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cos
  • 浏览: 40286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福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linux文件系统—inode及相关概念

阅读更多

 

一.inode size 定义
单位:Byte

inode table sample

inode table sample

inode table是data area的索引表。

Inode分为内存中的inode和文件系统中的inode,我们这里说的是文件系统中的inode。

1. linux FS 可以简单分成 inode table与data area两部份。inode table上有许多的inode, 每个inode分别记录一个档案的属性与这个档案分布在哪些datablock上(也就是我们说的指针)。
inode两个功能:记录档案属性和指针

2. inode table中红色区域即inode size,是128Byte,在liunx系统上通过命令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就是这么定义的。
Inode size是指分配给一个inode来记录文档属性的磁盘块的大小。

dumpe2fs -h /dev/hda6 | grep node
Inode size:128

3. data ares中紫色的区域block size,就是我们一般概念上的磁盘块。这块区域是我们用来存放数据的地方。

4. 还有一个逻辑上的概念:FS中每分配2048 byte给data area, 就分配一个inode。但一个inode就并不一定就用掉2048 byte, 也不是说files allocation的最小单位是2048 byte, 它仅仅是代表filesystem中inode table/data area分配空间的比例是128/2048,也就是1/16。

mkfs.ext3 -i 2048 这条命令中的-i参数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概念,它的大小决定inode count的大小,redhat5默认-i最小为可设置为1024.

网上很多介绍关于inode的文章,把inode size的定义搞错了,他们把-i参数这个值或block size解读为inode size 所以很多文章令人费解。

5. inode参数是可以通过mkfs.ext3 命令改变的:

mkfs.ext3 -i 2048 -b 8192 -f 1024 /dev/sdb2

-i 2048 更改inode为每2KB创建一个
-b 8192 设置block size的大小为8kB
-f 1024 设置fragments的大小为1KB

mkfs.ext3 –N 2939495  /dev/sdb2


–N 2939495
更改inode count。

二.更改一个分区inode参数的完整操作过程:

1. 卸载硬盘分区:

[root@localhost ~]# umount /dev/hda7

2. 调整inode参数

[root@localhost ~]# mkfs.ext3 -i 1024 -b 8192 /dev/hda7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2048256 inodes, 512064 blocks
25603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25250560
63 block groups
8240 blocks per group, 8240 fragments per group
3251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8240, 24720, 41200, 57680, 74160, 206000, 222480, 403760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0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3.修改/etc/fstab
修改前

[root@localhost ~]# vi /etc/fstab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LABEL=/opt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修改后:

[root@localhost ~]# vi /etc/fstab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hda7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4.挂载分区

mount -a

5.完成后,参数-i 最小值是1024,这个值的大小决定inode count的大小,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i=2048 Inode count:1025024
i=1024 Inode count:2048256

inode size的值在这是没有变化的,这也可以证明我上面定义的inode size。
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这几个定义之间的关系。
Inode size
Block size
Inode conut

[root@localhost ~]# dumpe2fs -h /dev/hda7
dump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volume name:   <none>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Filesystem UUID:          440696ad-80e7-4810-8648-a9efda177ea9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needs_recovery sparse_super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Filesystem state:         clean
Errors behavior:          Continue
Filesystem OS type:       Linux
Inode count:              2048256
Block count:              1024128
Reserved block count:     51206
Free blocks:              873767
Free inodes:              2048245
First block:              0
Block size:               2048
Fragment size:            2048
Reserved GDT blocks:      512
Blocks per group:         8176
Fragments per group:      8176
Inodes per group:         16256
Inode blocks per group:   1016
Filesystem created:       Fri Jul 11 18:10:33 2008
Last mount time:          Fri Jul 11 18:11:02 2008
Last write time:          Fri Jul 11 18:11:02 2008
Mount count:              1
Maximum mount count:      34
Last checked:             Fri Jul 11 18:10:33 2008
Check interval:           15552000 (6 months)
Next check after:         Wed Jan  7 18:10:33 2009
Reserved blocks uid:      0 (user root)
Reserved blocks gid:      0 (group root)
First inode:              11
Inode size:               128
Journal inode:            8
Default directory hash:   tea
Directory Hash Seed:      ad1b7c40-6978-49e9-82f6-2331c5cac122
Journal backup:           inode blocks
Journal size:             32M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mkfs.ext3 -i 2048 -b 8192 -f 1024 /dev/sdb2 中这个-i参数的定义,我是根据对应关系推断,给了它只是个逻辑概念的定义。

