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将 Java 对象序列化为二进制文件的 Java 序列化技术是 Java 系列技术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技术点,在大部分情况下,开发人员只需要了解被序列化的类需要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使用 ObjectInputStream 和 ObjectOutputStream 进行对象的读写。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光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文章列举了笔者遇到的一些真实情境,它们与 Java 序列化相关,通过分析情境出现的原因,使读者轻松牢记 Java 序列化中的一些高级认识。
回页首
文章结构
本文将逐一的介绍几个情境,顺序如下面的列表。
- 序列化 ID 的问题
- 静态变量序列化
- 父类的序列化与 Transient 关键字
- 对敏感字段加密
- 序列化存储规则
列表的每一部分讲述了一个单独的情境,读者可以分别查看。
回页首
序列化 ID 问题
情境:两个客户端 A 和 B 试图通过网络传递对象数据,A 端将对象 C 序列化为二进制数据再传给 B,B 反序列化得到 C。
问题:C 对象的全类路径假设为 com.inout.Test,在 A 和 B 端都有这么一个类文件,功能代码完全一致。也都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但是反序列化时总是提示不成功。
解决:虚拟机是否允许反序列化,不仅取决于类路径和功能代码是否一致,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两个类的序列化 ID 是否一致(就是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清单 1 中,虽然两个类的功能代码完全一致,但是序列化 ID 不同,他们无法相互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清单 1. 相同功能代码不同序列化 ID 的类对比
package com.inout;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A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ackage com.inout;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A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2L;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
序列化 ID 在 Eclipse 下提供了两种生成策略,一个是固定的 1L,一个是随机生成一个不重复的 long 类型数据(实际上是使用 JDK 工具生成),在这里有一个建议,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就是用默认的 1L 就可以,这样可以确保代码一致时反序列化成功。那么随机生成的序列化 ID 有什么作用呢,有些时候,通过改变序列化 ID 可以用来限制某些用户的使用。
特性使用案例
读者应该听过 Façade 模式,它是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案例程序中的 Client 客户端使用了该模式,案例程序结构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案例程序结构
Client 端通过 Façade Object 才可以与业务逻辑对象进行交互。而客户端的 Façade Object 不能直接由 Client 生成,而是需要 Server 端生成,然后序列化后通过网络将二进制对象数据传给 Client,Client 负责反序列化得到 Façade 对象。该模式可以使得 Client 端程序的使用需要服务器端的许可,同时 Client 端和服务器端的 Façade Object 类需要保持一致。当服务器端想要进行版本更新时,只要将服务器端的 Façade Object 类的序列化 ID 再次生成,当 Client 端反序列化 Façade Object 就会失败,也就是强制 Client 端从服务器端获取最新程序。
回页首
静态变量序列化
情境:查看清单 2 的代码。
清单 2. 静态变量序列化问题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ublic static int staticVar = 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初始时staticVar为5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
new FileOutputStream("result.obj"));
out.writeObject(new Test());
out.close();
//序列化后修改为10
Test.staticVar = 10;
ObjectInputStream o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
"result.obj"));
Test t = (Test) oin.readObject();
oin.close();
//再读取,通过t.staticVar打印新的值
System.out.println(t.staticVar);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清单 2 中的 main 方法,将对象序列化后,修改静态变量的数值,再将序列化对象读取出来,然后通过读取出来的对象获得静态变量的数值并打印出来。依照清单 2,这个 System.out.println(t.staticVar) 语句输出的是 10 还是 5 呢?
最后的输出是 10,对于无法理解的读者认为,打印的 staticVar 是从读取的对象里获得的,应该是保存时的状态才对。之所以打印 10 的原因在于序列化时,并不保存静态变量,这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序列化保存的是对象的状态,静态变量属于类的状态,因此 序列化并不保存静态变量。
回页首
父类的序列化与 Transient 关键字
情境:一个子类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它的父类都没有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序列化该子类对象,然后反序列化后输出父类定义的某变量的数值,该变量数值与序列化时的数值不同。
解决:要想将父类对象也序列化,就需要让父类也实现Serializable 接口。如果父类不实现的话的,就 需要有默认的无参的构造函数。在父类没有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时,虚拟机是不会序列化父对象的,而一个 Java 对象的构造必须先有父对象,才有子对象,反序列化也不例外。所以反序列化时,为了构造父对象,只能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函数作为默认的父对象。因此当我们取父对象的变量值时,它的值是调用父类无参构造函数后的值。如果你考虑到这种序列化的情况,在父类无参构造函数中对变量进行初始化,否则的话,父类变量值都是默认声明的值,如 int 型的默认是 0,string 型的默认是 null。
Transient 关键字的作用是控制变量的序列化,在变量声明前加上该关键字,可以阻止该变量被序列化到文件中,在被反序列化后,transient 变量的值被设为初始值,如 int 型的是 0,对象型的是 null。
特性使用案例
我们熟悉使用 Transient 关键字可以使得字段不被序列化,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吗?根据父类对象序列化的规则,我们可以将不需要被序列化的字段抽取出来放到父类中,子类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父类不实现,根据父类序列化规则,父类的字段数据将不被序列化,形成类图如图 2 所示。
图 2. 案例程序类图
上图中可以看出,attr1、attr2、attr3、attr5 都不会被序列化,放在父类中的好处在于当有另外一个 Child 类时,attr1、attr2、attr3 依然不会被序列化,不用重复抒写 transient,代码简洁。
回页首
对敏感字段加密
情境:服务器端给客户端发送序列化对象数据,对象中有一些数据是敏感的,比如密码字符串等,希望对该密码字段在序列化时,进行加密,而客户端如果拥有解密的密钥,只有在客户端进行反序列化时,才可以对密码进行读取,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保证序列化对象的数据安全。
