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wiki
  • 浏览: 33961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阅读更多

张海鹏、冯唐是他的两个标签。前一个事业有成,让他成为“成功人士”,后一个为他带来很大的名气。两个标签对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公司人标本。

文|CBN记者 杨轩
图|范永恒


  后海以西,恭王府以北,沿着一条窄窄的胡同一直向前,可以到达这条胡同里唯一一户朱门高墙的标准四合院。
  5月8日是一个周六,四合院厨房冰箱里塞了糕点巧克力、半冰箱罐装可乐、半冰箱罐装啤酒,厨房里有茶。院子里有两长溜椅子,需要服务则有钟点阿姨帮手。
  这天聚会的主题是“文集发布会”。所以参与的人除了四合院主人的朋友,还来了不少记者。
  主人冯唐是个作家,出版过四本长篇小说,一本杂文集。这一天发布的正是他一套五本的文集(新版)。
  客人之一是王锋。这位《GQ》杂志的主编盛赞这位作者“写字狠”、“不装×”。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王锋从《时尚先生》跳槽到《GQ》时,带走的唯一一名专栏作者就是冯唐;当所有的《GQ》专栏文章都被夹在前大半本服装器物和后小半本故事特辑中间时,他又给这名作者留出了稀缺资源的最后一页。
  另外一位客人是路金波。他是万榕书业的老板,除了郭敬明,全中国其它最畅销的那些作家如韩寒、安妮宝贝等都在他的旗下。冯唐领着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告诉他各间房的功用,最后带他登上跟其他朱漆木门的房间不同、由艾未未设计的、灰砖玻璃门的房顶天台。下到庭院中央,路金波问冯唐整座院子有多大,结果被告知足足325平米,半亩地。
  路金波感叹了一句:可惜,不是靠写书挣来的。


1 职场准备期
(医学院、商学院)

积累了丰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医学博士张海鹏
  12年前,27岁的医学博士张海鹏充满挫败感。他从在协和医科大学读大五时开始做科研实习,主攻卵巢癌。这种病症术后生存率低,三年下来,60多个病人死了一大半。多年以后,每当被人盘问为什么改行时,这是他的标准答案。
  挫败感的另一个来源,是已经可以预计到,未来医生生涯的清苦。那是1990年代,“下海”、“全民经商”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大他几岁的哥哥们已经靠着倒卖各类商品一时暴富。协和又地处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东单王府井,跨出校门几百米,就能看见物欲横流。
  两年后,医学博士张海鹏开始西装革履地出入位于北京CBD的嘉里中心大厦,在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上班了。
  张海鹏家境普通。他的父母都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普通技术员,靠几百块死工资养大3个孩子。他家的房子不带厕所,他在大学食堂吃饭时会挣扎说要不要打肉菜,兜里的钱没超过过200块。他想让老妈住上带厕所的房子,想在请姑娘吃饭时点得起四菜一汤。他读过黄埔军校的舅舅建议说:乱世从军,宁世从商—世道安稳时,靠从商过上舒坦日子、取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张海鹏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喜欢商科,但他知道舅舅说的没错。并且医科“太死板”,自己肯定不喜欢。他也打听过,商学院毕业后年薪能拿小十万美金,美国商学院也愿意招他这种没有商科和工作经历、一张白纸式的人。他掂量掂量了自己,觉得自己头脑清楚、做事妥帖,读商科,毕业后混进医药企业应该没问题。
  他考了托福和GMAT,托福满分,GMAT 750。申请了3所商学院:全美排名第一的沃顿(Wharton)、排名前十的杜克(Duke)、排名二十的埃默里(Emory)。三家都发来OAffer,他选了Emory,那里可以免去他所有学费。
  2000年,张海鹏MBA毕业。运气不错,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的膨胀期,不少雇员辞职投身.com业,以往只在前五名商学院招人的麦肯锡当年扩大了招收范围,也上Emory这种排20来名的商学院招人。张海鹏的五轮麦肯锡面试进行得很顺畅。
  直到数年后,他自己作为面试官,提出“算算杭州‘印象西湖’一个月门票销售额能达多少”这样的问题时,才发现绝大多数人算出的数字跟实际相差离谱—面试者们要么思路不清晰,要么缺乏“一张门票能卖多少钱”的这类常识—他算这笔帐时,误差不到10%。当年Emory有180个毕业生,麦肯锡录用了不到5人。



