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ericbrain
  • 浏览: 564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守破离

阅读更多

学艺的旅程有守 - - 离三个阶段。

 

传统技艺中,通常有“先切入形式,再摆脱形式”,

或所谓“守 - - 离”的学习步骤。

 

首先要拜名师,以学习一流技艺,

其次,要不断动“脑”持续修炼,

最后要用“心”臻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守-破-离

" 创造发展剑招的过程,有守、破、离三阶段。

最初学剑时固须顺从老师所教,把它熟练体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以后突破老师的教导原则,招式心法,

而如有新的心得,则离开师傅,创成新招。 ”

                                 宫本武藏 《五轮书》

 

 

 

学艺旅程的“守破离”种 所谓“守”,系指按照师傅的动作,加以模仿及苦练。

 

所谓“破”系沿袭“守”的阶段,但到了某一程度时,只要动“脑”去思考,不觉地就会显露自己的风格。

因此,只是一味模仿、苦练的学徒,说不上是拥有技艺的人,

也谈不上已经“出师”,他只是动“手”而已,

因此无法窥出师傅教法中的破绽。

 

 

一旦到达“破”的阶段,一定能领悟何者为“必然(基础架式)”,

何者为“偶然(自己风格)”,

并清楚其间的差异所在,无法领悟的人可说尚未到达“破”的阶段。

“必然”系指技艺中无法改变的部分,而“偶然”系指学徒已渗入自己个性的部分。

 

达到“破”的阶段时,不管是“必然”的部分,或是“偶然”的部分,

学徒都愈来愈炉火纯青,但还是无法摆脱师傅的阴影。

 

 

再过一段期间,如果学徒肯用“心”的话,

在无意识之中,会突然开窍,以致难以区别“必然”与“偶然”,

并将此二者融为一体,即达到“离”的阶段。

 

到了此阶段,当然消失了区别的意识,渐渐脱离“原形”而升华至“融合”的境界。

亦即,摆脱了师傅的阴影,而“独创一格”,成为世上绝艺的“一代宗师”,

甚至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地步。

 

 

 

 

日本剑王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1584-1645),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剑圣,有“不可战胜的武士”之称。

他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年少时跟父亲学习兵法。

从十三岁到二十八岁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十六余次,每战必胜。

二十九岁时在岩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一战成名。

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自己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刀的“二天一流”的剑术。

晚年的武藏致力于教授剑术、传播兵法、完成了多部著作,其中以《五轮书》最为著名。

 

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从小习武,参加了60 多次比武,从未输过一次”。

此丰硕的战果,除了他本人认真苦练之外,尚且能钻研兵法、活用兵法。

《五轮书》 包括《地卷》、《水卷》、《火卷》、《风卷》及《空卷》,

内容描述何时该“守”、何时该“破”、何时该“离”的上乘剑艺战略,

 

《五轮书》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qid=1206510926&ref=SR&sr=1-4&uid=168-9795459-1166639&prodid=bkbk728446

 

http://tieba.baidu.com/f?kz=125340607

 

 

因年前读Alistair Cockburn( http://alistair.cockburn.us ) 的《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于其附录所见宫本武藏的心法,

昨又于07年《程序员》杂志某期见Robert C. Martin将软件开发技艺学习与武术学习相比拟;

又JavaEye上注册帐号已经颇久,写blog也已经停止多年来,近因一些缘因,却待重开,

JavaEye上同道颇多,甚是繁荣,乃择此处重建blog,拟以“守破离”为名,乃上述缘由。

 

“守破离”之趣,词学大师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一论,旨趣颇为相契,

亦万法一宗而殊途同归故邪?

乃录其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此博客重开之第一篇,述义,特志之,兼自勉求证“守破离”之境。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