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结合WebSphere来讲讲各个类的调用关系吧。
假定我们要创建一个读取User信息的SessionBean,需要我们写的有3个文件:
1. UserServiceHome.java
Home接口
2. UserService.java
Remote接口
3. UserServiceBean.java
Bean实现
WSAD最终会生成10个class。其它7个是什么呢?我们一个一个数过来:
4. _UserServiceHome_Stub.java
这个当然就是Home接口在Client端(动态加载)的Stub类了,它implements UserServiceHome。
5. _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Home_a940aa04_Tie.java
Home接口在Server端的Skeleton类,"a940aa04"应该是随机生成的,所有其他的相关class名里都会有这个标志串,Tie是Corba对Skeleton的叫法。
6. 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Home_a940aa04.java
Home接口在Server端的实现,当然,它也implements UserServiceHome。
7. EJSStatelessUserServiceHomeBean_a940aa04.java
由#6调用,create _UserService_Stub。(为什么#6不能直接create _UserService_Stub呢?后面再讲。)
8. _UserService_Stub.java
Remote接口在Client端(动态加载)的Stub类。它implements UserService。
9. _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_a940aa04_Tie.java
Remote接口在Server端的Skeleton类。
10. 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_a940aa04.java
Remote接口在Server端的实现,当然,它也implements UserService。并且,它负责调用UserServiceBean——也就是我们所写的Bean实现类——里面的business method。
那么,各个类之间的调用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简单的说,就是两次RMI循环。
先来看看Client端的程序是怎么写的:
-
try
{
-
Initial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
-
-
UserServiceHome home =
-
(UserServiceHome); PortableRemoteObject.narrow(
-
ctx.lookup(JNDIString);,
-
UserServiceHome.class
);;
-
-
-
System.out.println(home.toString(););;
-
-
-
UserService object = home.create();;
-
-
-
System.out.println(object.toString(););;
-
-
-
int
userId =
1
;
-
UserInfo ui = object.getUserInfo(userId);;
-
}
在第一步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UserServiceHome(interface)定义的对象home,那么,home到底是哪个class的instance呢?用debug看一下,知道了home原来就是_UserServiceHome_Stub的实例。
从第二步开始,就是我们的关注所在,虽然只有简单的一行代码,
UserService object = home.create();
但是他背后的系统是怎么运做的呢?我们进入代码来看吧:
1. 调用home.create()
-
UserServiceHome home;
-
UserService obj = home.create();;
2. 实际是调用_UserServiceHome_Stub.create(),在这个方法里面,Stub向Skeleton发送了一个create的字串:
-
org.omg.CORBA.portable.OutputStream out = _request(
"create"
,
true
);;
-
in = (org.omg.CORBA_2_3.portable.InputStream);_invoke(out);;
3. Server端的Skeleton接收Stub发来的request,并调用相应的方法:
-
_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Home_a940aa04_Tie._invoke(); {
-
......
-
switch
(method.length();); {
-
case
6
:
-
if
(method.equals(
"create"
);); {
-
return
create(in, reply);;
-
}
-
......
-
}
-
}
-
_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Home_a940aa04_Tie.create(); {
-
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Home_a940aa04 target = null
;
-
result = target.create();;
-
org.omg.CORBA.portable.OutputStream out = reply.createReply();;
-
Util.writeRemoteObject(out,result);;
-
return
out;
-
}
4. Skeleton调用的是UserServiceHome的Server端实现类的create方法
-
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Home_a940aa04.create(); {
-
UserService _EJS_result;
-
_EJS_result = EJSStatelessUserServiceHomeBean_a940aa04.create();;
-
}
5. #4又调用EJSStatelessUserServiceHomeBean_a940aa04.create()
-
UserService result =
super
.createWrapper(
new
BeanId(
this
,
null
););;
至此,我们终于结束了第一个RMI循环,并得到了Remote接口UserService的Stub类_UserService_Stub,就是#5里面的result。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4不直接create _UserService_Stub,而又转了一道#5的手呢?因为#4 extends
from EJSWrapper,它没有能力create Stub,因此必须借助#5,which extends from
EJSHome,这样才可以生成一个Stub。如果不是为了生成这个Stub,应该可以不走#5这一步。
OK, now we got the object which is instanceOf _UserService_Stub, and implements UserService
现在我们的Client端走到第三步了:
UserInfo ui = object.getUserInfo(userId);
继续看代码,开始第二个RMI循环:
1. 调用object.getUserInfo()
-
UserService object;
-
object.getUserInfo(userId);;
2. 实际是调用_UserService_Stub.getUserInfo(int arg0),在这个方法里面,Stub向Skeleton发送了一个getUserInfo的字串和arg0这个参数:
-
org.omg.CORBA.portable.OutputStream out = _request(
"getUserInfo"
,
true
);;
-
out.write_long(arg0);;
-
in = (org.omg.CORBA_2_3.portable.InputStream);_invoke(out);;
3. Server端的Skeleton接收Stub发来的request,并调用相应的方法:
-
_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_a940aa04_Tie._invoke(); {
-
switch
(method.charAt(
5
););
-
{
-
case
83
:
-
if
(method.equals(
"getUserInfo"
);); {
-
return
getUserInfo(in, reply);;
-
}
-
......
