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24424 次
- 来自: ...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一、开发包
现有文档:
-
《简单的axis》
现用开发包:
-
服务端开发包使用apache axis
-
客户端开发包使用systinet wasp 5.0
服务端和客户端使用不同开发包的原因:
-
systinet的服务端开发包必须与systinet server一起使用,而我们选择了JBoss等,因此服务端选择了其它的开发包
-
systinet的服务端开发包和客户端开发包缺省占用同一个socket端口,因此无法在同一个应用中同时使用必须systinet的服务端和客户端,因此服务端选择了其它的开发包,对systinet进一步的学习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
-
axis的客户端开发包使用了"enum"做普通标识,不能在JDK5中编译,而我们必须用JDK5,因此客户端选择了其它的开发包
服务端和客户端使用不同开发包带来的问题:
-
无法对复杂的数据类型如ArrayList,HashMap等提供支持,因为不同的开发包对非标准WebService类型的编解码方案不一样
-
引入了很多不必要的类库和学习成本,systinet wasp 5.0实在是个很庞大的东西,目前并不能高效的使用它,测试过程中发现目前的使用方式有性能问题
解决方案:
-
客户端也使用axis,在1.4下将生成的stub编译为jar包,然后在1.5中引用
-
目前对systinet的了解非常有限,以上关于它的论述可能不正确,进一步学习后可能会解决上述问题
-
等待axis或systinet各自的升级
二、Nucleus中的WebService
实现
由《简单的axis》可知,发布WebService需要一些配置描述符,目前在M2/Engine/ServiceInterface/nucleus/WEB-INF/中
而增加或修改WebService,只需要修改server-config.wsdd;通常有几种方式修改:
-
如果对axis比较熟悉,可以手工修改
-
如果有合适的eclipse插件,可以使用插件向导修改
-
如果有JBuilder,可以使用JBuilder向导修改
目前使用的是JBuilder+手工修改:
-
可以先新建一些无关的工程,熟悉一下JBuilder对axis和WebService的支持
-
熟悉了之后,使用JBuilder发布Nucleus中新的WebService,从而产生新的server-config.wsdd
-
从新的server-config.wsdd中拷贝出新的WebService对应的描述,粘贴到M2/Engine/ServiceInterface/nucleus/WEB-INF/server-config.wsdd中
设计
为了不依赖于WebService,Nucleus以接口的形式定义了基础服务的接口:
package nucleus.bizcommon.servicegateway:
public interface Agent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EngineManager
public interface MonitorWeb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OrganizationWeb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PDMWeb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ReportWebService
public interface TaskListWebService
为了在分布式和嵌入式之间方便的进行整体切换,Nucleus定义了服务网关接口:
package nucleus.servicegateway:
public interface WebServiceProvider {
PDMWebService getPDMWebService();
OrganizationWebService getOrganizationWebService();
EngineManager getEngineWebService();
MonitorWebService getMonitorWebService();
TaskListWebService getTasklistWebService();
ReportWebService getReportWebService();
AgentService getAgentService();
}
同时,分别提供了分布式的服务网关
public final class nucleus.servicegateway.ExternalService implements WebServiceProvider
和嵌入式的服务网关
public final class nucleus.servicegateway.InternalService implements WebServiceProvider
然后通过配置就可切换
<bean id="web.service.provider" class="nucleus.servicegateway.InternalService"/>
<!-- <bean id="web.service.provider" class="nucleus.servicegateway.ExternalService"/> -->
此处存在不方便扩展、接口命名没有对应意图(如接口名称中不应包含"Web")等问题,似乎应该把消息系统也包括进来
打包
目前使用CruiseControl和ant来打包,脚本文件位于M2/Engine/*.xml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建WebService的步骤是:
-
定义一个服务接口:public interface nucleus.bizcommon.servicegateway.NewService;
-
实现这个接口:public class NewService implements nucleus.bizcommon.servicegateway.NewService;
-
在WebServiceProvider中增加一个方法:NewService getNewService();
-
在ExternalService和InternalService中实现这个方法
-
使用JBuilder发布NewService
-
修改server-config.wsdd
-
打包
发表评论
-
The Object Primer
2004-12-11 11:21 6271,书名 被翻译成“ ... -
错误处理规范
2004-12-11 16:47 787错误处理规范 〇、概念澄清 概念 解释 错误 ... -
Java,误解为何如此之深
2005-08-24 13:50 617前几天被电话面试,问J ... -
Java:画蛇添足的编码规范
2005-09-02 13:13 658前几天公司培训编码规范: 第n条: ... -
synchronized : 规则, 推论与实践
2007-07-23 22:32 50714.3.Synchronization. Rule ... -
交互设计: 股市帮凶
2008-05-04 21:30 684同事 Y 在线操作股票时, 把"买入"点成 ... -
交互设计: 火车上的厕所
2008-05-26 17:17 642有人在动车组的厕所前等了很久, 直到乘务员路过说厕所是被锁住了 ... -
设计原则与模式: 案例介绍--CppUnit
2008-06-01 20:15 677设计原则与模式: 案例介绍--CppUnit CppUnit ... -
工作流:形参,实参,相关数据
2004-12-11 11:40 707关于形参,实参,相关数据 一、形参(FormalParame ... -
工作流:第一次发版,过程总结
2004-12-11 11:42 735交流 即时讨论:小组成员咫尺之遥,有问题立即提出并解决 ... -
工作流:第一次发版,设计总结
