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tome
  • 浏览: 86279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Linux那些事儿之我是U盘(大结局)其实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阅读更多

其实信号量这东西,就像北京户口,你占了一个名额,我就可能没有了名额.但是有些事情,没有北京户口你又办不成.比如我满怀壮志的走到医院向医生表达说我希望死了以后可以捐献遗体,可得到的只是医生冷冷的回复,对不起,你没有资格,因为你没有户口.

我们前面说过,Linux,有信号量,有自旋锁,有互斥锁,自旋锁或者互斥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只是一种特殊的信号量,即信号量意味着资源数量有限,但这个有限也许可能比如像每年的北京户口的名额,有若干个,而锁反映的就是更加有限,限制到了数量为一,即类似于所谓的一夫一妻制.她只属于你一个人,一旦你占有了她,如果别人还要想得到她,除非你释放.或者说除非你抛弃了她.

具体到usb storage,我们不管信号量和锁在Linux中是怎么实现的,它们之间是否有区别对我们来说也无所谓,事实上,usb-storage中使用的都是锁,即便是信号量,也是把它当成锁来使用,可曾记得我们当初把信号量的初始化为1?当信号量初始化为1,那么对我们来说,它就相当于退化为一把锁了.而锁,只有两种状态,上锁和解锁.

此前我们见过很多次两组函数,但我们一直绝口不提.

她们就是scsi_lock()scsi_unlock(),以及down(&us->dev_semaphore)up(&us->dev_semaphore).

先来看第一组.她们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宏.来自drivers/usb/storage/usb.h.

174 /* The scsi_lock() and scsi_unlock() macros protect the sm_state and the
175 * single queue element srb for write access */
176 #define scsi_unlock(host) spin_unlock_irq(host->host_lock)
177 #define scsi_lock(host) spin_lock_irq(host->host_lock)

显然,这两个函数就像牛郎织女一样,是一对.而她们的作用,就是利用自旋锁来保护资源,这把锁就是struct Scsi_Host的一个成员spinlock_t *host_lock.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两个自旋锁函数来保护资源呢?

当你要写us->srb的时候,(不是写us->srb的元素,而是写us->srb,比如令us->srb=NULL),这种时候,你需要使用这把自旋锁.另一种情况是,当你调用scsi mid layer(scsi中层)的函数时,有时候这些函数要求调用者拥有这把锁,host_lock.

搜索一下,发现一共有7处使用了scsi_lock.

我们列举一些来.

第一处,drivers/usb/storage/usb.c:usb_stor_release_resources()函数中,

839 scsi_lock(us->host);
840 us->srb = NULL;
841 scsi_unlock(us->host);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赤裸裸的写us->srb,自然要用scsi_lock/scsi_unlock.

第二处,drivers/usb/storage/transport.c:usb_stor_reset_common()函数中,

1121 scsi_lock(us->host);
1122 usb_stor_report_device_reset(us);
1123 set_bit(US_FLIDX_RESETTING, &us->flags);
1124 clear_bit(US_FLIDX_ABORTING, &us->flags);
1125 scsi_unlock(us->host);
这就是第二种情况,因为这里调用了usb_stor_report_device_reset(),这个函数来自drivers/usb/storage/scsiglue.c,也是我们定义的,

308 /* Report a driver-initiated device reset to the SCSI layer.
309 * Calling this for a SCSI-initiated reset is unnecessary but harmless.
310 * The caller must own the SCSI host lock. */
311 void usb_stor_report_device_reset(struct us_data *us)
312 {
313 int i;
314
315 scsi_report_device_reset(us->host, 0, 0);
316 if (us->flags & US_FL_SCM_MULT_TARG) {
317 for (i = 1; i < us->host->max_id; ++i)
318 scsi_report_device_reset(us->host, 0, i);
319 }
320 }

注意到,她里边调用了scsi_report_device_reset(),后者来自drivers/scsi/scsi_error.c,这正是scsi mid layer定义的函数,这个函数的注释说得很清楚,调用她时必须要拥有host lock.

