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搭建步骤
1)下载Linux源码
1> ~#apt-cache search linux-source
出现:linux-source - Linux kernel source with Ubuntu patches
linux-source-3.0.0 - Linux kernel source for version 3.0.0 with Ubuntu patches
2>~#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3.0.0
下载完成后,在/usr/src/下会出现一个linux-source-3.0.0.tar.bz2。解压: tar jxvf linux-source-3.0.0.tar.bz2
3>然后在Linux内核源码目录/usr/src/linux-source-2.6.32目录下面用老的方法配置好Linux内核:
~#make oldconfig
4>编译内核:~#make //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5>编译模块:~#make modules
6>安装模块:~#make modules_install
以上步骤完成后,会在/lib/modules 目录下生成一个文件夹3.0.0-12-generic
二,hello.c
三,Makefile
四,~#make //生成文件如下
hello.c hello.ko hello.mod.o Makefile modules.order
hello.c~ hello.mod.c hello.o Makefile~ Module.symvers
1>装载目标模块:~#insmod ./hello.ko
~#lsmod //查看目前安装的驱动模块,有hello
2>模块装载触发hello.c的init()方法,输出hello world,如果没有的话,是因为其将输出放到/var/log/syslog中去了。打开便可以看见你的结果!
卸载目标模块命令是:~#rmmod ./hello.ko
总结:从此我们迈出了Linux驱动开发的第一步
代码深度解析:
1)查找文件位置:
find / -name module.h
我的文件位置在:/usr/src/linux-source-3.0.0/include/linux/module.h //其余的位置也有好多,但是这个文件位置才是正解
/usr/src/linux-source-3.0.0/include/linux/in.h
2)另外,如果你的模块需要用到参数传递,那么你可能就要声明moduleparam.h这个头文件了。
3)模块里常包含一些描述性声明,如:
MODULE_LICENSE("GPL"); // "GPL" 是指明了 这是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任意版本
// “GPL v2” 是指明 这仅声明为GPL的第二版本
// "GPL and addtional"
// "Dual BSD/GPL"
// "Dual MPL/GPL"
// "Proprietary" 私有的
// 除非你的模块显式地声明一个开源版本,否则内核会默认你这是一个私有的模块(Proprietary)。
MODULE_AUTHOR // 声明作者
MODULE_DESCRIPTION // 对这个模块作一个简单的描述,这个描述是"human-readable"的
MODULE_VERSION // 这个模块的版本
MODULE_ALIAS // 这个模块的别名
MODULE_DEVICE_TABLE // 告诉用户空间这个模块支持什么样的设备
MODULE_声明可以写在模块的任何地方(但必须在函数外面),但是惯例是写在模块最后。
4)
Linux KERN_ALERT 什么意思
消息打印级别:
fmt----消息级别:
#define KERN_EMERG"<0>"
#defineKERN_ALERT"<1>"
#define KERN_CRIT"<2>"
#define KERN_ERR"<3>"
#define KERN_WARNING"<4>"
#define KERN_NOTICE"<5>"
#define KERN_INFO"<6>"
#define KERN_DEBUG"<7>"
|
不同级别使用不同字符串表示,数字越小,级别越高。
printk输出跟输出的日志级别有关系,当输出日志级别比控制台的级别高时,就会显示在控制台上,当比控制台低时,则会记录在/var/log/message中.但是当系统同时运行了klogd和syslogd时,都追加到/var/log/message.在/proc/sys/kernel/printk文件中,前两个整数为当前的日志级别和默认的日志级别(默认的日志级别即为printk的输出级别).
注意:
需要开启klogd和syslogd服务才能正常输出。通过klogd可以改变系统消息输出级别。
linux0.11为什么在内核态使用printk()函数,而在用户态使用printf()函数?
(1)答:printk()函数是直接使用了向终端写函数tty_write()。而printf()函数是调用write()系统调用函数向标准输出设备写。所以在用户态(如进程0)不能够直接使用printk()函数,而在内核态由于他已是特权级,所以无需系统调用来改变特权级,因而能够直接使用printk()函数。
printk是内核输出,在终端是看不见的。
你可以看一下系统日志。/var/log/message。
或者使用dmesg命令看一下
不管你可能怎么想,printk()并不是设计用来同用户交互的,虽然我们在hello-1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使用它!它实际上是为内核提供日志功能,记录内核信息或用来给出警告。因此,每个printk()声明都会带一个优先级,就像你看到的<1>和KERN_ALERT那样。内核总共定义了八个优先级的宏,所以你不必使用晦涩的数字代码,并且你可以从文件linux/kernel.h查看这些宏和它们的意义。如果你不指明优先级,默认的优先级DEFAULT_MESSAGE_LOGLEVEL将被采用。
阅读一下这些优先级的宏。头文件同时也描述了每个优先级的意义。在实际中,使用宏而不要使用数字,就像<4>。总是使用宏,就像KERN_WARNING。
当优先级低于int console_loglevel,信息将直接打印在你的终端上。如果同时syslogd和klogd都在运行,信息也同时添加在文件/var/log/messages,而不管是否显示在控制台上与否。我们使用像KERN_ALERT这样的高优先级,来确保printk()将信息输出到控制台而不是只是添加到日志文件中。当你编写真正的实用的模块时,你应该针对可能遇到的情况使用合适的优先级。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开发环境搭建是驱动开发的第一步,该指南推荐使用Ubuntu操作系统作为开发环境,对于Ubuntu系统的安装和配置都有详细的指导。在开发环境搭建中,包括了开发工具的安装,如交叉编译工具链、调试工具、Linux内核源码的...
