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请点击:
http://click.aliyun.com/m/23769/
摘要: 只有对Node.js 社区有足够大贡献的人,才会被吸纳为CTC成员,张秋怡究竟做了哪些贡献?
继去年MariaDB基金会将阿里云数据库高级专家彭立勋列为个人成员后,今年又有一位阿里云工程师在国际技术社区重要工作中有所担当,她就是张秋怡。
张秋怡,花名洗影,阿里云云应用服务团队工程师。2016年,她毕业于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现在在阿里云alinode团队参与 alinode Node.js 应用服务解决方案的开发和维护,同时也对阿里内部和外部的客户提供技术咨询的服务。
1
Node.js社区宣布将张秋怡吸纳为CTC的页面(@joyeecheung 为张秋怡在Github的账号)
近日Node.js社区决定,将张秋怡吸纳为CTC(核心技术委员会)成员,而这也使得她成为国内首位Node.js社区CTC成员。
CTC 主要负责 Node.js Core 大方向上的技术决策。其成员主要的工作包括:参加周会讨论 GitHub Node.js 组织下面所有提交给 CTC 讨论或者 Review 的事项,参与 CTC 邮件列表的讨论,对有争议的 issue 进行投票,Review Node.js Core semver-major 的不兼容改动(semver-major 的 PR 必须要有 CTC 成员的 sign-off 才能合并),以及其他 Node.js Core Collaborator 的工作 (CTC 成员也是 Collaborator)。
只有对Node.js 社区有足够大贡献的人,才会被吸纳为CTC成员,张秋怡做了哪些贡献?她在接受云栖社区电子邮件访谈时说:“我主要是参与了 WHATWG URL 标准的实现(在 8.x 我们已经做到能完全通过 Web Platform Test 了),和内部 benchmark 的一些改进,平时也会帮忙维护 issue tracker 和 review 代码。”回复中,张秋怡也指出,日常工作其实是维护 issue 和 code review 更多一些。
聊到国内为什么到今天才有第一位CTC成员时,张秋怡表示并不很清楚,但她分析可能和以下两个原因有关系:1.语言障碍;2.Node.js社区的人基本都是志愿者,需要大家牺牲个人大量周末休闲的时间。有些原因她没在访谈中说,但却在稍早些时候——《Node.js Collaboration Summit 与 JSConf EU 纪行》一文中有所点明。她当时感叹中国开发者在国际社区与标准制定过程的缺席,进一步探究原因她则发现,国内工程师大都喜欢自己去寻找曲线救国的解决方案,缺乏标准意识,从长远角度解决问题……从这来看,或许也能多少知道为什么在国际技术社区看不到来自国内的现象级人物和技术贡献的根本原因。
尽管这位年轻的CTC成员本科毕业才一年,但她的技术实力很雄厚,而这来源于她在Node.js领域四年的持续耕耘。因此张秋怡在成为CTC成员之前,也收获了来自小伙伴的钦佩。2016年年底,张秋怡受邀在Node.js Interactive 2016 North America上做分享,归来后她写了一篇文章《Node.js Interactive 2016 North America 纪行》做记录,阿里的技术同学除了在内网感叹对最新进展介绍全面、信息量太大的同时,也有人发自内心的问:“如何成为像你这样的大神。”
对于下一阶段,张秋怡说,原来做什么,现在还会继续做什么,只不过每周会多参加一次语音会议。在阿里云的工作,她说,将继续维护 alinode 和开发新特性,“会将Node8功能集成到 alinode 平台上,提供更多为 Node.js 应用监控调优和故障排查的手段。”
更多细节,请查看以下完整访谈内容:
云栖社区:请介绍下自己以及所从事的工作。
张秋怡:我 2016 年从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现在在阿里云的 alinode 团队参与 alinode Node.js 应用服务解决方案的开发和维护,也对阿里内部和外部的客户提供技术咨询的服务。目前主要做 Node.js 应用的监控调优、故障排查和稳定性保障相关的事情,开发的工作从底层 Node.js 运行时的定制,到上层的监控平台和可视化调优工具都有涉及。此外也协助一些阿里云其他产品与 Node.js 开发相关的工作。
云栖社区:你是什么时候接触 Node.js 的?你为什么会选择不断在 Node.js 社区做贡献?