2 职场起始期
(麦肯锡咨询顾问)

他很善于评估自己和外在环境能够提供的发展机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麦肯锡合作人张海鹏
  2008年时,张海鹏名片上的职衔已经变为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能升到这个职位的人本来就只有大约一成,张海鹏又只累计花了6年时间,比一般人还要快一两年。
  龚晓明一个多月前见了一次张海鹏。张海鹏听说他的这位大学同学要去大理,力邀他住自己那儿—张海鹏在大理买了房。龚晓明如今是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副教授、主力医师,衣食无忧,又因为被病人尊重而能时常产生职业成就感。但坐在协和医院10来平米大、放了一张上下铺铁架床和两张桌子就不太转得开身的医生休息室里,龚晓明还是感叹,自己不过是努力挣扎向上的普通人,“还是那小子有钱啊。”
  麦肯锡的工作多少有点像特种兵。它依靠为企业解决管理上的难题收费,而它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短时间内做足够多访谈,搜集足够多数据,做大量分析,来找出结论。
  张海鹏觉得自己没选错—他喜欢这份工作。头一两年当咨询顾问时,他时常要做一些例如“中国大型企业怎样管理资金”、“中国大型行业改革开放后的主要趋势”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分析。不过,越是上不了手的分析,他越想找出上手的办法—“可能是天生喜欢”。
  但这份工作也足够忙。像所有麦肯锡人一样,作咨询顾问的头一年里,张海鹏每周工作90小时,没在晚上两点前睡过,忙得上厕所时也要同时回短信。领着他做项目、开办了麦肯锡中国办公室的那位资深导师则不同:他语速不徐不急,常年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一身腱子肉,高尔夫常年维持在80杆以下的水平,“可能是麦肯锡最懒的人之一。”
  “懒人”这个标签之后也成功地被贴到张海鹏身上。当他干了一年多升为初级项目经理后,他已经可以保证每天都在晚上一点前睡,早上七八点起。而包括徐海在内的绝大多数麦肯锡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周末补觉,没有多余时间。
  徐海从2002年初第一次跟着张海鹏做项目到现在,跟张海鹏相识8年多。“他能不干活儿就不干活儿,能交给别人干就交给别人干。举个例子?他就经常把一些屁活儿交给我干啊。”徐海说,“大懒支小懒嘛。”
  直到2003年在飞机上遇到当时招商局国际的CEO,对方此后邀请他加盟时,张海鹏还没动过跳槽的念头。他已经以正常的升迁速度成长为一名称职的项目经理。他不仅善于派活儿,也能考虑组员的利益,给予指点帮助成长;他每天和每周回顾项目进展情况,能够控制进度准时交货。他以三四个月一个的速度在3年内干了小十个项目,觉得颇有乐趣、见识大长。指点江山的感觉很不错,只是,他从未真正在企业工作过。
  当时徐海也打算跳槽。在一起吃饭时,张海鹏把职位、薪水等四五项指标一条条摆出来,逐一分析利弊。考虑了几个月后,张海鹏决定去招商局,除了薪水职位不错外,主要是因为“想有更多经历”。
  一年多后,招聘自己的CEO离职了,张海鹏也随之离开招商局,回到麦肯锡。2006年底,当他按正常速度升为资深项目经理,开始更多地接触客户高层时,招商局经历带来的好处很快显现出来。
  徐海之后也回到麦肯锡,2007年作为项目经理跟张海鹏再次合作。他诧异于此时客户对张的极度信任。5年前他们第一次合作时,张海鹏已经很招客户喜欢,但这一次,客户对他的喜欢已经修炼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徐海用漂亮姑娘和红颜知己来比喻前后状况的巨大区别:最开始客户是觉得这小伙子能干,是像欣赏漂亮姑娘那种喜欢;之后则更像soul mate,会告诉他自己的困惑,聆听他的意见。
  在麦肯锡内部有一个公认张海鹏做得最好的项目,他跟该客户的三四名最高层建立了极好的关系和互信,结果这家客户成了张海鹏的长期客户,每年都有多达三五个项目给他做。“即使在整个麦肯锡中国,这也是非常罕见的。”徐海说。张海鹏就此坐上了职场直升机,从2006年底任资深项目经理,到升为副董事合伙人、董事合伙人,只用了大概一年半。
  麦肯锡有个关于信任的公式:信任=可靠性×资质能力×亲近程度/自我取向。徐海认为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也是张海鹏相较其他麦肯锡人最大的特点,是“更贴近客户的实际”、“更理解生意人的心思”、能“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没有太多自我”。
  但张海鹏说,进麦肯锡前,80%的本事自己已经有了。这跟他第一次读MBA案例时情形没什么两样。