安装Ubuntu系统是进入Linux世界的第一步,而入门则是学会使用各种开发和调试工具的基础。 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C语言是编写Linux驱动的主要编程语言。文档中提及了Linux C编程入门,这是因为Linux内核几乎全是用...
开发环境的搭建是进行嵌入式开发的第一步。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来安装VMware虚拟机软件,并在该虚拟机中安装Ubuntu操作系统。还包括了获取Ubuntu系统镜像、创建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以及如何操作系统的基本指导。...
它是开发者了解项目的第一步,务必仔细阅读。通过readme文件,我们可以获取关于如何配置、编译和测试驱动程序的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src目录则包含了实际的源代码,通常分为几个部分: 1. **设备...
对于初学者来说,搭建一个适合的ARM-Linux开发环境是入门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可能涉及硬件仿真、交叉编译工具链、操作系统移植以及开发工具的配置等多方面内容。以下将详细讲解这个过程。 1. **交叉编译工具链**: ...
- **硬件手册**: 了解硬件手册是进行任何硬件平台开发的第一步,手册通常包含了硬件的详细规格、电路原理图以及各个引脚的功能介绍等内容,这对于理解硬件结构和编写驱动程序至关重要。 **2. 虚拟机和Ubuntu安装与...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建立一个合适的开发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本教程将专注于"3530环境搭建",这是一个针对特定处理器型号(可能是Samsung S3C3530或其他类似的微处理器)的嵌入式Linux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要开发一个.so文件,你需要设置开发环境,包括安装NDK,配置Android.mk或CMakeLists.txt文件来指定编译规则,以及编写C/C++源代码。Android.mk文件用于构建原生代码,它定义了模块名、源文件、依赖库等信息,...
开发USB驱动的第一步通常是理解USB设备的设备描述符,这些描述符包含了设备的类型、速度、接口数量等信息。然后,开发者需要根据设备的配置和功能选择合适的USB类驱动,或者编写自定义驱动。对于标准USB类设备,如...
2. **Linux内核移植**: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第一步是将Linux内核移植到ARM平台。这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内核版本、配置内核选项、交叉编译以及将内核映像烧录到目标硬件中。 3. **文件系统构建**:Linux系统离不开...
开发的第一步是检测设备是否存在。Linux内核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检测PCI总线上设备的API,例如`pci_find_device()`。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c #define REALTEK_VENDER_ID 0x10EC #define REALTEK_DEVICE_ID 0x...
- **Bootloader**:作为启动过程的第一步,Bootloader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硬件环境,并将内核映像从闪存加载到RAM中。通常分为两个阶段:Stage1主要负责基本硬件初始化;Stage2则进一步初始化硬件设备,并最终加载...
第一步:基础理论 嵌入式Linux的学习首先需要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这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以及与通用计算机的区别。同时,你需要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第...
2. **Linux内核移植**:讲解如何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NUC970开发板上,包括内核配置、编译和烧录过程,这是使用Linux系统的第一步。 3. **根文件系统构建**:介绍如何构建适合NUC970的根文件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
在网卡驱动中,硬件中断(Hard Interrupt)是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通知CPU的第一步。当数据到达时,网卡触发硬件中断,CPU暂停当前任务,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在单核心系统中,中断处理过程独占CPU,这可能导致其他进程...
- **硬中断处理程序**:这是响应中断的第一步,负责保存上下文和执行一些快速操作,然后立即返回到主程序。硬中断处理程序必须尽可能简短,以减少对其他进程的影响。 - **软中断处理程序**:在硬中断处理程序完成后...
开发环境搭建是嵌入式Linux开发的第一步,它包括选择合适的主机操作系统(通常是Ubuntu或CentOS)、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配置环境变量等。交叉编译工具链允许开发者在主机上编译针对目标设备的代码,如ARM架构的CPU...
需求分析是驱动开发的第一步。文中提到的数据采集卡具备32路数字输入/输出、8路DA输出、16路AD输入,并且支持中断方式的多路同步采集,配备3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驱动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在4kHz采样频率下,实现4路...
3. **驱动程序开发环境**:建立一个开发环境是开始驱动程序设计的第一步,包括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Linux内核源码、设备树等。 4. **设备模型**:在Linux中,设备模型管理所有硬件设备,包括设备节点、总线、设备和...
- **BootLoader 实现**:BootLoader 是系统启动的第一步,负责初始化硬件环境,并加载操作系统到内存中运行。本文中采用的是 U-Boot,通过对 U-Boot 的定制和配置,实现了对特定硬件平台的支持。 - **Linux 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