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谈社交网络,无不先谈起网络。你首先要知道网络是什么?网络是将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物理介质和驱动等软件相互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这个是我个人对网络的理解,完全没有百度,OK!居然网络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那必然网络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了。有句话说的好:科技以人为本,居然人类拥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通过抽象思维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那么本质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服务于人!
但是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首先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主要是一些媒体,权威机构,应该更确切的说一开始是为了军事机构运算相互联络的。后来媒体,教育机构也纷纷加入,但是那个时候的页面由于只是HTML的静态页面,没有互交的功能,正是由于这个所以网络上的交流有一定局限性,只能看不能相互互动。这个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一般是主流媒体把一些报纸的图片文字发上去,形成静态页面。供少数人观看,注意我的措辞。那个时候由于经济不是很发达,很少人能买得起电脑。所以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其实功能相当的局限。那个时候的页面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电子版本的报纸,其实从本质上还是报纸,还是没有改变。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好多人都买的起电脑了,这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动态网页技术开始出现,出现最早的是微软的asp(Active servicepage),他将脚本语言嵌入到HTML中去,实现了相互交互的功能。一个新的用户体验时代就这么诞生了!从此网络变的十分丰富多彩。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是人参与到了其中。随后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社交网络便运营而生。真正的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最重要的互联网人际关系理论支撑了他,有一个理论叫做你可以通过1个熟人认识六个人。最伟大的一个社交网络就是facebook.在提到facebook我又要大赞马克扎克伯格了。这位年轻的兄弟拥有前瞻性的眼光,他通过分享按钮,通过一个人分享,发布到好友的页面,好友的好友再次分享,就这么扩散式的就把人和人之间那么美妙的联系在了一起!
扎克伯格可谓是社交领袖,他前瞻性的把开放平台的概念引入了,这一切都是自然和谐,随之数据爆发性的成倍增长!好多应用包括网络的手机的应用纷纷接入到这个平台。这和不说明欧美名族开放的思想惟妙惟肖的展现了啊!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入侵:例如,对于Facebook的数据流,乍一看或许会有人认为,用户的“like”和“dislike”是唯一可以直接利用的部分,然而社会化营销所利用的数据远远比传统营销要更为广泛,这种自由流动的数据流,以及这些数据流背后的用户行为,让我们发现许多新的问题,或者从中找到解决老问题的新方法。总是数据是发疯似的增长。硬盘似乎永远是不够用的!
从而一个理论顺理成章得影响我们的潜意识:那就是社会化改变商业!对于企业来说,社交媒体的用途不仅仅是获得粉丝和推送广告,而是可以从社会化数据中进一步分析,得出明确的产品提供信息和反馈。例如,英国移动运营商Giffgaff就利用社交媒体鼓励用户设计自己钟爱的手机,为用户提供客户服务。又或者说,企业家可以通过社会化数据分析了解某个新闻报道对品牌的影响,从而作出进一步的决策。像Prosodic这样的公司可以实时监控社会化情绪信息,为营销者给出消息发布的最佳时间建议,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效果。
揭示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
通过对社会化数字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得出个人的网上行为习惯以及地理信息等,这将为网络行为方式及互动打开一扇大门。
例如,我们可能觉得高绩效团队可遇不可求的(尤其对服务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但德勤咨询公司通过对其员工的社会化数据(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在线互动)的分析,并将其与数据指标(人均收入、盈利能力、工作人员更替等),他们发现了高绩效团队把的一些内在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德勤致力于打造高凝聚力的团队,但高绩效团队的这种凝聚力更多的是取决与外部联系而非内部相互作用。
随之,我们该开始谈论第三个时代了:那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物联网时代。物联网似乎不可思议。将网络的对象神奇得移形换大法了。在这个年代所有的东西都是物物联网。包括智能电视,手机,洗衣机,汽车,房屋,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通信。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话又要说回来了,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没有互联网谈何物联网呢。其实最终还是方便人类的生活。