欢迎大虾们有更有力的论据来解释一下,或推翻我的观点。

三.读取一个树状目录下的文件/etc/crontab 的流程

1.操作系统根据根目录( / )的相关资料可取得 /etc 这个目录所在的 inode ,并前往读取 /etc 这个目录的所有相关属性;

2.根据 /etc 的 inode 的资料,可以取得 /etc 这个目录底下所有文件的关连数据是放置在哪一个 Block 当中,并前往该 block 读取文件的关连性容;

3.由上个步骤的 Block 当中,可以知道 crontab 这个文件的 inode 所在地,并前往该 inode ;

4.由上个步骤的 inode 当中,可以取得 crontab 这个文件的所有属性,并且可前往由 inode 所指向的 Block 区域,顺利的取得 crontab 的文件内容


四.硬链接

Hard Link 只是在某个目录下新增一个该档案的关连数据而已!

1.举个例子来说,我的 /home/vbird/crontab 为一个 hard link 的档案,他连结到 /etc/crontab 这个档案,也就是说,其实 /home/vbird/crontab 与 /etc/crontab 是同一个档案,只是有两个目录( /etc 与 /home/vbird )记录了 crontab 这个档案的关连数据罢了!也就是说,我由 /etc 的 Block 所记录的关连数据可知道 crontab 的 inode 放置在 A 处,而由 /home/vbird 这个目录下的关连数据,contab 同样也指到 A 处的 inode !所以, crontab 这个档案的 inode 与 block 都没有改变,有的只是有两个目录记录了关连数据.

2.使用 hard link 设定连结文件时,磁盘的空间与 inode 的数目都不会改变!由上面的说明来看,我们可以知道, hard link 只是在某个目录下的 block 多写入一个关连数据,所以当然不会用掉 inode 与磁盘空间。

3.当我们修改其中一个文件的内容时,互为硬链接的文件的内容也会跟着变化。如果我们删除互为硬链接关系的某个文件时,其它的文件并不受影响.

4.由于 hard link 是在同一个 partition 上面进行数据关连的建立,所以 hard link 是有限制的:
a. 不能跨 Filesystem.
b. 不能 link 目录。

五.软链接

1.软链接也叫符号链接,他和硬链接有所不同,软链接文件只是其源文件的一个标记。当我们删除了源文件后,链接文件不能独立存在,虽然仍保留文件名,
但我们却不能查看软链接文件的内容了.

2.Symbolic Link 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可以给他划上等号,由 Symbolic link 所建立的档案为一个独立的新的档案,所以会占用掉 inode 与 block

3.所以可用使用软链接解决某个分区inode conut不足的问题(软链接到另一个inode count足够多的分区)

 