有人说还有第三种情况,drivers/usb/storage/usb.c,usb_stor_control_thread()函数中,

318 /* lock access to the state */
319 scsi_lock(host);
320
321 /* has the command timed out *already* ? */
322 if (test_bit(US_FLIDX_TIMED_OUT, &us->flags)) {
323 us->srb->result = DID_ABORT << 16;
324 goto SkipForAbort;
325 }
326
327 /* don't do anything if we are disconnecting */
328 if (test_bit(US_FLIDX_DISCONNECTING, &us->flags)) {
329 US_DEBUGP("No command during disconnect/n");
330 goto SkipForDisconnect;
331 }
332
333 scsi_unlock(host);

您真是太有才了,这段代码都被您注意到了.的确看起来,这里无非是调用了test_bit,但是却使用了scsi_lock/scsi_unlock这对冤家,这是什么原因?其实是这样的,我们注意到这里有两个goto语句,

387 SkipForAbort:
388 US_DEBUGP("scsi command aborted/n");
389 }
390
391 /* If an abort request was received we need to signal that
392 * the abort has finished. The proper test for this is
393 * the TIMED_OUT flag, not srb->result == DID_ABORT, because
394 * a timeout/abort request might be received after all the
395 * USB processing was complete. */
396 if (test_bit(US_FLIDX_TIMED_OUT, &us->flags))
397 complete(&(us->notify));
398
399 /* finished working on this command */
400 SkipForDisconnect:
401 us->srb = NULL;
402 scsi_unlock(host);

401,us->srb=NULL,还是老一套.这才是为什么之前要用scsi_lock的真正原因.因为我要跳转,而跳过去以后需要写us->srb,所以要获得host lock,当然我们可以把scsi_lock写在test_bit()之后,比如

321 /* has the command timed out *already* ? */
322 if (test_bit(US_FLIDX_TIMED_OUT, &us->flags)) {
323 us->srb->result = DID_ABORT << 16;

这里插入一行==> scsi_lock(host);
324 goto SkipForAbort;

这样改动代码也可以,显得更加严谨,不过改不改意义并不大.

当然,这一段测试超时的代码本身被使用上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里命令还没有开始执行呢,试想,一个命令还没有开始就超时,这种情况论几率,和中国国家男足杀进世界杯差不多吧.

再来看第二组,关于us->dev_semaphore,它更多的体现出来是一种进程间的同步机制.2.6.10的内核代码中一共有6处使用了这个信号量.分别是在device_reset(),bus_reset(),usb_stor_control_thread(),usb_stor_acquire_resources(),usb_stor_release_resources(),storage_disconnect().这几样东西之间是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比如,一种情景是,device_reset()或者bus_reset()中上了锁,所以usb_stor_control_thread()这边就不可以在这个时候执行命令,usb_stor_acquire_resources()中的GET_MAX_LUN也不能执行,因为很显然,正在reset,就好比你的电脑正在重起你当然不可能执行一个打开浏览器的操作.

而另一种情景,usb_stor_control_thread()正在执行命令,那么当然usb_stor_release_resources()函数就不能释放资源了,甚至storage_disconnect()也得等待,得等你当前这个命令执行完了,它才会去执行断开的代码.就好比你正在考场上战战兢兢的答题,老师却强行把你的试卷收上去,你说你会不会很愤怒?(当然,如果是因为你被发现,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这种关系都是相互的,相互制约,同时也保证了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如果谁违规了,那么伤害的是大家的利益.这就是Linux内核的同步机制.

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蓦然回首, 发现, 其实, 我一直在寻觅, 寻觅这个故事的结局, 寻觅自己灵魂的出路, 最终, 追寻到了前者, 却一直没有找到后者.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Linux那些事儿之我是USB

    - **其实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通过这句话,作者可能意在鼓励创新精神和个人成长。 #### 技术核心 从提供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Linux那些事儿之我是USB》这篇文章涵盖了广泛的USB技术主题,包括但...

    Linux那些事儿系列丛书__合集

    ### 其实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 **探索之路**:最后一句话可能是作者对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呼吁,鼓励人们勇于开拓新领域,不要盲目跟随大众的脚步。 综上所述,《Linux那些事儿系列丛书__合集》不仅...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协议TCP与UDP详解:特性对比及应用场景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对比了传输层协议TCP和UDP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确认应答、重传机制、拥塞控制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UDP则是无连接的协议,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但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文章还介绍了TCP的三次握手、滑动窗口、拥塞控制机制,以及UDP的报文结构、端口号使用、错误检测机制等。此外,文中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探讨了两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如TCP适用于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需要高可靠性的场景,而UDP则适用于实时音视频传输等对延迟敏感的场景。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网络工程师以及对传输层协议感兴趣的IT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TCP和UDP的工作原理及差异;②指导读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层协议;③为网络编程和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说明:本文以问答形式呈现知识点,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文中涉及的选择题不仅考察了基本概念,还涵盖了协议的具体实现细节,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传输层协议的理解。