解决:在序列化过程中,虚拟机会试图调用对象类里的 writeObject 和 readObject 方法,进行用户自定义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如果没有这样的方法,则默认调用是 ObjectOutputStream 的 defaultWriteObject 方法以及 ObjectInputStream 的 defaultReadObject 方法。用户自定义的 writeObject 和 readObject 方法可以允许用户控制序列化的过程,比如可以在序列化的过程中动态改变序列化的数值。基于这个原理,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使用,用于敏感字段的加密工作,清单 3 展示了这个过程。
清单 3. 静态变量序列化问题代码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 "pass";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ObjectOutputStream out) {
try {
PutField putFields = out.putFields();
System.out.println("原密码:" + password);
password = "encryption";//模拟加密
putFields.put("password", 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加密后的密码" + password);
out.writeFields();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rivate void readObject(ObjectInputStream in) {
try {
GetField readFields = in.readFields();
Object object = readFields.get("password", "");
System.out.println("要解密的字符串:" + object.toString());
password = "pass";//模拟解密,需要获得本地的密钥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
new FileOutputStream("result.obj"));
out.writeObject(new Test());
out.close();
ObjectInputStream o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
"result.obj"));
Test t = (Test) oin.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解密后的字符串:" + t.getPassword());
oin.close();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清单 3 的 writeObject 方法中,对密码进行了加密,在 readObject 中则对 password 进行解密,只有拥有密钥的客户端,才可以正确的解析出密码,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执行清单 3 后控制台输出如图 3 所示。
图 3. 数据加密演示
特性使用案例
RMI 技术是完全基于 Java 序列化技术的,服务器端接口调用所需要的参数对象来至于客户端,它们通过网络相互传输。这就涉及 RMI 的安全传输的问题。一些敏感的字段,如用户名密码(用户登录时需要对密码进行传输),我们希望对其进行加密,这时,就可以采用本节介绍的方法在客户端对密码进行加密,服务器端进行解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回页首
序列化存储规则
情境:问题代码如清单 4 所示。
清单 4. 存储规则问题代码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
new FileOutputStream("result.obj"));
Test test = new Test();
//试图将对象两次写入文件
out.writeObject(test);
out.flush();
System.out.println(new File("result.obj").length());
out.writeObject(test);
out.close();
System.out.println(new File("result.obj").length());
ObjectInputStream o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
"result.obj"));
//从文件依次读出两个文件
Test t1 = (Test) oin.readObject();
Test t2 = (Test) oin.readObject();
oin.close();
//判断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System.out.println(t1 == t2);
|
清单 3 中对同一对象两次写入文件,打印出写入一次对象后的存储大小和写入两次后的存储大小,然后从文件中反序列化出两个对象,比较这两个对象是否为同一对象。一般的思维是,两次写入对象,文件大小会变为两倍的大小,反序列化时,由于从文件读取,生成了两个对象,判断相等时应该是输入 false 才对,但是最后结果输出如图 4 所示。
图 4. 示例程序输出
我们看到,第二次写入对象时文件只增加了 5 字节,并且两个对象是相等的,这是为什么呢?
解答:Java 序列化机制为了节省磁盘空间,具有特定的存储规则,当写入文件的为同一对象时,并不会再将对象的内容进行存储,而只是再次存储一份引用,上面增加的 5 字节的存储空间就是新增引用和一些控制信息的空间。反序列化时,恢复引用关系,使得清单 3 中的 t1 和 t2 指向唯一的对象,二者相等,输出 true。该存储规则极大的节省了存储空间。
特性案例分析
查看清单 5 的代码。
清单 5. 案例代码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result.obj"));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i = 1;
out.writeObject(test);
out.flush();
test.i = 2;
out.writeObject(test);
out.close();
ObjectInputStream o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
"result.obj"));
Test t1 = (Test) oin.readObject();
Test t2 = (Test) oin.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t1.i);
System.out.println(t2.i);
|
清单 4 的目的是希望将 test 对象两次保存到 result.obj 文件中,写入一次以后修改对象属性值再次保存第二次,然后从 result.obj 中再依次读出两个对象,输出这两个对象的 i 属性值。案例代码的目的原本是希望一次性传输对象修改前后的状态。
结果两个输出的都是 1, 原因就是第一次写入对象以后,第二次再试图写的时候,虚拟机根据引用关系知道已经有一个相同对象已经写入文件,因此只保存第二次写的引用,所以读取时,都是第一次保存的对象。读者在使用一个文件多次 writeObject 需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回页首
小结
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情景,介绍了 Java 序列化的一些高级知识,虽说高级,并不是说读者们都不了解,希望用笔者介绍的情景让读者加深印象,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 Java 序列化技术,在未来开发之路上遇到序列化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解决。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文章中倘若有错误的地方,欢迎联系我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
学习
相关推荐
### Java序列化的高级认识 Java序列化作为Java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将Java对象转换成字节流,从而实现对象的持久化存储或是通过网络传输。然而,序列化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还涉及到一...