3 职场发展期
(招商局国际)

他善于打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并且进入一段新的职业发展历程的开始。

张海鹏和冯唐
  1998年夏末,张海鹏来到Emory,翻开MBA企业案例开始研读时,脸上忍不住要闪过一丝微笑:少年时读过的二十四史在他脑子里翻腾而过,相较之下,企业案例不仅熟悉,而且“特别小儿科”。自己原以为高深的商科原来不过尔尔,分析起案例,他觉得自己比他那些平均工作过6年的MBA同学想得明白。
  他的这门本事始于1980年代。当时没有电视电脑,缺少干扰,作为一个学业压力比其他地方都轻的北京学生,张海鹏最大的乐趣是每晚吃完饭一抹嘴,开始看书。他一开始看古龙、金庸,后来看《三言二拍》之类的明清小说,再后来开始读史。他看得慢,每天三五十页,开始不过是看看历史故事,但慢慢琢磨,似乎能从中看出世界运转的道理。这让他着迷。
  读初一时,根据顾颉刚这类前辈大家书理的建议,他在日记本上列出了阅读的三期目标:先读完王力的四册《古代汉语》,再读前四史和老庄孔孟,远期目标是通读三千册二十四史。
  张海鹏老妈在当地颇有号召力,常帮邻里解决纷争,张听着他老妈细述诸事原委、当事人的逻辑、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再回头想想史书里众人在朝堂上的种种讨论,之后再翻起《资治通鉴》,“是战是和,是用王二还是用李三,掩卷思量,洞若观火。继续看下去,按我的建议做的君王都兵强马壮,没按我建议做的,都垂泪对宫娥。”
  很有可能是“胸有韬略”帮张海鹏成了西装革履的合伙人,让他解决了“优质”生活问题,也让他有了成就感……这真的就是成就感吗?
  很难还原张海鹏最初的想法,积累,或者水到渠成?龚晓明如今回想起来,认为张海鹏早有当作家的预谋。他从大一军训就发现,张海鹏不是在看跟专业没有丁点关系的古书,就是在读英文小说,而且常年在笔记本上写写划划,不知道在记些什么。
  这个预谋开始得比龚晓明所知的更早。因为看鲁迅说过,自己读过100部英文小说后,就对小说的语言、写法、结构了然于胸,张海鹏从高中开始,按照美国现代图书馆出过的一张最佳英文小说的书单,开始读海明威、狄更斯、奥斯汀的英文长篇。接着读周作人、曹聚仁、梁实秋等人的书评,从中获得指导。他上学期间总共读了70多本英文长篇,“功夫比鲁迅下得狠”,因为后来发现,鲁迅读过的100部小说还包括短篇和中篇。
  不管是鲁迅还是舅舅,说得对,张海鹏就会听。
  十多年后,他离开北京去香港任职,书装满了44个大纸箱,堆进一间十几平米的空房里,码了3层。藏书总计5000来本,其中有2000来本古文书,500来本外国文艺书,现代社科文艺书加上MBA教材有1000来本。
