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从zee处copy,但不明出处,感谢原创!
想到自己也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真的很激动呢,深知自己在性能方面的知识还差的很多很多,但有了目标以后,除了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还要坚定的走下去!
性能测试的意义
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性能是人类的天性。 “ 更高,更快,更强 ” 的奥运会是对人类自身运动能力的测试。同样,人类也在追求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IT 系统能够提供更快更强的服务。目前 IT 系统已经称为各个企业运转业务时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对 IT 历史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IT 系统经过早年的一个人使用的单机系统时代,几十个人使用的局域网中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时代,到现在服务成千上万用户的跨广域网的庞大系统时代。 IT 系统发展中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所谓的 “ 数据大集中 ” ,即数据越来越集中到后台的服务器中,系统同时为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用户提供服务。这样的例子在银行、保险、电信公司中随处可见。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加大,其 IT 系统承载的负荷越来越重,系统性能的好坏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外提供服务的质量。对 IT 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调优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由客户端、网络、防火墙、负载均衡器、 Web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 中间件 ) 、数据库等等环节组成,根据木桶原理,即木桶所能装的水的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整个系统的性能要得到提高,每个环节的性能都需要优化。在这样的 IT 系统中,每个环节的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子系统,对其调优都是一门专门的技能。 Oracle 数据库的调优就需要专门的技能和多年的经验。对于整个 IT 系统的调优,其复杂程度更是急剧增加。因此 IT 系统性能测试调优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专家组成小组来完成。这些专家包括操作系统专家、网络专家、数据库专家、应用服务器专家、应用软件和业务专家等等。
虽然性能测试是一项很复杂和专业的工作,但是由于企业 IT 系统的重要性,保证其性能的稳定对于企业对外提供优质服务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性能测试服务的市场正在快速发育中。研究系统性能测试越来越有意义。
要保证性能测试项目的高质量,必需依赖两个重要的因素:人和工具。具有多年经验的高素质的专家小组是保证性能测试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性能测试工具对于加速性能测试,提高测试质量和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有很多种性能测试工具,从功能简单单一的开放源码的软件到昂贵的商业性能测试工具。本文论述了性能测试工具的一般体系架构和技术要点,并探讨了利用已经存在的开放源码的软件整合出一套开源的优质的性能测试工具的可行性。
· 性能测试工具综述
性能测试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产生模拟真实业务的压力对被测系统进行加压,研究被测系统在不同压力情况下的表现,找出其潜在的瓶颈。因此,一个良好的性能测试工具必需能做到以下几点:
· 提供产生压力的手段
· 能够对后台系统进行监控
· 对压力数据能够进行分析,快速找出被测系统的瓶颈。
产生压力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编写压力脚本,这些脚本以多个进程或者线程的形式在客户端进行运行,来模拟多用户对被测系统的并发访问,以此达到产生压力的目的。由于一台普通的 PC 机可以轻易产生几百乃至上千个进程或线程,通过使用若干台 PC 机,就可以轻易模拟出成千上万个并发用户。压力脚本执行的功能和被测系统客户端软件执行的功能应该一样,从而产生真正的业务压力。编写压力脚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重新编写客户端软件。为了快速达到编写脚本的目的,采用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性能测试工具录制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包,自动产生脚本,然后在自动生成的脚本的基础上进行少量修改,如:关联动态内容,指定批量测试数据等。根据经验,压力脚本的准备工作往往占据整个性能测试项目的 50% 的时间和工作量。 