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应避免“懒驴效应”
Jack Zhai
在管理课中它被称为“懒马效应”,其实我更愿意叫它“懒驴效应”,因为驴肉更加美味。
“两匹马一起拉车,后边的马偷懒少出力,主人看到一匹马也能够拉车,就让后边的马留在家里干零活。前边的马多干了一匹马的工作,吃得还是那些草料;后边的马不用再干重活,生活惬意,‘待遇’也没有降低,当然后边的马觉得很得意。转眼来到年底,主人家准备过年招待客人,发现肉不足了,主人看到‘闲逛’的那匹马,就把它杀了,变成了美味犒劳了客人。那匹拉车的马,虽然累但还能继续活着。”
这里出现了两个名词:懒驴、快驴。
很多老板愿意用这个故事劝诫企业的员工:加班、拼命工作不仅是奉献,也是保住饭碗、避免被淘汰的必需途径之一;你承担的工作越少,对企业的贡献就越小,企业养你甚至是“亏本”的,那么需要紧缩编制的时候,首先淘汰的就是你。
在职场竞争激烈加惨烈的今天,做一名“快驴”已经是员工没有选择的选择了(对于那些没有背景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争取到做“快驴”的机会也是很难得的),因为已经有很多的“驴”在排队等着你的位置,老板恨不能让一头“驴”拉两辆车,而只用给半份草料。
因此,员工常在抱怨老板太黑心,老板还在抱怨员工不敬业…
其实,“懒驴效应”还告诉我们两件事:
对于老板来说:懒驴是企业中的“寄生虫”,应该受到惩戒。但似乎对于“快驴”的鼓励是更为迫切的,及时提高待遇或给予荣誉是鼓励快驴保持热情的唯一法门。“快驴”干了几份工作,却只得到一份待遇;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消退,快驴很快就发现自己的付出与获得是多么的不对等,时间长了,周围的“抱不平”者也会不断地提醒他。
忽视了“快驴”的感受,即使“快驴”开始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或者是没有办法的,但位置稳定后,人就开始关注自己的未来生活,要么自己独立当老板,要么被对手挖走。等到人要走时,才想起来“快驴”的重要性就晚了。
一些企业常年徘徊在一个水平上,死不掉也难发展,常常被称为“培训基地”,多数是由于老板用人采用得“快驴”政策。
对于员工来说:做“快驴”要在自己的能力所及范围内。为了讨好领导,什么工作都接,为了不得罪同事,什么忙都帮,把自己忙得四脚朝天,而自己对时间的安排再不是很得当,结果接的工作完成不理想,帮的忙让人很皱眉。到后来,“快驴”没选上,却给大家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热情很高,能力不足。虽然没有被划入“懒驴”行列,但一样是淘汰的命运。
职场上有句话:学会说“不”。因为你说了不,别人才会重视这件事,重视你的工作难度,否则别人很自然地认为你很容易,说声谢也纯属礼貌用语。
也有一种例外的场景,就是官场。这地方很特殊,你承担的任务越多,出错的机会就多,错误是评价你的重点,而是否有过人的业绩则是次要的,大家奉行的是:无错就是功;人员管理方式是“只上不下”(即使没有了官职,只要待遇上去就不会降低),只要不是触犯众怒,或者是触“红线”,即使你被归为“懒驴”行列,领导不喜欢你,也只是“挂着你”。
等到新领导一来,或者再换个地方做官,你又有机会“大展宏图”。在这种地方,提升依赖于“关系业绩”,所以“懒驴效应”不适用。
“懒驴效应”是劝诫那些没有“雄心壮志”的从业者,其实大多有能力的员工更怕的是“温水青蛙”:“煮青蛙的时候它是活着的,用热水,它立马蹦出来,而用温水,青蛙很舒服,没有危机感,等到水温度逐渐上升,青蛙感到不妙时,它已经没有力气蹦了。”
“温水青蛙”方式是环境抹平你“棱角”的常用方式。
这种方法也常被企业拿来对待那些“快驴”:开始给一个“不错”的待遇,划一个“很大”的馅饼,让你觉得还可以,先踏实地成为“快驴”。每发现你有不满的情绪时,就提高一点待遇(一定不能多),再用情感打动你,人都有懒惰与恋旧的心理,生活就是“平凡+平常”吗,为了“大局”求稳定,你继续当“快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不满几次提升,几次被同样的办法安抚,直到你的“创业”热情消磨殆尽,即使发现你的待遇还不如新来的年轻人,你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无论是懒驴效应,还是温水青蛙效应,其结果都是为了让打工者变得更加“职业”。
所谓职业化就是:无论何种状态下,都坚持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安排自己的去留,不要因为暂时的地位、待遇诱惑,就放弃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打工,是创业;是甘愿做“快驴”,还是跳巢做“主人”,这取决于你的职场规划,而不是外部诱惑。
走自己的路,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动用自己的大脑,则永远只能是被选择的命运。
本文出自 “Jack zhai”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zhaisj.blog.51cto.com/219066/702816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驴拉磨的职场寓言故事,一头驴的职场寓言故事参考.doc
从给定的信息来看,这份文档似乎是关于职场与管理领域内的一些特定效应的介绍与分析,尽管标记为“技术”标签,但根据标题和描述中的信息,我们更多地将焦点放在了职场与管理方面。下面,我们将尝试从这些有限的信息...
