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会是客观存在的吗? 比如牛顿或爱因斯坦的理论
是客观存在的吗?
客观知识只是波普尔更一般的客观世界的理论之一. 波普尔重新阐述了客观的含义, 把世界分为3个世界. 唯物主义
和物理主义只认可世界1. 二元论者承认世界2的存在, 即人类的思维过程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更激进的一种理论, 反而否定了世界1的存在,
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电影<<The Matrix: 黑客帝国>>便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
波普尔却打算还要为世界3辩护, 一切都因为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
三个世界
世界1,由物质客体、由石头和星球、由植物和动物、由辐射线和其他形式的物理能量构成的世界,它尤其包括诸如应力、运动、力和力场之类的状态和事件。如果想这样做,我们可以把物质的世界1再分为无生命物质客体的世界和生物世界即生物客体的世界,
尽管我们要冒区分不明的风险
世界2,内心的或心理的世界,我们的痛苦与愉快的感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决定、我们的知觉与我们的观察的世界;换言之,内心或心理实体的,或主观感受的世界;
世界2能够以种种不同方式再分。如果想这样做,我们可以区分完全有意识的经历和梦想,或潜意识的经历,或者我们可以区分人类的意识和动物的意识;
世界2非常重要,尤其从人类观点或从道德观点看非常重要。人类的痛苦属于世界2;人类痛苦,尤其是可避免的痛苦,是所有能对此有所帮助的人的中心的道德问题;
内心的世界2的现实——及人类痛苦的现实——有时被人们所否认;最近被一元论唯物主义者或物理主义者,或被某些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所否认。然而主观经历的世界2的现实得到常识的承认
世界3, 是指人类心灵的客观产物的世界, 即,世界2的人类部分的产物的世界, 例如语言, 传说,
故事与宗教神话;科学猜想或理论以及数学建构;歌曲和交响曲;绘画和雕塑;
书籍、鞋、飞机、计算机之类的事物;也包括十分简单的物质客体,它们十分明显地属于世界1,例如有柄底锅和警棍。包括诸如人的心理活动的所有计划的和深思熟虑的产物都被划归世界3,即使它们大部分也可以是世界1客体,这对于理解这个术语是十分重要的。世界3中不难区分许多不同的世界。我们可以区分科学世界和虚构世界、音乐世界和美术世界以及工程的世界;为简单起见,我将谈论一个世界3,人类心灵产物的世界
世界3客体的例子为:美国宪法,或者莎士比亚的《暴风雨》[The
Tempest],或者他的《哈姆莱特》[Hamlet]或者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Fifth Symphony],或者牛顿的引力理论
因此,用这种术语说,我们的现实由三个世界构成,它们相互联系,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也部分地相互重叠。(此处“世界”一词显然不是用来指宇宙「universe或cosmos」,而是指它的组成部分。)这三个世界是:客体与物理状态、事件和力所构成的物质的世界1;经历的和无意识的心理事件所构成的心理的世界2;心灵产物的世界3
世界1与世界3
世界3和世界1的联系: 许多属于世界3的客体同时也属于物质的世界1。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垂死的奴隶
The DyingSlave》既是一块大理石,属于物质客体的世界1,也是米开朗琪罗的心灵的创造物,作为心灵的创造物属于世界3. 对于大部分,尽管不是全部,世界3客体,可以说它们被体现或物质地实现在一个或许多世界1的物质客体中。一幅伟大的图画可能只作为一个物质客体存在,尽管可能有一些优秀摹本或复制品。相比之下,《哈姆莱特》体现在包括《哈姆莱特》一种版本的所有那些物质的书籍中;换一种方式,它也体现或物质表现在一个剧团的每一次演出中,与此相似,一部交响曲可用迥异的方式体现或物质表现。有作曲家的手稿;有印刷的乐谱;有实际演奏;有这些演奏的唱片或磁带的物质形式的录音。但是也有在一些音乐家的大脑中的记忆印迹:这些也是体现,而且它们尤其重要。如果想这样说,那么可以说世界3客体是抽象客体,它的物质表现是具体客体
世界3和世界1的区别:
就书籍而言,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情况。书显然是物质客体,作为物质客体它属于世界1。如我们所知,属于同一版本的所有个别书籍在物质上都是很相似的;但是我们所称的“同一本书”——比如说圣经——可能是以物质上大相径庭的种种不同版本出版的。让我们假设所有这些版本都包括同样的正文;即,同样的句子序列。就此而言,它们都是同一个世界3客体的同一本书的版本,或复本,无论从物质观点看它们多么不同。显而易见,在世界3意义上的这一本书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一本书。
世界2与世界3
举例来说, 经常有不同的人独立的发现相同的理论. 再多的人发现同一种理论, 在世界3中,
也只有一个客体. 但对应的世界2的思维过程却很多, 不同的人, 不同的时间, 思维过程当然不一样
世界3客体的最大特点是,这种客体可以处于彼此的逻辑关系之中。逻辑关系的例子是:相等、可推断、相容、不相容。这些逻辑关系只能在抽象的世界3内容之间维持,例如猜想或理论.
