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www.yesky.com/69/1910069.shtml
用Anjuta和Glade以及Glademm 搭建一个linux下面进行C/C++软件开发的IDE环境, 可以进行GTK+/Gnome的应用程序开发
Anjuta 利用 GLADE 生成优美用户界面的能力,加之以自己强大的源程序编辑能力,正成为一个极好的应用程序快速开发的集成环境(IDE)。以前,人们使用 GLADE 做界面,用 emacs 或 vi 等等编辑程序,再用某种终端模拟器编辑开发项目。使用 Anjuta,所有这些繁杂零散的任务都可以在一个统一的、集成的、自然而然的环境下完成。
一、软件准备:
下载libzvt-2.0.1-0.ximian.6.6.i386.rpm
http://tux.cprm.net/pub/ximian/xd2/redhat-9-i386/libzvt-2.0.1-0.ximian.6.6.i386.rpm
下载anjuta-1.1.97-1.rh90.i386.rpm
http://rpm.pbone.net/index.php3/stat/4/idpl/772608/com/anjuta-1.1.97-1.rh90.i386.rpm.html
下载anjuta-1.0.2-1.i386.rpm
http://heanet.dl.sourceforge.net/sourceforge/anjuta/anjuta-1.0.2-1.i386.rpm
下载gtkmm2-2.2.3-fr1.i386.rpm
http://ftp.freshrpms.net/pub/freshrpms/redhat/9/gtkmm2/gtkmm2-2.2.3-fr1.i386.rpm
下载gtkmm2-devel-2.2.3-fr1.i386.rpm
http://ftp.freshrpms.net/pub/freshrpms/redhat/9/gtkmm2/gtkmm2-devel-2.2.3-fr1.i386.rpm
下载libsigc++-1.2.5-fr1.i386.rpm
http://ftp.freshrpms.net/pub/freshrpms/redhat/9/libsigc++/libsigc++-1.2.5-fr1.i386.rpm
下载glademm-1.1.3d-SNAP.i586.rpm
http://loban.caltech.edu/gchch/glademm-1.1.3d-SNAP.i586.rpm
下载libsigc++-devel-1.2.5-fr1.i386.rpm
http://ftp.freshrpms.net/pub/freshrpms/redhat/9/libsigc++/libsigc++-devel-1.2.5-fr1.i386.rpm
二、安装软件包
安装redhat linux 9选择安装上软件开发项,这样就安装上了Glade,然后以root用户登陆,安装如下软件包。
rpm -ivh libzvt-2.0.1-0.ximian.6.6.i386.rpm //anjuta的依赖软件包
rpm -ivh ibsigc++-1.2.5-fr1.i386.rpm
rpm -ivh gtkmm2-devel-2.2.3-fr1.i386.rpm
rpm -ivh ibsigc++-devel-1.2.5-fr1.i386.rpm
rpm -ivh gtkmm2-2.2.3-fr1.i386.rpm
rpm -ivh glademm-1.1.3d-SNAP.i586.rpm
rpm -ivh anjuta-1.0.2-1.i386.rpm
rpm -Uvh anjuta-1.1.97-1.rh90.i386.rpm
注:直接安装anjuta-1.1.97会发现无法编译软件,这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安装 Ximian版本的 libzvt 软件包,就是要安装我上面提到那个
2、要先安装 Anjuta 1.0.1,然后才updated via rpm -Uvh Anjuta 1.1.97
分享到:
相关推荐
### Linux实验十一 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在Linux环境下构建arm-Linux嵌入式开发环境的过程,包括交叉编译器的搭建、安装与配置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Ubuntu操作系统下搭建arm-linux-gcc-3.4.1的交叉编译环境。 首先,你需要从指定的网址下载arm-linux-gcc-3.4.1的压缩包,文件名为arm-linux-gcc-3.4.1.tar.bz2。下载完成后,使用`tar`命令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Ubuntu系统下如何搭建ARM-Linux-GCC的交叉编译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交叉编译的基本概念。交叉编译是使用一套特定平台的编译工具链(比如在x86架构的Ubuntu系统上),生成适用于另一平台(例如...
