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
知母 -
概述
知母
出自《神农本草经》。
知母
属多年生草本
。全株无毛。根茎横生,粗壮,密被许多黄褐色纤维
状
残叶基,下面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丛出,线形,长20-70cm,宽3-7mm,上面绿色,下面深绿色,无毛,质稍硬,叶基部扩大包着根茎。花葶直
立,不分枝,高50-120cm,下部具披针形退化叶,上部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葶上部呈总状花序,长20-40cm;花黄白
色,干后略带比色,多于夜间开放,具短梗;花被片6,基部稍连合,2轮排列,长圆形
,长5-8mm,宽1-1.5mm,先端稍内摺,边缘较薄,具3条淡绿色纵脉纹;发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近中部,花药黄色,退化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近基部,不具花药;雌蕊
1,子房长卵形,3室,花柱短,柱头1。蒴果卵圆形,长10-15mm,直径5-7mm,成熟时沿腹缝线上方开裂为3裂片,每裂片内能常具1颗种子。种子长卵形,具3棱,一端尖,长8-12mm,黑色。花期
5-8月。果期7-9月。
知母 -
药品简述
性药名:知母
汉语拼音:zhi mu
英文名:Common Anemarrhena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Anemarrhen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
科属分类:百合科
。
功效分类:清热药
;渗湿利尿药。
别
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
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较佳。栽培三年后开始收获。挖出根
茎,除去茎苗及须根,保留黄绒毛和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晒干者,为"毛知母";鲜时剥去栓皮晒干者为"光知母"
性状: ①毛知母为带皮的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微弯曲,一端较粗,一端较细,偶有2~3分歧,长3~17厘米,直径0.8~2厘米。根头部有浅黄
色的叶痕及茎痕残留,俗称"金包头";上面中央有一道下陷的纵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金黄色扁平的绒毛,由两侧向根茎上方集中;另一面较皱缩,
并有多数凹陷或突起的小圆点状根痕,黄绒毛少或无。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平坦。无臭,味甘而苦,带粘性。以肥大、质硬、表面被金黄色绒毛、断面黄白
色者为佳。瘦长、形扁、外毛灰黑、内色暗者为质次。
②光知母
又名:知母肉。为去皮的干燥根茎。较毛知母瘦小,长约3~13厘米,直径
约1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扭曲的纵沟,一侧可见多数不规则散在的小形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的显筋脉点,水浸后有粘液。气味
同毛知母。以肥大、滋润、质硬、色黄白、嚼之发粘者为佳。
主产河北、山西。此外,河南、内蒙古
、甘肃、陕西以及东北等地亦产。以河北易县所产品质最佳,称"西陵知
母"。西南及中南都销毛知母;华北,东北销光知母。
化
学成份:主含皂甙。根茎含总皂甙约6%,从中检出6种皂甙,分别称为知母皂甙A-Ⅰ,A-Ⅱ,A-Ⅲ、A-Ⅳ、B-Ⅰ和B-Ⅱ,其中知母皂甙A-Ⅲ是萨尔
萨皂甙元与知母双糖结合而成的双糖甙,知母皂甙A-Ⅰ是萨尔萨皂甙元β-D-吡喃半乳糖甙。知母根茎中的皂甙元主要是萨尔萨皂甙元,干根中的含量约
0.5%,此外还有吗尔考皂甙元、新芰脱皂甙元。以前从知母根茎中分出的皂甙曾称为知母宁,推测是吗尔考皂甙、知母皂甙A-Ⅲ、A-Ⅳ、B等的混合物。根
茎尚含多量的还原糖和粘液质、鞣酸、脂肪油等,又每克含尼克酸188微克。尼克酰胺12微克。另含芒果甙0.5%。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肺经
;胃经
;肾经
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
气喘;燥咳;便秘
;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滋阴宜盐水炒。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草丛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
采收和储藏: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枯叶和须根,抖掉泥土,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地。在新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炮制方法:
1、知母:拣净杂质,用水撞洗,捞出,润软,切片晒干。
2、盐知母:取知母片置锅中用文火微炒,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放凉。(每知母片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先于槐砧上细锉,焙干,木臼杵捣,勿令犯铁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引经上行则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
知母 -
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大便
溏泄者忌服。
2、《别录
》:多服令人泄。
3、《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4、《本草经疏》:阳痿
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5、《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 -
方剂
白虎汤
《伤寒论》;
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
白虎加桂枝汤
《金匮要略》。
知母 - 图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首先,文献的标题“HPLC-CAD法测定知母盐炙前后4种皂苷含量”中,HPLC-CAD指的是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电离检测器技术相结合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微量成分,特别适合中药材的成分分析。...