tune2fs -l

  • 档案系统 volume 名称 (Filesystem volume name)   - 即是档案系统标签 (Filesystem label) ,用作简述该档案系统的用途或其储存数据。现时  GNU/Linux   都会用 USB 手指/IEEE1394 硬盘等可移除储存装置的档案系统标签作为其挂载目录的名称,方便使用者识别。而个别  GNU/Linux distribution  FedoraRHEL    CentOS   等亦在  fstab   取代传统装置档案名称 (即 /dev/sda1 和 /dev/hdc5 等) 的指定开机时要挂载的档案系统 ,避免偶然因为 BIOS 设定或插入次序的改变而引起的混乱。可以使用命令e2label    tune2fs -L   改变
  • 上一次挂载于 (Last mounted on)'  - 上一次挂载档案系统的挂载点路径,此栏一般为空,很少使用。可以使用命令   tune2fs -M   设定。
  • 档案系统 UUID (Filesystem UUID)   - 一个一般由乱数产生的识别码,可以用来识别档案系统。个别GNU/Linux distribution    Ubuntu ] 等亦在  fstab   取代传统装置档案名称 (即 /dev/sda1 和 /dev/hdc5 等) 的指定开机时要挂载的档案系统 ,避免偶然因为 BIOS 设定或插入次序的改变而引起的混乱。可以使用命令  tune2fs -U   改变
  •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 用来识别此档案系统为 Ext2/Ext3/Ext3 的签名,位置在档案系统的 0x0438 - 0x0439 (Superblock 的 0x38-0x39),现时必定是 0xEF53。
  • 档案系统版本编号 (Filesystem revision #)   - 档案系统微版本编号,只可以在格式化时使用mke2fs -r   设定。现在只支援[1]
    • 0 - 原始格式,Linux 1.2 或以前只支援此格式[2]
    • 1 (dymanic) - V2 格式支援动态 inode 大小 (现时一般都使用此版本)
  • 档案系统功能 (Filesystem features)   - 开启了的档案系统功能,可以使用合令  tune2fs -O   改变。现在可以有以下功能:
    • has_journal - 有日志 (journal),亦代表此档案系统必为  Ext3    Ext4
    • ext_attr - 支援 extended attribute
    • resize_inode - resize2fs 可以加大档案系统大小
    • dir_index - 支援目录索引,可以加快在大目录中搜索档案。
    • filetype - 目录项目为否记录档案类型
    • needs_recovery - e2fsck 检查 Ext3/Ext4 档案系统时用来决定是否需要完成日志纪录中未完成的工作 ,快速自动修复档案系统
    • extent - 支援 Ext4 extent 功能,可以加快档案系系效能和减少 external fragmentation
    • flex_bg
    • sparse_super - 只有少数 superblock 备份,而不是每个区块组都有 superblock 备份,节省空间。
    • large_file - 支援大于 2GiB 的档案
    • huge_file
    • uninit_bg
    • dir_nlink
    • extra_isize
  • 档案系统旗号 (Filesystem flags)   - signed_directory_hash
  • 缺省挂载选项 (Default mount options)   - 挂载此档案系统缺省会使用的选项
  • 档案系统状态 (Filesystem state)   - 可以为 clean (档案系统已成功地被卸载)、not-clean (表示档案系统挂载成读写模式后,仍未被卸载) 或 erroneous (档案系统被发现有问题)
  • 错误处理方案 (Errors behavior)   - 档案系统发生问题时的处理方案,可以为 continue (继续正常运作) 、remount-ro (重新挂载成只读模式) 或 panic (即时当掉系统)。可以使用  tune2fs -e   改变
  • 作业系统类型 (Filesystem OS type)   - 建立档案系统的作业系统,可以为 Linux/Hurd/MASIX/FreeBSD/Lites[1]
  • Inode 数目 (Inode count)   - 档案系统的总 inode 数目,亦是整个档案系统所可能拥有档案数目的上限
  • 区块数目 (Block count)   - 档案系统的总区块数目
  • 保留区块数目 (Reserved block count)   - 保留给系统管理员工作之用的区块数目
  • 未使用区块数目 (Free blocks)   - 未使用区块数目
  • 未使用 inode 数目 (Free inodes)   - 未使用 inode 数目
  • 第一个区块编数 (First block)   - Superblock 或第一个区块组开始的区块编数。此值在 1 KiB 区块大小的档案系统为 1,大于1 KiB 区块大小的档案系统为 0。(Superblock/第一个区块组一般都在档案系统 0x0400 (1024) 开始)[1]
  • 区块大小 (Block size)   - 区块大小,可以为 1024, 2048 或 4096 字节 (Compaq Alpha 系统可以使用 8192 字节的区块)
  • Fragment(碎片;片断或不完整部分 大小 (Fragment size)   - 实际上 Ext2/Ext3/Ext4 未有支援 Fragment,所以此值一般和区块大小一样
  • 保留 GDT 区块数目 (Reserved GDT blocks)   - 保留作在线 (online) 改变档案系统大小的区块数目。若此值为 0,只可以先卸载才可脱机改变档案系统大小[3]
  • 区块/组 (Blocks per group)   - 每个区块组的区块数目
  • Fragments/组 (Fragments per group)   - 每个区块组的 fragment 数目,亦用来计算每个区块组中 block bitmap 的大小
  • Inodes/组 (Inodes per group)   - 每个区块组的 inode 数目
  • Inode 区块/组 (Inode blocks per group)   - 每个区块组的 inode 区块数目
  • (Flex block group size)   - 16
  • 档案系统建立时间 (Filesystem created)   - 格式化此档案系统的时间
  • 最后挂载时间 (Last mount time)   - 上一次挂载此档案系统的时间
  • 最后改动时间 (Last write time)   - 上一次改变此档案系统内容的时间
  • 挂载次数 (Mount count)   - 距上一次作完整档案系统检查后档案系统被挂载的次数,让 fsck 决定是否应进行另一次完整档案系统检查
  • 最大挂载次数 (Maximum mount count)   - 档案系统进行另一次完整检查可以被挂载的次数,若挂载次数 (Mount count) 大于此值,fsck 会进行另一次完整档案系统检查
  • 最后检查时间 (Last checked)   - 上一次档案系统作完整检查的时间
  • 检查间距 (Check interval)   - 档案系统应该进行另一次完整检查的最大时间距
  • 下次检查时间 (Next check after)   - 下一次档案系统应该进行另一次完整检查的时间
  • 保留区块使用者识别码 (Reserved blocks uid)   - 0 (user root)
  • 保留区块群组识别码 (Reserved blocks gid)   - 0 (group root)
  • 第一个 inode (First inode)   - 第一个可以用作存放正常档案属性的 inode 编号,在原格式此值一定为 11, V2 格式亦可以改变此值[1]
  • Inode 大小 (Inode size)   - Inode 大小,传统为 128 字节,新系统会使用 256 字节的 inode 令扩充功能更方便
  • (Required extra isize)   - 28
  • (Desired extra isize)   - 28
  • 日志 inode (Journal inode)   - 日志档案的 inode 编号
  • 缺省目录 hash 算法 (Default directory hash)   - half_md4
  • 目录 hash 种子 (Directory Hash Seed)   - 17e9c71d-5a16-47ad-b478-7c6bc3178f1d
  • 日志备份 (Journal backup)   - inode blocks
  • 日志大小 (Journal size)   - 日志档案的大小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不平衡电网下的svg无功补偿,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statcom,采用三层控制策略。 (1)第一层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电压外环通过产生基波正序有功电流三相所有H桥模块直流侧平均电压恒定,电流内环采用前馈解耦控制; (2)第二层相间电压均衡控制,注入零序电压,控制通过注入零序电压维持相间电压平衡; (3)第三层相内电压均衡控制,使其所有子模块吸收的有功功率与其损耗补,从而保证所有H桥子模块直流侧电压值等于给定值。 有参考资料。 639,核心关键词: 1. 不平衡电网下的SVG无功补偿 2.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STATCOM 3. 三层控制策略 4. 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 5. 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 6. 直流侧平均电压恒定 7. 前馈解耦控制 8. 相间电压均衡控制 9. 零序电压注入 10. 相内电压均衡控制 以上十个关键词用分号分隔的格式为:不