下面我们就说目前的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过渡产品:手机移动互联网:说到手机互联网,不得不佩服历史的车轮的轮回是如此的完美,听我娓娓道来:我们回顾一下当年PC出现的时候的历程,首先PC机是诞生在苹果公司的,苹果公司当时是用作开发编程用的。硬件和软件都是被苹果给垄断的!所以那个时候电脑是十分贵的,物以稀为贵么,很好理解!但是后来一些硬件厂商开始相互合作,比如CPU厂商interl AMD 声卡 显卡 等等通过不同厂商的制作,为后来的软件时代做了铺垫,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开始崛起,windows操作系统改善了人们的全新的思维方式,从此操作电脑变的如此的优雅,是一种便捷,是一种享受。而一些个人 或者是一些厂商开始纷纷关心软件的开发,软件就是针对PC桌面系统的软件就这么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了。这些应用软件都嫁接在了PC操作系统之上。而又随之网络发展迅猛,人们逐渐开始享受互联网的东西了,而且PC资源对用户电脑的压力很大,何不把一些压力交给服务器承受呢!服务器本身就比一般的电脑配置高很多,而且服务器上硬盘容量很大,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网络时代到来了.好 我们现在开始说手机移动时代,因为PC机有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人们于是将手机这个通信设备也联网。我们就看一下智能机的发展历程;首先不得不佩服苹果,乔布斯永远是我们的领路人,他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产品Iphone 做工如此精细,天衣无缝,堪称完美。但是又要说他的价格了。正式由于他的垄断,一些硬件厂商开始反垄断,比如三星 HTC 摩托罗拉开始生产硬件。同时互联网巨头google充当了当年PC微软的地位,他推出了android操作系统,一些硬件商纷纷加盟,最重要的是android是基于Linux开源的操作系统,势必将成本降低了很多。为之又是个人 企业爆发了手机应用开发热!你看啊历史的车轮转的如此的完美,我真的相信了一句话:世界是一个圆,永远是和谐完美的。
接下去论一下互联网发展的最新应用领域:移动商务在四个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包括: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更精准地面向消费者,帮助其寻找本地的优秀商品和服务;价格透明化,新的应用帮助用户比较本地和线上商店的价格;折扣让利,iPhone版Groupon应用提供低至一折的本地服务;实时满足,数码和内容产品购买后实时获得,包括iPhone上的iTunes音乐商店等。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趋势。文章列举了九大趋势:
1、移动平台迅速普及
从2010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总销量已超过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之和。
2、移动业务全球化发展
去年第三季度全球3G用户数同比增长35%至7.26亿,普及率达14%;其中中国市场达到2000万,增长率高达458%。目前3G用户数最多的分别是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1.41亿和1.09亿,而中国、巴西、印尼和越南等国增长迅猛。
3、社交网络加速移动业务发展
Facebook、苹果和谷歌三大平台增长依然强劲,分别是社交、移动和搜索方面的领军企业。Facebook用户数已达6.62亿,同比增长41%,平台上有超过55万种应用,总下载次数超过5亿次;苹果用户数超过1.3亿,同比增长103%,平台上有35万以上应用,总下载次数超过100亿;谷歌用户数达9.72亿,同比增长8%。
新兴平台发展更快,微博网站Twitter用户数达2.53亿,独立访问用户同比增长85%;社交游戏公司Zynga用户数超过1.3亿,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团购网站Groupon用户数达5100万,同比增长25倍。
4、用户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方式转变
在2011年1月份,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中,32%用于电话和短信等;9%用于电子邮件应用;12%用于上网浏览和网络应用;其他47%时间则用于地图、游戏、社交网络等。意味着60%的时间用于各种“新活动”。另外,思科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后5年内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
5、移动广告前景光明但目前增长仍较为缓慢
据统计,移动广告的性价比远超互联网、电视、印刷、广播和户外广告,但需要积极探索新广告形式,吸引更多高级客户。
6、移动商务将改变购物行为模式
移动商务在四个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包括: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更精准地面向消费者,帮助其寻找本地的优秀商品和服务;价格透明化,新的应用帮助用户比较本地和线上商店的价格;折扣让利,iPhone版Groupon应用提供低至一折的本地服务;实时满足,数码和内容产品购买后实时获得,包括iPhone上的iTunes音乐商店等。
7、虚拟物品和应用内交易勃兴
2010年仅美国市场虚拟物品交易额就超过15亿美元,今年有望超过20亿美元。
8、不同平台发展速度迥异
去年第四季度,使用谷歌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300万部,市场份额达33%,一举超过诺基亚排行第一,同比增长615%;苹果iPhone出货量也同比大增86%;而诺基亚智能手机销量仅增长30%,份额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44%滑落至31%;微软智能手机销量下降了20%。
此外,Android和iOS平台上用户上网时间和下载的应用数量也显着高于其他平台,这一因素导致iPhone用户中付费用户的比例高达13%左右,相比之下其他平台仅为3%左右。
9、互联网领域变革将加速,新兴企业层出不穷
2004年市值排行前15的互联网公司中有7家已跌下该榜单;目前市值排行前三的互联网公司分别是苹果、谷歌和亚马逊,腾讯列第四位,中国企业中还有百度、阿里巴巴和网易上榜。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同样会涌现一批后起之秀。
总之这个充满魔力的年代,似乎创新也开始源源不断,似乎互联网的产品永远都不能满足人类的眼球和欲望,互联网应用是如此具有创新意义,他就像是激发了了人类创意的源泉,而这一切从本质来说社交网络有这非凡的意义。正式人得参与,开放平台的建立,才吸引了无数应用遍地开花。激发了人们无限的创意。而这一切思想的源泉还是马克扎克伯格的魅力和他前瞻性的思想的结晶!--------