    HNUST嵌入式系统实验-2 数码管显示驱动设计

    实验二 数码管显示驱动设计

    (WORD) 土木工程类外文文献翻译 建筑结构.doc

    (WORD) 土木工程类外文文献翻译 建筑结构.doc

    西门子S7-200 Smart与台达DT330温控器基于Modbus RTU的485通讯实现及调试技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门子S7-200 Smart PLC与台达DT330温控器通过RS485接口进行Modbus RTU通讯的方法。首先,文中阐述了双方设备的通讯参数设置,确保波特率、校验位等参数的一致性。接着,展示了PLC端的轮询控制逻辑,采用定时器和状态机来管理读写操作,避免数据冲突。对于具体的读写操作,提供了详细的寄存器地址映射规则以及数据类型的转换方法,解决了台达温控器特有的寄存器地址偏移问题。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如使用串口助手抓包验证通讯效果,以及针对常见错误码的解决方案。最后,在触摸屏方面,利用昆仑通态MCGS组态软件实现了温度数据显示和设定的功能。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需要进行PLC与温控器通讯集成工作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将西门子S7-200 Smart PLC与台达DT330温控器进行通讯连接并实现温度监控的应用场合。主要目的是掌握正确的通讯配置步骤,理解Modbus RTU协议的具体应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所有代码均已经过实际测试,并附带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同时强调了硬件连接的重要性,给出了接线建议,帮助初学者少走弯路。

    基于YOLOv8与SUMO的实时车辆检测跟踪及仿真联动系统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YOLOv8进行实时车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SUMO交通仿真软件联动的方法。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实时检测模块使用YOLOv8对摄像头捕获的画面进行车辆检测;坐标转换模块将检测到的车辆坐标从摄像头坐标系转换为SUMO的经纬度坐标系;仿真控制模块通过TraCI协议向SUMO中添加新的虚拟车辆并控制其行为。文中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如YOLOv8的部署方式、坐标转换的数学处理以及SUMO中车辆生成和控制的具体步骤。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优化技巧,如使用卡尔曼滤波减少跟踪抖动、采用ZeroMQ提高通信效率等。 适用人群:对机器视觉、交通仿真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Python编程基础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模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交通流量管理。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流量分析、交通事故预警、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等。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片段和详细的实施步骤,便于读者快速搭建类似的实验环境。同时,作者也指出了现有系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如加入交通信号灯控制、优化路径预测等。

    光伏硅片收集机sw19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光伏硅片收集机sw19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labview 动态调用DLL模块

    labview 动态调用DLL模块,适合初学者学习如何调用DLL文件

    轴承压装机sw20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轴承压装机sw20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docx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docx

    毕业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日记20篇 .doc

    毕业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日记20篇 .doc

    基于STM32设计的数字示波器全套资料(原理图、PCB图、源代码)

    基于STM32设计的数字示波器全套资料(原理图、PCB图、源代码) 硬件平台: 主控器:STM32F103ZET6 64K RAM 512K ROM 屏幕器:SSD1963 分辨率:480*272 16位色 触摸屏:TSC2046 模拟电路: OP-TL084 OP-U741 SW-CD4051 CMP-LM311 PWR-LM7805 -LM7905 -MC34063 -AMS1117-3.3 DRT-ULN2003 6.继电器:信号继电器 7.电源:DC +12V 软件平台: 开发环境:RealView MDK-ARM uVision4.10 C编译器:ARMCC ASM编译器:ARMASM 连机器:ARMLINK 实时内核:UC/OS-II 2.9实时操作系统 GUI内核:uC/GUI 3.9图形用户接口 底层驱动:各个外设驱动程序 数字示波器功能: 波形发生器:使用STM32一路DA实现正弦,三角波,方波,白噪声输出。 任意一种波形幅值在0-3.3V任意可调、频率在一定范围任意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调节选项可以通过触摸屏完成设置。 SD卡存储: SD卡波形存储输出,能够对当前屏幕截屏,以JPG格式存储在SD卡上。能够存储1S内的波形数据,可以随时调用查看。 数据传输:用C#编写上位机,通过串口完成对下位机的控制。(1)实现STOP/RUN功能(2)输出波形电压、时间参数(3)控制截屏(4)控制波形发生器(5)控制完成FFT(6)波形的存储和显示 图形接口: UCGUI 水平扫速: 250 ns*、500ns、1μs、5 μs、10μs、50μs、500 μs、5ms 、50ms 垂直电压灵敏度:10mV/div, 20mV/div, 50mV/div, 0.1V/div, 0,2V/div, 0.5V/div, 1V/div,2V/

