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umingwei2009
  • 浏览: 980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面向接口编程(转载)

 
阅读更多

<!-- [if !mso]> <mce:style><!--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 <!-- [endif]--><!-- [if gte mso 9]><xml> <w:WordDocument> <w:View>Normal</w:View> <w:Zoom>0</w:Zoom> <w:PunctuationKerning/> <w:DrawingGridVerticalSpacing>7.8 磅</w:DrawingGridVerticalSpacing> <w:DisplayHorizontalDrawingGridEvery>0</w:DisplayHorizontalDrawingGridEvery> <w:DisplayVerticalDrawingGridEvery>2</w:DisplayVerticalDrawingGridEvery> <w:ValidateAgainstSchemas/> <w:SaveIfXMLInvalid>false</w:SaveIfXMLInvalid> <w:IgnoreMixedContent>false</w:IgnoreMixedContent> <w:AlwaysShowPlaceholderText>false</w:AlwaysShowPlaceholderText> <w:Compatibility> <w:SpaceForUL/> <w:BalanceSingleByteDoubleByteWidth/> <w:DoNotLeaveBackslashAlone/> <w:ULTrailSpace/> <w:DoNotExpandShiftReturn/> <w:AdjustLineHeightInTable/> <w:BreakWrappedTables/> <w:SnapToGridInCell/> <w:WrapTextWithPunct/> <w:UseAsianBreakRules/> <w:DontGrowAutofit/> <w:UseFELayout/> </w:Compatibility> <w:BrowserLevel>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w:BrowserLevel> </w:WordDocument> </xml><![endif]--><!-- [if gte mso 9]><xml> <w:LatentStyles DefLockedState="false" LatentStyleCount="156"> </w:LatentStyles> </xml><![endif]--> <!-- /* Font Definitions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alt:SimSun;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font-face {font-family:微软雅黑; panose-1:2 11 5 3 2 2 4 2 2 4;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2147483001 705641554 22 0 262175 0;} @font-face {font-family:"/@微软雅黑"; panose-1:2 11 5 3 2 2 4 2 2 4;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2147483001 705641554 22 0 262175 0;}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parent:"";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1.0pt;} /* Page Definitions */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 Section1 {size:612.0pt 792.0pt; margin:72.0pt 90.0pt 72.0pt 90.0pt; mso-header-margin:36.0pt; mso-footer-margin:36.0pt; mso-paper-source:0;}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 <!-- [if gte mso 10]> <mce:styl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 <!-- [endif]-->

1. 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是什么关系

首先,面向接口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并不是平级的,它并不是比面向对象编程更先进的一种独立的编程思想,而是附属于面向对象思想体系,属于其一部分。或者说,它是面向对象编程体系中的思想精髓之一。

2. 接口的本质

接口,在表面上是由几个没有主体代码的方法定义组成的集合体,有唯一的名称,可以被类或其他接口所实现(或者也可以说继承)。它在形式上可能是如下的样子:

<!-- [if gte vml 1]><v:shapetype id="_x0000_t75" coordsize="21600,21600" o:spt="75" o:preferrelative="t" path="m@4@5l@4@11@9@11@9@5xe" filled="f" stroked="f"> <v:stroke joinstyle="miter"/> <v:formulas> <v:f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 <v:f eqn="sum @0 1 0"/> <v:f eqn="sum 0 0 @1"/> <v:f eqn="prod @2 1 2"/> <v:f eqn="prod @3 21600 pixelWidth"/> <v:f eqn="prod @3 21600 pixelHeight"/> <v:f eqn="sum @0 0 1"/> <v:f eqn="prod @6 1 2"/> <v:f eqn="prod @7 21600 pixelWidth"/> <v:f eqn="sum @8 21600 0"/> <v:f eqn="prod @7 21600 pixelHeight"/> <v:f eqn="sum @10 21600 0"/> </v:formulas> <v:path o:extrusionok="f" gradientshapeok="t" o:connecttype="rect"/> <o:lock v:ext="edit" aspectratio="t"/> </v:shapetype><v:shape id="_x0000_i1025"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 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1.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1.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None.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interface InterfaceName
<!-- [if gte vml 1]><v:shape id="Codehighlighter1_24_121_Open_Image" o:spid="_x0000_i1026"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2.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2.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ExpandedBlockStart.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if gte vml 1]><v:shape id="Codehighlighter1_24_121_Closed_Image" o:spid="_x0000_i1027"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3.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3.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ContractedBlock.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 [if gte vml 1]><v:shape id="_x0000_i1032"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11.25pt;height:15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4.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4.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dot.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
<!-- [if gte vml 1]><v:shape id="_x0000_i1028"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5.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5.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InBlock.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void Method1();
<!-- [if gte vml 1]><v:shape id="_x0000_i1029"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5.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5.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InBlock.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void Method2( int para1);
<!-- [if gte vml 1]><v:shape id="_x0000_i1030"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5.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5.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InBlock.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void Method3( string para2, string para3);
<!-- [if gte vml 1]><v:shape id="_x0000_i1031" type="#_x0000_t75" alt="" style='width:8.25pt;height:12pt'> <v:imagedata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6.gif" mce_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6.gif" o:href="http://www.cnblogs.com/Images/OutliningIndicators/ExpandedBlockEnd.gif"/> </v:shape><![endif]--><!-- [if !vml]--><!-- [endif]-->}

