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ruxin86
  • 浏览: 10642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责任链模式

 
阅读更多
转自:http://zddava.iteye.com/blog/375811
下面的一系列文章主要是描述设计模式中的行为模式,也是本系列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了。

按照在网络上搜到的定义:行为模式是对在不同对象之间划分算法和职责的抽象化,行为模式不仅描述对象或类本身,还描述了他们之间的交互。

行为模式是设计模式中最大的一类了,个人感觉行为模式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行为的抽象,也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类模式。

行为模式主要包括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模式(Command),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迭代器模式(Iterator),中介者模式(Media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观察者模式(Observer),状态模式(State),策略模式(Strategy),模版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访问者模式(Visitor)。

在后面的文章中将会一一的叙述,首先来看一下责任链模式。

1.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如果您看过Tomcat的源代码,一定对里边的管道模式(Pipeline)记忆犹新;如果您了解Servlet规范的话,一定会知道Filter;如果您使用过Struts2的话,一定清楚无处不在的interceptor。上边的这些概念可以说都是责任链模式的抽象,或者说变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原生态"的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顾名思义,对一个请求设计出一个链状的处理流程,处于链条上的每个类都可以处理这个请求,或者放弃对请求的处理然后交给链条上的下一个类。

一个"纯粹"的责任链模式应该是请求只能交给责任链上的一个类去处理,而不是每个类处理一部分,后者应该叫变种的责任链。还是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就举一个产品的客户打电话寻求帮助的例子吧。

假如客户买了某公司的一个产品,可是发现产品出了问题,于是打电话到部门A询问,部门A告诉他去问一下部门B,部门B再让他问一下部门C...... 以此类推,最后部门Z终于给他解决了问题。

下面贴一下实现的代码,首先要有一系列的部门,这些部门就是责任链上的一系列类。

第一个是部门的基类:


Java代码 
1./** 
2. * 部门基类<br> 
3. *  
4. */ 
5.public abstract class Department {  
6. 
7.    protected Department successor;  
8. 
9.    /** 
10.     * 处理方法,调用此方法处理请求 
11.     */ 
12.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  
13. 
14.    /** 
15.     * 赋值方法,调用此方法设置下家 
16.     *  
17.     * @param successor 
18.     */ 
19.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Department successor) {  
20.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21.    }  
22. 
23.    /** 
24.     * 取值方法,得到下家对象 
25.     *  
26.     * @return 
27.     */ 
28.    public Department getSuccessor() {  
29.        return successor;  
30.    }  
31.} 
/**
* 部门基类<br>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Department {

protected Department successor;

/**
* 处理方法,调用此方法处理请求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

/**
* 赋值方法,调用此方法设置下家
*
* @param successor
*/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Department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
* 取值方法,得到下家对象
*
* @return
*/
public Department getSuccessor() {
return successor;
}
}

后边的部门子类都要继承这个类,然后覆盖handleRequest方法去处理用户请求,另外,successor是指如果这个部门不能处理的话,将请求转接给的下一个部门。

然后来看一个用户请求的抽象,部门的具体实现会用到,这里先列出来。这个类本质上不是cor的一个组成部分。


Java代码 
1./** 
2. * 客户发出的请求类型<br> 
3. *  
4. */ 
5.public class Request {  
6.    public enum RequestType {  
7.        /** 产品错误 */ 
8.        ProductError,  
9.        /** 功能使用 */ 
10.        FunctionUsage,  
11.        /** 其他请求 */ 
12.        Others  
13.    }  
14. 
15.    private RequestType type;  
16. 
17.    public Request(RequestType type) {  
18.        this.type = type;  
19.    }  
20. 
21.    public RequestType getType() {  
22.        return type;  
23.    }  
24. 
25.} 
/**
* 客户发出的请求类型<br>
*
*/
public class Request {
public enum RequestType {
/** 产品错误 */
ProductError,
/** 功能使用 */
FunctionUsage,
/** 其他请求 */
Others
}

private RequestType type;

public Request(RequestType type) {
this.type = type;
}

public RequestType getType() {
return type;
}

}

下面来看几个部门的具体实现:


Java代码 
1./** 
2. * 销售部门<br> 
3. *  
4. */ 
5.public class SalesDepartment extends Department {  
6. 
7.    @Override 
8.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9.        /* 判断请求的类型来决定哪种请求来自己处理,哪种抛给Successor */ 
10.        if (request.getType() == Request.RequestType.FunctionUsage) {  
11.            System.out.println("SalesDepartment: The request is handled here.");  
12.        } else if (getSuccessor() != null) {  
13.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14.        } else {  
15.            System.out.println("The request cannot be handled");  
16.        }  
17.    }  
18.}  
19. 
20. 
21./** 
22. * 开发部门<br> 
23. *  
24. */ 
25.public class DevelopDepartment extends Department {  
26. 
27.    @Override 
28.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29.        /* 判断请求的类型来决定哪种请求来自己处理,哪种抛给Successor */ 
30.        if (request.getType() == Request.RequestType.ProductError) {  
31.            System.out.println("DevelopDepartment: The request is handled here.");  
32.        } else if (getSuccessor() != null) {  
33.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34.        } else {  
35.            System.out.println("The request cannot be handled");  
36.        }  
37.    }  
38. 
39.} 
/**
* 销售部门<br>
*
*/
public class SalesDepartment extends Depart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 判断请求的类型来决定哪种请求来自己处理,哪种抛给Successor */
if (request.getType() == Request.RequestType.FunctionUsage) {
System.out.println("SalesDepartment: The request is handled here.");
} else if (getSuccessor() != null) {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e request cannot be handled");
}
}
}


