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实现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
答:诀窍是将微控制器、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接口收发器(PHY)整合进同一芯片,这样能去掉许多外接元器件。这种方案可使MAC和PHY实现很好的匹配,同时还可减小引脚数、缩小芯片面积。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还降低了功耗,特别是在采用掉电模式的情况下。
问:以太网MAC是什么?
答:MAC就是媒体接入控制器。以太网MAC由IEEE-802.3以太网标准定义。它实现了一个数据链路层。最新的MAC同时支持10Mbps和100Mbps两种速率。通常情况下,它实现MII接口。
问:什么是MII?
答:MII即媒体独立接口,它是IEEE-802.3定义的以太网行业标准。它包括一个数据接口,以及一个MAC和PHY之间的管理接口(图1)。数据接口包括分别用于发送器和接收器的两条独立信道。每条信道都有自己的数据、时钟和控制信号。MII数据接口总共需要16个信号。管理接口是个双信号接口: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数据信号。通过管理接口,上层能监视和控制PHY。
问:以太网PHY是什么?
答:PHY是物理接口收发器,它实现物理层。IEEE-802.3标准定义了以太网PHY。它符合IEEE-802.3k中用于10BaseT(第14条)和100BaseTX(第24条和第25条)的规范。
问:造成以太网MAC和PHY单片整合难度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PHY整合了大量模拟硬件,而MAC是典型的全数字器件。芯片面积及模拟/数字混合架构是为什么先将MAC集成进微控制器而将PHY留在片外的原因。更灵活、密度更高的芯片技术已经可以实现MAC和PHY的单芯片整合。
问: 除RJ-45接口外,还需要其它元件吗?
答:需要其它元件。虽然PHY提供绝大多数模拟支持,但在一个典型实现中,仍需外接6、7只分立元件及一个局域网绝缘模块。绝缘模块一般采用一个1:1的变压器。这些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保护PHY免遭由于电气失误而引起的损坏。
问:10BaseT和100BaseTX PHY实现方式不同的原因何在?
答:两种实现的分组描述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两者的信令机制完全不同。其目的是阻止一种硬件实现容易地处理两种速度。10BaseT采用曼彻斯特编码,100BaseTX采用4B/5B编码。
问: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
答:曼彻斯特编码又称曼彻斯特相位编码,它通过相位变化来实现每个位(图2)。通常,用一个时钟周期中部的上升沿表示“1”,下降沿表示“0”。周期末端的相位变化可忽略不计,但有时又可能需要将这种相位变化计算在内,这取决于前一位的值。
问:什么是4B/5B编码?
答:4B/5B编码是一种块编码方式。它将一个4位的块编码成一个5位的块。这就使5位块内永远至少包含2个“1”转换,所以在一个5位块内总能进行时钟同步。该方法需要25%的额外开销。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学习和理解这些寄存器的含义和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诊断网络连接问题,优化性能,或者在设计和开发网络设备时正确配置PHY芯片。例如,通过读取Status Register的Link Status位,我们可以知道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如果...
以太网原理:MAC 和 PHY 以太网 MAC(Media Access Control)是媒体访问控制器,位于 OSI 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以太网 MAC 由 IEEE-802.3 以太网标准定义,实现了...
以太网的设计和实现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技术细节,其中媒体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接口收发器(PHY)是两个核心组件。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个关键组件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
### 以太网原理:深入解析MAC和PHY #### 一、概述 以太网作为当前最为普及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其中MAC(Media Access ...
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太网MAC层和PHY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工作原理,特别适合初学者了解网络协议分层的概念。 #### 二、以太网MAC层解析 1. **定义** - MAC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位于物理层之上。...
总的来说,理解并熟练操作以太网PHY的寄存器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是必备技能,能够有效地定位和解决网络连接故障,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在进行PHY芯片的调试时,结合标准文档、芯片手册以及实际网络环境中的...
随着芯片技术和设计方法的进步,这些挑战正逐步被克服。 五、不同以太网标准下的PHY差异 10BaseT和100BaseTX的PHY实现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编码方式的不同。10BaseT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而100BaseTX采用4B/5B...
PHY芯片的MDI(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端口是连接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媒介的接口,分为电流驱动型和电压驱动型两种类型。 1. 电流驱动型PHY原理: 电流驱动型PHY,如BCM5248/...
以太网系统级电路项目:深度解析10/100Mbps 10BASE-T以太网PHY的Gpdk90nm与Gpdk180nm工艺版图与电路设计,Gpdk90nm与Gpdk180nm工艺下的以太网项目详解:系统级电路、模块与仿真,一个完整的以太网项目,系统级电路 ...
以太网PHY寄存器分析是以太网PHY芯片分析和研究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以太网PHY芯片的工作原理和行为,从而实现以太网PHY芯片的高效使用和优化。 PHY寄存器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
88E1111能与多种网络处理器和MAC层接口兼容,通常通过MIIM(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进行通信,以配置和监控PHY芯片的工作状态。 4. **驱动程序和支持**: 为了使88E1111在操作系统中正常工作,需要安装...
以太网PHY寄存器分析 以太网PHY寄存器是以太网物理层设备的核心组件,负责实现以太网的物理层功能。PHY寄存器的分析是了解以太网工作机制的关键一步...了解这些寄存器的功能和用途是设计和实现以太网设备的关键步骤。
,网口 PHY 芯片对于 TX与 RX 的驱动方式有电压驱动和电流驱动之分。最简单的一个识别方式就是看其推荐原理图,如果网络变压器的中心抽头需要提供一个 VCC(3.3V、2.5V 等等,下同) 电源的就是电压驱动,如果是直接加...
介绍了以太网PHY,以及PHY的一些基本功能和实例。
以太网PHY芯片中百兆收发电路设计与实现.pdf
二层以太网讲解的slides,中文。包含以太网MAC/PHY/SWITCH/VLAN等的介绍。另外还包含有MSTP种的以太网相关技术应用。
5. 硬件相关的初始化:如设置GPIO引脚(`GPIO_init`),以太网外设和PHY的初始化(`HAL_eth_MspInit`、`HAL_eth_Init`),以及配置以太网MAC和DMA(`ETH_MACDMAConfig`)。 6. 在更换PHY后,网络接口部分需要根据新...
常见的网卡芯片都是把MAC和PHY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但目前很多主板的南桥芯片已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功能,只是未提供物理层接口,因此,需外接PHY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这类PHY网络芯片就是俗称的“软网卡芯片...
模拟IC设计专题:基于Gpdk工艺与Cadence电路工具的以太网PHY项目学习资料集,模拟IC设计技术解析:以太网络系统级电路设计与版图实战教程(含Gpdk工艺),模拟ic设计,一个完整的以太网项目,系统级电路10 100Mbp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