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手机一度辉煌,TCL、康佳、首信、东信、波导、南方高科等品牌一度成为国人的骄傲,即使面对TI高达上百万美元的入门费,亦未能挡住中国手机投入研发的热情,可惜随着之后联发科Turnkey商业模式的崛起,山寨手机让中国手机品牌急转直下再次走向低迷。
经过多年的淘汰,山寨手机已经逐步走向陌路,中国手机再次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崛起,应当说联发科Turnkey模式在摧毁中国手机品牌的同时也将中国手机推上了一个新高度,虽然开始阶段山寨手机一度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中国手机已经形成方案提供商、IDH、集成商、渠道品牌商等完善的产业链,每月出货GSM手机平均超过6000万部,产品行销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在这些市场更已经出现G’Five、Forme、传音、极泰等中国品牌,相信未来几年中国手机在全球GSM市场的份额会继续提升。
联发科Turnkey商业模式对中国手机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技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在于产业链的日趋完善及中国手机工程化实力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大陆IC设计产业的崛起,这几年包括展讯、锐迪科、格科微、艾为等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在伴随中国手机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手机特别是GSM手机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在GSM手机的崛起一方面证明了这些年的进步,也与众多国际巨头已经将业务重心转移至3G甚至4G手机有关,而中国手机在GSM正在面临产业整合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对3G的取舍和产业升级。
3G时代好像在重走当年的2G发展之旅,无论中国品牌还是海外品牌厂商都在注重自身研发实力的提升以追求产品的特色,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本土品牌都已经投入巨资在智能手机,而包括联发科在内的众多GSM产业链厂商则不得不面对智能手机带来的直接冲击。
应当说目前中国GSM手机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渠道,不过这一产业链并不符合3G时代的运作,与GSM销售主要通过零售渠道不同,3G手机主要通过运营商捆绑的方式销售,由于将业务核心转向3G,许多手机品牌已经放弃GSM手机的研发转向ODM,在加速中国在GSM手机壮大发展的同时,该如何面对智能手机成了每一位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G时代Apple异军突起,与其说是iPhone手机的胜利,不如说是Apple产业生态的革命,与GSM手机更多的单机使用不同,iPhone、iPAD、Apple TV与APP Store的完美结合造就了Apple产品的生态体系,不同厂商不同的生态也将决定公司的利润分布,可以预见,未来决定厂商利润的因素肯定不是单纯手机的品质和特色,终端在未来的生态链条的作用将日益降低,作为单纯的手机终端提供商,产业生态分配的利润肯定会越来越低。
3G时代另一显著的变化是知识产权的兴起,虽然目前Nokia、爱立信等厂商已经针对大陆GSM手机提起诉讼,这应当只是开始,智能手机时代专利拥有者同样将是时代的赢家,这几天有关HTC向微软缴纳Android专利费拉开了智能手机专利大战的序幕,随着智能手机硬件及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相信手机研发的技术含量将逐步降低,智能手机终端将复制GSM手机的历史,不过作为终端提供商产业留下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
综上所述,单就终端而言,老杳相信无论GSM时代还是智能手机时代,技术一旦成熟,对中国手机产业的冲击应当不大,未来中国手机也肯定会在智能手机时代成为终端的主要提供者,不过由于主要核心技术及专利被海外厂商控制,中国手机产业整体的毛利率并不会因为智能手机的到来得到提升,如果我们不改变目前商业模式的话,说的更明白些,中国手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因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改变,不过中国手机终端的毛利率也不会因为智能手机的到来得到提升。
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中国手机要想在核心技术特别是知识产权领域赶超欧美厂商很难,在产业生态上赶上Apple、微软、Google也几无可能,留给中国手机的道路也许只有商业模式的变革,也就是与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在商业模式上取得突破,作为中国最火爆也最具资金实力的产业,中国手机与中国互联网的融合也许是短期内惟一可行的突破口。(老杳)

老杳吧:集成电路社区–欲知半导体动态,速上LAOYAOBA
【版权声明】:本文为老杳原创,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老杳吧”及其他相关信息(作者姓名等),并保留原文链接。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报告预测,中国智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在未来3至5年内有望突破130亿元,相较于当前市场规模,这意味着约10倍的增长空间。这一预测基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智能手机用户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这为游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
报告中推荐的投资组合包括埃斯顿、秦川机床等公司,这些公司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潜力从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国产化浪潮中获得实质性收益。此外,报告还着重提及了自动化、锂电设备、光伏设备和检验...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深入分析了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产业在2020年的加速发展情况,并展望了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以下内容是对报告中提到的核心知识点的详细解读。 首先,报告中提到智能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成为...
报告还提到了人工智能的社会经济价值,技术能力的创新、应用规模的突破以及产业地位的提升,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从技术赛道来看,计算机视觉仍然是贡献最大的市场,而机器学习,特别是决策智能类型的...
在中上游供应链,中国的锂电池企业在新能源车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而在智能手机时代,中国大陆企业技术竞争力相对较弱。下游市场格局也不同,智能手机市场由少数几家国外品牌主导,集中度高,而新能源车市场分散,...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作为其中的领头羊,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全球首位。...只有掌握这些关键技术,中国才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 **产业爆发增长**:自2010年起,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增长,特别是在语音和视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众多初创企业的诞生,使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焦点。 - **市场需求与政策...
- **产业地位跨越**:AI芯片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还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 四、市场概况 - **市场规模**: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998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60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 工业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从“制造”走向“智造”,中国制造逐步跨向新时代 #### 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成长,智能制造前景可观 - **背景概述**: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保持着...
低价智能手机市场的争夺成为行业焦点,市场份额的主导者有可能掌握整个市场的主动权。这种现象在2012年的电信领域尤为明显。在这个背景下,芯片制造商间的合并与收购成为了一种策略,以解决自身问题并增强竞争力。...
上海市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扶持**: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全国首部促进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的全球影响:讨论了中国智能制造产品的出口情况,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智能制造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如人力成本上升、技术革新需求等,并探讨了行业的未来机遇。 结语:总结了...
这表明中国企业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专利积累有助于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同时也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成熟,推动产业标准的制定,对全球车联网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3. 光...
综上所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应用规模的突破以及产业地位的提升,都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人工智能将持续推动中国的数字经济向前迈进,成为...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对“精品报告系列-人工智能时代的先行者——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生态图谱2017V6(1).pdf”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梳理。以下是对文档中所含知识点的深度解析: 1. 服务机器人定义与分类:文档...
总结来说,海光上市和人工智能产业大年的到来,预示着中国计算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不仅关乎技术的突破,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将对...
与此同时,诺基亚作为早期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头羊,也在积极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2002年,诺基亚推出了7650手机,该机作为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开启了拍照手机的时代。2003年,诺基亚更是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功能...
【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 ...总的来说,比亚迪半导体凭借其在车规级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突破,有望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引领中国车规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