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www.iteye.com/news/22272
Google的代码之所以优秀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非常重视代码审查。代码审查并不是Google独有的,它被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代码质量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在日常开发中采用代码审查。但我还没有看到哪一家大公司(像谷歌这样)应用得如此广泛。在谷歌,任何的产品或者项目代码在检入(代码仓库)之前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审查。
每个人都要参与代码审查,而且这里我指的不是非正式的审查:它是软件开发环节中非常重要而且通用的规则。不仅是产品代码,所有的代码都需要进行审查。审查代码不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但是(与不做审查相比)产生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关于代码审查(code review),Jonathan Danylko 的看法是“代码要经常检查(包括自查和其他同事检查)。不要把别人的检查,看成是对代码风格的苛求。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有建设性的批评。对个人来说,经常检查你的代码并且自问,“我怎样才能写得更好呢?” 这会加速你的成长,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程序员。”
你能从代码审查中收获什么?
事实显而易见,有另外一个人检查即将提交的代码,能够帮助找到bug。这是代码审查众所周知且经常被提及的好处。但依据我的经验,这是最没有价值的一个好处。人们确实可以在代码审查中找到bug。然而坦率地说,在代码审查中找到的bug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代码作者花上几分钟就能找到的小bug。那些真正 需要花时间才能找到的bug在代码审查中是检查不到的。
代码审查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是一种社交的途径。如果你编程的时候就知道会有同事检查你的代码,那么你的程序会有所不同。你写的代 码会更加整洁,有着较好的注释,结构也组织的不错——因为你知道会有人来检查你的代码,而且你很在意他们的意见。如果没有代码审查,你知道代码会在最后才 会审查。因为不是马上就要检查,所以对你而言并不紧迫,因而你不会想着先自检一遍。
代码审查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分享知识。在很多的开发团队中,每个人都会负责并且专注于一个核心模块。除非别的同事负 责的模块出现问题导致自己的代码不能运行,否则他们是不会去关注别人的工作。这样产生的结果是,每一个模块的代码只有一个人比较熟悉。假如事不凑巧,那位 程序员正好休假或者离开了公司,那么没有人了解那些代码了。如果有代码审查的环节,那么至少会有两个人熟悉代码——代码的作者和审阅者。审阅者虽然没有作 者对代码那么了解——但是他同样熟悉代码的设计和结构,这些信息是无价之宝。
当然,没有什么事情是那么简单的。以我的的经验看来,要做好代码审查需要一段时间练习。我注意到经验不足的审阅者通常会落入一些代码审查的陷阱,这些 陷阱往往会造成很多的麻烦,给那些希望尝试代码审查的人们留下了坏印象,成为了他们采纳代码审查的一个主要障碍。
代码审查最重要规则是对即将提交的代码中查找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确认代码是正确的。而通常会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刚刚接触代码审查的新手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即审阅者会判断这段代码是否按照自己思路来实现(误区一)。
当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通常会有几十种的办法。当选定一个解决方法时,会有百万种代码实现。因此,作为一个审阅者,你的工作不是确保代码是按照你的方式来编写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审阅者的工作是确保原作者编写的代码是正确的。如果你没有遵守这个规则,你可能会到处碰壁,审查结束时你的心情很 糟糕,对你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
问题在于这是不自觉就会犯的一个错误。假定你是一个程序员,当你在看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你认为你看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应该采用的)解决办法。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好的审查者,你需要知道这是不对的。
第二个误区就是人们感觉一定要说点什么(才算是做了代码审查)。代码的作者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编写代码——你难道不应该说点什么吗?
答案是:你不应该。
如果只是说“哦,这看起来这不错!”,这永远没错。反之,如果你不断地去查找一些“问题”并加以指责,那么我肯定你的信誉会荡然无存。如果你不断地去制造一些事情来说些什么,那么代码的作者会认为,当你的言论只是为了避免冷场。从此,你的意见不会受到重视。
第三个误区就是速度。你不应该匆忙完成一次代码审查——但是也不要拖延。你的同事在那里等着你的审查结果。如果你和同事不愿意 抽出时间来做代码审查或者一直拖延,大家会对这次的审查感到厌烦,也会认为以后的代码审查也只会带来麻烦。看起来好像代码审查会打断你的工作,其实不必如 此。你不必要在别人要求你审查的时候马上丢掉手头上的事情。但是在几个小时之内,当你工作中间休息的时候——喝杯茶,去一下洗手间或者聊聊天,散散步。当 你再回来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开始并完成这个代码审查。如果你这么做了,没有人会站在你身边一直等着你给出审查结果。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这样不仅便于自己回顾,也利于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 5. 不善于利用社区资源:Python拥有活跃的开源社区,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和优秀项目。开发者应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如阅读官方文档,参与Stack Overflow问答,关注...