因此,能否提供录制和自动产生脚本的功能是性能测试工具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压力脚本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模拟各种压力状况的有力手段,通过人为制造各种类型的压力,我们可以观察被测系统在各种压力状况下的表现,从而定位系统瓶颈,作为系统调优的基础。因此,提供丰富的对后台系统进行监控的手段是性能测试工具第二个最主要的评价指标。监控应该不在被测系统上安装任何软件,否则的话,为了监控而引入的 “ 代理 ” 之类的小软件将给被测系统引入新的可变因素,一方面造成了测试结果的不准确,另一方面会给用户的系统的稳定性可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用户的反感和拒绝。目前,各种监控手段大都采用所谓 “ 无代理 ” 的方式,即不在被测系统上安装任何软件,仅仅通过改变被测系统的配置,就可以对被测系统进行监控。需要监控的部件多种多样,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系统、安全模块、网络、防火墙等等。
一组压力测试运行完毕后,我们会得到详尽的性能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后台系统各个部件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的量非常大,往往包括几千个变量的运行曲线,大小可能达到上 G 的规模。靠人工去分析这些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性能测试工具必需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帮助性能测试人员去阅读、解读和分析数据,辅助测试人员定位系统的瓶颈。数据分析工具是保证最终测试成果的手段,因此它是性能测试工具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目前已经存在的性能测试工具林林总总,数量不下一百种,从单一的开放源码的免费小工具如 Aapache 自带的 web 性能测试工具 ab 到大而全的商业性能测试软件如 Mercury 的 LoadRunner 等等。任何性能测试工具都有其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挑选用最合适的工具。
前面已经指出,性能测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个性能测试项目的质量如何,测试人员的素质、能力和经验是最关键的因素。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 CT 扫描仪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不过,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拥有一套自己非常熟悉,功能全面、质量可靠的性能测试工具对于从事性能测试的人员非常有吸引力。在商业性能测试软件中,大多价格非常昂贵。由于大多数性能测试工具是按照并发用户数收取费用,因此要获得大的并发量的价格是很高的。虽然存在很多免费的性能测试工具,但其功能不足,彼此不成系统,不能灵活搭配使用。
一套功能全面的性能测试工具的开发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商业性能测试软件价格昂贵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互联网和开放源码运动的发展,性能测试工具的各种功能都以各种形式的开源软件存在了。如果我们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架构,在统一的架构下整合各种缺乏系统性的开源工具软件,使之能够彼此配套,搭配出一套功能全面、质量可靠,而且是开放源码的性能测试工具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文的下面部分具体论述性能测试工具的基本框架和技术要点,希望热爱编程,希望对开放源码运动有所贡献的读者能从本文的论述中获得一些启发,沿着作者的思路继续往前行。
· 性能测试工具的体系架构
作者对性能测试工具 LoadRunner 比较熟悉,通过对 LoadRunner 的了解和评估,作者设计的性能测试工具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
性能测试工具的组成部分有如下几个:
· 虚拟用户脚本产生器 Vugen(Virtual User Generator)
· 压力调度和监控系统 Conductor
· 压力产生器 Player
·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 Analysis
通常,进行性能测试项目的一般步骤如下:
· 用户确定需要录制的交易,通过用户操作和 Vugen 的录制,记录并生成自动化脚本。
· 修改脚本,确定脚本能够回放成功。
· Conductor 是一个集中控制平台,它和压力产生器 player 互连,指定脚本在 player 上的分配,并控制 player 向被测系统的加压方式和行为。
· Conductor 同时负责搜集被测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性能数据。各个 Player 会记录最终用户响应时间和脚本执行的日志。
· 压力运行结束以后, Player 将数据传送到 Conductor 中, Conductor 负责将数据汇总。
· 数据分析工具 Analysis 读取压力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工作,确定瓶颈和调优方法。
· 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调优,重复进行压力测试,确定性能是否得到提高。