张秋怡:第一次接触 Node.js 大概是在大二的时候,有同学给我们看了他用 Node.js 写的一个 Demo,当时学习过 Python 的 Tornado,发现 Node.js 的 Koa 和 Tornado 比较相似,出于好奇心就了解了另一个平台下的 Web 开发对比来看看。后来对编程语言的编译器和虚拟机实现产生了兴趣,在探索 JavaScript 引擎的实现的同时也有去阅读 Node.js 的源代码,了解抽象了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这些课程知识的跨平台库(libuv),与一个脚本语言的运行时(v8)嵌在一起在实际应用中会长什么样子。大三实习转岗到 alinode 团队之后开始有在 Node.js Core 的代码上做一些开发,但是没有向上游提交过 patch。
大四毕业前在 Node.js Live Beijing 做过一次关于 V8 GC 日志的分享,被 Node.js 基金会邀请到当年北美的 Node.js Interactive 再做一回,在那次会议上有一个 Code and Learn 的活动,现场指导熟悉给上游提交代码的流程,因为这个契机就开始熟悉上游 Node.js Core 的工作流程了,后面在业余时间也有不断给 Node.js Core 做一些维护 issue tracker、提交和 Review 代码之类的事。
要说为什么会一直不断做这些的话,大概就是没有家庭负担,所以业余时间比较闲吧……加上 Node.js 社区整体氛围还是很友好的,对新加入的贡献者都很鼓励,大家都很遵守 code of conduct ,比较有礼貌。偶尔有疑似火药味出现的时候也会私下沟通,很注意不要互相冒犯,所以在里面一起工作感觉很愉快。碰过的代码多了之后也会经常被 ping 去做 code review,慢慢就变成习惯了。Node.js 底层的代码涉及的技术范围比较广,在参与贡献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很多平时工作不怎么打交道的技术领域。
云栖社区:Node.js 社区只会对有足够大贡献的人吸纳为CTC(核心技术委员会)成员,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下,你都做了哪些贡献?
张秋怡:我主要是参与了 WHATWG URL 标准的实现(在 8.x 我们已经做到能完全通过 Web Platform Test 了),和内部 benchmark 的一些改进,平时也会帮忙维护 issue tracker 和 review 代码。不过这种是比较成熟的开源项目,日常工作其实是维护 issue 和 code review 更多一些。
云栖社区:从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你是首位国内 CTC 成员,就你个人来看,能否分析下之前为什么国内没有人成为 CTC 成员?
张秋怡:坦白说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认识四五个在国内工作的 Node.js Core collaborator,感觉区别只是活跃程度不同吧,我平时泡在上面的时间会多一些。
据我了解,现在 CTC 里起码一半的人本职工作和 Node.js Core 的日常维护没有关系,完全是志愿者,真正受公司赞助对 Node.js 这个项目负责,全职参与开发的人寥寥无几。我已经算是工作关系比较密切的,平时工作也要接触同一个 code base。虽然维护上游代码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只是 APM 这类工作的本质需要对运行时底层做一定的修改而已,所以我在上游提交的代码和我在内部提交的代码关系也不大,维护 issue 和做 review 这些工作关系就更远了。我认识的其他几个 collaborator 平时的工作和 Node.js Core 的日常维护关系也不大,日常工作如果忙起来,留给开源项目做义务劳动的时间也不多也很正常。
工作和 Node.js 相关是一回事,愿不愿意牺牲自己周末玩乐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去给底层依赖的项目做义务劳动是另外一回事,毕竟 Node.js 已经是很成熟的开源项目,多一个维护者少一个维护者影响并不大。但是这样比较知名的项目日常维护需要投入不小的精力,每天一觉起来收件箱多出上百个通知是家常便饭,每个月都会有两三百个 commit 合并到 master,相应地每天都有很多 PR/issue 要看,所以全跟进是不太可能的。Node.js 的 collaborator 有不少不太活跃选择退回权限的,CTC 也有一些成员因为个人事务变多没有时间继续参与 CTC 的活动而离开(参考 CTC Emeriti:https://github.com/nodejs/node#ctc-emeriti),大家也都很理解。我们也有完整的流程来处理这种情况,有新的活跃贡献者出现,也有完整的流程吸收成为新血,总体有进有出还是比较健康的。