    GTX 1080 PCB图纸

    GTX 1080 PCB图纸,内含图纸查看软件

    深度优化与应用:提升DeepSeek润色指令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指南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利用 DeepSeek 进行文本润色和问答交互时提高效果的方法和技巧,涵盖了从明确需求、提供适当上下文到尝试开放式问题以及多轮对话的十个要点。每一部分内容都提供了具体的示范案例,如指定回答格式、分步骤提问等具体实例,旨在指导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DeepSeek 提升工作效率和交流质量。同时文中还强调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提示词语气和风格的重要性和方法。 适用人群:适用于希望通过优化提问技巧以获得高质量反馈的企业员工、科研人员以及一般公众。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文针对所有期望提高 DeepSeek 使用效率的人群,帮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快速获取精准的答案或信息,特别是在撰写报告、研究材料准备和技术咨询等方面。此外还鼓励用户通过不断尝试不同形式的问题表述来进行有效沟通。 其他说明:该文档不仅关注实际操作指引,同样重视用户思维模式转变——由简单索取答案向引导 AI 辅助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基于FPGA与W5500实现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平台开发-Zynq扩展口Verilog编程实践,基于FPGA与W5500芯片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及多路Socket实现基于zynq开发平台和Vivad

    基于FPGA与W5500实现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平台开发——Zynq扩展口Verilog编程实践,基于FPGA与W5500芯片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及多路Socket实现基于zynq开发平台和Vivado 2019软件的扩展开发,基于FPGA和W5500的TCP网络通信 测试平台 zynq扩展口开发 软件平台 vivado2019.2,纯Verilog可移植 测试环境 压力测试 cmd命令下ping电脑ip,同时采用上位机进行10ms发包回环测试,不丢包(内部数据回环,需要时间处理) 目前实现单socket功能,多路可支持 ,基于FPGA; W5500; TCP网络通信; Zynq扩展口开发; 纯Verilog可移植; 测试平台; 压力测试; 10ms发包回环测试; 单socket功能; 多路支持。,基于FPGA与W5500的Zynq扩展口TCP通信测试:可移植Verilog实现的高效网络通信