总之,Java序列化虽然方便,但也涉及一些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开发者应理解这些高级概念,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做出适当的决策。在设计可序列化的类时,应考虑对象的生命周期、安全性需求和版本控制等因素。通过合理使用`...
本文将通过实例深入了解 Java 序列化,分析一些真实情境,帮助读者轻松牢记 Java 序列化中的一些高级认识。 序列化 ID 问题 ---------------- 在 Java 序列化中,序列化 ID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决定了两个类...
在Java编程语言中,`Serializable`接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实现对象持久化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Serializable`接口的细节...通过阅读《Java_序列化的高级认识.doc》文档,你可以获得更深入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 输入/输出流的高级操作,比如对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NIO的新特性,包括通道(Channel)和缓冲区(Buffer)。 6. **网络编程**: - 网络编程基础,如套接字(Socket)的使用。 - 高级网络编程技术,如非...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是Java编程中常见的数据操作方式,培训会强调在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时,应关注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例如反序列化漏洞导致的安全风险。 多线程安全是Java高级编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
在代码中,我们看到了`serialVersionUID`字段,这是Java序列化机制的一部分,用于保持对象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中的兼容性。当类版本更新时,如果序列化标识符不变,反序列化依然能正确识别对象。 此外,`get...
4. **Java IO**:031203_【第12章:JAVA IO】_字节流与字符流笔记.pdf 和 031217_【第12章:JAVA IO】_对象序列化笔记.pdf,IO是Java中处理输入输出的重要模块,这里讲解了字节流和字符流的区别与使用,以及如何实现...
"Java序列化的高级认识"涉及如何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对象,这对于数据持久化和网络传输至关重要。序列化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也是开发者需要注意的,如`ObjectInputStream`可能导致的内存泄漏,这在"剖析使用...
书中会讲解字节流、字符流、对象序列化以及NIO(非阻塞I/O)等,帮助开发者高效地处理数据传输。 Java的多线程编程是并发处理的基础。书中会介绍线程的创建与管理,同步机制(如synchronized、Lock)、并发工具类...
031217_【第12章:JAVA IO】_对象序列化笔记.pdf 031218_〖第12章:JAVA IO〗_实例操作—单人信息管理程序笔记.pdf 031219_〖第12章:JAVA IO〗_实例操作:投票程序笔记.pdf 031301_【第13章:Java类集】_认识类集、...
第七章可能会涵盖输入/输出流(I/O Stream),包括文件操作、对象序列化和网络通信,这对于处理数据的读写和跨设备通信至关重要。 第八章会讲解Java的多线程编程,包括线程的创建、同步机制(如synchronized关键字和...
- 对象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实现Serializable接口,用于持久化对象。 8. 多线程 - 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创建并执行线程。 - 线程同步:synchronized关键字、wait()、notify()和notifyAll()方法。 9. Java ...
此外,对Java类库、I/O操作、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Java集合框架等也有初步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掌握Java编程,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技术发展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入门教材。通过本书的...
Java支持序列化,可以将对象的状态保存到磁盘,以便稍后恢复。 13. **网络联机** Java具有强大的网络编程能力,可以创建TCP/IP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 14. **数据结构** 学习如何使用Java集合框架,如数组列表...
《最新Thinking in Java第四版经典版》对Java I/O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从基本的输入输出到使用文件系统,从数据的序列化到网络编程,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Java I/O库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数据处理需求...
5. **输入输出流**:掌握I/O流的概念,学习文件读写、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序列化。 6. **线程编程**:学习如何创建和管理线程,理解同步和互斥,以及线程安全问题。 7. **反射机制**:了解Java反射机制,可以动态获取...
在跨平台通信中,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关键。由于C/C++和Java的数据表示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我们需要确保加密后的字节序列在两者的环境中都能正确解析。例如,C/C++中的字节序可能是大端或小端,而Java默认使用...
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你可以逐步建立起对Java编程的基础认识,了解如何编写有效的Java代码,并为深入学习高级特性,如多线程、网络编程、数据库操作、反射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操作这些源代码,亲自动手实践,是...
- **对象序列化**:理解序列化机制,以及如何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7. **网络编程**: - **Socket编程**: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URL和URLConnection**:使用URL进行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