从我的角度看来,我和其他人的区别只是我燃烧了一下自己个人的时间而已,我能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不选择放弃更多自己的个人时间做这种义务劳动,也不保证自己会一直坚持花费这么多的业余时间(现在本职工作比较忙所以活跃程度也有所降低,但还是尽量保持每周都会做一些工作),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要拿国内和国外对比来问(考虑到人口基数)的话,还有一点是语言障碍。虽然 CTC 大概有一半的人母语并不是英语,也不居住在英语国家,collaborator 母语不是英语的也很多,但是 Node.js 的注释、commit message 的语言、issue tracker 上交流的语言都是英语,CTC 每周开电话会议也是用英语的。另外国外开会和活动的时候,即使有旅费赞助,考虑到语言和签证问题,国内的开发者要去参加难度也高一些,我到国外开会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他们是第一次和来自中国的活生生的开发者交谈。双方平时打的交道不多,了解不深的话比较难吸引作为新成员进来。
云栖社区:CTC(核心技术委员会)成员有哪些义务?它和 Node.js 社区的Collaborators 有什么区别?
张秋怡:CTC 主要负责 Node.js Core 大方向上的技术决策,成员主要的工作包括参加周会讨论 GitHub Node.js 组织下面所有提交给 CTC 讨论或者 Review 的事项,参与 CTC 邮件列表的讨论,对有争议的 issue 进行投票,Review Node.js Core semver-major 的不兼容改动(semver-major 的 PR 必须要有 CTC 成员的 sign-off 才能合并),以及其他 Node.js Core Collaborator 的工作 (CTC 成员也是 Collaborator)。
Collaborator 的人数更多一些,只要在 Node.js Core 有足够多的代码贡献就可以成为 Collaborator,Collaborator 有 push 到 GitHub 上 nodejs/node 这个代码仓库的 master 分支的权限和运行 CI job 的权限,也可以编辑、标记和关闭 nodejs/node 的 issue 和 PR。
两者的主要区别……日常能察觉到的大概就是 semver-major 的 PR 需要通过至少一个 CTC 成员的 code review,所以一个 PR 如果被标记成了 semver-major 而且有 Collaborator review 后同意合并了,但是还没有 CTC 成员 LGTM 的话,会需要 ping @nodejs/ctc 这个团队的人提醒过来 review(注:LGTM 就是 Look Good To Me,通过了 code review 的意思)。另外有争议的 PR 或者 code review 中产生的问题如果没办法在讨论中达成一致,会召集 CTC 来投票做决定。
此外还有 CTC 每周都要开语音会议和有自己的邮件列表。
云栖社区:CTC 成员与成员之间都是怎么进行交流的?日常会有聚会吗?
张秋怡:大家日常在 GitHub 上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有就是包括很多 collaborator 都会上的 #node-dev 的 IRC 频道和 twitter。CTC 每周都会开一次语音会议,讨论 Node.js 组织下面所有标记了 ctc-agena 或者 ctc-review 的 issue/PR,把反馈、决定或者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回复在对应的地方。不过因为我们分散在世界各地,CTC 的会议时间是北京时间周三晚上7点,晚上12点,周四凌晨4点三个时间轮流的,由于时差一般每次会议只能聚集到大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此外 CTC 还有自己的邮件列表用于讨论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
线下主要是 Node.js 基金会每年会组织两三次 collaboration summit,一般会在 JavaScript 或者 Node.js 社区的大型会议周边举行。不过这个活动的参与范围也包括所有的 Core Collaborator 和 Node.js 基金会下其他 Working Group 的成员。一般 Collaboration Summit 主要是分小组讨论一些需要集齐人讨论的问题,线下见面谈会更有效率一些。
云栖社区:我们知道,你也在维护阿里云基于 Node.js 推出应用服务解决方案alinode,因此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alinode 主要改动了什么,体现的优势是?适用于什么场景;第二个问题是:当下在阿里云的工作和 Node.js 社区交集多吗?如果不多,你是怎么分配这两块时间的?