· 重复以上 3-7 步,逐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鲁制脚本的工具虚拟用户产生器 Vugen 实际上是一套开发调试工具。 Conductor 是一个框架程序和监控程序,它负责将 Vugen 开发的脚本以多进程 / 多线程的方式在 Player 机器上运行。为了产生更大的压力, Conductor 必需支持集群功能,理论上 Conductor 可以和任意多台 Player 机器互连,以便产生足够大的负载压力。 Conductor 同时实现无代理方式的监控功能,可以监控各种主流的软件,并且提供对不支持的软件进行监控的二次开发的手段。 Analysis 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分析工具,用于事后的数据分析,它可以安装在任何 Windows 平台的机器上。下面我们论述每个部件的技术要点。
· 虚拟用户产生器 Vugen
虚拟用户产生器通过录制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包,分析其中的协议,自动产生脚本。用户在自动产生的脚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从而快速开发出一个逻辑功能和客户端软件完全一样的压力脚本程序。
录制的技术主要是通过 proxy 的方式来实现的,如下图所示:
Vugen 根据对捕获的数据的分析,将其还原成对应协议的 API 组成的脚本。由于 Proxy 源程序的获得非常容易, Vugen 的主要的技术要点是 如何根据捕获的数据包来反解析成对应的网络协议 。通常捕获的数据包为 TCP 数据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生成 socket 层次的脚本,类似如下示例: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buf[BUF_MAX_LEN];
int socket = 0;
socket = connect(“IP=192.168.52.65”, “Port=3200”, TCP);
getbuffer(buf, “trace.dat”, 1, SEND);
send(socket, buf);
receive(socket, buf);
getbuffer(buf, “trace.dat”, 3, SEND);
send(socket, buf);
receive(socket, buf);
……
close(socket);
}
其中 trace.dat 包含着录制时捕获的数据包,按照 “ 发 - 收 - 发 - 收 - 发 - 收 ” 的顺序排放。
毫无疑问,这样的脚本按照记录的收发过程来回放,但是它的最大的缺点是处于太底层。要分析和修改 socket API 的脚本以及数据包的具体内容将是一个繁重而且烦人的工作,进行关联的工作的难度也将大大提高。客户端程序往往是利用更高层的应用协议 API 编写的,客户端软件的编写者也不一定对 socket-API 组成脚本进行修改。因此, Vugen 应该尽可能地产生更高层网络协议的脚本,方便用户的阅读和修改工作。
以 Tuxedo 应用为例,对于 Tuxedo 应用,一次典型的 Tuxedo 业务调用的序列为:
tpinit(….) // 和后台建立连接
tpcall(….) // 向后台发起交易请求
tpterm(…) // 断开和后台的连接
这三次 api 调用将产生 TCP 层的 7 次收发动作, Vugen 必需根据这 7 次的收发,还原产生 Tuxedo-API 的调用序列。
由于对于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只能分别开发,因此, Vugen 支持的网络协议的多少是衡量性能测试工具的主要指标之一。
当然, socket 方式是一切应用层协议的基础, socket 脚本是一种通用的方式。对于 Vugen 不支持的应用层协议只能通过 socket 层次来录制。因此 Vugen 能生成 socket-API 脚本是其最基本的功能。
VuGen 产生的脚本应该应该是跨平台的,因此它应该提供 C/Java 两种语言的方式,支持各种平台的 C/Java 编译器。脚本可以在 Windows/Unix/Linux 上运行, Player 运行的机器既可以是 Windows 平台,也可以是 Linux, FreeBSD, Solaris, AIX 和 HP-UX 等平台,这样会方便用户选择机器作为 Player 。这一点非常重要。
由于 Vugen 支持的每种应用层协议必需单独开发,在设计 VuGen 的软件体系架构时,应该采用插件的方式来设计网络协议的解析器。这部分的设计借鉴了 Apache 的 module 设计思想,可以让任何对开发协议解析器感兴趣的开发者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开发。
VuGen 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Vugen 的体系结构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为底层 proxy 录制器 , 负责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讯的数据包,这样的软件在开放源码的世界里面随处可见,而且非常成熟。 我们只要移植过来就可以使用。
· 第二部分是界面部分,提供脚本编辑、调试和运行功能,这部分可以用 Visual C++/MFC 实现 Windows 平台版本和 Java/AWT 实现 Unix 版本。
· 第三部分是以插件的形式提供的分析各种网络协议的解析器。开发这类插件的强有力的开发工具为 lex 和 yacc 。
· Proxy 二次捕获的问题
Vugen 的 Proxy 方式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二次捕获数据包的问题。
早期的网络服务器程序对外提供一个固定端口,客户端仅仅和这个端口通讯就可以了。这对于 proxy 录制非常容易。但是现在很多服务器程序为了提高对客户端并发量的支持,采用两个端口通讯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整个通讯的过程如下:
· 第一步:客户端将请求发往 Proxy 录制器。
· 第二步: Proxy 录制器将请求发往真正的服务器的指定端口,即图中的 3200 端口。
· 第三步:服务器机器的 3200 端口返回数据包给 Proxy 录制器。该数据包中包含了下一次通讯的目的地址,形式为 IPort 。很显然,这里的 IP 数据为真正服务器的 IP 地址。
· 第四步, Proxy 录制器把请求返回给客户端。
· 第五步,客户端根据提供的 IPort 信息直接把请求发往真正的服务器,不再经过 Proxy 录制器。
· 第六步:以后的通讯只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了, Proxy 录制器是无法捕获这些通讯包了。
因此一般的 Proxy 录制器只能捕获头两个收发的数据包。 这个问题更一般的情形的例子是 HTTP 的 redirection 功能。第二次通讯可能发往另外一台机器了。 Proxy 录制器必需解决这个问题。
· 关联的问题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有一部分是数据是动态的,每次通讯都不一样。 Proxy 录制器在录制的时候是无法区分哪些是静态的信息,哪些是动态的信息,所有的信息都以 hard-coded 的方式记录下来。但是在回放的时候,如果有些信息不改变,那么脚本是不能执行成功的。考虑如下情形:
如上图所示,用户 jojo 以 jojo/bean 的账号 / 口令登录某一 web 服务器,查询某产品的信息,由 Vugen 录制交易的全部通讯包。 web 服务器返回给 jojo 一个动态的会话 ID: SessionID@12345 ,作为这次登录的会话标识。由于 Vugen 无法知道哪些信息是动态的,它会照单全收的方式,把所有的数据就记录下来。接着 jojo 根据 Web 服务器告诉他的 SessionID 去查询产品列表,交易可以正常执行下去。
我们会观察到,当 Vugen 根据捕获的通讯包生成 http 脚本的时候, SessionID 是 Hard-coded 的,即 “ 写死 ” 在程序里面的。当我们不加修改的回放该脚本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如下图所示:
按照录制时候的脚本, jojo 以 jojo/bean 登录后, Web 服务器返回给 jojo 一个动态会话 ID: SessionID@23456 ,这个值已经不是录制时候产生的 SessionID@12345 了,而是新的值: SessionID@23456 。那么脚本根据记录的 SessionID 的值,仍然会使用 SessionID@12345 去执行下面的查询交易。由于会话 ID 是有时效性的,用户退出系统后,其 SessionID 会失效,那么,服务器会给出一个 “SessionID 失效 ” 的错误,从而导致脚本无法正常执行下去。
对于上面的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法如下图所示:
在第一次从服务器得到 SessionID 的时候把其放在一个变量 <session_id> 里面,在后面脚本访问服务器的语句里面,把所有的 ”SessionID@12345” 替换为变量 <session_id> 就可以圆满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问题在任何系统都是非常常见对外问题。其通用的模式是: “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一些动态变化的值,客户端使用这些值去访问服务器的时候,不能把这些值写死在脚本里面,而应该存放在一个变量里面。” 这就是关联的概念。
关联的工作往往占据开发脚本的大部分时间,因为我们必需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系统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其需要关联的动态信息。为了快速开发脚本, Vugen 必需提供帮助我们关联的手段,最好做到自动关联。自动关联的方法有三种:
· 在录制之前设定辨别规则,录制完毕,产生脚本的时候根据规则识别出需要关联的动态内容,从而产生正确的脚本。
· 录制完毕回放一遍,把回放结果与录制结果进行自动对比,确定动态信息,进行自动关联。
· 录制两个一模一样的脚本,对比其中的差异来确定需要关联的动态信息,然后进行关联。
自动关联的功能是否完整可靠,关系到我们能否借助 Vugen 快速开发出符合要求的脚本,因此关联也是 Vugen 中非常重要的功能。
· 脚本的问题
Vugen 产生的最终结果是以源程序方式存在的脚本。为了编译该脚本,用户可以选用对应的编译器,这不是 Vugen 的功能。建议 Vugen 产生脚本的时候应该生成对应的 Makefile 和 build.xml ,允许用户以流行的 make 和 ant 命令来编译 C 和 Java 的脚本。关于 make 和 ant ,读者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相应的内容。
Vugen 自动产生的脚本应该支持两种语言, C / Java 。很显然, Vugen 不可能产生一个脚本运行的全部的代码,它需要额外的函数库的支持。譬如,通过录制 Tuxedo 协议产生的脚本应该是以 Tuxedo-API 的形式出现的。为了能够编译运行脚本,必需把 Tuxedo 的函数库连接到脚本里面。目前动态库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为了运行 Tuxedo 脚本,必需在 Vugen 和 Player 机器上安装相应的 Tuxedo 客户端软件,因为它包含相应操作。其它网络协议也存在这个问题。对于 http 协议,已经有很多函数库。 Vugen 产生的 http 脚本应该支持主流的函数库。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自己开发 http 函数库,可以直接引用已经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质量可靠的函数库。选择支持何种函数库,需要慎重选择,我们应该选择应用最广泛的函数库。例如:关于 http 函数库,可以采用 www.w3c.org 提供的 libwww ,该函数库是开源的,质量可靠,远胜于我们自己开发。
