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厄匹门尼德曾断言:“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是说谎者”,这句话让厄匹门尼德和其他的克里特人都陷入了一个困惑、无奈的语言境界怪圈中。
在古希腊的众多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希腊克里特岛上住着一位名叫厄匹门尼德的“先知”。一天,他在讨论到关于克里特人是否诚实的问题时,断言到:“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是说谎者”。这句话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大家推敲来推敲去,结果发现,要确定这句话的真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先知”本人也是一个克里特岛人,如果他这句话是真的,那就证明了起码他还是一个诚实的人,因为他坦白地承认了他们克里特人(包括他自己)都是说谎者,那他就不是一个说谎者,那么他的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的断言也就不是完全准确的;但如果他这句话是假的,那就说明克里特人并非都是像他所说的那样都是说谎者,那他这句断言当然也是错的。
到底是谁在说谎呢?
这句话让厄匹门尼德和其他的克里特人都陷入了一个困惑、无奈的语言境界怪圈中。这个语境怪圈有个专门的称谓,那就是——悖论,而厄匹门尼德的这句话则构成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悖论——“说谎者悖论”。
激动的心情是否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
——“悖论”的由来
那么,悖论又是什么呢?
“悖”作为一个术语最早出现在《墨子》中,是指命题中包含自相矛盾或自我否定。但“悖论”一词则源于英国,英文对悖论的概括是较为全面的,意思是指“同人们通常的见解相抵触的理论、观点或说法”。它既用来表示超凡脱俗、似是而非的科学论断(即所谓“佯谬”),也用来指称违背常理、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即所谓“谬论”、“两难论”),以及“自相矛盾的语句”。此外,也有人把悖论称为“逆论”、“反论”。悖论在物理学中又叫“佯谬”或“疑难”,如“光速佯谬”、“双生子佯谬”、“引力疑难”等等;在哲学中则把它叫做“二律背反”或“辩证矛盾”。
具体地说,悖论指的是两个相反或相互矛盾的命题,从正面论证则其反面成立,从反面论证则其正面成立,即一命题A,如果承认A,可推得非A;反之,如果承认非A,又可推得A。用最简单也是最流行的解释就是:悖论就是这样一个命题,由它的真,推出其为假;而由它的假,又可以推出其为真。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几句话:
1、“此时此刻,我的激动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2、“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
3、“A和B是不可比较的。”
这样的表示强烈的情绪或十分肯定的判断的句式,也是我们都经常会听过或说过的。乍一看,这些话似乎很正常,但是,如果我们再对之进行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破绽和矛盾之处。
先来看第1句话“我的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它的本意是想形容人的心理上的波动程度——厉害到语言都无法去表述了。但是,这句话本身不正是一种语言表达吗?换言之,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情,结果还是用语言表达出来了。所以,这种心理波动又怎么能够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呢?
第2句话“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就更成问题,既然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可我们所说的这句话不正是属于一个可知的范畴了吗?因为它让人们知道了“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这一观点。因此,这样一来,这句话的正确性也就无法确定了。
再来看第3句话,如果是你说了“A和B是不可比较的”的话,那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接着有人问你“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不可比较的呢?”你将怎么回答?你如果这么回答“因为我做过了比较,所以才得知它们是不可比较的”,那么,你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你不是说过A和B是不能比较的吗?
所以,以上这几句话都包含了悖论在里头。
悖论又可分为语义悖论和逻辑悖论两种。
语义悖论:如果从一个命题为真可推断出其为假,从其假又可推断出其为真,则这个命题就构成一个语义悖论。如某人说的“我说的一切都是假的”,就是一个典型的语义悖论,因为如果某人这句话是真话,那就可以推断出某人所说的一切确实都是假的;但如果他的这句话是假话,那就证明他所说的一切并非都是假的,其中可能还含有真的在里头。
本文开头的说谎者悖论也是一个语义悖论,但那里面的情况就要复杂一些。因为,如果厄匹门尼德说的是谎话,也只是说明有一个克里特人即厄匹门尼德在说谎,由此并不能推出“所有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也就是说,由它的假,不能必然推出它为真。由于厄匹门尼德的断言作为悖论尚有缺陷,所以,后来就有人把它改为“一个人承认自己说谎”或“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这才构成了一个真正的语义悖论——由其真可以推出其假,由其假可以推出其真。
逻辑悖论:顾名思义,这种悖论很明显地涉及了逻辑的范畴,即在同一议论中同时承认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都是真的。具体地说,如果一个语句中既可以证明A的肯定,又可以证明A的否定,而且其中又造成了逻辑上的矛盾甚至是混乱,则我们说在这个语句中含有一个逻辑悖论。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工作,为了首先博得爱迪生的好感,这位年轻人信口开河说:“我即将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任何物品。”爱迪生听后,微微一笑,说:“好吧,请你先回去制造出一个能盛放这种溶液的器皿再说。假如造好了,那你就可以到我的实验室来工作了。”年轻人听了这番话,立刻满脸通红,马上向爱迪生道歉,并且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因为这个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话里有很大的漏洞,所以才会被爱因斯坦将了一军:任何溶液总是得用器皿来盛放的,如果这种溶液真的能溶解一切物体,那到底有没有能盛放它的器皿?如果有能盛放它的器皿,那它还称不称得上是万能溶液?
