没有出现上述网页,因此导致必应与Google给出了相同的结果。

  这让人们再次意识到,微软缺乏创新能力,导致所有人都不理会微软的解释。

  第二回合:Google社交主管维克·冈多特拉(Vic Gundotra)在Twitter上称,微软与诺基亚(微博)的智能手机合作协议是“两只火鸡变不成鹰”。

  赢家:Google

  一年后,微软在移动市场仍无作为,而诺基亚的份额也在持续下跌。诺基亚去年1月在英国市场发布的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目前尚未对该平台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依旧低于2%。与此同时,Google Android却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平台,份额超过50%。

第三回合:微软在情人节邀请用户与Google Apps“分手”,转用微软产品。

  赢家:Google

  真正响应微软号召的都是小企业,而且它们并没有真正购买Google Apps,只是处于试用阶段。但微软却表示,之所以很难找到大企业,是因为很少有大企业使用GoogleApps。

  第四回合:微软称Google Apps未获政府认证

  这一大战源于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名为FISMA的安全标准。Google一直声称Apps获得了认证,但微软却在一份法庭文件中发现:美国司法部称,政府版Google Apps其实并未获得认证。几天后,政府专家在出席美国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时,似乎也认同了微软的观点。但Google最终还是证明了自己的说法。

  赢家:Google。

  微软抓住技术问题不放,但最终还是错了。这让微软显得很没有风度,而且也透露出对Google Apps的恐惧。

  第五回合:Google指责微软是“专利流氓”。

  2010年,微软要求Android厂商缴纳专利费,并起诉了拒不缴费的企业。Google缺乏足够的专利进行回击,所以试图收购北电专利,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微软和苹果组成的财团。

  Google总法律顾问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指责这些企业利用伪造专利发动敌对战略。

  赢家:微软

  几周后,Google被迫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专利。Google似乎意识到微软的确已经占据上风。更令Google尴尬的是,微软曾经邀请Google与之共同竞购北电专利,但Google拒绝了。此事后来被微软公关主管弗兰克·肖(Frank Shaw)公之于众。

  第六回合:微软发布整版广告批评Google更改隐私政策,并强调微软产品“以人为先”。

  赢家:未决胜负

  我们认为,有关Google隐私政策的抨击有些反应过度。Google已经强调,只会将用户数据用于Google旗下的网站,不会与外界分享,也不会出售。这并没有突破互联网企业的底线。

  尽管如此,微软的指责也的确属实:真正付钱给Google的是广告主,不是用户。有时候,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二者的这一轮较量恐怕还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决出胜负,关键在于是否会有用户因此而转用必应和Hotmail。但我们猜测,多数用户都不会在意。

  最终结果:Google4:1获胜,还有一个回合未决胜负。

  Google挑起的事端不如微软多,但至少赢得了己方挑起的一个回合。目前为止,微软挑起的3个回合都失败了,而对隐私问题的指责胜算也不大。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oogle和微软模式之争

    文章由本刊记者关洁撰写,不仅剖析了事件本身,还对两大科技巨头的发展战略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尽分析。 ### Google与微软的竞争焦点 文章指出,Google与微软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间的较量,更深层次的是两种...

    Linux单挑Windows谷歌对抗所有人.docx

    5. Google vs 微软/其他:谷歌凭借其搜索引擎、在线服务和Android操作系统等产品,与微软等传统IT巨头展开了全面竞争。谷歌倡导互联网为中心的服务,而微软则在传统软件和服务上具有优势。Google的Chromebook挑战了...

    雅虎即使不是微软战略的全.doc

    这揭示了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的扩展意图,尤其是对于对抗谷歌的在线广告市场。 7. 商业谈判技巧:微软通过公开信传达信息,可能是在谈判策略上的巧妙布局,旨在影响公众舆论,对雅虎施加压力,同时也为可能的未来合作...

    Google 血色将至.docx

    首先,Google的首席法务官David Drummond提到了微软和Apple的联合,这两家长期竞争的公司现在共同对抗Google,尤其是在专利战中。他们一起收购了北电网络的专利,并试图对其他公司进行类似的攻势。这表明Google在...