· Conductor 和 Player 部分
Conductor ,我们称为 “ 指挥家 ” ,它是整个压力测试的核心。 Player 是产生压力的负载产生器,它们以进程或者线程的方式运行由 Vugen 生成脚本。 Player 如何运行脚本,由 Conductor 来决定。这好比一个交响乐队在演奏。 Player 就是各种管弦乐演奏者, Conductor 是指挥者。
Conductor 和 Player 实际上是一套框架程序。具体执行什么功能,是由脚本来完成的。 Conductor 和 Player 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 Conductor 上面有若干进程 / 线程。每种进程的作用如下:
· Center 进程是整个调度的核心进程,它负责联系和用户界面打交道的工作。
· Agent 进程负责和远端的 Player 机器中对应的 Agent 进程通讯。负责把编译好的脚本传送到 Player 机器上。在脚本运行的时候,定期从 Player 机器上获取 Player 的运行状态,每个虚拟用户运行的日志。
· Monitor 进程负责对被测试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并把监控的内容一方面写入 Conductor 机器的本地磁盘,另外一方面把监控的内容传送给 Center 进程,实时地显示在用户界面上。
Player 的进程有两种,一个是 Agent 进程,一个是 Player 进程。 Agent 负责和 Conductor 机器通讯,它根据 Conductor 的指示,在本机器上派生出指定数目的 Player 进程,这些 Player 进程负责具体执行相应的脚本。 Player 进程个数就是虚拟用户的个数。
Player 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 IP 问题。为了防止黑客的攻击,某些后台的负载均衡设备一旦发现来自某一个 IP 的请求特别频繁时,就会拒绝为该 IP 提供服务。这样的功能造成的结果是 Player 无法把真正的压力加到后台系统中。解决方法就是在 Player 机器上伪装多个 IP 地址发送请求。这项技术称为 IP 欺骗 (IP Spoofling) 。 Conductor 和 Player 必需实现该项功能。
· Conductor 和 Player 的技术要点
关于 Conductor 和 Player 的技术要点有哪些,目前我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工作,但是我认为其技术要点主要涉及多进程 / 线程的编程,网络编程技术。可能这里面最大的难点是监控问题。当把被测系统的各个环节都监控起来,需要监控的参数会有成百上千个。如果采用集中式监控的方式,采集数据本身就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需支持分布式监控方式。由于采集的数据是来自不同机器上的,由于各种的延迟,数据之间的时间同步将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关于监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 Player 是没有界面的,是后台运行的程序,为了保持其可移植性,建议采用 Java 语言开发。
Player 和 Conductor 之间的网络协议不一定重新开发,可以使用成熟的 Http 1.1 ,方便在性能测试时调试 Player 和 Conductor 之间可能出现的通讯问题。
· 数据分析工具 Analysis
该工具是一个纯数学工具软件,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大量负责数据处理的软件,如 Matlab 等。可以将压力产生的数据直接导入其中进行处理。所以只要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就可以了,无需自己开发独立的性能数据分析软件。
即使 Analysis 需要开发,应该开发一些知识分析的功能。譬如,我们搜集了很多 Oracle 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之间往往有固定的联系。如果将这些联系的知识融入到 Analysis 当中,将会更好。但是这有点类似人工智能的意味,比较难。
· 结束语
本文是对性能测试工具的一般性论述,讨论了性能测试工具的基本功能和可能出现的技术要点。由于性能测试工具涉及的内容太多,作者只是大致论述。其中涉及细节当中仍然会有很多技术要点没有论述。只是希望本文对希望了解性能测试工具的读者有一个入门的帮助。
一套功能全面的性能测试工具就象水管工经常携带的工具箱,里面充满各种工具,这些工具经过组合可以完成任何复杂的机械工作。完全从头开发这套工具箱,工程浩大,靠业余的编程爱好者是很难完成的。但是我们应该吸取 Unix“ 小而灵活 ” 的哲学思想,在一个大的框架下面开发或者利用已经存在的开源工具软件制造出一个个灵活的部件。当把这些部件组合起来以后,就是一个功能完整、质量可靠的性能测试工具箱。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性能测试工具之研究
【性能测试工具的重要性】 性能测试工具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提供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编写和执行能力,可以模拟多种用户行为,并对系统进行监控,以便在测试过程中收集关键性能指标。这些工具帮助测试...