    电机控制领域基于Simulink仿真的STM32磁链观测器实现及零速闭环启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进行磁链观测器的仿真建模,并通过STM32F4芯片实现磁链观测器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零速闭环启动方面的实现。文中首先使用Simulink 2018b搭建了仿真模型,通过调整电机参数(如电阻、电感等)来验证磁链观测器的设计合理性。接着,在Keil环境下编写并编译了适用于STM32F4的嵌入式代码,实现了磁链观测和零速闭环启动功能。此外,作者还翻译了一篇相关英文文献,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背景和技术细节。整个过程中,作者分享了许多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如电流采样的时序控制、滑模观测器的实现、高频注入法用于初始位置检测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磁链观测器及其应用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如何使用Simulink进行复杂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② 掌握STM32F4芯片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特别是磁链观测器的实现;③ 实现电机的零速闭环启动,确保电机从静止状态平稳加速。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和仿真模型,还包括了详细的理论讲解和调试经验,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磁链观测器的技术要点。

    基于mutisim仿真的电压表测量显示设计(仿真图)

    基于mutisim仿真的电压表测量显示设计(仿真图) 使用数字电路实现模数转换,然后以十进制显示在数码管上。 仿真使用mutisim14 电路可用于模拟转换显示,比如:温度计、电压表等 只需要把ADC的输入电压替换即可。 数值显示在数码管上。

    2023-4-8-笔记-第一阶段-第2节-分支循环语句- 4.goto语句 5.本章完 -2025.04.05

    2023-04-08 项目笔记-第一阶段-第2节-分支和循环语句-3.3.2执行流程 3.3.3do语句的特点 3.3.4do while循环中的break和continue 3.4练习 3.4.1练习参考代码:3.4.2折半查找算法 3.4.3猜数字游戏实现 4.goto语句 5.本章完-2025-04-05

    基于PyQT的舰船检测系统可视化的前端代码(Pyside6),注意只有前端代码

    (注意只有前端界面),实现了舰船检测系统可视化操作平台的前端界面,采用左侧导航栏与右侧功能区块的模块化布局,提供实时摄像头检测、批量图片/视频分析、数据统计报告生成以及日志追溯四大核心功能。每个模块均配备说明文字与直达按钮(如"进入实时检测"),支持用户快速切换检测模式、查看可视化分析结果及系统日志。

    基于BP神经网络与Adaboost集成的强分类器构建及其应用场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BP神经网络作为弱分类器与Adaboost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强大的集成分类器。首先阐述了BPAdaboost的基本概念,即利用BP神经网络的基础学习能力并通过Adaboost动态调整训练数据权重,使后续BP网络能够专注于之前分类错误的样本。接着展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包括使用sklearn库创建BP神经网络和Adaboost分类器,以及自定义SimpleBP类和BPAdaBoost类进行训练和预测。文中还讨论了调参技巧如控制BP网络的隐藏层数、设置合适的学习率、避免过拟合等问题,并指出该模型在处理中小型结构化数据(如金融风控、医疗诊断)方面的优越性。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研究集成学习方法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分类精度的任务,特别是在面对特征空间复杂的数据集时。通过组合多个弱分类器,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整体性能,同时保持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抗噪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理论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先进的集成学习技术。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优化建议,有助于指导实际项目的开发。

    Fluent与EDEM耦合教程:DDPM模型下传热传质蒸发及欧拉接口实现案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Fluent与EDEM软件之间的耦合方法,特别是针对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在处理传热、传质及蒸发等复杂工况的应用。文章涵盖了环境配置、DDPM模型配置、传热耦合陷阱、欧拉接口实战案例以及调试技巧等多个方面。通过具体的代码片段和配置逻辑,帮助用户理解和解决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还提供了多个实用案例,如输送带散热、流化床内气固换热等,进一步加深对耦合仿真的理解。 适合人群:从事颗粒多相流仿真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Fluent和EDEM耦合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颗粒与流体相互作用仿真分析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仿真精度并优化计算效率。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内的复杂流动系统。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所有案例均附带源文件,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建议初学者从简单案例入手,在掌握基本原理后再逐步扩展到复杂的三维仿真。

    加热烤箱step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加热烤箱step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