2004-12-11 11:43 650整体 面向接口:消息系统,持久系统等,其实现都是可替换 ... -
Beyond Workflow : An Introduction to Vitria BusinessWare
2005-09-26 10:13 824一、简介 Busines ... -
Vitria BusinessWare: 存储与访问安全
2006-03-26 15:45 776事实上,BusinessWare使用LDAP做为存储机制和 ... -
Vitria BusinessWare: 平台与软件总线
2006-04-01 12:59 881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 -
Vitria BusinessWare: Web Services
2006-04-01 14:30 789BusinessWare的Web Services ... -
Web Services:自洽,编码,交换模型
2006-04-01 16:02 7271, 自洽 以前曾经写过: 目前WebServi ... -
Web Services:WSDL 1.1 规范中的几个错误
2006-04-01 16:40 768读完了WSDL 1.1的规范,令人惊讶的是发现似乎例子中有几个 ... -
C++/CLI:被忽视的集成技术
2006-05-17 20:02 816十几行代码,就使一个重要的旧系统组件,完全融入了基于.Ne ... -
AJP/JK:异构Web平台的集成技术
2006-05-25 21:44 754Tomcat Connector 可以将Tomcat ... -
Vitria BusinessWare: 事件与端口
2006-05-27 17:24 718Event BusinessWare是一个事件驱动的系统 ...
相关推荐
<typeMapping encodingStyle="http://schemas.xmlsoap.org/soap/encoding/" qname="ns1:CategoryInfo" languageSpecificType="java:nucleus.organization.webservice.CategoryInfo" serializer="org.apache.axis....
描述中提到的标签“计算机专业”强调了本文内容的聚焦点和专业属性,而部分内容的点阵图字符揭示了更具体的计算机领域知识点,尽管存在识别错误,但依然可以捕捉到一系列技术词汇,如J2EE、UML、Oracle、XML、...
Delphi 12.3控件之TraeSetup-stable-1.0.12120.exe
基于GPRS,GPS的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 2018a进行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仿真。主要内容包括搭建同步发电机模型、设置无穷大系统等效电源、配置故障模块及其控制信号、优化求解器设置以及绘制和分析转速波形和摇摆曲线。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脚本,如故障类型切换、摇摆曲线计算和极限切除角的求解方法。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如避免常见错误和提高仿真效率的小技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和仿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MATLAB/Simulink有一定基础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研究项目或工程应用。主要目标是帮助用户掌握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方法,理解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能够通过仿真结果评估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操作和脚本代码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建议结合官方文档或其他教程一起学习。同时,部分技巧和经验来自于作者的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基于DLR模型的PM10–能见度–湿度相关性 研究.pdf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光伏并网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仿真,重点讨论了电导增量法的应用。首先阐述了电导增量法的基本原理,接着展示了如何在Simulink中构建光伏电池模型和MPPT控制系统,包括Boost升压电路的设计和PI控制参数的设定。随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对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电导增量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针对特定工况的优化措施。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仿真工具深入理解MPPT控制机制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光伏并网系统性能的研发项目,旨在提高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结果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过程。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仿真陷阱及解决方案,如变步长求解器的问题和PI参数整定技巧。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linux之用户管理教程.md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三菱PLC(特别是FX系列)和组态王软件构建3x3书架式堆垛式立体库的方法。首先阐述了IO分配的原则,明确了输入输出信号的功能,如仓位检测、堆垛机运动控制等。接着深入解析了梯形图编程的具体实现,包括基本的左右移动控制、复杂的自动寻址逻辑,以及确保安全性的限位保护措施。还展示了接线图和原理图的作用,强调了正确的电气连接方式。最后讲解了组态王的画面设计技巧,通过图形化界面实现对立体库的操作和监控。 适用人群:从事自动化仓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三菱PLC和组态王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的小型仓储环境,旨在帮助技术人员掌握从硬件选型、电路设计到软件编程的全流程技能,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仓储管理。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多个实用的编程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常见错误、优化性能参数等,有助于减少实际应用中的故障率并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STM32的循迹避障小车 主控:STM32 显示:OLED 电源模块 舵机云台 超声波测距 红外循迹模块(3个,左中右) 蓝牙模块 按键(6个,模式和手动控制小车状态) TB6612驱动的双电机 功能: 该小车共有3种模式: 自动模式:根据红外循迹和超声波测距模块决定小车的状态 手动模式:根据按键的状态来决定小车的状态 蓝牙模式:根据蓝牙指令来决定小车的状态 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下,检测距离低于5cm小车后退 未检测到任何黑线,小车停止 检测到左边或左边+中间黑线,小车左转 检测到右边或右边+中间黑线,小车右转 检测到中边或左边+中间+右边黑线,小车前进 手动模式:根据按键的状态来决定小车的状态 蓝牙模式: //需切换为蓝牙模式才能指令控制 *StatusX X取值为0-4 0:小车停止 1:小车前进 2:小车后退 3:小车左转 4:小车右转