  在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来看,写作没有才华不行,但“这个世界上才华有得是”。假如了解史蒂芬·金的成名之路,则会发现他的写作历程最初由一连串的退稿和屡败屡战组成。十七八岁时,张海鹏写过一本手稿达300多页的长篇小说;他每天记日记,中学时代记了8本;此后一直保持记录的习惯,积攒了几十个笔记本。
  到1999年的MBA暑假在医疗设备公司BD实习时,张海鹏下班后百无聊赖,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开始写一本描述医学院生活的小说。他元气充沛滔滔不绝,一个自然段能写出两页纸长,很像他喜欢的亨利·米勒。把这本小说拆解开,其中大量部件是各种读协和时的段子。他把写了一半的小说拿给几个朋友看。他的下铺张炜,看了一夜后致电他说,恍如昨日重现;他的发小、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庄新宇把这本小说推荐给了出版人石涛。石涛做火过石康和一本叫《格调》的书,他打电话告诉张海鹏:写完它。
  虽然年少时在写作上花过许多精力,但张海鹏不承认起过当作家的雄心。他当时认为以后还是得“读正经书、做正经事”,去奔父母们所说的前途—而前途是一条康庄大道,不是一扇窄门。但在忙得四脚朝天好不容易放假的 2000年末,他还是闭门写完了那本小说的后半本,给自己起了个叫冯唐的笔名,放狠话要“用文字打败时间”。
  在之后每周工作七八十小时,常年处于睡不够的状态的十年间,他开会时摊开笔记本,左2/3记正经事,右1/3记各类趣事和灵光一闪;他在等飞机的间隙里写构思,把年假攒起来写长篇;他以三四周一篇杂文、两三年一本小说的速度写作,从没间断过。
  “如果你小时候会背两首唐诗就说以后想当李白,那是有病。那些目标啊,太遥远了,先享受你手上正在做的能享受的东西,假如你喜欢踢球,少想点儿,多踢点儿。”如今他已经以冯唐的笔名名动江湖,他总结自己的经验说,“很可能你那点儿才气就比普通人多一点,但是一点一点来嘛。比如在学校你踢得最好,就被选进市里了,市里最好就出国了,慢慢就成了嘛,过去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张海鹏收获了冯唐。
  出版商路金波评论说,按销量论,冯唐属于第二梯队,比不上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这类百万销量级别的作家,销量也比慕容雪村稍差,“每本大概卖个五万十万”。但他的书长卖长销,其中最多的再版过5次,最少的再版过2次。他最近几年写的专栏也即将集结出版。
  如今谈到人生时,张海鹏,也就是冯唐,习惯拿做企业来打比方:比如一家公司是否要做一项新业务,无非看市场有多大、增长有多快、竞争对手强不强、这笔投入的风险自己能不能承受。“人生也差不多,关键决定就那些,”他回忆起往昔,觉得每个学习阶段,班上都有一两个比自己聪明百倍的人,但最终大多成绩平平,“很多很多聪明人是大决定做得不好,想得太多了”,而自己则习惯“做事儿拎重点,做大决定”。