从这个年轻人的话里,我们能够看出里面包含着一个很明显的逻辑矛盾,所以,它也是一个逻辑悖论。
有人认为悖论只不过是一些闲得无聊的人在玩的语言游戏,是一种胡搅蛮缠的诡辩术而已,根本没有一点实际意义,甚至还有人把悖论当作是一种语言上的病变和癌症,对之谈虎色变,这些看法其实都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悖论的提出和解决,是人类智慧的闪光,是科学发展的酵母。两千多年来,研究和解决这些悖论,是被社会科学方面的语言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视为最激动人心的课题之一。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说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和焦虑。实际上,理解孩子为何说谎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孩子说谎的心理原因,并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们有效...
谁在说谎?)。 分析是根据从Okcupid刮取的2,054位男性,2,412位女性和782位双性恋混合性别资料进行的。分布图地理定位的热图显示了世界各地的用户分布: : 包含什么源代码包含在OkcupidScraper.ipynb中。 高级项目...
python实现经典游戏:现有A、B、C、D四个犯罪嫌疑人被捉 –A 说 不是我 –B 说 是C –C 说 是D –D 说 C骗人 • 已知 – 其中一个人是犯罪嫌疑人 – 其中三人说了真话,一人说了假话 – 要求找出犯罪嫌疑人
1、排序扑克牌(J,Q,K,A,2,...,10,大王,小王),从小到大,2算大的 2、写一个函数,函数原型: function myRound(num,p){ ...7. A说B说谎了,B说C说谎了,C说A和B都说谎了,请问谁说谎,谁没有说谎
1. **幼儿说谎现象**:大旭在不同情境下被发现说谎,如否认打人、否认敲牛奶盒等行为,这反映出幼儿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说谎,如逃避责任、害怕惩罚或模仿成人行为。 2. **说谎原因分析**:可能由于缺乏...
《我不能说谎》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四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教学单元,主要探讨的是诚实的价值和说谎的后果。本课件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互动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和培养诚实的品质。 课程以《金斧子》的...
const info = "你在说谎!不要逃避,实话实说。" const scend = "你说出了你的心扉,那就向他表白吧。" dim youranswer do youranswer = inputbox(question, title) if youranswer <> yourname then msgbox ...
2. 文中画线的第一段通过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桃树上挂满诱人桃子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桃子藏在绿叶中、惹人喜爱的样子,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且充满诱惑力的画面,引出下文小猴子对桃子的渴望。 3. 第六段画线的句子是对...
统计数据会说谎(让你远离数据陷阱)电子书,这是完美epub格式。
教育说谎的孩子.doc
数字不会说谎(英)2021.pdf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数字营销和公共关系管理领域中的数据分析和营销策略。通过对520万份匿名化的pitch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类型的pitch能够获得更高的开启率和点击率,从而提高...
让孩子远离说谎.doc
《打死我也不会说谎》读后感.doc
《统计数据会说谎》是很经典的关于描述数据分析的一本书,能给你更多的视角考虑问题。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鼻子不说谎》这篇文章虽然标签为“资料”,但它实际上涉及的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即人在说谎时鼻尖温度上升。这一发现挑战了我们对谎言检测的传统认知,或许能为未来的心理研究和人际交往提供...
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因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说谎。说谎在幼儿阶段并不总是负面的行为,而是其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幼儿说谎大致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
综上所述,《数据不说谎:大数据之下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还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展示了大数据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同时,该书也提醒我们注意数据时代带来的隐私保护等问题,并强调...