作者 秦伟平 参考书目<</span>微刊 互联网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参考文献 中国织网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 **初期探索阶段**:早期的社交网络形式主要以BBS(Bulletin Board System)论坛为主,如天涯社区、猫扑大杂烩等,这些平台虽然功能较为单一,但却是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的雏形。 2. **成长期**:随后,随着互联网...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 社交网络研究的重要性和发展 - **背景**:社交网络自互联网普及以来迅速...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交网络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 一、社交网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社交网络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普遍且影响力巨大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据统计,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的活跃用户已超过13.5亿,而中国的QQ、QQ空间等社交软件的用户数量...
社交网络可视化分析对电商企业网络口碑营销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口碑营销成为了电商企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网络口碑,即消费者在网上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讨论,是影响消费...
在社交网络分析中,无向图通常用来表示没有方向的社交关系,而有向图则用于表示有明确方向的社交关系,如关注或关注者关系。 文档还提到了二分图(Bipartite)和多重图(Multigraph),这两种图在社交网络分析中也...
【在线社交网络影响力分析】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线社交网络的普及而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这篇由吴信东、李毅和李磊共同撰写的论文,深入探讨了社交影响力的概念、相关模型以及度量方法...
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交网络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城市居民到农村居民,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功能日益丰富,除了基本的聊天和交友功能,还增加了许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社交网络上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数据处理能力的范围。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处理这类数据提供了可能。 而“数据分析”是指通过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收集...
### SNS社交网络年度发展报告知识点解析 #### 1. 定义与研究范畴 ...无论是对于开发者、平台运营商还是广告主而言,这份报告都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NS社交网络的生态系统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微博社交网络数据挖掘与用户权重分析是当下互联网行业和数据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作为社会的重要资源,对于其挖掘分析具有深远的意义。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数据更新和用户间...
5. 社交网络与游戏的融合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游戏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更加紧密。例如,一些游戏引入了社交媒体元素,如分享成就、邀请好友等,而社交平台也开始推出内置游戏的功能。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游戏玩...
这反映了数据挖掘领域重心从传统的统计学习方法转向了对社交媒体和在线社交网络的研究,特别是关注大规模图结构的挖掘。 在会议的Keynote报告环节,专家们围绕几个重要主题进行演讲,包括大数据、产业化、优化方法...
6. 社交网络趋势观察:通过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可以观察到社交网络行业的趋势,比如哪些新的表达方式(如斗图)正在流行,哪些内容领域(如科技、美食)受到用户关注,从而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7. 用户心理和...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避免大量摄入虚假信息,准确识别信息源的真实性,揭示微博信息的传播重要性度量及虚假信息检测机制已然成为复杂网络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对虚假信息网络传播特性深入挖掘,有助于分析...
Q10询问用户是否愿意为社交网络服务付费,这涉及到商业模式和用户付费意愿的问题,对于社交网络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有指导意义。 最后,Q11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提供改进建议,这能直接收集用户的第一手反馈,...
- **展望**:预测未来社交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综上所述,社交网络市场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策略制定和实施,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还可以...
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用户如何响应隐私关注的变化,并提出了针对社交网络发展、隐私业务应用、隐私监管策略和用户隐私安全策略的一系列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构建了社交网络隐私关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