/**
* 开发部门<br>
*
*/
public class DevelopDepartment extends Departm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 判断请求的类型来决定哪种请求来自己处理,哪种抛给Successor */
if (request.getType() == Request.RequestType.ProductError) {
System.out.println("DevelopDepartment: The request is handled here.");
} else if (getSuccessor() != null) {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e request cannot be handled");
}
}

}

最后是调用它的客户端代码:


Java代码 
1.public class Client {  
2. 
3.    /** 
4.     * @param args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7.        Department sales = new SalesDepartment();  
8.        Department develop = new DevelopDepartment();  
9.          
10.        sales.setSuccessor(develop);  
11.          
12.        Request funcReq = new Request(Request.RequestType.FunctionUsage);  
13.        Request errorReq = new Request(Request.RequestType.ProductError);  
14.        Request otherReq = new Request(Request.RequestType.Others);  
15.          
16.        sales.handleRequest(funcReq);  
17.        sales.handleRequest(errorReq);  
18.        sales.handleRequest(otherReq);  
19.    }  
20. 
21.} 
public class Clien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partment sales = new SalesDepartment();
Department develop = new DevelopDepartment();

sales.setSuccessor(develop);

Request funcReq = new Request(Request.RequestType.FunctionUsage);
Request errorReq = new Request(Request.RequestType.ProductError);
Request otherReq = new Request(Request.RequestType.Others);

sales.handleRequest(funcReq);
sales.handleRequest(errorReq);
sales.handleRequest(otherReq);
}

}

这样,一个完整的责任链例子就写完了。

最后,给出责任链模式的类图: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spring责任链模式详解

    责任链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该请求。在Spring框架中,责任链模式被广泛应用于AOP(面向切面编程)和事件处理等场景。下面将详细阐述责任...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源码

    责任链模式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允许在对象之间建立一条处理请求的链条,每个对象都包含对请求的处理逻辑,以及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对象的能力。这种模式使得请求可以在链上的对象之间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

    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

    职责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处理请求的对象链,使得请求可以在链上的各个对象间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处理。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耦请求发起者和处理者,...

    责任链模式代码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把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这个请求。这种模式让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因为发送者无需知道哪个对象会处理请求,而接收者也无需知道请求来自哪里...

    设计模式 - 职责链模式(C++实例)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组织成一条链,每个对象都包含对请求的处理或传递的责任。在C++中实现职责链模式,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抽象处理器类,...

    责任链模式Demo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来形成一条链,每个对象都包含对请求的处理逻辑,以及将请求传递给链中下一个对象的能力。这种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把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式结构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这个请求。这种模式使得我们能够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解耦,同时也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改变处理顺序或添加新的...

    JAVA设计模式之行为模式 责任链模式和状态模式

    本篇将探讨两种重要的行为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和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的模式,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在...

    职责链模式模型代码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沿着对象链传递请求,让每个对象决定是否处理这个请求,或者将请求传递给链中的下一个对象。在C#中,我们可以利用类和接口来实现这种模式。让...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Chain)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通过将多个处理对象串联成一个处理链,使得请求沿着这个链进行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处理。这种模式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以在运行时动态...

    责任链模式例子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来解耦发送者和接收者。在责任链模式中,每个对象都是链上的一个节点,可以处理请求的一部分或者将请求传递给链上的下一个对象。这种模式使得系统...

    第17章_职责链模式.ppt

    【职责链模式】是行为型模式的一种,其主要动机是解耦请求的发送者和处理者。在职责链中,多个对象可以接收并处理同一个请求,这些对象形成一条链,请求沿着链传递,直到某个对象负责处理。这种方式减少了对象间的...

    责任链模式小demo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对象(过滤器)形成一个链,这些对象依次处理请求,而发送者无需知道哪个对象具体处理请求。这种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解耦,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1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发送,而接收者可以在链中的任何位置处理该请求。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处理请求的对象组织成一个链条,每个对象(节点)都包含对下个处理者的...

    责任链模式学习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定义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这些对象形成一个链,请求沿着这个链传递,直到某个对象能够处理它。这种方式使得我们可以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同时增加了系统扩展的...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程序

    一、责任链模式 现有 “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五种角色,当有人要请假时要进行以下处理 1.只能是下级象上级请假(如“排长”只能向“连长请假”) 2.班长可以批准1天内的假期,排长批5天,...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Java实现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能够处理这个请求为止。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接口和类的组合来实现这种模式。让我们深入探讨...

    设计模式的责任链模式的例子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多个对象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形成一条责任链。在这个链上,请求会沿着链传递,直到有...

    责任链模式 C++ 实现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对象(每个对象称为一个节点),将请求在这些对象之间传递,直到被某个节点处理或者传递完整个链条。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解耦了发送者和接收者,使得系统...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