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外媒体称,未来世界将面临的最主要事件是“全球中国化”,世界重心将向东方转移。
4月25日,俄国主流媒体《生意人报》登载了一篇颇有意思的文章。该文名为《中国揣着钱走向世界》,文中指出,未来世界将面临的最主要事件是“全球中国化”,世界重心将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超级大国,不费一枪一弹地征服着技术发达的西方世界,使用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大规模地吸收投资。而其口袋里揣着的巨额资金,也令世界无法抗拒,正如日前中国对波音公司的巨额订单,令美国欢呼雀跃,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届时,西方中心论将成为历史,传统认识上最发达的西方国家逐渐沦为“第三世界”。而完成这个进程可能只需半个世纪,亦或是区区20年足矣。
乍看之下,这种说法颇为夸张,感觉与做梦无异。然而,做这个“梦”的人并不在少数。
中国跃居世界第一不是神话
3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来沪访问时就曾表示,在未来二三十年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004年,《华尔街日报》对当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采访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当问到75年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谁?斯坦福大学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罗纳德·科斯的答案是中国。他们认为,除非经济增长状况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将在75年后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并对此深信不疑。
美国高盛银行资深全球经济学家多米尼克·威尔森也在《世界2004中国年会:预测与展望》会上的演讲中作出大胆预测,中国将在2041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中国能够更大胆,这些能实现得更早。
威尔森表示,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超过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6个国家,即G6,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将向这几个国家偏移。到2015年,可能只有日本和美国位居G6。他认为,中国经济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成为最大经济体仅需20年。
对此,量子基金创始人、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深表赞同,他说道,不管世人接受与否,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界。
“中国已经不需要再加强什么,只要它一直维持这样的增长势头,那么,在20年内,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强国。”美国经济策略学院院长普雷斯托维茨说道。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GDP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4%,人均GDP更是增长了6倍。“中国制造”充斥着全球各地的超级市场。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从宏观经济发展史还是近年经济发展的微观数据来看,中国都具备跻身经济强国最前列的实力,中国经济已经摸索到一条复兴的道路,很可能在未来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经济7%到10%的增长。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就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20%,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届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就跟美国一样大,假设货币升值的话,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可能是美国的1.5倍到2倍。照这样看来,中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说法或许并非神话。
“神话”背后的挑战
尽管中国经济的表现非凡,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干事安妮·克鲁格指出,中国仍面临巨大挑战,而突出的就是如何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
克鲁格说道:“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作出的贡献是明显和积极的。但很少有人认为,中国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增速。因此,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保证通过平稳的调整,使得经济增长速度能够持续下去;同时避免刺激通货膨胀的增长,实现软着陆,避免急刹车。”
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兰德尔·夸尔斯认为,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居民储蓄和市场潜力。这些条件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但要把持续增长由可能变为现实,中国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生产率。
夸尔斯还指出,中国亟需实现金融系统现代化。目前中国的金融体制使它失去了进行最佳资源调配、充分发挥生产效率的重要功能。而实现金融体系现代化将促使金融机构改善其公司治理、会计制度和司法制度,提高透明度,这些都是提高生产率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面对中国令人惊讶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本一些主流媒体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在肯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认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日本时事社、《朝日新闻》表示,中国政府今后最重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减轻通货紧缩的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资源不足、环境恶化、贸易摩擦增多等诸多问题也亟需解决。
日本大学研究生院名誉教授、经济学家加藤义喜认为,从中国经济整体情况来看,对出口依赖程度过大,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因此,中国应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尽快形成以个人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
而国内的专家们对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强经济体的推测持冷静态度。他们认为,近年来宣布的漂亮的GDP成绩并不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就是说,不光要看中国经济规模有多大,还要看有多强。现在,国际上对于经济体排名更多的也是看竞争力而不是GDP,而竞争力比的主要是效率和耐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系列白皮书.pdf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系列白皮书.pdf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系列白皮书.pdf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系列白皮书.pdf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系列白皮书.pdf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纪元系列...
随着全球生产规模的扩大,垂直专业化越来越薄。 大多数国家只是产品价值链的一个“节点”,而中间产品贸易是指货物从一个节点转移到另一个节点。 我们可能想知道,“节点”之间的连接是否存在法律,这些连接是否受制...
这篇论文“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点展开讨论。 首先,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转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最初的开放市场参与者逐渐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这体现在加入...
这份文件通过对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名单的概述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全景图,涵盖了品牌建设、数字化转型、市场拓展、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方面,强调了品牌资产构建和全球市场的...
9. 持续的全球化努力和品牌价值提升:中国全球化品牌在面对经济和卫生的双重挑战下,没有退缩,而是继续推动品牌的全球化,致力于提升品牌生态系统和市场价值,从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并赢得了全球...
【标题】: "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名单.pdf" 的主要知识内容涵盖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成就、挑战以及战略趋势。这份报告由凯度BrandZ™发布,旨在揭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和成长。 【描述】: 报告的核心...
再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经济,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如吉利收购沃尔沃等跨国并购案例,展现了资本在全球...
在中国全球化品牌发展的历程中,凯度BrandZ™发布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2021》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深入洞察。这份报告不仅列出了当前表现最为出色的中国品牌,还提供了关于这些品牌成功经验与策略的分析。下面...
【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过程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诸多...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中国B2B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内市场日益饱和以及竞争的加剧,众多中国B2B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以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和业务的增长。《中国B2B品牌全球化营销白皮书》...
从给定的信息来看,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概念界定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互动与发展。文章作者通过分析这两种音乐形式的概念起源、发展脉络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跨文化交流的...
【Google&KANTAR BRANDZ】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报告.pdf【Google&KANTAR BRANDZ】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报告.pdf【Google&KANTAR BRANDZ】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报告.pdf【Google&KANTAR BRANDZ】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报告.pdf...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信息、资本、...总之,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全球化的面貌,中国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新浪潮。
8. **案例分析**:例如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
【霞光智库】2024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趋势洞察报告.pdf【霞光智库】2024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趋势洞察报告.pdf【霞光智库】2024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趋势洞察报告.pdf【霞光智库】2024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趋势洞察报告.pdf...
全球化是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的显著特征,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两个相互交织的现象,它们共同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复杂局面。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源于各国经济...
中国B2B品牌全球化白皮书·下篇.pdf
UP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是其业务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20XX年4月4日,UPS获得了直接飞往中国X市和X市的航班权,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UPS在中国业务的重大进展。这个直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