    GPT-4王者加冕!详解做题性能

    大家都还记得,2月初时微软和谷歌鏖战三天,2月8日微软发布ChatGPT版必应时,说法是必应「基于类ChatGPT技术」。 今天,谜底终于解开了——它背后的大模型,就是GPT-4!图灵奖三巨头之一Geoffrey Hinton对此赞叹不已...

    ChatGPT 开启行业变革,Chiplet 引领破局之路

    序幕,谷歌亦宣布推出 Bard 对抗 ChatGPT,国内百度、腾讯等科技巨头亦在加 紧推出自己的生成式 AI。 从 2018 年 OpenAI 开发出 GPT-1 开始,GPT 模型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ChatGPT 是从 GPT3.5 系列中的模型进行...

    AI繁荣下的隐忧——Google Tensorflow安全风险剖析.pdf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如腾讯、阿里、百度、Google、微软和Facebook等纷纷在AI领域投入重兵。然而,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总是伴随着安全风险,因此作为安全研究人员,必须在问题爆发之前进行深入的...

    传媒-“chatGPT+搜索引擎”模式初探

    随着科技巨头微软的创新举措,"ChatGPT+搜索引擎"的新型搜索模式正在重塑互联网信息获取的方式。2023年2月8日,微软推出了new Bing,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谷歌、百度、Opera等公司也相继跟进,纷纷尝试将...

    苹果为何如此成功?.pdf

    苹果公司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商业策略,这些策略使其在科技行业中脱颖而出,击败了像...这一研究还引用了彭博社的数据,证明在六年内,苹果的市值超越了微软和谷歌,彰显了其在新旧科技巨头中的领先地位。

    塞班:霸主诺基亚痛下杀手 好一个丢卒保车.docx

    它的诞生,是为了对抗微软在手机领域的野心,尤其是当时的诺基亚CEO欧利拉,坚决抵制了微软的示好,选择了塞班作为对抗PC巨头的武器。 塞班系统早期的成功在于其易用性和广泛的设备支持。1999年推出的Symbian 5.0...

    手机操作系统的战国时代.docx

    微软作为软件行业的巨头,其操作系统实力不容小觑,WP7的推出展示了微软对抗Google的决心。此外,三星的Bada开源系统也试图利用其在手机市场的份额争夺一席之地。 尽管iPhone的iOS系统在用户基数和应用丰富度上表现...

    AIGC行业投资机会梳理【行行查-hanghangcha.com】.pdf

    在科技巨头之间,谷歌和微软也在积极布局,谷歌因ChatGPT的威胁拉响警报,而微软则三次投资OpenAI。此外,ChatGPT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达到了1亿月活跃用户,其增长速度超过了TikTok和Instagram。 AI技术的积累和融合,...

    机器人的学习研究进展深学习及应用PPT课件.pptx

    随后,微软和百度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投入深度学习的研发,将其应用于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实际场景。 然而,深度学习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模型的解释性、过拟合、训练时间和资源需求大等问题。此外,深度学习需要大量...

    人工智能技术介绍PPT.pptx

    由于深度学习对算力有较高的需求,因此相继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计算框架和平台,如伯克利大学的Caffe、微软的CNTK、Facebook的Torch、亚马逊的MXNet、百度的PaddlePaddle等,尤其是谷歌的TensorFlow能够支持异构设备的...

    专题资料(2021-2022年)Skype巨资收购GroupMe背后遭定位危机.doc

    对于Skype来说,收购GroupMe不仅有助于增强其在微软Windows Phone 7上的通讯能力,还意味着与微软联手对抗Facebook的可能性。虽然Skype与Facebook在某些方面存在合作关系,但长远来看,Facebook也可能发展出自己的...

    从小米生态链看物联网投资机遇.pdf

    过去的互联网时代孕育了诸如GAFAM(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微软)和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全球设备的连接数量已超过人口数量,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亿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在这个新时代...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