性能测试工具之研究.doc 性能测试计划注意事项.pdf 性能测试讲稿.pdf 性能测试经验总结.doc 性能测试实践.ppt 性能測試經驗.doc 性能測試模板.doc 性能測試之之研究.doc 学习性能测试线路图.doc 压力测试和服务器...
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源码是用于评估和分析网络系统性能的重要工具。这些工具通常包含一系列的基准测试,可以测量网络的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关键指标,帮助网络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优化网络配置,确保数据传输效率。在本...
在本资料"性能测试和工具"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选择和应用性能测试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性能测试的目的: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系统在预期的用户负载下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
这个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获取NVIDIA显卡的详细信息,包括CUDA核心的数量、频率、内存规格、温度、功耗等,并且可以进行浮点运算性能测试。在进行测试时,CUDA-Z会运行一系列计算密集型的任务,通过测量GPU在执行这些...
LoadRunner是市场上最知名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由Micro Focus公司开发。它支持多种协议和技术栈,能够模拟数千个虚拟用户同时访问系统。LoadRunner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性能问题。 #### 四...
本资源包聚焦于性能测试工具,包含了丰富的资料,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性能测试工具的种类繁多,各有特点和应用场景。常见的工具有以下几种: 1. JMeter:Apache JMeter是一款开源的Java...
文章通过分析Web模型、服务器系统、性能分析以及性能测试工具,全面介绍了Web应用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细节和实施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Web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工具,以...
性能测试工具之研究.doc 性能测试计划注意事项.pdf 性能测试讲稿.pdf 性能测试经验总结.doc 性能测试实践.ppt 性能測試經驗.doc 性能測試模板.doc 性能測試之之研究.doc 学习性能测试线路图.doc 压力测试和...
**性能测试工具CBench详解** CBench是一款专用于性能测试的工具,主要针对OpenFlow控制器进行性能评估。OpenFlow是一种开放网络协议,它允许网络管理员和研究人员通过编程方式控制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流量的精细化...
【sieve性能测试工具】 Sieve,全称是Simpl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Vector Packet Processing (VPP) Testbed,是一种专为网络设备和协议栈进行性能测试的工具。它由IETF的VPP工作组开发,目的是...
JMeter实战.pdf是书中可能的一个重要章节或案例研究,JMeter是一款开源的、跨平台的负载和性能测试工具,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的性能测试。通过JMeter,我们可以模拟多个并发用户对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系统的...
综上所述,Emmagee作为Android性能测试工具,其优化研究对于提升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自动化测试和精确控制执行时间,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找出和解决性能问题,优化移动应用的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
TCP(Transmission ...总而言之,ttcp 是一个强大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特别适合于研究和比较 TCP 和 UDP 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对于网络运维、系统优化以及应用开发人员来说,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诊断和分析工具。
Emmagee是一款由网易杭州研究院QA团队开发的开源Android应用性能测试工具,它专注于测试CPU利用率、内存占用、流量消耗等关键性能指标。Emmagee因其简洁的测试流程、便捷的使用体验、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全面的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