那么,接口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接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视角考虑:

1 )接口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实现本接口的类或接口必须拥有的一组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如果你是……则必须能……”的理念。

例如,在自然界中,人都能吃饭,即“如果你是人,则必须能吃饭”。那么模拟到计算机程序中,就应该有一个IPerson (习惯上,接口名由“I ”开头)接口,并有一个方法叫Eat() ,然后我们规定,每一个表示“人”的类,必须实现IPerson 接口,这就模拟了自然界“如果你是人,则必须能吃饭”这条规则。

从这里,我想各位也能看到些许面向对象思想的东西。面向对象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模拟真实世界,把真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类,整个程序靠各个类的实例互相通信、互相协作完成系统功能,这非常符合真实世界的运行状况,也是面向对象思想的精髓。

2 )接口是在一定粒度视图上同类事物的抽象表示。注意这里我强调了在一定粒度视图上,因为“同类事物”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它因为粒度视图不同而不同。

例如,在我的眼里,我是一个人,和一头猪有本质区别,我可以接受我和我同学是同类这个说法,但绝不能接受我和一头猪是同类。但是,如果在一个动物学家眼里,我和猪应该是同类,因为我们都是动物,他可以认为“人”和“猪”都实现了IAnimal 这个接口,而他在研究动物行为时,不会把我和猪分开对待,而会从“动物”这个较大的粒度上研究,但他会认为我和一棵树有本质区别。

现在换了一个遗传学家,情况又不同了,因为生物都能遗传,所以在他眼里,我不仅和猪没区别,和一只蚊子、一个细菌、一颗树、一个蘑菇乃至一个SARS 病毒都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会认为我们都实现了ID escendable 这个接口(注:descendvi. 遗传),即我们都是可遗传的东西,他不会分别研究我们,而会将所有生物作为同类进行研究,在他眼里没有人和病毒之分,只有可遗传的物质和不可遗传的物质。但至少,我和一块石头还是有区别的。

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某日,地球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他叫列宁,他在熟读、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巨著后,颇有心得,于是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物质,就是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至此,我和一块石头、一丝空气、一条成语和传输手机信号的电磁场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因为在列宁的眼里,我们都是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如果列宁是一名程序员,他会这么说:所谓物质,就是所有同时实现了“IReflectabe ”和“IEsse ”两个接口的类所生成的实例。(注:reflect v. 反映 esse n. 客观实在)

也许你会觉得我上面的例子像在瞎掰,但是,这正是接口得以存在的意义。面向对象思想和核心之一叫做多态性,什么叫多态性?说白了就是在某个粒度视图层面上对同类事物不加区别的对待而统一处理。而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有接口的存在。像那个遗传学家,他明白所有生物都实现了IDescendable 接口,那只要是生物,一定有Descend ()这个方法,于是他就可以统一研究,而不至于分别研究每一种生物而最终累死。

可能这里还不能给你一个关于接口本质和作用的直观印象。那么在后文的例子和对几个设计模式的解析中,你将会更直观体验到接口的内涵。

3. 面向接口编程综述

通过上文,我想大家对接口和接口的思想内涵有了一个了解,那么什么是面向接口编程呢?我个人的定义是: 在系统分析和架构中,分清层次和依赖关系,每个层次不是直接向其上层提供服务(即不是直接实例化在上层中),而是通过定义一组接口,仅向上层暴露其接口功能,上层对于下层仅仅是接口依赖,而不依赖具体类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系统灵活性大有好处。当下层需要改变时,只要接口及接口功能不变,则上层不用做任何修改。甚至可以在不改动上层代码时将下层整个替换掉,就像我们将一个WD60G 硬盘换成一个希捷的160G 的硬盘,计算机其他地方不用做任何改动,而是把原硬盘拔下来、新硬盘插上就行了,因为计算机其他部分不依赖具体硬盘,而只依赖一个IDE 接口,只要硬盘实现了这个接口,就可以替换上去。从这里看,程序中的接口和现实中的接口极为相似,所以我一直认为,接口(interface )这个词用的真是神似!