逻辑关系从不在具体的世界2思维过程之间维持, 即使我们谈论类似的思想,我们通常心中想到的也是思想内容和一种逻辑的相似性.
不仅逻辑关系,而且对与错的观念也只适用于思想内容,适用于世界3的猜想或理论. 我们不能说某人的思维过程/大脑活动是对的或错的, 只能说他的想法是对的或错的
对世界3客观性的辩护
我认为,存在人类心灵产物的世界3,我将试图表明,世界3客体可能在十分清楚的意义上不是虚构的,而是十分实在的:它们可能是实在的,因为它们可能对我们、对我们的世界2经历,甚至对我们的世界1物质客体有影响
世界3客体的实在或存在,可能变成词语问题。毕竟,我们可以称呼我们喜欢的无论什么事物为“实在的”或“存在的”。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摆脱这种危险,即从最原始的实在观念出发,并采用物理主义者自己的使这种观念一般化、最终完全取代它的方法。
我认为,我们都非常确信中等大小的物质客体的存在或实在:其大小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握它们,翻转它们,放下它们。这些东西在这个词最原始的意义上是“实在的”。我猜想婴儿就学习区分这些东西;我认为,对婴儿来说,那些他能放进嘴里的东西是最令人信服的实在的。对触摸的阻力也似乎很重要,还有某种程度的时间持续。
从关于这类实在事物的原始观念出发,物理主义者通过使它一般化扩展了这个观念。我认为,唯物主义者或物理主义者的关于实在的物质存在的概念是通过把很大的事物和很小的事物和转瞬即逝的事物包括在内而获得的;也通过把任何可以因果地作用于事物的东西包括在内,例如磁的和电的吸引和排斥,力场;还有辐射,例如X射线,因为它们可以因果地作用于照相底片。
我们从而导致了下面的观念:实在的或存在的是任何对于物质事物,尤其对于那些可以很容易地把握的原始的物质事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具有因果影响的事物
。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面的问题取代我们的中心问题,即是否诸如牛顿或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之类的世界3客体具有真实的存在:科学猜想或理论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对物质事物产生因果影响吗?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是:是的,它们确实能够
。
总而言之,我们得出下面的宇宙概貌:
-
有物质宇宙,即世界1,及其最重要的亚宇宙活的有机体。
-
世界2,即有意识的经历的世界,作为由有机体世界的进化产物而出现。
-
世界3,即人类心灵产物的世界,作为世界2的进化产物而出现。
在所有这些情况中,出现的产物都具有对它出现于其中的世界的巨大反馈效应
。例如,我们包含这样多氧气的大气层的化学成分是生命的产物——植物生命的反馈效应。世界3的出现对世界2并通过它的介入也对世界1具有巨大的反馈效应。
世界3和世界2间的反馈效应尤其重要。我们的心灵是世界3的创造者;但是世界3又不仅形成了我们的心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它们。自我观念本身依赖于世界3的理论,尤其依赖于时间理论,它构成了自我的同一性的基础。昨天的、今天的和明天的自我。
语言的学习作为世界3的一个客体,它本身部分是创造性活动,部分是反馈效应;对自我的充分意识维系于我们的人类语言。
我们与我们的工作的关系是一种反馈关系: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而增进,我们通过我们的工作而成长。这种成长,这种自我超越,有着理性方面和非理性的方面。
新思想、新理论的创造部分是非理性的。它是人们所称的“直觉”的问题,但是直觉是难免出错的,如一切与人有关的事情都难免出错一样。它必须由人类语言最重要的产物理性讨论来控制。这种由批评进行的控制构成了知识增长和我们个人成长的理性的一面。它是使我们之所以是人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另外的两件是同情和对我们的可错性的意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根据给定文件的信息,本文将深入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对图书馆哲学构建的意义。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波普尔及其“三个世界”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探讨该理论如何应用于图书馆哲学中。 ### 波普尔及其...
