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ee
  • 浏览: 97314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阅读更多
<!--StartFragment -->?
超越阐释——技术文本的语言学解读
■熊节
(本文首发于《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4日号)

<!--enpcontent-->  凡不可言说者,必保持沉默。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圣奥古斯丁这样谈起人们学会自我表达的过程:“这样一再听到那些语言,按各种语句中的先后次序,我逐渐通解它们的意义,便勉

强鼓动唇舌,借以表达我的意愿。”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世界的阐释如同孩童的一场游戏,而为这游戏制订规则的不是别人,恰好是语言,是人们言说事物的方式,是话语体系。如果赞同维氏的“语言游戏”论,作为读者的我们在阅读一部著作时,除了努力理解作者对世界的阐释之外,恐怕还有另一项任务:尝试解读支撑那阐释的话语体系——那游戏的规则。

  在我们熟悉的领域里,一个最成功的话语体系就是模式(pattern)。“四人团”(Gang of Four,GoF)那本著名的《设计模式》让世界震惊的理由不是23个精巧的设计模式,而是一种对语言界限的超越——软件开发者们第一次认识到,有一种语言(即C.Alexander早在1970年代提出的“模式语言”)可以用于谈论他们的设计方案。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思想的界限只能由语言来划分,而界限之外的则是无法言说、因此也无法思考的存在。而模式语言的出现,让设计方案也成为了一种可以在会议室里讨论、在电子邮件里描述的东西。从那以后,并发模式、J2EE核心模式、分析模式、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人们开始用这个话语体系阐释越来越多的方案,就连不好的方案也被冠名为“反模式”(anti- pattern)。作为游戏规则的语言,其威力可见一斑。

  话语的力量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隐喻(metaphor)。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人们总是用众所周知的事物来近似地影射这里的新事物,以期获得基本的感性认识——想想“Facade模式”和“Builder模式”,你便不难理解隐喻的价值。另一个司空见惯的隐喻就是“软件工程”。1960年代,当软件的危机表现为机械性生产效率低下时,人们睿智地采用了“工程学”的隐喻,并就此发展出一套软件工程的话语体系(譬如“分析师” 与“程序员”的二元对立)。然而,在享受一个隐喻带来的种种方便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牢记隐喻作为隐喻的本质——“光阴似箭”是一个隐喻,如果一定要在喻体的角度上对这个隐喻加以阐释,恐怕你很难说出这支箭是什么样子。同样,对于技术书籍中显而易见的隐喻,也存在着类似的误读。譬如FredBrooks所说的“没有银弹”,如果一定要从数字的角度去阐释它,又怎能把握住作者原本想要传播的理念呢?——即便真有某种技术能够以数量级提升生产率,难道软件的 “根本问题”(真实世界与软件模型的映射)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么?

  既然思想的界限由话语决定,顺理成章地,如果要提出新的思想,这位作者可能首先必须扮演“话语的颠覆者”——这恰好是Pete McBreen在他的《软件工艺》中扮演的角色。作为思想的传播者,他面临的第一要务不是阐释自己的理论,甚至不是以正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理论,而是为他的读者提供一套可以用于思考这种新思想的新话语,一个新的隐喻。譬如这本《软件工艺》,“工艺学”的隐喻真的优于“工程学”吗?甚至于,“工艺学”是一个好的隐喻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Pete McBreen扩展了软件的语言界限,让他的读者有机会超越软件工程的阐释之外,从另一种角度去审视、去思索、去讨论软件开发的实践。

  《软件工艺》对于话语体系的这一颠覆和扩展,即使从最保守的角度来说,也是意义深远的。因为“人”的问题——软件开发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软件开发者的持续学习、软件开发者自身价值的诉求……这些明显个人性的、带有某种亚文化气息的问题,乃是软件工程的“不可言说之物”——软件工程并没有提供谈论这些问题所需的语词。而这本《软件工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开宗明义地指出:软件工程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我们不能试图用它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那些位于软件工程话语体系之外的问题,也不能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用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恰当的隐喻去谈论它们、解决它们。至于书中那些极富煽动性的观点和主张,在我看来只是——就像麦克卢汉所说——吸引注意力的诱饵。只要接纳了软件工艺的话语体系,是否赞同诸如“软件工匠应该拿到最高的薪水” 之类的观点又有何妨呢?

  苏珊·桑塔格把她的一篇文艺评论命名为“拒绝阐释”——艺术的价值不在于“道德的感受力”所看到的内容,而在于“审美的感受力”所体味到的美感。同样,即便摆在面前的文本打上了“技术著作”的标记,当它的意图是要引介一种全新的思维时,我们也必须超越理性的阐释,用审美的眼光、用心去体验它带来的话语冲击。如果一位热心而谨小慎微的批评者尝试用现存的话语去阐释一位“话语颠覆者”带来的理念,恐怕他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保持理智的沉默了。因为,那是他的不可言说之物。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X房地产公司管理目标阐释.docx

    【X房地产公司管理目标阐释】 X房地产公司的管理目标聚焦于品牌建设、以人为本、客户满意度、安全和团队精神五大核心理念,旨在打造具有长远发展能力、备受信赖的企业。 1. **品牌建设**:X房地产公司追求“xx、...