在职场上,礼物应以业务性质为主,避免个人化的馈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纷争。同样,尽量避免肢体接触也是为了维护清晰的职场边界,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从他人的行为...
在职场上,明确的目标是驱动力,它能够引导个人不断前进。同时,我们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给自己设限,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既定目标。良好的心态对于职场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消极的自我对话和行为,...
名片应妥善保存,避免折叠、污损,更不应在名片上做标记或写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总结来说,职场礼仪涵盖了穿着打扮、日常交往和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它...
而"解释系主任给你上的职场第一课"则是对这本书内容的精炼总结,以PPT模板的形式呈现,方便读者理解和记忆。 在初入职场时,99%的新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角色转换、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这都是正常的阶段。...
调整心态,提高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确保目标与个人价值观相匹配,这些都对于避免职场致命缺陷至关重要。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使个人职业生涯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为实现长期的职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场跳槽尽力避免“医疗保险真空”_面试技巧_个人简历.docx
对于不同类型的上司,如优柔寡断型、暴躁型、极权型、懒散型、工作狂型、顽固型和管家婆型,要灵活应对,保持尊重和耐心,勇于提出建议但也要避免冲突。 其次,经营同事关系至关重要。如同豪猪取暖,我们要学会在...
职场礼仪是个人在职业环境中展示专业...综上所述,职场礼仪是构建良好职业形象和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恰当的着装、沟通方式、餐桌举止和谈话技巧,我们可以在职场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度和修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随着《2021年90、95后职场调研报告-追光一代:新生力职场生态》的发布,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领域获取了洞察新生代员工特质和职场趋势的新视角。报告深刻分析了出生于90至95年间的年轻一代职员在职场中的行为模式、价值...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职场成功不再局限于某个性别,但女性在职场上实现成功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基于一份以“如何成为职场上的成功女性”为题的PPT文件内容,探讨女性如何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首先,清晰的...
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才能避免在职场竞争中被淘汰。 故事二:你是否只耕耘不收获 故事中的驴虽然勤奋拉磨,但当磨上没有东西时,它的努力就变得徒劳。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职场中不仅要有辛勤的付出,更应...
综上所述,掌握并运用这些心理学和社会学效应,不仅能够帮助求职者在面试中更加出彩,而且也是职场中不断进步、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素质。因此,求职者在准备面试时,不仅要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深入理解这些效应...
- **女士**:女士在着装上需更为谨慎,短裙不宜过膝,整体风格应端庄大方,避免过于时尚或夸张的时装。 公务员的职场礼仪规范旨在展示公务员的专业性和尊重公众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精神。遵守这些规范...
报告中提到,女性在职场上的成功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她们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对事业的追求,从而树立了新的成功女性典范。 最后,报告提出了几点总结和思考,包括女性在职场中的特殊需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挑战...
在“那些个'不能干'的”章节中,作者更是列举了在职场上应当避免的错误行为和态度,如过分势利、小人行径以及无作为等,这些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职场技能方面,作者也提到了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基本...
8.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职场压力是无法避免的,学会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职场求生的另一项重要技能。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及运用心理学技巧,可以提升抗压能力。 9. **面试技巧与求职...
中国的情况略有不同,有55%的人认为个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同时有66%的人认为政府应负主要责任。这反映出人们在职场发展中既重视个人自我提升,也期待政府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 通过这份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