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moushz
  • 浏览: 296267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上海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评论:“淘宝式炒作”可以休矣

阅读更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 12:46 ChinaByte
 
<!----><!---->

  文/天空乱蓝

  自封中国第一的淘宝在炒作,如果你最近关注过电子商务,这个结论应当是毫无疑问。炒作这个词本来不坏,但所谓“淘宝式炒作”却有两个绝对算不上优点的特点:虚假炒作和恶性炒作。

  所谓虚假,说的是炒作的内容本身站不住脚。别人炒作多少有些根据,淘宝却是完全根据主观需要,打哪儿指哪儿。姑且相信淘宝的官方数字,2003年11月13日该网站已经有<!---->

<!----><<!---->
 
     
   
<!---->用户16万,在线商品25万;2004年4月20日的报道称其用户数160万;7月7日的新闻稿中未提及其用户数。相对应的数据是截止2003年底易趣拥有注册用户数430万。未知马云在上海说淘宝和易趣各占中国半壁江山,从何谈起?

  是了,热捧金庸著作的马云大侠曾经说过,“我是韦小宝模式,土洋结合,不管拍卖还是一口价,怎么方便就怎么交易。”——看明白了么,这就是淘宝的做事方式,只要为我所用,数据和比例那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老百姓又不懂。

  当然,以韦爵爷的绝顶聪明,他是不会说自己不占优的商品交易总额和商品成交率的。那好,咱们就说说淘宝最爱说的人气排行。淘宝号称国内C2C人气第一。可是注意Alexa的相关数据就会发现,在页面浏览量暴涨的同时,每个用户的浏览页面数也在飞速下降,平均每个用户仅浏览1.8个页面。作为一个拍卖类电子商务网站,天知道淘宝用户开1.8个窗口能买卖得成什么?

  其实奥秘就在淘宝号称每天投入100万的广告上,与绝大多数做法不同,淘宝在china.com 、mopsite.com、5460.com、cnbb.com.cn、7t7t.com、7k7k.com 、tt78.com等网站投放的弹出式窗口竟然直接指向其自身的URL,用户无需点击即算做一次浏览。也就是说,如果谁以这种方式购买了新浪首页的弹出式广告,那保证ALEXA当天给你显示和新浪相当的访问人次。可这样弄来的流量淘宝虽然好意思说出来,你又敢相信么?

  2004年5月18日淘宝称网站技术调整,从很多网站上撤下广告。当日“覆盖率”从原来的近20000跌至5000不到。业内人士质疑“淘宝数据做假,误导消费者”。2004年6月26日淘宝宣称:电子商务网站CISI人气榜——淘宝网跃居排行榜首位。操作手段与一个月前雷同。让原以为它不会故伎重演的人们瞠目……

  所谓恶性,说的是炒作目的让人生疑。有些企业的风格是“你好,我要比你更好”;淘宝不然,是“我不好,你也别想好”。从一开始,淘宝就明白,要博得眼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骂人,要骂人,就要捡最大个的骂。于是,易趣、新浪、雅虎等国内外大腕就成了淘宝的Mr. Right,言必直呼对手大名,天下不乱誓不罢休。

  2003年11月,成立不足半年,用户不过十几万的淘宝开始大谈易趣“封杀”其广告投放,欲博得媒体和公众同情;

  2003年12月淘宝因推出的“巨奖POLO轿车”的活动涉嫌不正当竞争而遭到杭州市工商局立案调查,特意撰文指易趣是幕后黑手——明明是自己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偏偏强迫把不相干的易趣拉进来“陪同作秀”;

  2004年4月20日淘宝发出声明“正当竞争 规范经营”直指雅虎与新浪新成立的“一拍网”抓取其网站商品数据以及淘宝网卖家的资料。一拍随后对淘宝发出的声明回应称属于正常的数据检索,并质疑淘宝自导自演了这场“眼球闹剧”;

  2004年5月13日易趣取消买家限制,淘宝当日迫不及待地宣称创出C2C日访问量新记录,并称其用户覆盖率已是中国第一,超出对手20%……

  淘宝这个“有故事的公司”,故事还有太多,但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无事不可炒作,无时不可炒作。自己永远是正当竞争,别人永远是不规范经营。

  也许有一天,业内会专门出现一个词汇,就叫做“淘宝式炒作”,用来形容那些虚假或恶性的企业自我炒作。也好,到了那时候,企业打嘴仗就简单多了,一句“你怎么跟‘淘宝’似的……”就是对对方最大的侮辱啦。

  可说实话,这样的词汇出现可真不是什么好象征,因为这样的炒作出现在哪个产业,哪个产业恐怕就离灭亡不远了。尤其是中国的电子商务,本来群众基础就比较脆弱,传统产业还心存犹豫,站在边上等着看笑话呢,自己先打起来多没意思。我看好中国的电子商务,还想着过几年上网买菜呢,为了这个小小的愿望,就让我说一声吧:“淘宝式炒作”可以休矣!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