    中国当代禅思诗歌发生的文化阐释.pdf

    这一诗歌流派试图将诗与禅进行圆融,试图在现代语境中找到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以期达到净化心灵、超越世俗的艺术效果。禅思诗歌在形式上或许会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但在精神内涵上却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禅宗思想之中...

    孟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ocx

    ### 孟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 一、思想根基 ##### 1. 天人合一——哲学根基 孟子的思想深受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孟子师承子思,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这一哲学思想。子思在...

    驾驭动力——BORA广告核心创意阐释.ppt

    它激发人们超越自我,追求速度、力量、美感和能力。"驾驭生命之动力"、"驾驭风之动力"、"驾驭海之动力"、"驾驭山之动力",这些表达强调了BORA带给驾驶者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挑战,使驾驶...

    驾驭动力-宝莱广告核心创意阐释.ppt

    社会的压力,如同驾驭动力的一部分,它推动着人们前行,激发内在的潜能,促使个体不断超越自我。同时,驾驭自我内心的动力,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关键,这种内在的动力同样被宝莱广告所倡导。通过强调"驾驭动力",...

    (2021-2022年收藏)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doc

    研究宗教徒的心理有助于理解宗教信仰如何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例如,宗教可能提供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寄托,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宗教社区,信徒可以找到归属感,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通过信仰,个体可以...

    2005湖南高考优秀作文:勇敢奔跑勇敢超越.doc

    这一段的论述,不仅仅是对自己生活选择的阐释,更是对勇敢面对人生、追求更高价值的赞颂。 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的阐述上,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例,细致地描述了在仕途上的挣扎与选择。在经历了现实的黑暗之后,作者...

    辩论赛思想道德应适应VS超越市场经济.doc

    反方进一步阐释了思想道德超越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当思想道德具备超越市场经济的能力时,才能在面对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反方还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

    超越“传统本体论”立言“过程论”——论怀特海的过程思维方式

    怀特海批判并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提出用"过程"思维方式来阐释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了实事即过程,存在即过程。他用"永恒客体"把世界万物相互关联为有机整体,解决了传统哲学理论困境,进行了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不仅顺应了...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part2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part2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

    瑞信-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全球生物制药:超越大流行病-2020.6.8-30页.pdf

    报告在30页的篇幅中详细阐释了生物制药行业在大流行背景下所展现出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后疫情时代社会常态恢复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报告指出,生物制药行业的三个关键领域——疫苗、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在防控疫情...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压缩包1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完整版 压缩包1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 part1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part1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

    旭荣集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阐释“分享与坦诚”文化核心,定义“制造服务业”企业属性.zip

    而在服务业方面,公司强调提供定制化服务,关注客户满意度,致力于超越简单的商品交易,形成持续的服务关系。 报告中可能会详细阐述旭荣集团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具体举措。环保方面,可能包括...

    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

    然而,庄子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道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超越了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强调道的不可言说性和超越性。 3. 道与“一”的关系:“一”在庄子的思想中表示混沌未分的状态,是万物本质的纯真存在。庄子...

    河北省博野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doc

    郭象对此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逍遥的真谛在于心灵的自由,而非外在条件的优越。他强调,不论大鹏还是小鸟,只要不被外物所束缚,都可以达到逍遥的状态。 郭象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了庄子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即...

    2021届湘豫名校高三下学期语文联考试题.doc

    - "言"建构"象":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创作者用语言或线条等手段构建"象",通常不做过度的具体描绘,以保留更多的阐释空间,激发读者或观众的想象力。 - "意"与"象"相融:"意象"的形成是"意"与"象"的结合,"意境...

    1610-全国-美学.docx

    7. 艺术的本质:现代阐释学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人类通过有限的艺术作品或审美经验表达无限的思想和情感。 8. 方法美的原则:多样一致是最基本和广泛的原则,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和谐结合。 9....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直面挑战超越自我13只因为年轻啊节选课件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蚜202004302190

    本文将深入探讨2019至2020学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单元——《直面挑战超越自我》,特别是以陶渊明的《杂诗八首(其一)》为文本案例,阐释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哲理。 首先,本单元...

    自考试题1借鉴.pdf

    20. 艺术家的超越体验:超越现实功利、生死、世俗趣味和自我,是艺术家寻求创新和表达深度的重要动力。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文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家、研究方法以及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心理机制,展现了文艺心理...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