此外,书还附有C++/C代码审查表、试题和答案,作为实践和自我评估的工具。 通过阅读这本书,程序员不仅可以提升编程技能,还能理解并遵循高质量编程的标准,从而编写出更可靠、可维护的C/C++程序。
- **操作指南:** 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去除冗余代码,确保每一段代码都是精炼且必要的。 **4. 避免直接使用硬编码值:** - **背景介绍:** 硬编码值难以维护且容易出错,在多处修改时尤其麻烦。 - **解决策略:** ...
4. **实施代码审查**: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提高代码质量。 5. **持续学习与进步**:鼓励开发者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
5. 常量方面,作者解释了常量的必要性,比较了CONST和#DEFINE的差异,提出了常量定义规则,并讨论了类中常量的使用。 6. 函数设计方面,书中涵盖了参数规则、返回值规则、函数内部实现规则、使用断言、引用与指针的...
最后,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其它的编程经验,比如使用const提高函数的健壮性、提高程序效率的方法和一些有益的编程建议,以及参考文献、附录A的代码审查表、附录B和C的试题及其答案与评分标准,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
2. **时间管理**:专家建议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保养,这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意味着制定定期的代码审查、性能监控和维护计划。定期的代码审计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性能监控有助于了解软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以便...
本文将详细解析软件评审的基础知识、目的和必要性、分类、方式和结果以及评审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以期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更为系统的质量管理指导。 ### 评审基础知识 软件评审是对软件各个元素或项目状态进行的正式...
- **静态测试**: 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包括代码审查、走查、桌面检查等。 - **代码审查**: 由一组人员对代码进行仔细检查,寻找潜在的问题。 - **走查**: 类似于代码审查,但通常会有一个主持人引导整个...
1. **代码审查**:通过代码审查,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和改进。利用像Git的Pull Request机制进行code review,关注代码设计和风格,而非仅仅关注语法错误或业务逻辑。 2. **重构**:定期重构代码以保持其整洁和高效...
3. **代码审查**:定期进行代码审查,以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点。 4. **源代码控制系统**:尽早引入版本控制系统,以跟踪变更和协作。 5. **bug追踪系统**:实施bug追踪机制,及时记录和解决软件缺陷。 #### 格式化 ...
逻辑错误是程序员在实现功能时的思维误区,可能需要通过单元测试和代码审查来发现并修复。并发问题,如死锁、竞态条件,往往在多线程或多进程环境中出现,需要熟悉并发控制机制,如互斥锁、信号量等来解决。资源泄漏...
1. **验证代码逻辑**:编写和执行单元测试是对代码逻辑进行审查和验证的过程,确保代码按照预期运行。 2. **减少代码缺陷**:通过单元测试,可以确保每个独立模块的正确性,从而减少整体项目的bug。 3. **促进代码...
- **代码审查**:定期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质量。 - **版本控制**:使用如Git等版本控制系统管理代码变更。 - **Bug追踪**:采用Bug追踪系统记录和追踪问题。 - **自动化工具**:引入自动化测试和构建工具,提高...
- **常量的必要性**:使用常量代替硬编码的数值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 **CONST与#DEFINE**:`const`关键字用于声明常量,而`#define`用于预处理器宏定义,两者在功能上有区别,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函数内部实现时,要在入口和出口处进行参数有效性检查和return语句的审查。函数应单一职责,小规模,避免记忆功能,检查所有输入参数和可能影响函数的外部变量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C++编程规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
- **代码重构**:定期审查代码,进行必要的重构以提高代码质量。 - **跨平台开发**:了解不同操作系统间的差异,确保程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稳定运行。 总之,学习C++并非易事,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正确的...
- **代码审查:** 定期进行代码审查,以确保代码质量。 #### 常见错误10:无视(久经考验的)习惯用法 **知识点:** - **定义与理解:** 习惯用法指的是在C++社区中广为接受和推荐的做法,这些做法通常是经过长期...
- **必要性**: 数据库优化不仅仅是DBA的责任,也需要业务人员、开发者等多方协作。 - **案例说明**: 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在需求分析阶段未能考虑到某些操作习惯可能会给系统带来性能上的巨大负担。例如,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