4 职场跨越期
(国企)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职业定位,找到机会更多地去分享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四合院主人冯唐
  新版文集发布会上,冯唐礼数周全,总以微微躬身向前的谦和姿态示人,无论是否认识、对方什么身份,一概迎到门口与人握手微笑;他给来客端茶倒水,泡茶时放大把茶叶。在记者散场、朋友们聚会的晚餐上,他注意照顾所有人,在十几人坐成一长溜的餐桌上,他从最左头挪到中间再坐到最右手,即便是二十多岁的年轻编辑,他也跟他们低语长谈,举杯碰酒。
  他甚至并不口齿伶俐。饭后聊天时,冯唐多数时间只是闭嘴旁听,即便当他试图讲一个感人至深的电影时,听众们也因为他表述不清而数次打断,并哄笑他“以这种讲故事的能力,不知道怎么混成了作家”。想要搞热气氛时,他的小伎俩只是使用某种听不出具体地域的外地口音说话,或者大喊一声“植物大战僵尸”,始终带点羞涩,更让人觉得诚恳。
  他谨慎。在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想出版其小说《北京,北京》时,冯唐没追问印数和稿费,除了要限定授权期限外,只提了一个要求:书要做得好看。可惜这本小说的台湾版名字最终改为“三日,十四夜”,封面被两条着黑丝袜的女性腿部占满。大块文化跟冯唐谈引进版权的徐淑卿说自己对此惴惴不安,但冯唐从未追问她这件事。当别人问他对台湾版封面怎么看时,他不接话;谈到的事情一旦涉及其他人,他一概隐去名字不谈。问到他欣赏什么价值观时,他说“照顾别人”,而照顾别人首先是“不给人添麻烦”。
  他有名、有礼,又总是主动埋单,文艺圈所有的饭局都向他张开怀抱。路金波忍不住要再三揶揄他,“冯唐老师老这么谦谦君子的,太假了,像朵塑料花。”毕竟,他现实中的样子跟他书里牛哄哄的毒嘴形象相差太远。
  冯唐坐在旁边谦和地笑着,还是不接话。
  有时他也用诚恳的语气,说一些按中国人看来内容不够谦逊的话,比如王朔“天赋真好”但“学养太差”;比如中国古文好的篇章实在太少;比如自己在文学小圈子里“挺有地位”,写的第一本书就被鲁迅文学院作为学习范本。
  只有在极少数时间,他才会显露出自傲来。在问到为什么有人认为他的小说没杂文好看时,他立马回答“多数人不懂怎么看小说”;他说自己从没接受过3小时以上的采访,挥着一篇联想的文章反问:“元庆能给人3小时采访?那不是闲得嘛!”
  他一再强调运气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在实在被逼问到不行,才勉强挤出一个回答说:“我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下过苦功的,我这么多日子这么多时间都没有荒废—荒废是指无所事事,不创造什么,没有切身感触。”
  如今,收入对他不是个问题。去年年中他受一家上市国企董事长之邀,离开麦肯锡,去这家总资产超过4000亿的大公司任战略管理部副总。
  他在这家企业的内刊中写文章自陈说,工资比在麦肯锡少一半。但自己这次跳槽主要是想要更多的“impact”—以前当咨询顾问时,总会有些项目企业未能推进执行,他希望能真正在企业里把事情做成。他跑了这家企业下属的30多个分支,跟各类岗位背景的人打交道,说自己“每天好像都在学习,每天都有体会,每天拍案惊奇,几乎很少烦闷。”
  最近,他又升任为这家国企的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在文艺圈的朋友聚会时,他有时也会拿出自己的新身份消遣一下自己:现在我应该算是个局级干部了吧?
  联系编辑:fengdagang@1cbn.com
  (冯唐强烈要求不要说他所供职的公司名称,我们尊重了他的这个要求。)


隐形职业
作家职业煅炼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前瞻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商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尤其重要。同时这一兴趣爱好也成为了他的工作与生活中的平衡点,很好的化解了工作压力带来的职业倦怠,使他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更加长久和保鲜。


职场点评人:袁建华
万宝盛华(中国)董事总经理。万宝盛华为全球最富盛名的人力资源公司之一。

 

-----------------

 

张海鹏:战略规划的十二大注意
2010年12月08日 星期三 01:11

做了十年的战略规划工作,学习过不少思想理论,建立过一些思考框架,开发过一些思维工具,参与过多个具体的战略规划项目,阅评过更多战略规划文件,想从个人经验出发,总结一下战略规划工作中最该注意的关键点。个人认为,这些关键点,在很大程度上比理论、框架、工具更根本,涉及更深层的意识和习惯,更能决定战略规划工作的好坏。