卡尔·波普尔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将世界分为三个层次:物质世界(世界1)、精神感知世界(世界2)以及知识世界(世界3)。这篇文章尝试通过量子力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波普尔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 **...
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过滤 B. 吸附 C. 蒸馏 D.... 本题目是一份针对九年级学生的...以上就是试卷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涵盖了化学反应、物质状态、实验操作、分子性质、原子结构、化学反应类型等多个方面。
7. 诺贝尔化学奖:科恩和波普尔的工作证明化学可以结合理论和实验,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但实验依然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8. 分子特性: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变化;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7. 接近正确:波普尔强调,过早地接受失败可能会使我们忽视接近正确的可能性,鼓励我们继续探索。 8. 不屈不挠:俾斯麦坚信,对于不懈努力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一概念,鼓励人们持续奋斗。 9. 失败与成长:这些...
12. 失败与成功:卡尔·波普尔提醒我们不要轻易接受失败,因为可能离真理仅一步之遥。 13. 知识与预见:孔德提出知识是为了预见未来,预见是为了行使权力,强调知识的价值。 14. 个性与共性:莱布尼茨认为没有完全...
6. 西方经济学的可靠性:其理论在抽象的逻辑框架内通常是可靠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很多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7. 20世纪科学发展:选项C,计算机的形成与完善是20世纪的重大成就,对经济...
13. 证伪原则:由波普尔提出,认为一个理论必须能被潜在的证据反驳,否则就不是科学理论。该原则强调科学理论的可检验性。 14. 标准选定的客观性:在科学方法中,标准的选择应该是客观的,不受个人偏见影响,以确保...
波普尔提出的“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强调问题在科学探索中的核心地位,但也有学者指出,观察和实践同样在科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论与观察的互动,以及科学家面对问题时的实际反应,显示了科学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
1.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卡尔·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核心观点是“猜测与反驳”。他认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不是基于归纳法和观察证明,而是大胆的猜测。科学理论不可能被绝对证明,但可以通过尝试证伪来...
4. 可错性原则:科学认识到自身的可错性,波普尔提出的试错模式认为,科学进步是通过不断试错、正视错误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拉瓦锡的氧化还原学说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第三世界(K:Knowledge)则是思想、理论、科学知识的世界,它独立于个体意识而存在,并通过书籍、论文等形式传播。 2. "三个世界"的属性与关系 - 独立性:第三世界在理论上可以独立于第一、第二世界存在,即使...
3. 知识性:管理涉及对实践世界的理解,包括客观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文明世界。波普尔的观点强调了知识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管理的需求性】 管理的需求源自于资源的有效整合、生活品质的提升、组织竞争力...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是由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这个模式主要阐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波普尔的核心观点是,科学进步不是通过归纳法从经验中得出普遍规律,而是通过大胆的假设、批判性的...
近现代科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实证主义和批判性思维,如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原则和库恩的范式理论。 二、科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1. 观察:科学研究始于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收集数据。 2. 假设:基于观察提出解释现象的假设...
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交织世界是指世界1、世界2和世界3三个相互交织的世界观。世界1是物理世界,世界2是心理世界,世界3是客观知识的世界。这种世界观为研究智能技术和智能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知识点3:描述...
2. 诺贝尔化学奖:描述中提到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科恩和波普尔在理论化学领域的贡献,这表明理论化学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依赖于实验,还结合了理论计算。 3. 化学分散系:雾被归类为胶体,这是分散体系...
JC626.github.io 关于我的网站使用的包Bootstrap 4.4.1 jQuery 3.5.0 波普尔1.16.0 真棒字体5.15.1 jQuery轻松1.4.1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卡尔·波普尔提出。这一理论关注的是科学理论的验证方式,尤其是如何区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如果不能被潜在的观测结果所反驳,即不能被证明...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课件,波普尔的科学哲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