使用接口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同部件或层次的开发人员可以并行开工,就像造硬盘的不用等造CPU 的,也不用等造显示器的,只要接口一致,设计合理,完全可以并行进行开发,从而提高效率。

本篇文章先到这里。最后我想再啰嗦一句:面向对象的精髓是模拟现实,这也可以说是我这篇文章的灵魂。所以,多从现实中思考面向对象的东西,对提高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大有脾益。

下篇文章,我将用一个实例来展示接口编程的基本方法。

而第三篇,我将解析经典设计模式中的一些面向接口编程思想,并解析一下.NET 分层架构中的面向接口思想。

对本文的补充:

仔细看了各位的回复,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讨论技术问题。感谢给出肯定的朋友,也要感谢提出意见和质疑的朋友,这促使我更深入思考一些东西,希望能借此进步。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些东西,以讨论一些回复中比较集中的问题。

1. 关于“面向接口编程”中的“接口”与具体面向对象语言中“接口”两个词

看到有朋友提出“面向接口编程”中的“接口”二字应该比单纯编程语言中的interface 范围更大。我经过思考,觉得很有道理。这里我写的确实不太合理。我想,面向对象语言中的“接口”是指具体的一种代码结构,例如C# 中用interface 关键字定义的接口。而“面向接口编程”中的“接口”可以说是一种从软件架构的角度、从一个更抽象的层面上指那种用于隐藏具体底层类和实现多态性的结构部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定义一个抽象类,并且目的是为了实现多态,那么我认为把这个抽象类也称为“接口”是合理的。但是用抽象类实现多态合理不合理?在下面第二条讨论。

概括来说,我觉得两个“接口”的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面向接口编程”中的接口是一种思想层面的用于实现多态性、提高软件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的架构部件,而具体语言中的“接口”是将这种思想中的部件具体实施到代码里的手段。

2. 关于抽象类与接口

看到回复中这是讨论的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很抱歉我考虑不周没有在文章中讨论这个问题。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下:

如果单从具体代码来看,对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模糊,甚至觉得接口就是多余的,因为单从具体功能来看,除多重继承外(C#Java 中),抽象类似乎完全能取代接口。但是,难道接口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多重继承?当然不是。 我认为,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在于使用动机。使用抽象类是为了代码的复用,而使用接口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多态性。 所以,如果你在为某个地方该使用接口还是抽象类而犹豫不决时,那么可以想想你的动机是什么。

看到有朋友对IPerson 这个接口的质疑,我个人的理解是,IPerson 这个接口该不该定义,关键看具体应用中是怎么个情况。如果我们的项目中有WomenMan ,都继承Person ,而且WomenMan 绝大多数方法都相同,只有一个方法DoSomethingInWC ()不同(例子比较粗俗,各位见谅),那么当然定义一个AbstractPerson 抽象类比较合理,因为它可以把其他所有方法都包含进去,子类只定义DoSomethingInWC (),大大减少了重复代码量。

但是,如果我们程序中的WomenMan 两个类基本没有共同代码,而且有一个PersonHandle 类需要实例化他们,并且不希望知道他们是男是女,而只需把他们当作人看待,并实现多态,那么定义成接口就有必要了。

总而言之,接口与抽象类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的动机,而不在于其本身。而一个东西该定义成抽象类还是接口,要根据具体环境的上下文决定。

再者,我认为接口和抽象类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抽象类和它的子类之间应该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接口仅仅是它的子类应该实现的一组规则。(当然,有时也可能存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但我们使用接口的目的不在这里)如,交通工具定义成抽象类,汽车、飞机、轮船定义成子类,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汽车、飞机、轮船都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再譬如Icomparable 接口,它只是说,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必须要可以进行比较,这是一条规则。如果Car 这个类实现了Icomparable ,只是说,我们的Car 中有一个方法可以对两个Car 的实例进行比较,可能是比哪辆车更贵,也可能比哪辆车更大,这都无所谓,但我们不能说“汽车是一种特殊的可以比较”,这在文法上都不通。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SNS单模无芯光纤仿真与传感器结构特性分析——基于Rsoft beamprop模块