阅读原文请点击:
http://click.aliyun.com/m/23769/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而"from 张秋怡"则表明这些模板是由一位名为张秋怡的专业人士或团队创作的,可能意味着它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标签】虽然没有具体的标签,但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和描述推测一些相关的关键词,如“简历”、...
个人花大量时间整理出的简历模板,内容丰富,无论是应届生,还是职场老手,都有相应的模板,节约自身时间,提升效率。 亲们下载我任何一个付费资源后,即可私信联系我免费下载其他相关资源,包含简历模板、PPT模板、...
人工智能笔记 参考教材 注意 这套笔记可能会有很多typo 个人熟悉中文译名的术语会用中文名,不熟悉中文译名/没有确定译名/中文译名词不达意的术语会沿用英文原词。除了名词以外,一些...张秋怡 Joyee Cheung E-mail:
教务管理系统(源码+数据库+论文)java开发ssm框架javaweb,可做计算机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 【功能需求】 本系统分为学生、教师、管理员3个角色用户 本次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成绩管理、字典管理、公告管理、教材管理、课表管理、课程管理、课程报名管理、老师管理、学生管理、管理员管理等功能。 【环境需要】 1.运行环境:最好是java jdk 1.8,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运行的。其他版本理论上也可以。 2.IDE环境:IDEA,Eclipse,Myeclipse都可以。 3.tomcat环境:Tomcat 7.x,8.x,9.x版本均可 4.数据库:MySql 5.7/8.0等版本均可; 【购买须知】 本源码项目经过严格的调试,项目已确保无误,可直接用于课程实训或毕业设计提交。里面都有配套的运行环境软件,讲解视频,部署视频教程,一应俱全,可以自己按照教程导入运行。附有论文参考,使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核心技术。
基于张量低管道秩的图像多分类模型.pdf
大数据与云平台技术在鄱阳湖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pdf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 基于AVR ATmega32微控制器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AVR ATmega32微控制器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4个继电器、与PC进行UART通信、使用TWI协议与外部EEPROM和RTC通信、支持DS18B20温度传感器、PWM控制LED RGB灯以及LCD显示等功能,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控制解决方案。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继电器控制控制4个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支持自动和手动模式。 2. UART通信与PC进行通信,实现温度数据的可视化及命令控制。 3. TWI通信通过TWI协议与外部EEPROM和RTC进行数据交互。 4. 温度传感器支持DS18B20温度传感器,自动扫描并读取多个传感器的温度。 5. PWM控制通过PWM控制LED RGB灯的颜色和亮度,支持多种颜色模式。 6. LCD显示在LCD上显示温度、时间、继电器状态等信息,支持三级菜单操作。
# 基于SELinux的OpenHarmony安全增强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将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安全子系统引入OpenHarmony操作系统,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SELinux是一个提供强制访问控制(MAC)的安全策略机制,通过内核修改和用户空间工具实现。本项目涉及多个组件和仓库,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增强系统。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SELinux策略管理提供SELinux策略的编译、加载和管理功能,确保系统遵循强制访问控制策略。 2. 安全上下文管理支持文件、目录和进程的安全上下文管理,确保所有操作符合预定义的安全策略。 3. 服务和参数检查提供服务和参数的安全检查功能,确保只有授权的进程可以访问特定的服务和参数。 4. 日志和错误处理集成SELinux的日志和错误处理机制,便于系统管理员监控和调试安全策略的执行。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谣言检测系统,代码实现,数据文件,供读者个人学习使用。
ollama 14b z06
IMG_20250204_011829.jpg