    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多功能程序:PLC通讯、液压动画模拟、手动控制与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及记录、自动实验、数据处理与查询存储,报表生成与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 ,Labview液压比例阀

    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多功能程序:PLC通讯、液压动画模拟、手动控制与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及记录、自动实验、数据处理与查询存储,报表生成与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多功能程序:PLC通讯、液压动画模拟、手动控制与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管理及实验自动化,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程序:功能包括,同PLC通讯程序,液压动画,手动控制及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设置及报警记录,自动实验,数据处理曲线处理,数据库存储及查询,报表自动生成及打印,扫码枪扫码及信号录入等~ ,核心关键词:PLC通讯; 液压动画; 手动控制及调试; 传感器标定; 报警设置及记录; 自动实验; 数据处理及曲线处理; 数据库存储及查询; 报表生成及打印; 扫码枪扫码。,Labview驱动的智能液压阀测试系统:多功能控制与数据处理

    华为、腾讯、万科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与实践.pptx

    华为、腾讯、万科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与实践.pptx

    基于遗传算法的柔性车间调度优化 附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实现电流平衡与功率容量的优化利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兼顾平衡电流与功率控制切换的动态管理,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实现电流平衡与功率容量的优化利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兼顾平衡电流与功率控制切换的动态管理,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不平衡控制(文章完全复现)。 提出一种在不平衡运行条件下具有峰值电流限制的可变不平衡电流控制方法,可灵活地满足不同操作需求,包括电流平衡、有功或无功恒定运行(即电流控制、有功控制或无功控制之间的相互切),注入电流保持在安全值内,以更好的利用VSG功率容量。 关键词:VSG、平衡电流控制、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 ,VSG; 峰值电流限制; 柔性不平衡控制; 电流平衡控制; 有功功率控制; 无功功率控制。,VSG柔性控制: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的峰值电流限制与平衡管理

    libpinyin-tools-0.9.93-4.el7.x64-86.rpm.tar.gz

    1、文件内容:libpinyin-tools-0.9.93-4.el7.rpm以及相关依赖 2、文件形式:tar.gz压缩包 3、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mnt/data/output/libpinyin-tools-0.9.93-4.el7.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4、更多资源/技术支持:公众号禅静编程坊

    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动漫《龙珠》相关的数据集

    数据集是一个以经典动漫《龙珠》为主题的多维度数据集,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领域。该数据集由多个来源整合而成,涵盖了角色信息、战斗力、剧情片段、台词以及角色图像等多个方面。数据集的核心内容包括: 角色信息:包含《龙珠》系列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属性,如名称、种族、所属系列(如《龙珠》《龙珠Z》《龙珠超》等)、战斗力等级等。 图像数据:提供角色的图像资源,可用于图像分类和角色识别任务。这些图像来自动画剧集、漫画和相关衍生作品。 剧情与台词:部分数据集还包含角色在不同故事中的台词和剧情片段,可用于文本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战斗数据:记录角色在不同剧情中的战斗力变化和战斗历史,为研究角色成长和剧情发展提供支持。 数据集特点 多样性:数据集整合了角色、图像、文本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适用于多种研究场景。 深度:不仅包含角色的基本信息,还涵盖了角色的成长历程、技能描述和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关系。 实用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Python、R)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文档和示例代码。

    基于protues仿真的多功公交站播报系统设计(仿真图、源代码)

    基于protues仿真的多功公交站播报系统设计(仿真图、源代码) 该设计为基于protues仿真的多功公交站播报系统,实现温度显示、时间显示、和系统公交站播报功能; 具体功能如下: 1、系统使用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 2、时钟芯片进行时间和日期显示; 3、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读取; 4、LCD12864液晶屏进行相关显示; 5、按键设置调节时间; 6、按键设置报站; 7、仿真图、源代码; 操作说明: 1、下行控制报站:首先按下(下行设置按键),(下行指示灯)亮,然后按下(手动播报)按键控制播报下一站; 2、上行控制报站:首先按上(上行设置按键),(上行指示灯)亮,然后按下(手动播报)按键控制播报下一站; 3、按下关闭播报按键,则关闭播报功能和清除显示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琴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ip