1. **解压安装**:首先,我们需要解压下载的"arm-none-linux-gnueabi-linux.zip",得到"arm-none-linux-gnueabi-linux.tar"文件,然后将其解压到合适的目录下。 2. **配置环境变量**:为了能在命令行中方便地使用...
"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本资源主要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使用VSCode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Ubuntu镜像的下载和使用 * 百度网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Ubuntu镜像,用户可以下载并...
总的来说,"linux环境java8安装包jdk-8u212-linux-x64"的使用涵盖了从下载、解压、配置环境变量到验证安装的全过程,是Linux系统中搭建Java开发环境的基础。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步骤,开发者可以顺利地在Linux平台上...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是指在非目标系统的机器上构建能够运行在不同架构(这里是ARM架构)上的软件,这对于开发针对嵌入式设备的应用尤其重要,因为这些设备通常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运行完整的编译工具链。 标签"ubuntu...
### Linux ARM-Linux-GCC 安装与使用详解(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一、引言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ARM 架构因其低功耗、高性能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等领域。对于基于 ARM 的设备进行软件开发时,通常...
在搭建交叉编译环境的最后一步骤中,需要验证整个编译环境的正确性,可以通过编译一个简单的 C 程序来验证编译环境的正确性。 搭建 ARM-Linux-GCC-4.6.1 交叉编译环境需要完成八个步骤,包括下载源码包、建立编译...
本文主要聚焦于在ARM架构上基于Linux的QT环境搭建,适用于那些希望在嵌入式设备上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的工程师。首先,我们要了解进行ARM开发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1. ARM硬件开发板,通常采用ARM9或ARM11处理器...
这个版本是针对x86_64架构的主机系统,但其目的是为了编译Aarch64(也称为ARMv8-A)架构的目标代码,主要用于Linux环境。Linaro是一个非盈利的开放源代码工程合作组织,专注于优化和增强ARM架构的开源软件。 交叉...
本文将详细探讨“Linux下C语言”这一主题,基于标题和描述提供的信息,我们将涵盖C语言的基本概念、Linux编程环境的搭建、标准输入输出、文件操作、系统调用以及调试技巧等内容。 首先,C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
"基于Linux-ARM的QT环境搭建" 基于Linux-ARM的QT环境搭建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Linux-ARM平台上搭建QT环境,并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 一、ARM开发环境介绍 ARM开发...
总之,Miniconda3-py38_4.11.0-Linux-x86_64.zip是一个专为64位Linux系统设计的Miniconda3版本,内置Python 3.8,包含conda包管理器,方便用户快速搭建和管理科学计算环境。通过安装脚本"Miniconda3-py38_4.11.0-...
对于初学者,建议通过教程或文档逐步学习如何搭建和使用交叉编译环境。 总之,掌握交叉编译技术对于在Ubuntu上开发ARM Linux应用程序至关重要。这个资源提供了三个不同版本的arm-linux-gcc,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各种...
**嵌入式Linux ARM开发环境搭建指南** 在嵌入式领域,ARM架构因其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对于初学者来说,搭建一个适合的ARM-Linux开发环境是入门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可能涉及硬件仿真...
总的来说,搭建arm-linux-gcc-4.3.2交叉编译环境涉及的主要步骤包括:下载并解压编译器软件包,修改环境变量以包含编译器路径,验证环境变量更新,以及确认编译器版本。通过这个环境,开发者可以在X86平台上编译出...
3.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在使用arm-linux-gcc-4.4.3前,需要搭建一个合适的交叉编译环境。这通常包括安装交叉编译器本身,设置环境变量,以及确保有正确的库文件和头文件来支持编译过程。这个环境可能在开发者的...
jdk-8u162-linux-x64.tar.gz 一站式搭建sparkstreaming环境见该博客https://blog.csdn.net/wrwhahah/article/details/105716359
### 在Windows下搭建Objective-C开发环境 随着移动应用开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尝试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栈。尽管Objective-C主要与Apple的平台(如iOS和macOS)相关联,但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比如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