php54-php-xmlrpc-5.4.16-16.el6.centos.alt.x86_64.rpm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利用 C 语言与 EasyX 图形库开发的简易 2D 生存游戏的设计思路及其核心机制。该游戏环境设定于由多个彩色圆点组成的食物和敌人的广阔地图之上,主要元素包括玩家、敌人以及可以被吃掉增大规模或者减少规模(被更小实体消耗)的食物单位;玩家通过 WASD/方向键 来控制自己的角色移动,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存活并成长得更大来获得胜利。游戏的关键功能涵盖随机分布的目标物坐标计算、碰撞检测逻辑判断、动态调节物体运动状态等。 适合人群:对易图形库感兴趣或想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构建图形化界面的游戏爱好者和程序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项目适用于那些希望快速入门游戏开发的基础概念的人群,如理解基本几何图形渲染原理、掌握键盘事件响应方法、熟悉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建立等方式。对于新手开发者来说尤其有用,因为他们能够从简单的例子中学到很多重要的编程技巧和技术。 其他说明:文中代码详细记录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定义与调用方式,如人物属性初始化函数、敌人随机游走与追逐算法、物品消失重置位置的操作、屏幕绘图命令的组织安排等,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主题的专业人员作为参考资料查阅。
# 基于Android的时间表管理系统 ## 项目简介 基于Android的时间表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课程时间表的应用程序。它允许用户添加、查看和编辑课程信息,并设置闹钟提醒以确保不会错过任何课程。该应用还支持自定义界面元素(如字体颜色、字体类型和背景颜色),并提供小部件功能以便在桌面上快速查看课程信息。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课程管理 添加、编辑和删除课程信息。 存储课程代码、名称、星期、时间段、地点和注释等信息。 2. 闹钟提醒 设置和取消闹钟提醒,确保用户不会错过课程。 根据当前时间和设置的时间自动触发提醒。 3. 界面自定义 允许用户更改字体颜色、字体类型和背景颜色。 设置信息保存在SharedPreferences中,下次启动时自动应用。 4. 小部件功能 在桌面上显示课程信息的小部件。 自动更新小部件以显示最新的课程信息。
简要中文翻译: 加载YOLOv8模型进行姿态检测。 定义人体关键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颜色。 检测关键点并绘制在视频帧上。 根据关键点之间的关系绘制连接线。 使用摄像头捕获视频并实时进行姿态检测。 显示带有关键点和连接的实时视频流。 按 q 键退出程序。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DeepSeek——一款引人注目的新型语言模型。DeepSeek作为开源模型的新秀,在多个评测中展现了超越GPT-4等顶尖模型的能力,在性能与成本上取得显著平衡。不仅具备优秀的多语言处理能力,还在架构层面实现了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如利用MLA优化注意力机制。除此之外,DeepSeek的应用场景极为丰富,涵盖了教育、职场以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及专业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为各类用户提供智能辅助解决方案,无论是解决学术上的疑问还是简化办公流程或是改善生活质量,均可借助DeepSeek得到提升。 其他说明:尽管DeepSeek表现出色,但它依旧存在改进空间。其完全开源的特性使其更容易被广大用户接受与应用。同时支持OpenAI API接口也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
# 基于Spring MVC和React的简单OA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简单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后端使用Spring MVC框架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交互,前端则使用React框架构建用户界面。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登录验证等,旨在提供一个基础的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用户管理 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 用户登录验证。 根据用户ID查询用户信息。 2. 角色管理 角色的增删改查。 根据用户ID查询用户角色。 3. 权限管理 权限的增删改查。 根据角色或用户查询权限。 4. 登录验证 用户登录和注销功能。 基于Shiro框架的认证和授权。 5. 日志监控 记录HTTP请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计算处理时间。
华为市场管理流程指南(营销)-134页.pdf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