第一:公心为本。战略规划中,脑袋第一,实事求是,尽量争取心态中立,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屁股指挥脑袋,不能心肠指挥脑袋,不能为了挣资源、谋私利而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把三七开说成七三开。

第二:“钱钱钱钱”。战略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创造,不是为了富丽堂皇,不是为了招摇撞骗,不是为了蛊惑人心。战略这个词汇常常听到,但是定义战略这个词汇却非常难。宋董反复给出一个实用定义:“战略就是你怎么赚钱,怎么赚更多的钱,怎么持续地赚更多的钱。”

第三:找到关键。在两三个月紧张的战略规划中,在信息的密林中,在纷繁的分析里,在厚重的文件内,要时常能走出来,抓住生意眼,一剑封喉,拿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记得给一个跨国医疗仪器公司做血糖仪的战略规划,最后的建议是:在全国建立一支800人的25岁到35岁男性专业销售队伍专攻二甲以上医院的老护士长。

第四:建“金字塔”。用一句话说,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复杂的战略规划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一级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分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基本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第五:大小结合。优秀的经理人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做战略规划看不到大处,战略就成了战术,指导不了整个队伍;但是如果只做到大处着眼,容易虚,容易说一些永远不可能错的废话、大话、空话,诸如“我们未来的五年,面临机会也充满挑战,外部环境越发艰难,我们内部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深挖关键点的细节,多问几个为什么,“核心能力。什么核心能力?低成本运营的核心能力。怎么样的低成本运营能力?能把运营人员减少百分之七十的能力和能把电厂大修间隔时间从四年延长到六年的能力。怎么能做到这种减员不减效和减工不减效的?”挖一层,再挖一层,否则找不到关键,指导不了实际工作。

第六:认识自己。做战略规划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误判市场,而是误判自己,不能客观冷静地看待对手的实力,常常高估自己的实力,或者对于自己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能力过分乐观。“骄兵必败”。

第七:二八原则。学会使巧劲儿,使百分之二十的力气,成就百分之八十的效果。任何一个战略规划都可以无穷无尽地延展,界定好深度和广度,理解这个特定规划的听众,适可而止。战略规划不是大学考试,不是科学研究,不是爱情,不能上穷碧落下黄泉。使用二八原则,终极目的不是偷懒,是用百分之百的力气做出百分之四百的效果。

第八:数字说话。观点和观点争,很难分出胜负。与其争论观点,不如明确分歧之后,充分收集数据,用数字说话。如果能量化,尽量量化,“市场很大”,樱桃那么大?水蜜桃那么大?还是花果山那么大?

第九:现场有神。迈开腿,到一线去,看最基层的情况,听那里的风声,上那里的厕所,吃那里的食堂,看那支队伍的眼神儿,视触扣听,望闻问切,亲尝远胜于二手资料。文字有局限,就信息而言,落到文字上,失去的永远比被捕捉到的多,光看文件和听报告,远远不够。

第十:获得认可。战略规划不只是战略规划本身,一个高质量的战略规划报告只是战略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E=A×Q(Effect,效果;Acceptance,接受度;Quality,质量)。战略规划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主要相关方对于战略规划报告的认可。这种认可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报告质量本身。做战略规划,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求报告质量本身,往往忽视了做好交流,使报告获得多方的认可。


第十一:短胜于长。写短的战略规划远远难于写长的战略规划。如果能在十页PPT之内,把一个一千亿营业额的生意说清楚,是真功夫。能短,说明思路清晰、文字高效,也更方便交流。假设坚实的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应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端开始向领导汇报。过去早朝殿议,或许给你三分钟,现在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你只有三十秒,你是否能把一个极其复杂的事儿在这三十秒内说明白?

第十二:行胜于言。一个好战略规划,没有好的执行,也是空。一个一般的战略规划,有好的执行,也有可能做出业绩。战略规划相对于战略执行,对于最终业绩的产生,重要程度三七开或者二八开,行胜于言。一个优秀的战略规划出台,即使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只是成功的开始,坐言起行,动手吧。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