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 gte mso 9]><xml><w:WordDocument><w:BrowserLevel>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w:BrowserLevel><w:DisplayHorizontalDrawingGridEvery>0</w:DisplayHorizontalDrawingGridEvery><w:DisplayVerticalDrawingGridEvery>2</w:DisplayVerticalDrawingGridEvery><w:DocumentKind>DocumentNotSpecified</w:DocumentKind><w:DrawingGridVerticalSpacing>7.8</w:DrawingGridVerticalSpacing><w:View>Normal</w:View><w:Compatibility></w:Compatibility><w:Zoom>0</w:Zoom></w:WordDocument></xml><![endif]-->
作者:
DavidSancho(
趋势科技资安威胁高级研究员
)
我所谓的数据,泛指任何能够辨识我们个人身分的信息以及我们所存取的信息。例如,任何人都能浏览您的相簿,您觉得这样好吗?您要让任何人都知道您的名字和生日吗?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分享一些信息,但后来因为生活忙录,就忘了检查自己的隐私权设定。
这里,我们最关心的是社交网络。我们往往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了太多个人信息,当然,这不是社交网络的错。很显然地,社交网络本来就是一个与他人分享信息的园地。因此,它们只是做好自己的本份而已。问题在于,很多人在与他人分享数据时,不论内容跟对象都没先经过三思。
重新检讨一下你的隐私权设定
之前我就提过歹徒能够如何利用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
(
中文相关文章
:
你的电子邮件账号被入侵
,
还好里面没重要的东西
?!)
因此,数据隐私权日正好提醒我们应该重新检讨一下自己的隐私权设定。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是否真的要在互联网上公然分享这些信息?」
如果我们花点时间来了解隐私权设定的运作
(
对某些网站来说,还真不容易
)
,甚至干脆删除不想公开的信息,就更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包括我们的小孩在内。我自己也在今天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我处理了三个旧的相簿。如果您是我在
Facebook
上的朋友,您就会发现我不会在上面讨论宗教和政治的话题。并非我没有信仰或政治立场,而是这些话题我比较喜欢面对面沟通。
如果您不希望自己随身挂着一个牌子写着自己的电话号码,那么为何要公布在网络上呢?
花点时间来回想一下您在网络外的真实世界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然后,在网络的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毕竟,如果您不希望自己随身挂着一个牌子写着自己的电话号码,那么为何要公布在网络上呢?
如果说“数据隐私权日”有什么值得您醒思的地方,那就是:
1.
在网络上分享任何数据之前请「务必」三思而后行。考虑是否将某些先前已分享的数据删除。
2.
学习如何有效运用您社交网站的隐私权设定来管理您所分享的对象。
如需更多有关如何在社交网站保护您个人信息的方法,请参阅以下这篇白皮书:
SecurityGuidetoSocialNetworks
(
社交网络安全指南
)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框 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课件 苏教版
- 第一课时侧重于“换位思考”,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自己不愿承受的事情也不应施加于他人,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 - 第二课时关注“相互支持”,强调在集体生活中相互帮助和尊重,提升团队精神。 6. **...
【知识点】 1.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 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指南,也是社会秩序、国际关系的基石。理解和实践这一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公正、关爱和相互尊重的社会。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培养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4. 与人为善的条件:要做到与人为善,必须先具备同理心,即能够理解并接纳他人的不同。同时,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和公正的眼光看待他人,避免偏见和歧视,...
- 生活实例:以父母与孩子的冲突为例,解释为何不应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强调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必要性。 6. **教学方法** -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道德判断力。 通过...
1. 人际交往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经典中的道德准则,出自《论语》,意味着一个人不应把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这个原则强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2. ...
良好的礼仪有助于在面试等场合赢得尊重,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国际礼仪的合理部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体系。 然而,现实中我们仍能看到礼仪的...
文章《情感文章: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让别人为难》以情感的角度探讨了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时刻以“不让人为难”为准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交网络中,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1.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漫画和题目中提到的网络问题,强调了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理解网络的两面性,即用于学习有益,沉迷则有害。 2. 网络影响:小军和小辉的故事警示我们...
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友好的网络环境。 2. 社交礼仪:在聊天和论坛互动时,遵守“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大声喊叫(全大写字母被视为网络上的不礼貌行为),避免使用不恰当或攻击性的语言。 ...
1. 避免强加: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于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 2. 感同身受:体会他人的情感,避免造成伤害。 3. 宽容待人:对他人的错误持有包容态度,给予改正的机会。 4. 谦逊有礼:在与人交往中保持谦逊,尊重...
20. 安全标识: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21. 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2. 外籍华人身份:外籍华人不等同于中国公民,他们可能拥有他国国籍。 23. 地理...
【标题】和【描述】提及的文件是一份中学教案,主要针对七年级政治课程,讨论了儒家经典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 【知识点详解】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提出的...
本节课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源自儒家经典,是孔子提出的道德准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这个理念在七年级的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换位思考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
- 这句话倡导的是将心比心,尊重他人,避免强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于人。 - 其实质是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 6. **“己预立而立人,己预达而达人”** - 这句话提倡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6. "随堂演练"部分的单项选择题,进一步巩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核心概念,如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将心比心、避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以及认识到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考虑他人的立场是至关重要的。 7. ...
- 预习阶段要求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含义,以及“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互助精神。 -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探讨是否应强求他人做不喜欢的事,以及如何做到“勿施于人”。 - 情境...
5. **尊重父母**:体贴父母包括听从教诲、不施加己所不欲之事于父母,并主动承担家务。忽视礼仪,如对父母不尊重,是不被提倡的。 6. **演讲结构**:一个成功的演讲要求开头吸引人,主题紧凑,结尾有力,这是演讲...
我们要学会欣赏朋友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同时站在朋友的角度考虑问题,善意待人。 2. 交友的重要性:引用的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朋友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影响。这启示...
这篇七年级政治教案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理念,教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懂得换位思考,尊重他人,避免将自己的不悦强加于他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