    内容概要:本文主要探讨了SNS单模无芯光纤的仿真分析及其在通信和传感领域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模间干涉仿真的重要性,利用Rsoft beamprop模块模拟不同模式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情况,进而分析光纤的传输性能和模式特性。接着讨论了光纤传输特性的仿真,包括损耗、色散和模式耦合等参数的评估。随后,文章分析了光纤的结构特性,如折射率分布、包层和纤芯直径对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镀膜技术对光纤性能的提升作用。最后,进行了变形仿真分析,研究外部因素导致的光纤变形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为优化光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适合人群:从事光纤通信、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SNS单模无芯光纤特性和优化设计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光纤性能并拓展其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方法和技术细节,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SNS单模无芯光纤在未来通信和传感领域的重要地位。

    发那科USM通讯程序socket-rece

    发那科USM通讯程序socket-set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WIFI.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WIFI.zip

    JS+HTML源码与image

    源码与image

    物流行业车辆路径优化:基于遗传算法和其他优化算法的MATLAB实现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物流行业中路径规划与车辆路径优化(VRP)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冷链物流、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VRPTW)、考虑充电桩的车辆路径优化(EVRP)以及多配送中心情况下的路径优化。文中不仅介绍了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多种优化算法的理论背景,还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及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算法的具体实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如何通过MATLAB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计算,以得出最优的路径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物流行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路径优化感兴趣的开发者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车辆路径的企业和个人,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按时交付货物。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算法和代码,读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优化方法,提升物流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建议读者参考相关文献和教程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8.do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8.doc.zip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城市路径规划Matlab实现——解决TSP问题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城市路径规划优化问题(TSP),并通过Matlab实现了该算法。文章详细解释了GWO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寻找猎物、围捕猎物和攻击猎物三个阶段,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通过不断迭代优化路径,最终得到最优的城市路径规划方案。与传统TSP求解方法相比,GWO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适用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尽管如此,算法在面对大量城市节点时仍面临运算时间和参数设置的挑战。 适合人群:对路径规划、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学生以及从事交通规划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和开发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②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出行效率;③探索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代码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但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算法参数和优化策略。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Intel3.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Intel3.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2019京东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2019京东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北京光桥科技有限公司面试题.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北京光桥科技有限公司面试题.zip

    物理学领域十字形声子晶体的能带与传输特性研究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十字形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传输特性。首先介绍了声子晶体作为新型周期性结构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十字形声子晶体的独特结构特点。接着从散射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周期等方面分析了其对能带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获得了能带图。随后讨论了十字形声子晶体的传输特性,即它对声波的调控能力,包括传播速度、模式和能量分布的变化。最后通过大量实验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指出散射体的材料、形状和排列方式对其性能有重大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物理学、材料科学、声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声子晶体尤其是十字形声子晶体能带与传输特性的科研工作者,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声子晶体在未来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嵌入式系统开发_USB主机控制器_Arduino兼容开源硬件_基于Mega32U4和MAX3421E芯片的USB设备扩展开发板_支持多种USB外设接入与控制的通用型嵌入式开发平台_.zip

    嵌入式系统开发_USB主机控制器_Arduino兼容开源硬件_基于Mega32U4和MAX3421E芯片的USB设备扩展开发板_支持多种USB外设接入与控制的通用型嵌入式开发平台_

    e2b8a-main.zip

    e2b8a-main.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火柴人跑酷(2).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火柴人跑酷(2).zip

    【HarmonyOS分布式技术】远程启动子系统详解:跨设备无缝启动与智能协同的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该系统作为HarmonyOS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破设备间的界限,实现跨设备无缝启动、智能设备选择和数据同步与连续性等功能。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它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体验。文章还探讨了该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最后,文章展望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强调其在技术优化和应用场景拓展上的无限可能性。 适合人群:对HarmonyOS及其分布式技术感兴趣的用户、开发者和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探索该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③了解该系统为开发者提供的开发优势和实践要点。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介绍了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阅读本文,用户可以全面了解该系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设备间的协同能力和用户体验,为智能生活带来新的变革。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1.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1.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激光反弹.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激光反弹.zip

    COMSOL相控阵检测技术在有机玻璃斜楔中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应用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COMSOL相控阵检测技术在有机玻璃斜楔上放置16阵元进行工件内部缺陷检测的方法。首先阐述了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通过控制各阵元的激发时间和相位来实现声波的聚焦和扫描。接着,重点解析了横孔缺陷的反射接收波,解释了波的折射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因。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COMSOL模拟声波传播过程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固体力学、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相控阵检测技术和COMSOL仿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研究和工业应用场景,旨在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声速匹配现象有助于理解波在不同介质间的传播特性,这对优化检测参数设置有重要意义。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极速奔跑者.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极速奔跑者.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微软_interview.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微软_interview.zip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