知母和黄柏是常用的中药材。知母味甘、苦,性寒,归肺、胃、肾经,主要功效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等症状。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多...
盐知母,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是传统中药材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盐知母具有抗炎、抗病毒、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分析盐知母...
- 掌握石膏、知母等25种清热药的具体用法与注意事项。 - **第十一章**:泻下药 - 掌握大黄、芒硝等5种泻下药的具体用法与注意事项。 - **第十二章**:祛风湿药 - 掌握独活、威灵仙等9种祛风湿药的具体用法与...
#### 一、中药五味及其作用 1. **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解疼痛的作用。 -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五味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功能和作用。甘味能够补益正气、调和中焦,对于缓解疼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方面有...
总之,牡丹皮作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其丰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广泛,从清热凉血到活血化瘀,都体现了其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使用时需遵照医嘱,结合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搭配其他药物,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熟酸枣仁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它被认为能够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对于心肝火旺、心肾不交、阳盛不能入阴等症状有特别的疗效。 文件还提到周教授在治疗失眠症时,除了熟酸枣仁,还...
2. 道地药材:特指来自特定地区的优质药材,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体现了药材产地对其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是中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 3. 原植(动)物鉴定:通过植物或动物分类学知识,确定生药的来源和学名,以...
18. 百合知母汤:百合与知母,补虚清热,养阴润燥。 19. 百合鸡子汤:百合与鸡子黄,养阴清热,安中和胃。 20. 瓜蒌牡蛎汤:瓜蒌根与牡蛎,清热生津止渴。 21. 百合滑石散:百合与滑石,滋阴润肺,清热。 22. 赤豆...
3. 干姜与附子的配伍属于相杀关系,即干姜能减轻或消除附子的毒性,这种配伍原则在中药复方中用于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4. 孕妇应慎用牛黄,因为牛黄是熄风止痉的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其他选项的清热药通常没有...
对照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药"养阴清热泻火汤"的治疗,该方包含女贞子、熟地黄、菟丝子、石斛、麦门冬、知母、黄连、天花粉、玄参、白芷、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连翘和炮姜等多种...
2. 肾阴虚弱型:症见小便短赤带血、潮热盗汗等,治疗以养阴清热凉血为主,常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包含知母、生地、旱莲草等药材。 3. 湿热蕴肾型:表现为腰痛、坠胀不适、尿血等,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常...
在后期康复阶段,使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来滋养阴虚。 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医对中风病症的深入理解和治疗策略,包括针对阳虚和阴虚的不同症候群使用不同的方剂,如豨莶至阳汤和豨莶至阴汤。同时,中医理论强调阴阳平衡,...
中医辩证治疗口腔炎是根据中医理论,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将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型,然后采用针对性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以下是对中医辩证治疗口腔炎各证型的详细解析: 1. 风热袭表: 主要表现...
脾虚便溏者应慎用知母;石膏、芦根、天花粉、淡竹叶等药物各有其特定治疗作用,如生津止渴、泻火解毒等。 4. 中药的配伍与禁忌:比如泽泻能泄热,但不健脾清肺;甘草有润肺止咳之效,但不补气燥湿;肉豆蔻与白豆蔻...
而在第二次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去掉了部分药物,增加了知母、五味子、熟地黄等,从而调整了治疗方案。经过调整后的方案,患者的胸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得到改善,最终病情痊愈。 文件还提到了文献参考,这...
32. 更多题目未给出,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模拟试题覆盖了中药功效、方剂组成、药物应用等多个方面,对于考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至关重要。考生需对每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才能在实际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