-
}
-
}
-
-
_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_a940aa04_Tie.getUserInfo(); {
-
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_a940aa04 target = null
;
-
int
arg0 = in.read_long();;
-
UserDTO result = target.getUserInfo(arg0);;
-
org.omg.CORBA_2_3.portable.OutputStream out = reply.createReply();;
-
out.write_value(result,UserDTO.class
);;
-
return
out;
-
}
4. Skeleton调用的是UserService的Server端实现类的getUserInfo方法
-
EJSRemoteStatelessUserService_a940aa04.getUserInfo(); {
-
UserServiceBean _EJS_beanRef = container.preInvoke(this
,
0
, _EJS_s);;
-
_EJS_result = _EJS_beanRef.getUserInfo(id);;
-
}
最后的最后,#4终于调用了我们写的UserServiceBean里的getUserInfo方法,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
至此,第二个RMI循环也终于结束了。
回顾一下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次RMI循环的过程,下图(见链接)描述了整个流程:
http://www.pbase.com/image/27229257
黄色的1,6,10是程序员要写的,其余是系统生成的。
#1是Home interface, #2和#4都implements 了它。
#6是Remote interface, #7和#9都implements 了它。
#10是Bean实现。
why?????
简单讲,就是为了适应分布式开发的需要。
首先,回到我最后给出的流程图。
Client端最原始的冲动,肯定是能直接调用#10.UserServiceBean就爽了。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Client和Server不在一个JVM里
。
这好办,我们不是有RMI吗,好,这个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1. UserServiceBeanInterface.getUserInfo()
2. UserServiceBeanStub
3. UserServiceBeanSkeleton
4. UserServiceBean
用着用着,第二个问题来了,
UserServiceBean只有人用,没人管理,transaction logic, security logic, bean instance pooling logic这些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浮出水面了
。
OK,我们想到用一个delegate,EJBObject,来进行所有这些logic的管理。client和EJBObject打交道,EJBObject调用UserServiceBean。
注意,这个EJBObject也是一个Interface,#6.UserService这个interface正是从它extends而来。并且EJBObject所管理的这些logic,正是AppServer的一部分。
现在的流程变为了:
EJBObject
1. UserService.getUserInfo()
2. UserServiceStub
3. UserServiceSkeleton
4. UserServiceImp
5. UserServiceBean
这已经和整幅图里的#6, #7, #8, #9, #10一一对应了。
现在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吗?不,第三个问题又来了:
既然是分布式开发,那么我当然没理由只用一个Specified Server,我可能需要用到好几个不同的Server,而且EJBObject也需要管理呀
OK,为了适应你的需要,我们还得加再一个HomeObject,首先它来决定用哪个Server(当然,是由你用JNDI String设定的),其次,它来管理EJBObject。
注意,这个EJBHome也是一个Interface,#1.UserServiceHome这个interface正是从它extends而来。并且EJBHome管理EJBObject的logic,也是AppServer的一部分。
现在的调用次序是
1. EJBHome.create()
2. EJBHomeStub
3. EJBHomeSkeleton
4. EJBHomeImp(EJSWrapper)
5. EJSHome
得到EJBObject
6. UserService.getUserInfo()
7. UserServiceStub
8. UserServiceSkeleton
9. UserServiceImp
10. UserServiceBean
现在已经完全和流程图的调用顺序一致了。
综上所述,EJB的调用确实很麻烦,但是搞的这么麻烦,确实是有搞的麻烦的道理,实在是不得不为也。
分享到:
相关推荐
**EJB调用原理分析** Enterprise JavaBeans(EJB)是Java EE平台中用于构建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重要组件。EJB提供了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允许开发者将业务逻辑封装在可重用的组件中,这些组件可以透明地运行在Java...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EJB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了多个层次的概念和技术,包括EJB容器、客户端和服务端代理对象、远程调用技术(RMI)、网络通信(Socket)以及命名和目录服务(JNDI)。这些元素共同协作,使得EJB...
