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分析阶段将分析类分成三种类型: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
边界类用于描述外部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识别边界类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识别出用户对界面的需求。
边界类
边界类是一种用于对系统外部环境与其内部运作之间的交互进行建模的类。这种交互包括转换事件,并记录系统表示方式(例如接口)中的变更。
边界类对系统中依赖于环境的那些部分进行建模。实体类和控制类对独立于系统外部环境的那部分进行建模。因此,如果更改 GUI 或
通信协议,将只会更改边界类,对实体类和控制类则毫无影响。 由于明确了系统的边界,边界类能帮助人们更容易地理解系统。在设计时,它们为确定相关服务提供了一个好的起点。例如,如果在设计初期就确定了一个打印机接口,很快您即会发现您必须对打印输出的格式也进行建模。 常见的边界类有窗口、通信协议、打印机接口、传感器和终端。如果您在使用 GUI 生成器,您就不必将按钮之类的常规接口部件作为单独的边界类来建模。通常,整个窗口就是最精制的边界类对象。边界类还有助于获取那些可能不面向任何对象的 API(例如遗留代码)的接口。 您应该根据边界类所表示的边界类型来对边界类建模。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和与人员主角进行通信(通过用户界面)在目的上大有不同。在用户界面建模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向用户显示界面。而在系统通信建模中,最应关注的是通信协议。 边界对象(即边界类的一个实例)的生存期可以比用例实例的生存期更长。举例来说,边界对象必须在两个用例执行之间的一段时间显示在
屏幕上时就符合这种情况。但是,通常情况下二者的生存期一样长。 查找边界类边界类帮助系统接口与系统外部进行交互。边界对象将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变更(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的变更、用户需求的变更等)分隔开,使这些变更不会对系统的其他部分造成影响。 一个系统可能会有多种边界类: · 用户界面类 - 帮助与
系统用户进行通信的类 · 系统接口类 - 帮助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的类 · 设备接口类 - 为用来监测外部事件的设备(如传感器)提供接口的类 查找用户界面类 表示用户界面的边界类可能在用户界面建模活动期间存在;只要合适,就可在此活动期间重复使用这些类。如果尚未进行用户界面建模,那么下面进行的讨论将有助于查找这些类。 每个用例主角对都至少有一个边界类。可以认为此对象担负着协调与主角之间的交互的职责。此边界对象有一些辅助对象,边界对象将它的某些职责委派给这些辅助对象。这对于基于窗口的 GUI 应用程序来说更是如此。在这些应用程序中,通常每个窗口或
窗体都对应一个边界类。 制作用户界面原型的草图或者对之进行屏幕转储,借此来展示边界对象的行为和外观。 仅对系统的核心部分建模,不要对 GUI 中的每个按钮、列表和小部件都建模。分析的目的是要大致了解系统是如何构成的,而不是要设计每一个细枝末节。换句话说,您只需为系统中的一些现象或者在用例实现的事件流中提及的一些事物确定边界类。另请参见指南:边界类(用户界面建模)。 查找系统接口类 与外部系统通信的边界类负责管理与外部系统的对话,它为正在构建的系统提供与该外部系统的接口。 示例: 在自动柜员机中,提款必须通过 ATM 网络(一个主角)得到验证,然后该网络再通过银行会计系统对提款进行验证。我们可以确定让一个称为 ATM 网络接口的对象来提供与 ATM 网络之间的通信。 与现有系统的接口可能已有明确定义。如果是这样,即可从接口定义中直接推导出职责。如果已经有一个正式的接口定义,则可对它实施
逆向工程,这样就不必在此正式界定它。只需记下这一点,说明现有接口将在设计阶段中复用。 查找设备接口类 系统中有些元素的行为使它们看起来象是外部元素(没有受到系统中任何对象的影响就自发地改变值),例如传感器装置。尽管可以用主角来表示这类
外部设备,但系统用户发现这样做会造成一些“混乱”,因为这很可能造成对设备和真人主角“等同”对待。但是,一旦我们不再收集需求,我们就需要考虑所有外部事件的来源,并确保我们有办法让系统检测这些事件。 如果在用例模型中用主角来表示设备,那么对使用边界类来帮助设备与系统通信这种做法验证其合理性就很容易了。如果用例模型中没有这些“设备主角”,那么现在正是添加它们的时机,同时还需在适当的地方对用例补充说明进行更新。 为每个“设备主角”创建一个边界类,用来获取该设备或传感器的职责。如果设备已经有一个明确定义的接口,记下这一点,以便以后设计时引用它。
分享到:
相关推荐
### 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用例分析——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三种分析类图 #### 一、概述 本文旨在对医院预约挂号系统的用例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通过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这三种分析类图来探讨其架构设计与实现...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分析类通常分为边界类(Boundary Classes)、控制类(Controller Classes)和实体类(Entity Classes)。边界类负责用户界面交互,控制类处理业务逻辑,而实体类则代表系统中的核心数据和业务实体...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三个基本的分析类: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 1. 边界类(Boundary Class): 边界类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包括接收用户输入和展示系统输出。在医院预约挂号系统中,这些类可能包括用户界面...
