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懒蛋
  • 浏览: 3160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苏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读书笔记----THINK IN JAVA

阅读更多
一年前的夏天的一个周六,忽然一个冲动跑到中关村图书大厦花了很多银子买了一本THINK IN JAVA。买回来之后就一直没怎么看过,我一直觉得这书太简单(一直没多看,只看了开头),提不起兴致,又没什么实用价值。今年换了一次工作,新公司采用非SSH架构的平台,可以说跟CS开发的模式比较类似(系统是bs的),一次平台的转换激发了我对设计模式的学习兴趣。之前看了一半《大话设计模式》,之后嫌电子版看的不过瘾,在淘宝上买了一本《first head 设计模式》,元旦放假的时候,新书还没到,闲的手痒痒就翻开了尘封已久的《THINK IN JAVA》。

到目前为止,我一口气看了1--6,9--10章,特别是9,10章我看了两遍,真是太精彩了,随着自己阅历的提升,渐渐的能够看懂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了。第九章接口,先从抽象类讲起,之后由抽象类过度到接口,介绍了接口的回调,接口与共产模式,适配器模式等,为什么使用接口?接口可以实现多继承,实现类可以向上转型为多个基类。防止抽象的东西被实例化(和抽象类一样),把标准和具体的实现隔离开来(这也是OO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么)。之后第十章,内部类,其实内部类我一直一位是一个没用的东西在用SSH框架的时候确实基本没用过这东东,知识学java的时候学过那么一点。到了新公司,这东西随处都是,为什么非要用着东西呢,我一直纳闷,看了第十章,对内部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章最后还解释了为什么用内部类,真是太精彩了。内部类和接口配合着使用使java以一种更优雅的方式实现了多继承,本章还介绍了利用内部类实现工厂方法,彻底的把接口和具体实现隔离开来。本章有一股例子我理解不是太深刻,就是控制框架那个,基本的代码的意思看出了,延展的,具体应用场景,可能是UI里边的时间驱动吧,但是具体怎么实现呢,接触的不多。

总的来说这本书我看的还是很少,而且看过的这些理解了几层?估计也就4、5层吧,看这本书得每句话每句话的细细品味才行。现在《first head 设计模式》已经到手,但是我却懒得看它了,因为我发现《THINK IN JAVA》已经涵盖了很多设计模式,而且它会很深层次的去挖掘解释其中的道理。写的乱七八糟,以后随着我学习的深入会写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出来。这本书似佛法,需要细细品味,慢慢领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