    采用Java后台技术和MySQL数据库,在前台界面为提升用户体验,使用Jquery、Ajax、CSS等技术进行布局。 系统包括两类用户:学生、管理员。 学生用户 学生用户只要实现了前台信息的查看,打开首页,查看网站介绍、琴房信息、在线留言、轮播图信息公告等,通过点击首页的菜单跳转到对应的功能页面菜单,包括网站首页、琴房信息、注册登录、个人中心、后台登录。 学生用户通过账户账号登录,登录后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如果没有登录,不能在线预约。学生用户退出系统将注销个人的登录信息。 管理员通过后台的登录页面,选择管理员权限后进行登录,管理员的权限包括轮播公告管理、老师学生信息管理和信息审核管理,管理员管理后点击退出,注销登录信息。 管理员用户具有在线交流的管理,琴房信息管理、琴房预约管理。 在线交流是对前台用户留言内容进行管理,删除留言信息,查看留言信息。

    界面GUI设计MATLAB教室人数统计.zip

    MATLAB可以用于开发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流程: 1. 数据采集:首先收集员工的人脸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可以要求员工提供多张照片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图像预处理:使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例如灰度化、裁剪、缩放等操作。 3. 特征提取:利用MATLAB的人脸识别工具包,如Face Recognition Toolbox,对处理后的图像提取人脸特征,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等。 4. 训练模型:使用已提取的人脸特征数据集训练人脸识别模型,可以选择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算法。 5. 考勤系统:在员工打卡时,将摄像头捕获的人脸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进行识别,匹配员工信息并记录考勤数据。 6. 结果反馈:根据识别结果,可以自动生成考勤报表或者实时显示员工打卡情况。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步骤,实际开发过程中需根据具体需求和系统规模进行定制和优化。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工具,是开发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一个很好选择。

    hjbvbnvhjhjg

    hjbvbnvhjhjg

    HCIP、软考相关学习PPT

    HCIP、软考相关学习PPT提供下载

    绿豆BOX UI8版:反编译版六个全新UI+最新后台直播管理源码

    绿豆BOX UI8版:反编译版六个全新UI+最新后台直播管理源码 最新绿豆BOX反编译版六个UI全新绿豆盒子UI8版本 最新后台支持直播管理 作为UI6的升级版,UI8不仅修复了前一版本中存在的一些BUG,还提供了6套不同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该版本有以下特色功能: 在线管理TVBOX解析 在线自定义TVBOX 首页布局批量添加会员信息 并支持导出批量生成卡密 并支持导出直播列表管理功能

    vue3的一些语法以及知识点

    vue3的一些语法以及知识点

    西门子大型Fanuc机器人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程序经典解析:PLC博图编程与MES系统通讯实战指南,西门子PLC博图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FANUC机器人程序经典结构解析与MES系统通讯,西门子1500 大

    西门子大型Fanuc机器人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程序经典解析:PLC博图编程与MES系统通讯实战指南,西门子PLC博图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FANUC机器人程序经典结构解析与MES系统通讯,西门子1500 大型程序fanuc 机器人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程序 MES 系统通讯 大型程序fanuc机器人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程序程序经典结构清晰,SCL算法堆栈,梯形图和 SCL混编使用博图 V14以上版本打开 包括: 1、 PLC 博图程序 2 触摸屏程序 ,西门子1500; 大型程序; fanuc机器人; 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 MES系统通讯; SCL算法; 梯形图; SCL混编; 博图V14以上版本。,西门子博图大型程序: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MES系统通讯与机器人控制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计及信息间隙决策与多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实现碳经济最大化与源荷不确定性考量,基于信息间隙决策与多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源荷不确定性下的高效碳经济调度策略,计及信息间隙决策及多

    计及信息间隙决策与多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实现碳经济最大化与源荷不确定性考量,基于信息间隙决策与多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源荷不确定性下的高效碳经济调度策略,计及信息间隙决策及多能转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本代码构建了含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系统、燃气轮机、燃气锅炉、电锅炉、储气、储电、储碳、碳捕集装置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考虑P2G装置与碳捕集装置联合运行,从而实现碳经济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本文引入了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考虑了源荷的不确定性(本代码的重点)与店铺的47代码形成鲜明的对比,注意擦亮眼睛,认准原创,该代码非常适合修改创新,,提供相关的模型资料 ,计及信息间隙决策;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多能转换; 碳经济最大化; 风电; 光伏; 燃气轮机; 储气; 储电; 储碳; 碳捕集装置; P2G装置联合运行; 模型资料,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信息间隙决策和多能转换的原创方案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