- **关键对象**:用户界面(边界类)、用户(实体类)、登录控制器(控制类)。 - **交互流程**: - 用户界面接受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 登录控制器验证输入的信息。 - 如果信息正确,则允许用户登录;否则...
对于大多数企业局域网来说,路由器已经成为正在使用之中的最重要的安全设备之一。经过恰当的设置,边缘路由器能够把几乎所有的最顽固的坏分子挡在网络之外。本文研究了一下可以用来保护网络安全的9个方便的步骤。...
等价类划分与边界值方法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一、 等价类划分法定义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旨在将测试用例分配到不同的等价类中,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和测试时间。等价类划分法的主要思想是将软件的...
分析决策信息系统的边界类属性,结合可变精度粗糙集与经典粗糙集理论,对比边界类属性与正域类属性及负域类属性的差别,提出了正向迁移属性和负向迁移属性概念,结合例子给出正向迁移属性与负向迁移属性的求法,并对...
本主题关注的是“第一类边界条件下柱体内温度分布的求解及MATLAB实现”,这涉及到热力学、数学物理方法以及数值计算技术。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值计算软件,常被用于解决这类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第一类边界...
"第二类边界条件三次样条插值多项式" 知识点一:第二类边界条件三次样条插值多项式的定义 第二类边界条件三次样条插值多项式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方法,用于近似解决边界值问题。它通过将函数近似为三次多项式,使得...
Java基于要SWing技术自定义标签的边界效果,通过javax.swing.border.Border 接口,进行自定义边界类OwnBorder。可以实现空边界(EmptyBorder)、斜切边界(BevelBorder)、蚀刻边界(EtchedBorder)、线条边界...
###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断法 #### 一、等价类划分法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能够帮助测试工程师以较小的成本实现较为全面的测试覆盖。 **1.1 有效...
1. 边界类:边界类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接口,它处理输入和输出,如用户界面、设备接口等。在RUP(统一过程)中,边界类用于建模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运作之间的交互,包括事件转换和系统表示方式的变化。边界类的...
在实际测试中,边界值分析是对等价类划分的进一步扩展,它强调在每个等价类的边界上进行测试,因为边界值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例如,对于QQ账号长度的要求,如果规定是6-10位,那么我们不仅需要测试6位和...
1. **边界类**:边界类(Boundary Classes)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接口,负责处理输入和输出。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中,它们相当于视图(View),接收用户的输入,展示数据给用户,并将用户的操作...
【实验二 第二类边界条件三次样条差值多项式】 该实验主要涉及的是三次样条插值技术,特别是带有第二类边界条件的实现。三次样条插值是一种在离散数据点上构造平滑曲线的方法,常用于数据拟合和插值。它通过构建一...
本文档是一篇关于扩散方程稳态近似分析的研究性论文,研究了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过程,专注于有限长度区间内物质扩散的理论分析及其近似解的求解方法。文章由王成善和穆小静两位作者撰写,分别隶属于重庆大学的...
黑盒测试详细讲解、边界值测试、等价类测试 本资源摘要信息将详细讲解黑盒测试中的边界值测试和等价类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边界值测试和等价类测试是黑盒测试的...
本实验报告将深入探讨两种经典的黑盒测试技术: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 首先,等价类划分法是根据输入条件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内的数据对于测试目的来说是等效的。这种方法...
边界分类数据
控制类通常没有直接的现实世界对应物,它们负责处理边界类接收到的信息,并指导其流向正确的实体类。控制类在系统中起到了“导演”角色,确保各种操作的顺利进行。 实体类的识别需要深入理解应用领域,分析用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