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
递归是我们很经典的一种算法实现,可以很好的描述一个算法的原理!对于算法的描述、表现和代码结构理解上,递归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本文想说的是java实现一个递归算法的时候尽量不要用递归实现,而是转换成的非递归实现 。
最近在实现一个比较复杂算法的时候,尝试了一下,非递归实现相比递归实现速度上能提升1/3 。
以下面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注:为了描述简单,所以这里只用一个简单的例子)
输入参数:N
输出结果: log1+log2+log3+....+logN
两种实现代码如下:
Java代码
- package test;
-
-
public class RecursiveTest {
-
-
-
-
-
-
-
public static double recursive(long n) {
-
if (n == 1) {
-
return Math.log(1);
-
} else {
-
return Math.log(n) + recursive(n - 1);
- }
- }
-
-
-
-
-
-
-
-
public static double directly(long n) {
-
double result = 0;
-
for (int i = 1; i <= n; i++) {
- result += Math.log(i);
- }
-
return result;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i = 5000000;
-
long test = System.nanoTime();
-
long start1 = System.nanoTime();
-
double r1 = recursive(i);
-
long end1 = System.nanoTime();
-
long start2 = System.nanoTime();
-
double r2 = directly(i);
-
long end2 = System.nanoTime();
-
-
System.out.println("recursive result:" + r1);
-
System.out.println("recursive time used:" + (end1 - start1));
-
System.out.println("non-recursive result:" + r2);
-
System.out.println("non-recursive time used:" + (end2 - start2));
- }
- }
得到运行结果如下:
- recursive result:7.212475098340103E7
- recursive time used:539457109
- non-recursive result:7.212475098340103E7
- non-recursive time used:282479757
可以看出递归的运行时间是非递归运行时间将近2倍 。
(注:以上代码还是在-Xss200m的参数下运行的,如果栈空间不足,直接不能运行)
原因简单分析:

上图是java线程栈的结构 。java将为每个线程维护一个堆栈,堆栈里将为每个方法保存一个栈帧,栈帧代表了一个方法的运行状态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法栈 。最后一个为当前运行的栈帧 。
那么每一次方法调用会涉及:
1.为新调用方法的生成一个栈帧
2.保存当前方法的栈帧状态
3.栈帧上下文切换,切换到最新的方法栈帧 。
递归实现将导致在栈内存的消耗(往往需要调整Xss参数)和因为创建栈帧和切换的性能开销,最终大大的影响效率!
所以,如果你想提升你的算法效率,不要使用递归实现是一个基础原则!
另外,递归是我们用来理解算法的一个方法,当用代码来实现的时候基本都可以转换成非递归的代码实现!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为什么使用二叉树? 树的术语 一个类比 二叉搜索树如何工作 查找节点 插入一个节点 遍历树 查找最大值和最小值 删除节点 二叉树的效率 用数组表示树 重复关键字 完整的tree.java程序 哈夫曼(Huffman)编码 小结 问题 ...
7. **慎用`synchronized`**:同步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尽量缩小同步范围,使用同步方法代替同步代码块。 8. **避免`finalize`方法**:`finalize`方法执行时机不确定,不利于资源清理。建议使用`try-finally`或`try-...
递归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注意的是,递归算法可能会因为调用栈过深导致栈溢出,尤其在处理大数据量时要慎用。 素数判断问题则考察了面试者对基本算法的理解。素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在编写程序判断...
#### 六、慎用`static`变量 `static`变量在整个类的生命周期中只有一份副本,虽然可以共享,但容易成为内存泄漏的源头。除非必要,应优先考虑使用`final`修饰的类内私有常量,这样既能保持不变性,又可避免潜在的...
5.5.1 慎用字符的Unicode转义形式 5.5.2 中止行注释的转义字符 5.6 泛型可能引起的错误 5.6.1 原始类型变量的赋值 5.6.2 原始类型带来的擦除 5.6.3 创建泛型数组的陷阱 5.7 正则表达式的陷阱 5.8 多线程的...
2.1.1只使用非递归的mute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2.1.2死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2.2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