### EJB工作原理详解 #### 一、EJB概述与工作流程 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Java EE平台的核心组件之一,专为构建大型分布式企业级应用而设计。它提供了一种在服务器端实现业务逻辑的方式,允许开发者将业务...
本示例将探讨如何实现EJB的分布式远程调用,这是一种让不同网络节点上的软件组件能够相互通信的技术。 在Java EE中,EJB允许开发者创建业务逻辑组件,这些组件可以被其他应用或服务远程调用。EJB分为三种类型:会话...
依赖注入的基本概念是,当一个对象(调用者)需要另一个对象(被调用者)协助时,不再由调用者直接创建被调用者的实例,而是由外部容器(如Spring或EJB容器)创建并注入到调用者中。这种控制权的反转,即由对象本身...
### EJB工作原理详解 #### 一、EJB概述 企业级Java Beans(EJB)是一种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用于开发和部署可重用的企业级组件。它是Java平台的一部分,专门为开发分布式网络应用而设计。EJB允许开发者将业务逻辑...
### EJB原理详解及易懂示例 #### EJB简介 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J2EE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具备远程访问能力的JavaBean。与普通的JavaBean不同,EJB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企业级...
### EJB工作原理学习笔记 #### RMI工作原理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是一种用于在不同的Java虚拟机(JVMs)之间进行远程过程调用的技术。它允许开发者创建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在网络的不同部分...
EJB实例工程代码是学习和实践EJB技术的重要资源,它包含了完整的工程结构以及调用原理,可以直接导入开发环境中使用。 在EJB工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EJB组件**:EJB组件是实现了EJB规范的Java类...
在EJB_TEST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自编的一个EJB实例,这通常涉及到创建、部署以及运行EJB组件,以便展示其功能和工作原理。 **EJB的组成部分**: 1. **实体Bean (Entity Bean)**:代表业务数据,通常映射到数据库中...
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Java平台上用于构建企业级应用...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开发者需要对Java EE规范有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EJB的工作原理和最佳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提高EJB开发技能的关键。
总结起来,WebLogic EJB的学习不仅包括EJB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包括在WebLogic Server环境下如何部署、配置和优化EJB应用,以及如何利用EJB实现分布式、事务性、安全的企业级服务。这是一门涵盖广泛的技术,对于Java...
【EJB介绍】 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Java平台上的一个核心组件,主要用于构建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程序。EJB的出现旨在解决大型企业系统中常见的...理解EJB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机制对于开发大型企业系统至关重要。
随着Java EE的发展,实体bean经历了从传统EJB 2.x的CMP(Container-Managed Persistence)到EJB 3.x及以后的JPA(Java Persistence API)的转变。JPA使得实体bean的持久化更加灵活和易于管理。 消息驱动bean是接收...
总结,将Tomcat与Jboss集成,调用EJB 3.0服务,需要正确配置各组件,理解远程调用机制,并进行适当的安全和性能优化。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技术栈的协作,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在实现过程...
现代EJB可能作为独立的服务运行,通过RESTful API或gRPC与其它服务通信,而不是传统的EJB调用。 总结,EJB打包和部署是Java EE开发中的关键步骤,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个过程能让你更好地利用EJB来构建企业级应用。无论...
4. **测试和调用EJB**:使用JNDI查找机制找到Bean实例,并进行远程或本地调用。 5. **实验报告撰写**:记录实验过程,包括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6. **部署与运行**:将EJB应用部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