矢量边界,行政区域边界,精确到乡镇街道,可直接导入arcgis使用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基于IEEE33节点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方法,旨在通过合理的调度模型降低配电网的总运行成本。文中详细介绍了模型的构建,包括风光发电、储能装置、柴油发电机和燃气轮机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集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具体的约束条件,如储能充放电功率限制和潮流约束,并采用了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最终得到了优化的分布式电源运行计划,显著降低了总成本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优化、智能电网研究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配电网运行成本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使配电网更加经济高效地运行。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算法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储能充放电策略、粒子群算法参数选择等。此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电源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经济效益。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光热电站(CSP)和有机朗肯循环(ORC)集成到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优化建模方法。主要内容涵盖系统的目标函数设计、关键设备的约束条件(如CSP储热罐、ORC热电耦合)、以及具体实现的技术细节。文中通过MATLAB和YALMIP工具进行建模,采用CPLEX求解器解决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确保系统在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方面的最优表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碳排放惩罚机制、风光弃能处理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光热发电、余热利用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包含多种能源形式(如光伏、风电、燃气锅炉等)在内的复杂能源系统的项目。目标是在满足供电供热需求的同时,最小化运行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作为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从简单的确定性模型入手,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随机规划和鲁棒优化。
网站设计与管理作业一.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搭建双闭环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首先定义了主电路的关键参数,如输入电压、电感、电容等,并解释了这些参数的选择依据。接着分别对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进行了PI控制器的设计,强调了电流环响应速度需要显著高于电压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文中还讨论了仿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细节,如PWM死区时间的设置、低通滤波器的应用以及参数调整的方法。通过对比单闭环和双闭环系统的性能,展示了双闭环方案在应对负载突变时的优势。最后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源设计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有一定MATLAB基础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电源管理芯片设计验证、电源系统性能评估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主要目标是提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特别是在负载变化剧烈的情况下。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大量的代码片段和具体的调试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提醒读者注意仿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鼓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MATLAB环境下冷热电气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介绍了多能耦合元件(如风电、光伏、P2G、燃气轮机等)的运行特性模型,展示了如何通过MATLAB代码模拟这些元件的实际运行情况。接着阐述了电、热、冷、气四者的稳态能流模型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热电联产过程中能流的转换和流动。然后重点讨论了考虑经济成本和碳排放最优的优化调度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确保各能源设备在合理范围内运行并保持能流平衡。最后分享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技巧,如处理风光出力预测误差、非线性约束、多能流耦合等。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研究、优化调度、MATLAB编程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构建和求解复杂的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MATLAB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所介绍的内容。此外,还提及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和挑战,如多能流耦合的复杂性、鲁棒优化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